展示固废管理生动实践着力打造美丽杭州样本

展示固废管理生动实践着力打造美丽杭州样本
作者:何余里
来源:《杭州》 2013年第9期
    近年来,杭州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固废管理的指向,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构建固废生态产业园区;以全产业链战略为导向,构建固废生态代谢网络;以垃圾文化建设为引领,打造固废生态文化品牌,充分展示了城市固废管理的生动实践。
    文 何奈里
    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
    构建固废生态产业园区
    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市环境集团坚持“产业、园区、生态、城市”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即以园区产业为中心,围绕城市固废“三化”处理,向产业链上下游和杭州市内外延伸,建立城市清洁直运解决方案、固废合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解决方案、项目投资与运输管理输出三大业务板块,发挥产业链构建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拓展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集团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各类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利用。实施垃圾卫生填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天子岭垃圾卫生填埋场就成为全国首座按照国家建设部卫生填埋标准建造的大型山谷型垃圾填埋场。2003年12月,杭州综合运用国内外先进填埋技术,开始建设第二垃圾填埋场。利用垃圾沼气发电。1998年,杭州与法国公司合作建成国内首家填埋气体发电厂。2011年,杭州自主建设的第二沼气发电厂建成并投入运营。目前集团已向联合国申请清洁发展机制(CDM),并获得联合国EB注册。
    2009年10月,正式启动《天子岭生活垃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整个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333公顷。目前,已建成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等项目,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初具雏形。垃圾处置信息化管理项目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科技示范项目。该产业园区的建设,对破解城市垃圾处置设施的规划、选址、建设等难题,实现城市“出口”通畅、生活垃圾处理“三化”目标,都有着积极意义。
    为减少固废处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针对厨余垃圾含水量高、热值低,有机物含量高等特点,杭州投资9500余万元建设全国首个规模化的厨余垃圾分选减量暨生化利用项目。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覆绿的基础上,建成国内首座“垃圾山上”的生态公园。园区内种植有香樟、桂花、南方红豆杉等103种植物,一期总绿化面积约8公顷,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628吨,有“环境监测鸟”美誉的白鹭等20余种鸟类来此栖息繁衍。
    坚持以全产业链战略为导向
    构建固废生态代谢网络
    打造一条囊括前端收集、中端直运、后端处置在内的环保全产业链,既可减少衔接成本,又可推进一体化管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杭州坚持以全产业链战略为导向,把握“科学管理生活垃圾,打造通畅的城市出口”和“建设静脉产业园区,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两大重点,以此作为完善生态产业体系的核心,积极构建生态代谢网络。
    开展前端收集分类。杭州作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试点城市,积极倡导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别设置蓝、绿、红、黄4垃圾桶,其中蓝桶用于回收再生利用价值较高的垃圾;绿桶用于回收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红桶用于回收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垃圾;黄桶用于回收其他垃圾。杭州还出台措施鼓励市民参与垃圾分类:一是免费发放可降解垃圾袋。二是推出垃圾分类投放积分绿卡,可凭一定积分兑换环保垃圾袋、肥皂等奖品。
    杭州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清洁直运”概念并开展试点。通过创新车辆设备和运营流程,采用桶车直运、车车直运、直运代替和接驳站等四种模式,将垃圾收集后,直接运至天子岭和焚烧厂集中处理。在此基础上,新社区不再新建垃圾中转站,老小区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提升,显著改善了周边环境。目前“清洁直运”工作已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全面突破,截至2012年底已基本覆盖杭州主城区,开通清运线
路286条,日均清运量3008吨。
    加强后端处置利用。杭州着力创新工艺流程,提升天子岭填埋作业标准。总结提炼库区规范作业“五条线”,即一条工艺操作流程线、一条覆盖膜加固轮胎线、一条钢板道路外缘边界线、一条作业规范保证线、一条填埋库区风景线。库区垃圾作业暴露面降到2000平方米以内,厨余垃圾处理试验区域作业面降到300平方米以内;提高加强钢板道路平整密闭度,提高库区机械化水平;各类环境控制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大大改善了天子岭库区周边环境。
    坚持以垃圾文化建设为引领
    打造固废生态文化品牌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杭州注重把生态文化引入城市固废管理领域,提炼独特的垃圾文化,通过搭建“一园一馆一线路”等载体,打造培育和传播垃圾文化的绿平台。
    依托天子岭生态公园,将人文理念融入其中,评选出“芳园思善(生态公园善小亭)、皋亭积雪(恢复明代八大景)、洪炉厚物(沼气发电站)等“天子岭八景”,并入选国内第一套以垃圾为主题的邮票,有效提升了园区文化景观内涵。在此基础上,打造天子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与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合作成立垃圾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三届“垃圾与文化研究”论坛;创办国内首本垃圾与文化研究杂志——《回天》,生态创意氛围初步形成。
    筹建中国固废博物馆,该馆作为国家住建部和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推荐项目,集环境教育、固废培训、文化旅游及固废循环利用研究四大功能为一体,目前已建成天子岭环保小剧院和天子岭环境教育基地(一期)。相继举办了首场“绿风”音乐会,将环保教育与艺术表演相结合,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开设“环保公益大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和绿义工讲学,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等,积极打造综合型的环保体验教育中心、固废处理培训中心、垃圾与文化活动研究中心、固废循环利用研究中心、绿义工现场实践活动中心。
    2011年初,杭州推出国内首条环境教育旅游线“跟着垃圾去旅游”,让广大市民通过旅游了解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利用的全过程。2011年7月,央视科技频道播出“跟着垃圾去旅游”专题电视片,介绍这条不同寻常的生态体验旅游线;新华社、解放日报等也进行了专题报导。截止2012年底,“跟着垃圾去旅游”已累计接待市民众1.6万余人,培养市民的绿消费习惯和观念。
    在发展固废生态产业方面,天子岭垃圾卫生填埋在国内首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环境治理优秀工程”;“全国垃圾卫生填埋示范工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为亚洲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新的减排工程。在构建固废生态代谢网络方面,杭州垃圾清洁直运的做法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科技示范项目,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初审,省政府专门发文向全省推广。在打造固废生态文化方面,天子岭生活垃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旅游局等四部委确定为全国五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成为首批“浙江省生
态文明教育基地”和“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
    (作者单位:杭州市委办公厅)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5:2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28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垃圾   生态   杭州   文化   天子   利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