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林下经济是一种现代生态林业模式,是指利用林地土地资源、林荫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林下物种,进行科学种植、养殖,构建稳定持续、优势互补和绿循环的农业复合生态系统[1]。林下经济主要发展业态有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旅游业等,这些业态形成立体复合式经营体系[2],可实现农、林、牧、旅游等各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3]。乌当区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市东
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全年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越,森林资源丰富,生态资源禀赋充分,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乌当区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发展之路,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加快构建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乡村振兴,林上、林中、林下、林内和林外“五林经济”初具规模,林下经济
取得了长足发展。乌当区委十届十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大发展,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当前乌当区已荣获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乌当“生态+”两山转化路径已成为全国先进典型,2020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59.48%。乌当区同全省一样,以山地农业为主,农耕地资源有
限,耕地面积仅1万hm 2,农林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特林下经济,有
利于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促进农民稳定就业增收,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助推乌当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1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益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乌当区在
“强省会”五年行动中开启高质量建设“美丽乌当·活力新城”的关键之年。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民收益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要要求,也是全区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
收稿日期:2021-11-23
基金项目:乌当区软科学研究项目(乌科软字〔2021〕03号)。
作者简介:王庆(1992—),男,四川仁寿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栽培技术研究及农业技术推广。E-mail :*****************。
王庆,杜忠友,张蓉,等.贵阳市乌当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 ].南方农业,2022,16(5):130-134.
贵阳市乌当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王庆1,2,杜忠友1,2,张蓉3,周定敏1,2,杨涛1,2
(1.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贵州贵阳550018;2.贵阳市乌当区农业科技
园区建设服务中心,贵州贵阳550018;3.乌当区农业农村局,贵州贵阳550018)
摘要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形成了
一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森林景观生态化利用等林下经济产业,产业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当前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贵阳市乌当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林业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探讨了乌当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谋划精心布局、开展典型示范带动、加强宣传对外开放、科技驱动人才培养、强化多元投入保障等建议措施,构建乌当区林下经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和支撑体系,助推乌当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
林下经济;现状;问题;建议;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jki.1673-890x.2022.05.033
要内容。
乌当区土地面积6.83万hm2,其中耕地面积仅1.00万hm2,农业用地同全省其他地方一样普遍趋紧,但林地空间较广阔,同时在国家严控耕地“非粮化”大背景下,如何实现有限的耕地满足老百姓生活需要,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摆在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乌当区森林资源丰富,林下生态环境适宜,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符合当地实际,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民新增就业、就近就业、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整体持续向好发展[4],推动实现林下经济成为乌当农业新的增长极。
1.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主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要求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5]。当前,乌当区正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林下经济既可提高森林面积,又能发挥生态优势充分保护森林资源[6],深入挖掘林下潜在资源,可深入打造低能耗、少污染、代价小、效益高的农业综合经济产业链[7],有利于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1.3有利于促进林业增效和实现产业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思想。“两山论”的内涵在于发展与保护的统一协调,强调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借助环境经济政策,实现“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的反哺,发展循环生态经济。乌当区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林下经济内涵主要表现在产业互补、效益优先、生态良好[8]。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其完美地贯彻了生态经济发展理念[9]。在林下发展经济,使原本单一的经济系统变得多层次、多途径[4],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加速林业系统新陈代谢,增加土壤营养供给,促进林木本身生长,同时显著提高林下土地、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效益[2],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产业绿、循环、可持续发展。
2乌当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2.1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根据近年来统计数据,乌当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发展之路,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两山”基地建设,林业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2018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55.46%,2019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到57.95%,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9.48%,2021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还会持续增加。随着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经济效益也会明显提升。据统计,仅2018年林业总产值为774万元,2019年总产值达到1684万元,同比增长117.57%。结合全省林业层面来看,林下经济利用面积从2018年的120.93万hm2增长到2020年的146.87万hm2,增长了21.45%;林下经济产值从2018年的16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00亿元,增长了148.45%,平均667m2产值增长了104.77%。可见,乌当区林下经济产业逐步扩面、提质,经济效益正在不断提升。
2.2产业业态日益丰富,经营模式加速拓展
乌当区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深入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乌当区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林下资源利用途径不断开发,林下经济产业业态日益丰富,初步形成了四大林下经济产业格局,分别是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森林景观生态化利用等。
林下经济产业的经营模式也在根据市场情况加速拓展,呈多元化发展。适宜林下种植的品类较多,如蔬菜类、中药材类、菌类等,林下养殖以养殖跑山鸡、蜜蜂为主,林产品采集主要有蕨菜、野生菌、水果等,森林景观生态化利用主要有森林公园、田园综合体等。比较典型的有百宜镇发展的林下养鸡、百宜
镇开展的林下黄精和天麻种植、下坝镇发展的樱桃产业、羊昌镇依托花卉苗木产业建成的花画小镇、水田镇发展的康体运动健康养生基地等。此外,还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形成了一大批避暑农家乐。
2.3产业品牌逐渐形成,利益链条不断延伸
近年来,乌当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产业品牌,拓展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以花卉苗木为例,建成一批林下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种植基地和交易中心,依托花卉苗木基地及自然生态环境打造出羊昌花画小镇,并由3A级景区升级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当前乌当区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特,做大做强蔬果药花茶特优势产业,推动乌当区农业转型升级,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重要突破口,实现农文农旅农商深度融合[10],已建成花画小镇、香纸沟、沙鱼沟、盘龙山、相思河等一大批生态公园,打造出“原味小镇·最美偏坡”品牌,
成功举办各类水果采摘节、农民丰收节、农业嘉年华等。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产业规划统筹松散,综合经济效益不高
林下经济产业具有实现空间资源、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与兼顾[11]。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区域联动、产业优势互补及资源优势整合。乌当区各乡镇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上均有各自的模式和亮点,但林下经济规划统筹体系都比较薄弱,与全区推进的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等重点工作存在衔接不够、产业链构建比较狭窄等问题,没有形成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导致综合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2龙头企业带动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产业品牌力就是市场力,更是竞争力[12]。事实证明,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的引擎,在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打造、价值链提升方面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3]。乌当区在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化中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没有在全区范围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形势,面向市场还缺乏足够有力的竞争力。
3.3产业基础支撑不足,科技服务到位不够
林下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基础支撑,乌当区地处城郊,但能够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区域远离村庄,资金投入匮乏,各项基础设施简陋,配套不完善。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也需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撑,尽管长期在开展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但缺乏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意识薄弱,科技服务到位不够,现有的绝大多数从业人员也并没有掌握综合利用林下资源的科学知识、技术,经济效益不高。
4乌当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建议4.1科学谋划精心布局,构建林下经济产业体系
乌当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系统作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重要前提,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立足乌当区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各区域特,充分发挥林地空间各类优势,结合“强省会”五年行动目标,与正在研究的其他相关类型的专项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实现多规合一,吸收融合各乡镇特优势产业,科学分析,全域统筹谋划,精心布局各类林下经济产业形式、合理区间及适宜运用范围,探索推广多元高效的林下复合经营模式,推进各产业经营模式深度融合,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现代林下经济产业[14],把乌当林下经济产业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在科学谋划精心布局的同时,要着力构建起乌当区特有的林下经济产业体系,围绕蔬果药花茶和生态
养殖“5+1”特产业,整合林下经济资源,深入实施“百园百品”带富工程,因地制宜推广林药、林菌、林苗等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根据生态承载力、推广林禽、林蜂等养殖模式,适度发展林下养殖业,开展适宜野生菌资源选育,推广“包山拾菌”,培育野特蔬菜,积极发展林下产品采集业,结合旅游产业化和大健康产业,有序开展森林景观生态化健康化利用。积极推动各产业优势互补,提档升
级,推进特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林下经济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4.2开展典型示范带动,构建林下经济生产体系
乌当区作为贵阳市组成区域,紧邻贵阳主城区,在发展林下经济上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可以走在全省前列。1)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要发展好本区域内林下经济产业,就需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集中发展的原则,建设一批高标准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开展林下经济典型样板打造,用样板作为示范,集中展示推广新进适用技术和发展模式,以点带面,带动全区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加快构建乌当区林下经济生产体系。示范基地建设,还要突出用好现代物质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生产手段、优化生态环境,要强化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条件建设,不断提升相关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抗灾防险能力,要强化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15]。2)要培育或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林下经济发展之初,多由农户自发形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探索性和试验性,大多数
农户持观望态度[16]。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或引进一批有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按照“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17],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让众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学到管理经验和农业技术,提升自身能力,确保林下经济产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4.3加强宣传对外开放,构建林下经济经营体系
以市场化为导向,切实利用好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广泛、全面、系统宣传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意义、成功案例和产业模式,主动推介宣传好的经验做法,亦可组织代表现场考察学习,或赴外地其他区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较好的现场学习、现场交流,拓宽视野和思路,借助算效益账、对比账,将林下经济产业综合优势和效益展示出来[4],让广大农户转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和传统利用林下产品的观念,帮助他们充分了解政策和技术,增强发展符合经济模式的信心。大力培育本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充分利用好乌当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个最大的发
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充分运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林下经济的影响力和宣传力扩大,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含量高、引领性强、市场渠道好的市场经营主体,探索发展多
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15]。强化林下经济产品品牌打造,加强林下经济产品质量监管,加强林下经济产品品牌宣传推广,提升乌当区林下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加强市场需求信息对接,进一步完善林下经济营销模式,借助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拓宽销售渠道,不断开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局面。
4.4科技驱动人才培养,构建林下经济服务体系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驱动作用[18],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着力建立健全现代林下经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林下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4],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切实发挥好贵阳乌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平台,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适宜乌当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品种选育工作,建立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点。围绕轻便上山,筛选推广一批适宜与林下作业的机械装备,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进加工产业配套发展,拓展林下经济产业功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林下经济产业绿化发展,用绿发展新理念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要坚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立足乌当区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充分为人才发挥创新和引领作用提供便捷,鼓励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实施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
4.5强化多元投入保障,构建林下经济支撑体系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相对传统大田农业起步晚,生产条件艰苦,推动实现林下经济产业成为新的增长
极,亟需从多方面、多元化强化投入保障,建立相对完备的支撑体系。要着力加大对林下经济产业道路、交通、电力、灌溉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开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同时,要始终强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森林质量建设,开展森林抚育、林分修复和景观提升,拓展林下经济发展空间。
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完善支持政策,鼓励按规定统筹整合各类涉农、涉林资金,集中支持现代林下经济产业建设,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加大对林下经济产业科技与资本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财政以奖代补等政策带动和引导作用,加快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的科研、成果推广和生产活动,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融资体系[19]。深化农村改革,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社会资本流转林
地经营权发展林下经济,在不破坏土地、生态、不影响地质安全前提下,拓展林下生产经营活动空间。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融入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大格局,不断吸引更多企业投资乌当区林下经济产业。
参考文献:
[1]丁国龙,谭著明,申爱荣.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
优劣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13,40(2):53. [2]何忠国,毕宁,周应书.毕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
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6):131-132. [3]刘春华.辽宁省大连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
议[J].林业科技情报,2021,53(3):18-20. [4]李永先,贺永仙,王庆,等.广安市水果园林下经济产
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1,(11):
104-106.
[5]谌贻琴.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开创百姓富
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N].人民日报,2021-
05-30(05).[6]赵瑾璟,汪海燕,张红霄.发展林下经济能否保护
森林资源?——基于江苏省的经验证据[J].中国
林业经济,2020(3):79-82.
[7]谢德斌,杨洋.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和发展对策
[J].湖南林业科技,2013(4):86-88.
[8]黄秀凤,杨共鸣,王斌.中国林下经济研究现状与
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J].农学学报,2014,4(7):
85-88.
[9]王志凌,薛耀淇,李映丹.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林
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1(6):89-92.
[10]朱刚.把坝区建设成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新标杆[N].
贵州日报,2020-04-29(07).
[11]尹建华,严毅,陈金龙,等.滇中地区发展林下中药
材种植的优势及建议[J].林业科学,2020(2):
128-129.
[12]吴世超.天柱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探讨[J].现代园艺,2021(14):21-22. [13]姜长云.龙头企业的引领和中坚作用不可替代[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6):24-27.
[14]李式杰,刘雪,周光南,等.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现
状分析与思考展望[J].南方林业科学,2020,48(6):
69-73.
[15]黄祖辉.构建现代农业“三个体系”加快推进农业
现代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5):9-12. [16]曾甜.宁南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4):94-95. [17]刘淮兵.淮安市林下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究[J].
南方农业,2021,15(24):112-113.
[18]达,杨入一,刘继芳.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促进
乡村产业振兴[J].特产研究,2021,43(1):99-101,104.
[19]唐宇翀,柏清,郭文宇.广安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的现状与对策:以广安三大拳头产业为例[J].现代
园艺,2020(1):64-65.
(责任编辑:易婧)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23: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934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济   发展   产业   农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