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装置因为低辐射和低电耗等优点,已经在显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液晶行业技术不断进步,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尺寸和薄型化已成为家电市场的主流需求;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其中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为整机的主要部件,其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尺寸及薄型化,所以背光模组框架的窄边框化成为背光行业的一种趋势。
3.然而,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框架通常包括背板、与背板配合的塑胶中框以及与塑胶中框连接的金属外框等。塑胶中框位于背板的外侧,用于支撑光学膜片、扩散片以及显示面板等,金属外框位于塑胶中框的外侧,用于压合显示面板,这样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就是背板、塑胶中框以及金属外框三者的厚度之和,使得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较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容置腔的侧壁的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不需要在支撑壳外侧再额外设置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较宽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支撑壳,所述容置腔具有开口,所述容置腔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侧壁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容置腔侧壁包括支撑面,通过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就不需要在支撑壳的外侧专门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了,这样可以缩小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有利于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窄化。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侧壁本体以及抵接于所述侧壁本体的内侧面的第一中框,所述第一中框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表面为所述支撑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框包括框侧壁,所述框侧壁的厚度为3~4毫米;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框在所述侧壁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壁本体的内侧面上。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壁上设置有背光源;
11.所述第一中框包括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反射所述背光源照射到所述反射面上的光线。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框包括第一框本体,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一框本体上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表面为所述反射面。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本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容置腔;
14.所述反射层覆盖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本体与所述反射层一体成型;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底壁的厚度方向平行。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中框,所述第二中框包括第二框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本体一侧的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向所述第二框本体的内侧延伸;
18.所述第二框本体抵接于所述侧壁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连接凸缘用于将所述光学膜片和所述扩散片固定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连接凸缘之间。
19.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容置腔侧壁包括支撑面,通过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就不需要在支撑壳的外侧专门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了,这样可以缩小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有利于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窄化。
2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
21.本技术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背光模组,本技术的容置腔侧壁包括支撑面,通过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就不需要在支撑壳的外侧专门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了,这样可以缩小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有利于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窄化。
2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23.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显示模组,本技术的容置腔侧壁包括支撑面,通过支撑面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就不需要在支撑壳的外侧专门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了,这样可以缩小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有利于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窄化,从而使显示装置的边框变窄。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正视图;
26.图3是图2中的a-a截面图;
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图4中的b-b截面图;
2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中框与侧壁的分解示意图;
30.图7是图6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3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中框与侧壁的连接示意图;
32.图9是图8中ii处的放大示意图;
33.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支撑壳;10、容置腔;101、开口;
36.11、底壁;12、侧壁;120、支撑面;121、侧壁本体;122、第一中框;123、框侧壁;1220、
反射面;1221、第一框本体;1222、反射层;1223、第一表面;1224、第二表面;1225、第三表面;124、卡块;
37.2、背光源;
38.3、第二中框;31、第二框本体;32、连接凸缘;311、卡槽;
39.4、光学膜片;5、扩散片;
40.100、背光模组;200、显示面板;3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还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4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较宽的问题。
47.实施例一
48.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支撑壳1以及设置于支撑壳1内的背光源2,该支撑壳1具有容置腔10,容置腔10具有开口101,这个开口101也就是背光源2的出光口,背光源2设置于容置腔10内。上述容置腔10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底壁11与开口101相对设置,背光源2设置于底壁11上,且背光源2的出光侧朝向容置腔10的开口101。
49.侧壁12位于底壁11的周缘,侧壁12包括支撑面120,支撑面120与开口101相对设置,支撑面120用于支撑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也就是支撑面120与底壁11互相平行,将光学膜片4搭设于支撑面120上,将扩散片5放置于光学膜片4上,这样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都位于容置腔10内,比起现有技术中在支撑壳1外侧设置塑胶中框来支撑光学膜片4,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就是支撑壳1的侧壁12厚度与塑胶中框的侧壁12厚度之和,本技术的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仅仅只是支撑壳1的侧壁12厚度,这样可以缩小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使得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变窄,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边框窄化。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壳1为背板结构,也就是背板结构形成容置腔10,在背板结构上形成支撑面120;当然,支撑壳1也可以包括背板、以及连接于背板上的第一中框122,第一中框122与背板之间形成容置腔10,也就是背板形成底壁11,第一中框122和背板连接在一起形成侧壁12,背光源2设置于背板上,第一中框122包括支撑面120。本技术以第一中框122包括支撑面120为例进行说明。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3,侧壁12包括侧壁本体121以及抵接于侧壁本体121的内侧面的第一中框122,第一中框122远离底壁11的一侧表面为支撑面120。上述侧壁本体121也就是背板,通过第一中框122形成支撑面120,这样不需要改变背板的结构,直接在背板内侧设置第一中框122即可,方便安装,也便于对现有背板进行改造,节省成本;而且光学膜片4搭设于支撑面120上之后,背板会与光学膜片4抵接,从而对光学膜片4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使得光学膜片4在支撑面120上搭设的更加稳定牢固。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一中框122在侧壁本体121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壁本体121的内侧面上,也就是在底壁11的厚度方向x上,第一中框122的高度小于侧壁本体121的高度,这样可以确保支撑面120位于容置腔10内,同时,在底壁11的厚度方向x上,支撑面120与容置腔10的开口101之间的距离需要大于或等于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的厚度之和,这样就可以使搭设于支撑面120上的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均位于容置腔10内,有利于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在安装时更加牢固稳定。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支撑面120上用于支撑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因此第一中框122形成支撑面120的表面也就是第一中框122远离底壁11的一侧表面需要保持光滑水平的状态,这样才能确保光学膜片4搭设的更加稳定。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中框122包括框侧壁123,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壁11可以为矩形,第一中框122则为矩形框体结构,第一中框122包括四个框侧壁123,每一个框侧壁123都与背板抵接。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宽度变窄的关键在于不需要在背板的外侧额外设置塑胶中框来支撑光学膜片4,那么第一中框122形成的支撑面120就需要有足够大的面积可以稳定的支撑光学膜片4,同时又不会对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大小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时第一中框122的框侧壁123的厚度h设计就比较重要了。
54.如果框侧壁123的厚度h过大,此时第一支撑面120的面积足够大,可以稳定的支撑光学膜片4,但是框侧壁123的厚度h过大就会使支撑壳1的容置腔10空间变小,使得容置腔10的开口101也就是出光口的面积变小,从而影响显示区域的面积,进而影响显示效果。如果框侧壁123的厚度h过小,这样第一中框122的体积较小,容置腔10的空间不会因为第一中框122的设置而变得较小,不会对显示区域的面积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框侧壁123的厚度h过小会使得支撑面120的面积过小,这样可能会使光学膜片4搭设在支撑面120上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而且由于光学膜片4上还要放置扩散片5,因此也容易使光学膜片4出现断裂的风险,同时还会增加光学膜片4在支撑面120上放置的难度。因此,参考图4-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中框122的框侧壁123的厚度h设置为3~4毫米,这样支撑面120的面积可以满足稳定的支撑光学膜片4的需求,而且第一中框122的体积也不会过大,不会使容置腔10的空间变得较小,不会对显示区域的面积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不会影响到显示效果。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框122与侧壁本体121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将第一中框122通过胶体粘连在侧壁本体121的内侧面上,这种方式简单快捷,操作方便,而且不需要螺丝固定,节省了成本;当然,第一中框122与侧壁本体121连接的具体方式也可以是:在第
一中框122上设置卡块124,在侧壁本体121上设置卡槽311,通过卡块124与卡槽311卡接实现第一中框122与侧壁本体121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螺丝固定,不仅节省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第一中框122与侧壁本体121的连接效率;第一中框122与侧壁本体121连接的具体方式还可以是:在第一中框122上设置卡块124,在底壁11上设置卡槽311,通过卡块124与卡槽311卡接使得第一中框122分别与底壁11和侧壁本体121的内侧面抵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第一中框122与侧壁本体121连接的效率,而且还使得第一中框122与底壁11抵接,有效的防止了背光源2发出的光线从背光模组的四周漏出。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中框3,第二中框3包括第二框本体31以及连接于第二框本体31一侧的连接凸缘32,连接凸缘32向第二框本体31的内侧延伸;第二框本体31抵接于侧壁本体121的外侧面,连接凸缘32用于将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固定于支撑面120和连接凸缘32之间。
57.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3,光学膜片4搭设于支撑面120上之后,在光学膜片4上还会设置扩散片5,第二中框3的连接凸缘32会抵接于扩散片5上,将扩散片5压紧,从而使得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固定在连接凸缘32和支撑面120之间。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连接凸缘32上用于搭设显示面板,可以采用胶体将显示面板粘接在连接凸缘32上,比起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在背板的外侧设置塑胶中框用于支撑光学膜片4、扩散片5和显示面板,再在塑胶中框的外侧设置金属外框来压紧显示面板,本技术采用第一中框122支撑光学膜片4和扩散板,采用第二中框3压紧扩散板和光学膜片4,同时第二中框3还能够起到支撑显示面板的作用,这样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的宽度就减小了金属外框的宽度,有效的缩小了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的宽度,进而使得采用了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边框变得很小,提高显示装置的外观美观程度,而且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59.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的使显示面板与连接凸缘32连接的更加牢固,防止显示面板在使用过程中脱离连接凸缘32,可以在第二框本体31远离连接凸缘32的一端边缘设置插槽,且插槽的槽口朝向远离连接凸缘32的一侧,采用压紧条压在显示面板的边缘处,且压紧条上设置有插块,将插块插入插槽中以实现压紧条与第二中框3的连接,这样显示面板就会位于连接凸缘32与压紧条之间,使得显示面板的设置更加牢固。为了不增大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可以在显示面板的一侧边缘处设置压紧条,这样既能压紧显示面板不脱落,又不会增大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从而影响显示装置的外观美观度。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图9,第二中框3与侧壁本体121的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第二中框3的第二框本体31上设置贯穿第二框本体31的卡槽311,在侧壁本体121的外侧面设置卡块124,将卡块124与卡槽311卡接就可以实现第二中框3与侧壁本体121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螺丝固定,不仅节省成本,而且省去了打螺丝的工序,直接卡接就能连接在一起提高了第二中框3与侧壁本体121的连接效率。
61.需要说明的是,当底壁11为矩形时,设置于底壁11周缘的侧壁12就有四个,对应的,连接于侧壁本体121外侧面的第二中框3就为矩形框体结构,第二中框3可以包括四个中框侧壁,每一个中框侧壁上都可以设置卡槽311,相应的侧壁本体121上就会对应卡槽311设置卡块124,其中,四个中框侧壁的每一个中框侧壁上都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311,且卡槽311的数量相等,这样可以使第二中框3与侧壁本体121之间的连接位置有多处,有利于第
二中框3与侧壁本体121连接的更加牢固。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一中框122包括反射面1220,反射面1220用于反射背光源2照射到反射面1220上的光线。反射面1220主要用于对设置于底壁11边缘处的背光源2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这样背光源2照射到反射面1220上的光线会被反射面1220反射到显示区域的中间,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更加均匀,画质更好,而且还可以改善画面边缘亮边现象。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反射面1220与底壁11的厚度方向x平行。也就是反射面1220垂直于底壁11,这样可以使底壁11上用于设置背光源2的面积达到最大,有利于设置更多的背光源2,从而可以提高环面显示的亮度,使得画面的边缘处不会出现暗边的现象。具体的,通过将背光源2中多个点光源的排布间距进行改进,使得边缘区域的点光源排布密度大于中部区域的点光源排布密度,这样,可以补偿屏幕边缘区域光线亮度,减小画面边缘区域与中部区域的光线亮度差异,改善暗框现象,从而提升产品画面品味。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第一中框122包括第一框本体1221,以及覆盖于第一框本体1221上的反射层1222,反射层1222的表面为反射面1220。也就是通过第一中框122的反射层1222形成反射面1220,由于本技术改善画面边缘亮边现象的关键在于通过反射面1220反射光线,因此只要保证反射面1220具有反射光线的作用即可,反射面1220可以是乳白,通过反射层1222形成反射面1220,只对反射层1222有颜的要求,至于反射层1222的制作材料以及第一框本体1221的制作材料都没有具体要求,这样可以降低对制作第一中框122的局限,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材料制作第一框本体1221和反射层1222,降低第一中框122的制作成本。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第一框本体122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223和第二表面1224、以及连接于第一表面1223和第二表面1224之间的第三表面1225,第一表面1223靠近容置腔10;反射层1222覆盖于第一表面1223上。也就是在第一框本体1221靠近容置腔10的一侧表面上设置反射层1222,这样设置于容置腔10内的背光源2发出的光线就会照射到反射层1222上,从而反射面1220就会将背光源2照射到反射面1220上的光线反射到显示区域的中间,从而改善画面边缘亮边现象,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更加均匀,画质更好,提升显示效果。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反射层1222还覆盖于第二表面1224和/或第三表面1225上。也就是第一框本体1221的整个表面都覆盖有反射层1222,相当于第一中框122的整个外观都是乳白,这样可以保证照射到第一中框122上的光线都能被反射到显示区域的中间,改善画面边缘亮边现象,有效的提升了显示效果,而且将反射层1222覆盖第一框本体1221的整个表面也使得反射层1222的设置更加便捷,操作更加简单。
6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框本体1221可以是塑料的,也可以是金属的,如果第一框本体1221是塑料的,那么反射面1220形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先注塑成型第一框本体1221,再在第一框本体1221的表面覆盖乳白材料,比如乳白油漆或白反射纸。如果第一框本体1221是金属的,那么反射面1220形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先采用金属工件制作第一框本体1221,再在第一框本体1221的表面喷乳白油漆,或者在第一框本体1221的表面电镀白反射层1222。
6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框本体1221与反射层1222一体成型。也就是第一中框122为
一体成型结构,为了使第一中框122表面为乳白,可以采用塑胶粒子中掺杂白粉或母再注塑成型或者挤塑成型,这样就可以得到具有白外表面的第一中框122,确保第一中框122靠近容置腔10的一侧表面为白,使得照射到第一中框122上的光线能够很好的被反射到显示区域的中间,改善画面边缘亮边现象,提升显示效果。而且第一框本体1221与反射层1222一体成型可以省去白反射纸的物料,极大的降低了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生产和组装成本。
69.实施例二
70.参考图10,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与背光模组100相对设置。
71.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200搭设于第二中框3的连接凸缘32上,以使显示面板200与背光模组100相对设置。
72.实施例三
73.参考图11,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30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设置于壳体300内。
74.上述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智能交互大屏,也可以是智慧黑板,或者是mini-led显示屏,本技术实施例三不做具体限定。由于本技术的背光模组100中在背板内侧设置第一中框122,通过第一中框122形成的支撑面120来支撑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不需要在背板外侧设置塑胶中框来支撑光学膜片4,不仅减少了成本,而且还可以有效的缩小背光模组100的框架的边框的宽度,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可以达到2毫米以内。
7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腔(10)的支撑壳(1),所述容置腔(10)具有开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0)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所述底壁(11)与所述开口(101)相对设置;所述侧壁(12)包括支撑面(120),所述支撑面(120)与所述开口(101)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面(120)用于支撑光学膜片(4)和扩散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包括侧壁本体(121)以及抵接于所述侧壁本体(121)的内侧面的第一中框(122),所述第一中框(122)远离所述底壁(11)的一侧表面为所述支撑面(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122)包括框侧壁(123),所述框侧壁(123)的厚度(h)为3~4毫米;和/或,所述第一中框(122)在所述侧壁本体(12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壁本体(121)的内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1)上设置有背光源(2);所述第一中框(122)包括反射面(1220),所述反射面(1220)用于反射所述背光源(2)照射到所述反射面(1220)上的光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122)包括第一框本体(1221),以及覆盖于所述第一框本体(1221)上的反射层(1222),所述反射层(1222)的表面为所述反射面(12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本体(122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223)和第二表面(1224)、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1223)和所述第二表面(1224)之间的第三表面(1225),所述第一表面(1223)靠近所述容置腔(10);所述反射层(1222)覆盖于所述第一表面(1223)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本体(1221)与所述反射层(1222)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反射面(1220)与所述底壁(11)的厚度方向(x)平行。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中框(3),所述第二中框(3)包括第二框本体(3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本体(31)一侧的连接凸缘(32),所述连接凸缘(32)向所述第二框本体(31)的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框本体(31)抵接于所述侧壁本体(121)的外侧面,所述连接凸缘(32)用于将所述光学膜片(4)和所述扩散片(5)固定于所述支撑面(120)和所述连接凸缘(32)之间。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100);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与所述背光模组(100)相对设置。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0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300)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支撑壳,所述容置腔具有开口,所述容置腔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侧壁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光学膜片和扩散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框架的边框较宽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张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4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40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侧壁   模组   本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