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排车驱动系统及吸排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排车驱动系统及吸排车。


背景技术:



2.吸排车(也叫吸引压送车)主要应用于钢厂的除尘灰的收集、输送和排放,吸排车主要利用安装在吸排车上车的真空泵与空压机产生压强差实现对灰尘的吸入与排放。现有吸排车的吸料、排料主要靠底盘动力驱动,一般底盘动力大,真空泵和空压机所需功率约为底盘额定功率的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吸料作业时,底盘动力单独驱动真空泵工作,排料作业时,底盘动力单独驱动空压机工作,真空泵与空压机工作时分配到的功率不合理,不仅造成能源浪费,成本增加,加速动力的折旧。另外,吸排车工作时为了切换真空泵与空压机的工作状态,需要频繁的启停发动机,且在使用燃油动力底盘上的发动机驱动时还会使发动机经常工作在低速区,容易造成发动机的早期磨损,排放超标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排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动力切换装置、吸料装置及排料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吸料装置及所述排料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料装置及所述排料装置作业,所述动力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吸料装置及所述排料装置的动力传动路线上。
5.可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用于设置在吸排车上车。
6.可选地,所述电机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机分别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
7.可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箱及设置在所述传动箱内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端与至少两个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传动箱驱动连接,所述传动箱通过所述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吸料装置及所述排料装置传动连接。
8.可选地,所述动力切换装置连接于每个所述动力输出端。
9.可选地,所述传动装置为液压传动装置,所述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液压泵与至少两个液压马达,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液压泵驱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液压马达的进液端分别与所述液压泵连接,两个所述液压马达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吸料装置及所述排料装置传动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动力切换装置为液压阀,所述液压阀的进液端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阀的出液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液压马达连接。
11.可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过渡轴、第一传动机构及第二传动机构,所述动力装置
与所述过渡轴驱动连接,所述过渡轴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排料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吸料装置传动连接。
12.可选地,所述吸排车驱动系统还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及所述排料装置连接,与所述排料装置连接的所述动力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变速箱内,与所述吸料装置连接的所述动力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渡轴与所述吸料装置之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动装置,使吸料装置、排料装置可分别与动力装置连接,再通过在排料装置与动力装置之间、吸料装置与动力装置之间设置动力切换装置,动力切换装置可接合或分离,使得传动装置可导通或分离,使排料装置与吸料装置可各自独立工作,即排料装置的动力切换装置接合,吸料装置的动力切换装置分离时,排料装置工作,吸料装置不工作;吸料装置的动力切换装置接合,排料装置的动力切换装置分离时,排料装置不工作,吸料装置工作,使吸料装置与排料装置可分配到的动力装置的功率更符合实际需求。排料装置与吸料装置可连接在同一动力装置上,通过动力切换装置实现排料装置和吸料装置动力的切换,动力切换装置可保证切换过程平顺,且工作过程无需频繁启停动力装置,减少对工作部件和动力装置的启停冲击。
15.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吸排车,包括上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排车的有益效果和上述吸排车驱动系统的有益效果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排车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排车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排车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排车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排车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动力装置;2-动力切换装置;3-吸料装置;4-排料装置;5-传动箱;61-液压泵;62-液压马达;64-液压阀;65-液压油箱;71-过渡轴;72-第一传动机构;721-第一主动带轮;722-第一从动带轮;73-第二传动机构;731-第二主动带轮;732-第二从动带轮;8-其他工作装置;9-联轴器;10-变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
构造和操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2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27.而且,虽然在本公开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28.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排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1、传动装置、动力切换装置2、吸料装置3及排料装置4,所述动力装置1与所述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作业,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1驱动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的动力传动路线上。
29.具体地,传动装置与动力装置1连接,传动装置分别与吸料装置3及排料装置4传动连接,动力装置1驱动传动装置运动,以带动吸料装置3、排料装置4工作,其中,动力装置1与传动装置可配合使用,动力装置1可为电机,传动装置可为传动链,或为皮带滚轮,或为如图4所示的液压泵61液压马达62,电机启动,驱动传动链或皮带滚轮或液压泵61液压马达62运动,以驱动吸料装置3、排料装置4工作,动力装置1与传动装置的种类只要满足配合使用可驱动吸料装置3、排料装置4工作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30.动力切换装置2可分别设置在动力装置1驱动吸料装置3工作、动力装置1驱动排料装置4工作的传动路径上,与吸料装置3连接的动力切换装置2可设置在吸料装置3与传动装置之间,也可设置在传动装置上;与排料装置4连接的动力切换装置2可设置在排料装置4与传动装置之间,也可设置在传动装置上,动力切换装置2设置的位置只要满足结合或分离时可导通或断开传动路径,驱动吸料装置3与排料装置4工作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动力切换装置2接合,传动路径导通,吸料装置3、排料装置4可正常工作,动力切换装置2分离,传动路径分离,吸料装置3、排料装置4无法工作,排料装置4的动力切换装置2接合,吸料装置3的动力切换装置2分离时,排料装置4工作,吸料装置3不工作;吸料装置3的动力切换装置2接合,排料装置4的动力切换装置2分离时,排料装置4不工作,吸料装置3工作。
31.排料装置4可为空压机,吸料装置3可为真空泵,吸料作业时,与真空泵连接的动力切换装置2接合,与空压机连接的动力切换装置2分离,传动路径导通带动真空泵转动,使负压系统产生真空度,从而将物料吸入储料装置;排料作业时,与真空泵连接的动力切换装置2分离,与空压机连接的动力切换装置2接合,真空泵停止工作,传动路径导通带动真空泵转动,输出压缩空气,使储料装置内的粉粒物料流化,并排出。
32.动力切换装置2可为离合器,也可为阀门。动力切换装置2的种类只要满足可开闭以使传动路径分离或接合,控制真空泵、空压机工作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动装置,使吸料装置3、排料装置4可分别与动力装置1连接,再通过在排料装置4与动力装置1之间、吸料装置3与动力装置1之间设置动力切换装
置2,动力切换装置2可接合或分离,使得传动装置可导通或分离,使排料装置4与吸料装置3可各自独立工作,即排料装置4的动力切换装置2接合,吸料装置3的动力切换装置2分离时,排料装置4工作,吸料装置3不工作;吸料装置3的动力切换装置2接合,排料装置4的动力切换装置2分离时,排料装置4不工作,吸料装置3工作,使吸料装置3与排料装置4可分配到的动力装置1的功率更符合实际需求,排料装置4与吸料装置3可连接在同一动力装置1上,通过动力切换装置2实现排料装置4和吸料装置3动力的切换,动力切换装置2可保证切换过程平顺,且工作过程无需频繁启停动力装置1,减少对工作部件和动力装置1的启停冲击。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装置1为电机,所述电机用于设置在吸排车上车。
35.具体地,现有的吸排车的吸料、排料主要靠底盘动力驱动,一般底盘动力大,而工作时真空泵和空压机不会同时作业,真空泵和空压机所需功率约为底盘额定功率的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不等,存在严重的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动力的不匹配,不仅造成浪费和使用成本的增加,加速动力的折旧,在使用燃油动力底盘上的发动机驱动时还会使发动机经常工作在低速区,造成发动机的早期磨损,排放超标等问题。
36.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1可设为电机,电机设置在吸排车的上车,仅为吸排车驱动系统提供动力,电机的电能由底盘动力电池或外接电网来提供,按需切换采用纯电驱动。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吸排车上车设置电机,为吸排车驱动系统提供动力,功率、能耗比底盘动力低,更匹配真空泵与空压机的作业工况,使真空泵与空压机分配的功率更合理,节约能源,节省成本,减小电机与零件的磨损。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机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机分别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
39.具体地,电机可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通过联轴器9与真空泵连接,驱动真空泵工作,另一个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通过联轴器9与空压机连接,驱动空压机工作。
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真空泵与空压机,电机可选择与真空泵、空压机功率更匹配的型号,使真空泵与空压机分配到的功率更满足实际需求,节约能源,节省成本,减小电机与零件的磨损,两个电机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使真空泵与空压机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在任一传动路径出现故障时,另一传动路径仍能正常工作,为后期故障排查提供帮助。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箱5及设置在所述传动箱5内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端与至少两个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装置1通过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传动箱5驱动连接,所述传动箱5通过所述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传动连接。
42.具体地,传动装置可包括传动箱5与设置在传动箱5内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端与至少两个动力输出端,动力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动力输出端中的两个分别连接真空泵及空压机,电机转动,驱动动力输入端转动,动力输出端转动,驱动真空泵及空压机工作。
4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传动装置设置为传动箱5及传动箱5内的传动组件,将传动装置集成,使传动装置的尺寸更小,减少传动装置的体积,使吸排车驱动系统所需安装空间
更小,提高了吸排车驱动系统的适用性。
44.具体地,吸排车驱动系统还可包括其他工作装置8,例如液压工作装置,其他工作装置8通过动力输出端连接在传动箱5上,电机工作时,其他工作装置8也随之工作。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连接于每个所述动力输出端。
46.动力切换装置2与每一个动力输出端连接,即与空压机、真空泵连接的动力输出端上均设有动力切换装置2。
47.具体地,动力切换装置2可为离合器,吸料作业时,真空泵动力输出端的离合器接合,空压机动力输出端的离合器分离,动力通过传动箱5传递到真空泵动力输出端,带动真空泵转动,使负压系统产生真空度,从而将物料吸入储料装置;排料作业时,空压机动力输出端的离合器接合,真空泵动力输出端的离合器分离,动力通过传动箱5传递到空压机动力输出端,带动空压机转动,输出压缩空气,使储料装置内的粉粒物料流化,并排出。
4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空压机、真空泵与传动箱5连接的动力输出端上设置动力切换装置2,动力切换装置2可接合或分离,使真空泵与空压机可各自独立工作,即空压机的动力切换装置2闭合,真空泵的动力切换装置2断开时,空压机工作,真空泵不工作;即真空泵的动力切换装置2闭合,空压机的动力切换装置2断开时,空压机不工作,真空泵工作,使真空泵与空压机可分配到的动力装置1的功率更符合实际需求,保证切换过程平顺,且工作过程无需频繁启停电机,减少对工作部件和电机的启停冲击。
49.具体地,与其他工作装置8连接的动力输出端上也连接有动力切换装置2,在吸料和排料作业过程中,当需要等其他工作装置8工作时,也可通过接合动力切换装置2,使其工作,配合吸排作业。
5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传动装置为液压传动装置,所述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液压泵61与至少两个液压马达62,所述动力装置1与所述液压泵61驱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液压马达62的进液端分别与所述液压泵61连接,两个所述液压马达62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传动连接。
51.具体地,传动装置可为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液压泵61与至少两个液压马达62,电机可通过联轴器9与液压泵61连接,液压泵61可通过软管分别与两个液压马达62连接,两个液压马达62分别通过联轴器9与空压机、真空泵连接。液压泵61的进液端可通过软管与液压油箱65连接,液压泵61工作,将液压油箱65中的液压油抽出,分别运送至两个液压马达62,使两个液压马达62转动,以驱动真空泵、空压机工作,流经两个液压马达62的液压油再通过软管流回两个液压马达62,形成循环。
52.吸排车驱动系统还包括其他工作装置8,例如支撑油缸或举升油缸,支撑油缸或举升油缸也可连接在液压泵61上,由液压泵61驱动工作,液压泵61可为一个,空压机、真空泵及其他工作装置8均连接在一个液压泵61上;液压泵61也可为两个,空压机、真空泵连接在其中一个液压泵61上,其他工作装置8连接在另一个液压泵61上。
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传动装置设置为液压传动装置,能产生更大的力,更易控制,液压传动装置通过软管连接,液压泵61与液压马达62的位置可自由选择,提高了吸排车驱动系统的适用性。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为液压阀64,所述
液压阀64的进液端与所述液压泵61连接,所述液压阀64的出液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液压马达62连接。
55.动力切换装置2可为液压阀64,液压阀64的进液端可通过软管与液压泵61的出液端连接,液压阀64的出液端可通过软管分别与两个液压马达62连接,液压泵61抽出的液压油经过液压阀64,分别运送至两个液压马达62,使两个液压马达62转动,以驱动真空泵、空压机工作,流经两个液压马达62的液压油分别通过软管流回液压阀64,再流回两个液压马达62形成循环。
56.吸料作业时,液压泵61通过液压阀64驱动与真空泵连接的液压马达62,从而带动真空泵转动,使负压系统产生真空度,从而将物料吸入储料装置;此时与空压机连接的液压马达62不工作,无动力传递到空压机,空压机不工作,排料作业时,液压泵61通过液压阀64驱动与空压机连接的液压马达62转动,从而带动空压机转动,空压机输出压缩空气,使储料装置内的粉粒物料流化,并排出。
5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液压阀64,可切换线路,分别驱动两个液压马达62工作,以驱动真空泵或空压机工作,使真空泵与空压机可各自独立工作,使真空泵与空压机可分配到的动力装置1的功率更符合实际需求,保证切换过程平顺,且工作过程无需频繁启停电机,减少对工作部件和电机的启停冲击。
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过渡轴71、第一传动机构72及第二传动机构73,所述动力装置1与所述过渡轴71驱动连接,所述过渡轴71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72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7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72与所述排料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73与所述吸料装置3传动连接。
59.传动装置包括过渡轴71、第一传动机构72及第二传动机构73,电机与过渡轴71驱动连接,第一传动机构72可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主动带轮721与第一从动带轮722,第一主动带轮721与第一从动带轮722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一主动带轮721设置在过渡轴71上,第一从动带轮722与空压机连接,电机转动,驱动过渡轴71转动,驱动第一主动带轮721带动第一从动带轮722转动,驱动空压机工作,第二传动机构73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二主动带轮731与第二从动带轮732,第二主动带轮731与第二从动带轮732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二主动带轮731设置在所述过渡轴71上,第二从动带轮732与真空泵连接,电机转动,驱动过渡轴71转动,驱动第二主动带轮731带动第二从动带轮732转动,驱动真空泵工作。
6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传动装置设置为过渡轴71与传动带轮,通过带传动驱动空压机、真空泵工作,传动平稳,可缓冲吸振,同时带传动结构简单,可节约成本。
61.具体地,第一传动机构72也可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组,第一齿轮组的两端分别与过渡轴71及空压机连接,通过齿轮传动代替带轮传动;同理,第二传动机构73也可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组,第二齿轮组两端分别与过渡轴71及真空泵连接。
6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吸排车驱动系统还包括变速箱10,所述变速箱10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72及所述排料装置4连接,与所述排料装置4连接的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设置在所述变速箱10内,与所述吸料装置3连接的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设置在所述过渡轴71与所述吸料装置3之间。
63.具体地,吸排车驱动系统还包括变速箱10,变速箱10设置在第一从动带轮722与空压机之间,变速箱10可通过联轴器9与空压机连接,用于调整转速,更满足空压机的工作要
求,与空压机连接的动力切换装置2可设置在变速箱10内,第一传动机构72与第二传动机构73先后连接在过渡轴71上,与真空泵连接的动力切换装置2可设置在第二从动带轮732与真空泵之间;也可设置在过渡轴71与第二主动带轮731之间。
64.吸排车驱动系统还包括其他工作装置8,例如液压工作装置,其他工作装置8可连接在变速箱10上。
65.吸料作业时,动力切换装置2接合,动力通过第二主动带轮731传递到第二从动带轮732,带动真空泵转动,使负压系统产生真空度,从而将物料吸入储料装置;此时也有动力从第一主动带轮721传递到第一从动带轮722,并通过变速箱10驱动其它工作装置工作。但是变速箱10动力切换装置2断开,无动力传递到空压机,空压机不工作,排料作业时,过渡轴71上动力切换装置2分离,真空泵停止工作,动力从第一主动带轮721传递到变速箱10,变速箱10内动力切换装置2接合,动力传递到空压机,驱动空压机转动,输出压缩空气,使储料装置内的粉粒物料流化,并排出,其他工作装置8仍然正常工作。
6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变速箱10调整转速,更满足空压机的工作要求,将动力切换装置2设置在变速箱10内,以及过渡轴71与真空泵之间,动力切换装置2可接合或分离,使真空泵与空压机可各自独立工作,即空压机的动力切换装置2闭合,真空泵的动力切换装置2断开时,空压机工作,真空泵不工作;即真空泵的动力切换装置2闭合,空压机的动力切换装置2断开时,空压机不工作,真空泵工作,使真空泵与空压机可分配到的动力装置1的功率更符合实际需求,保证切换过程平顺,且工作过程无需频繁启停电机,减少对工作部件和电机的启停冲击。
6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吸排车包括上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
6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吸排车的有益效果和上述吸排车驱动系统的有益效果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9.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排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1)、传动装置、动力切换装置(2)、吸料装置(3)及排料装置(4),所述动力装置(1)与所述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作业,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1)驱动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的动力传动路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为电机,所述电机用于设置在吸排车上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机分别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箱(5)及设置在所述传动箱(5)内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输入端与至少两个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装置(1)通过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传动箱(5)驱动连接,所述传动箱(5)通过所述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连接于每个所述动力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液压传动装置,所述液压传动装置包括液压泵(61)与至少两个液压马达(62),所述动力装置(1)与所述液压泵(61)驱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液压马达(62)的进液端分别与所述液压泵(61)连接,两个所述液压马达(62)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吸料装置(3)及所述排料装置(4)传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为液压阀(64),所述液压阀(64)的进液端与所述液压泵(61)连接,所述液压阀(64)的出液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液压马达(62)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过渡轴(71)、第一传动机构(72)及第二传动机构(73),所述动力装置(1)与所述过渡轴(71)驱动连接,所述过渡轴(71)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72)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7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72)与所述排料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73)与所述吸料装置(3)传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速箱(10),所述变速箱(10)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72)及所述排料装置(4)连接,与所述排料装置(4)连接的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设置在所述变速箱(10)内,与所述吸料装置(3)连接的所述动力切换装置(2)设置在所述过渡轴(71)与所述吸料装置(3)之间。10.一种吸排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吸排车驱动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排车驱动系统及吸排车,涉及吸排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动力切换装置、吸料装置及排料装置,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驱动连接,传动装置分别与吸料装置及排料装置传动连接,动力装置用于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吸料装置及排料装置作业,动力切换装置设置在动力装置驱动吸料装置及排料装置的动力传动路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料装置、吸料装置与动力装置之间设置动力切换装置,使吸料装置与排料装置可连接在同一动力装置上,分配到的功率更符合实际需求,通过动力切换装置实现排料装置和吸料装置动力的切换,保证切换过程平顺,且无需频繁启停动力装置,减少对工作部件和动力装置的损伤。伤。伤。


技术研发人员:

刘君华 廖理民 胡送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三一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3

技术公布日:

2022/1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3:2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08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装置   所述   动力   真空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