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派建筑文化在武汉的传播与影响

明清徽派建筑文化在武汉的传播与影响
The Spread and Influence of Huizhou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Wuhan
■ 程歆玥 CHENG Xinyue 王 薇 WANG Wei
摘 要:相较于“一府六县”的“小徽州”,“大徽州”是指形成于徽州,影响到华夏大地乃至海外的地区。明清时期的武汉是徽商、徽人等移民、经商的重点地区,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渗透与武汉本土徽派建筑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武汉的徽派建筑文化,如黄陂大余湾、梅池村、汉口新安书院等。武汉徽派建筑多为一层平房,注重风水选址,将重要的祠堂、药局、书院等类型的建筑进行多点布局,不设影壁,且以石头砌墙,既保留了传统徽派建筑的高墙灰瓦、天井等形制,又适应了当地地形和文化特点。
关键词:明清时期;徽派建筑文化;武汉;新安书院;梅池村;黄陂大余湾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small Huizhou” of “one government and six counties”, the “big Huizhou” refers to the area that was formed in Huizhou and affected the land of China and even oversea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uhan was a key area for the immigrants and business people o
f Huizhou merchants and Huizhou people. The penetration of Huizhou’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the mutu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of the local Huizhou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Wuhan formed the Huizhou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Wuhan, such as Huangpi Dayuwan, Meichi Village, Hankou Xin’an Academy, etc. Most Huizhou buildings in Wuhan consist of one-storey bungalows, focusing on geomantic location selection. Important ancestral halls, pharmacies, academies and other types of buildings are arranged in multiple lo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no screen walls and stone walls are used to preserve the traditional Huizhou style. The high-wall gray tiles and patios of the building are adapted to the local topography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izhou architectural culture; Wuhan; Xin’an Academy; Meichi Village; Huangpi Dayuwan
0 引言
徽派建筑文化既受到舶来文化“走进来”的影响[1],同时,也“走出去”影响了江西、浙江、江苏等地的建筑文化[2-4]。相较于“一府六县”的“小徽州”,还有一个“大徽州”的概念,即徽商、徽人做官、移民等形成的文化和人口网络。“小徽州”的研究注重徽州本土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其内在意义,而“大徽州”则注重徽州建筑文化输出的影响和其外延意义。明清时期,徽州本土人地矛盾突出,造成生存型人口迁出,同时,以血缘为纽带的徽商以发展型人口迁
程歆玥,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王薇,博士,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出 [5],共同造就了徽州建筑文化向域外传播。
长江自古就是中国的重要水路交通要道,它沟通中国东西,承担着繁重的商贸运输工作,也促进了长江流域建筑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明清时期,汉口(武汉),转输分销,而徽商则是活跃在长江上的一支劲旅,这也造成了徽州建筑文化在武汉的传播,武汉也就成为“大徽州”文化影响链条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汉口素有“汉镇列肆万家,而新安人居其半”的说法[6],汉口的新安书院就是一座徽派建筑。而在汉口北部的黄陂同样有“城内半徽民”
的说法,黄陂大余湾也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徽州移民村落。武汉的徽派建筑文化从明清开始由徽人带来,融合荆楚本土风格,演变成如今的汉派建筑风格,当下的武汉新农村建设、武昌户部巷等建筑,同样吸纳了新徽派风格,不失为徽派建筑文化在武汉的一支源流。
1 武汉徽派建筑文化的源流
1.1 大徽州建筑文化的传播
正如胡适所言,对徽人来说,有所谓“小徽州”与“大徽州”。“小徽州”指唐宋时期徽州本土一府六县的行
政范围,包括:徽州府和歙县、黟县、休宁、绩溪、婺源、祁门六县;而“大徽州”则指徽州以外的华夏大地乃至海外,被徽州文化所广泛影响的地理空间[3]。所以,徽州建筑文化的传播并不局限于徽州本土。
大徽州建筑文化既发源、发达于徽州本土,又传播、活跃在华夏大地。明清时期的徽州有一句俗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面对“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现实困境[7],在高容积率无法承载过度的人口时,徽人毅然做出了“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的艰难抉择。徽州本土的狭小空间促成了徽人的向外迁徙,徽人迁居、入仕、经商等人口流动途径,以及文化交流方式初为客观条件下的主观选择,而后慢慢演化成一种社会风尚,明清尤盛。徽州建筑文化也随之传播华夏,传承于海内外。1.2 徽派建筑文化传入武汉
文化传播主要有人口移民和物资运输两种方式[2],徽人从徽州本土出发,有一条水路和两条陆路前往武汉。水路即阊江,自祁门县城以下,通舟楫,西由倒湖入江西,通浮梁、景德镇、鄱阳,以达九江、汉口,祁门人多由此外出经商[8]。徽商按照这样的路线,从西面的江西浮梁,经过湖口再溯江而上,或者沿着青弋江从北面达到芜湖,最后再到达汉口。长江上以水路
行驶的商船,就有不少以汉口为始发
站或终点站。陆路分南北两条,北边
有从祁门到安庆的徽安古道,再从安
庆抵达汉口;南边有徽浮古道、徽饶
古道和徽婺古道到达浮梁,再以水路
抵达汉口。
1.3 汉派建筑和徽派建筑的融合发展
汉派建筑主要指今在武汉市境
内的,以楚文化为底蕴的建筑[9]。汉
派建筑的主要特点:适应武汉夏热冬
冷气候特征,表现滨水滨江城市水的
意象,表现楚国历史建筑特征,如高
台基、大屋顶、深出檐、红黑彩为
主等[10]。和前往杭州、苏州、扬州
的徽商一样,汉口的徽商源源不断地
从徽州本土以水路和陆路移民汉口经
商、生活、做官,土著化的徽商后裔
灵活地运用本籍、寄籍的双重身份以
获取最大利益[11],不断融入武汉当
地人的生活,并将汉派建筑与徽派建
筑不断融合发展。
汉口作为淮盐在湖广的转运中
枢,吸引了许多徽商前来经营。在盐
业慢慢衰败后,徽商经营典当和棉纱
的生意最多,其次则是茶业、钱业、
油业和笔墨商等,每年的贸易额约
六七百万两[12]。当时汉口民谣“徽
州的墨,太平的剪,苏杭的绸缎,嘉
湖的点”就涉及徽人经营的徽墨、太
平剪刀两大徽州本土特产[11]。黟县
人叶文机创办的叶开泰药店(现武汉
健民药厂)、休宁人汪玉霞创办的汪
玉霞食品、绩溪人章在寿创办的大中
华酒楼,无不体现在汉徽商“右贾更
又儒”的传统。而如今,武汉的新农
村建设、武昌户部巷新徽派建筑,可
以说是汉派建筑和徽派建筑融合发展
的产物。
2 徽派建筑文化在武汉的传播途径
家谱是记载家族变迁、世袭繁衍
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文献,它强调
的是源和流的关系,谱序是家谱的重
要组成部分,具有提纲挈领、概括全
谱的作用[13]。明清时期的徽州是典
型的宗族社会,通过梳理现存的家谱
和谱序,建筑的源混杂发展,模糊难
辨,但建筑流的梳理却是可行的路径
[2,5]。
2.1 避乱迁居黄陂
武汉黄陂有着“城内半徽民”的
说法,坐落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
泉村的大余湾就是典型的武汉徽派民
居。据大余湾《余氏宗谱》的说法,
大余湾余氏先祖婺源人余秀三在明洪
武二年(1369年)避乱迁居到武汉
黄陂大余湾:“我支自荣甫公避乱创
基,徙居武昌,遂卜居黄陂北乡黄土
岗……我祖荣甫公传二世祖秀三,名
什三,字朝三,偕迁至此[14]。”自此,
黄陂大余湾有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
40多栋,一个余姓家族在黄陂木兰
山脚下耕读传家,兴旺发达,承袭明
清时期的徽派建筑文化。
2.2 入仕卜地汉川
武汉市蔡甸区梅池村位于武汉市
西边,毗邻汉川市,比邻汉蔡高速索
河出口,金龙湖与嵩阳寺一左一右,
村后嵩阳山环抱,村前索子长河流
淌,面朝江汉平原最高峰九真山,梅
池村整体呈现丘陵地形,森林覆盖率
达34.7%。根据汉川《程氏谱序》:
“我家先世居安徽休宁。明朝初,道
郁公官黄州府通判,因籍黄冈。四世
祖章公以卜地迁居汉川,盛小峰公小
峰公生继峰公;继峰公生四子,长曰
万里公,居邑南之梅城乡;次曰万金
公,居属阳邑之钓鱼台,叔季两公早
年失传(《程氏谱序》)。”汉川程
氏先世自安徽休宁迁徙而来,也带来
了徽州建筑文化。目前,武汉市梅池
村内及索河街改造建筑风格均为徽派
建筑风格。
2.3 经商移民汉口
明洪武年间,汉口还是隶属于汉
阳的一块沙洲,那里荒无人烟,水涨
则一片汪洋,水落则芦荻遍野。明成
化初年,武汉连年的大水引发汉水改
道,汉阳汉口从此一分为二,武汉三
镇鼎立。 汉口地处长江汉江交汇之
处,,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转输分销,各地商人贸易往来。“货到汉”,汉口作为码头城市,商品流动快,吞吐能力强,机制灵活,充满活力[15]。
汉口有“汉镇列肆万家,而新安人居其半”的说法,当时“汉口八大行”的盐、典、茶、米、木、布帛、药材、文房四宝,徽州占三,即茶、木和文房四宝,并占有重要地位。徽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徽商形成的明代中国经济中心南移[16];地利,经营本地自然资源,如木材、茶叶等;人和,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客旅汉口的徽商可以和江浙的徽商相媲美,他们对于汉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胡适说过,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在“九分商贾一分民、本乡人少他乡多”的汉口,徽商经营着长江上的生活资源,西南的木材、湖广的粮食、江淮的食盐等都在汉口转运装船、往来贸易。 3 武汉明清徽派建筑特征
3.1 武汉徽派建筑的选址与布局
黄陂大余湾古建筑整体选址基本契合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背有靠、前有照,左青龙、右白虎,负阴抱阳”的理想人居模式。古建筑地处黄陂木兰山木兰川,四面环山,滠水河自北而南穿城而过,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关于大余湾的风水选址有这样一句俗语:“左边青龙游,右边白虎守,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金线吊葫芦,中间如意太极图。[17]”村庄左边为青龙山,右边为白虎山,前面为东龟山和西龟山,后面为葫芦山,中间凿有太极图样的水塘。村内五口池塘和一弯流水,使村庄即使靠近滠水而不受洪涝灾害(图1)。
大余湾整体呈带状,以主街为主轴,多中心布局,池塘和广场构成线型空间的一个个节点:①祠堂。
大余湾的祠堂不是建在村子的中心,而是村东风水宝地。现在是一所小学,地势高敞,后山就如同一把太师椅。②百子堂和真诚药局。百子堂是村里最大的宅院,虽然现在只留存一间住宅,但仍见其内饰精致。真诚药居创办于清同治年间,位于村广场左侧。③主街。现只剩几排并列的房屋。④ 德记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约1 300 m 2。房子的第三位主人余泰兴靠着榨坊发家,还不忘在乡里做善事,故乡民称其宅子为“德记园”。
3.2 武汉徽派建筑的特点与缘由
汉口有句谣谚:“哪怕你湖北佬刁,徽州人要买断汉口的腰”。汉口最繁华的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一带都被徽商收购,不但建有气势恢宏的新安街、徽州会馆、新安书院,还在汉江边上开辟新安码头(今晴川桥下),码头牌匾上的“新安津梁”四字让游弋于长江上的徽人如归故里。
新安街位于今武汉市硚口区。《汉口竹枝词》有描述当初建成后的景象:“两侧夹道高檐相对出,常不足两百米,宽逾五米,街道之整齐繁盛居汉正街之冠。”新安街正是按照徽派建筑的特点建造,人多地少的徽派建筑恰好适应了汉正街,高墙灰瓦,鳞次栉比。徽人把新建的几十栋房屋租给读书人、人力车夫、小商贩、搬运工人等居住,收取他们的房租作为新安书院春秋祭祀的开销。如今,百年历史的汉正街新安社区等待更大规模的拆迁,这里也将建成武汉市又一地标性商业金融中心。
新安书院又称紫阳书院、新安公所、徽州会馆,位于今武汉市硚口区新安街3~27号,如今仅仅残存一
段40 m×9 m (长×高)的围墙(图2)。新安书院夹在新安街和新安巷之间,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它由尊道堂、寝室、戟门、半亩池、西厅、学堂、魁星阁、紫阳坊、主敬堂、愿学轩、兼山丽泽、藏书阁、御书楼、文昌阁、玉皇殿、准提庵、新安巷等组成,还设置了救火水龙[18]。御书楼上供奉康熙所好的朱子诗,由石工刻在石上。这是武汉为数不多的御书。新安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七年,由徽州六县的仕商建立,供本籍子弟学习,但其建立波折起伏。新安书院的前身是准提庵和三元殿,供徽商联络驻足,后来由于徽商日益增多而扩张。而徽州移民和汉口土著有着长达六年的矛盾,直到徽人湖南视察许登瀛访汉,新安书院的建设问题才得以解决。从乾隆到嘉庆近200年间,新安书院一直断断续续地建设着。
3.3 武汉与徽州徽派民居的异同
武汉明清徽派建筑和徽州徽派建筑一脉相承,既传承明清徽派建筑的特征,又适应武汉地域文化与气候特
图1 大余湾地形图图2
汉口新安街现状
(1)新安街残墙(2)“新安书院”刻字
征,具有众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表1)。
黄陂大余湾流传着这样一首关于其建筑形制的歌谣:“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全村百来户,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方块石板路,滴水线石墙。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流水穿村过,过溪搭桥梁。出门到田间,观鱼清池塘[19]”。大余湾建筑形制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三合院”布局:三间正房和两侧厢房夹一个小天井而成,即俗称的“明三暗六”,如图3所示的余绍礼住宅。
武汉梅池村程氏自安徽休宁迁徙而来,村内原始建筑风格为徽派风格,如今村内现存的清代民居,如图4(1)所示。梅池村明清村居基本为一层,建筑户型平面大致左右对称,面阔三间、进深两间。进门屋檐出挑,中心为堂屋,后为厨房,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和西北角依次居住着父母、长子、次子和女儿,既体现了建筑的空间秩序,又体现了居住者的尊卑等级,如图4(2)所示。
不管是大余湾的建筑,还是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无处不彰显对祖上节俭美德的传承(图5)。类似于徽派建筑“四水归堂”,含有水能聚财的观念;大余湾的大门都是外宽里窄,如图5(1)所示,这好比
自己的家是一个钱袋子,希望钱财进来得多出去得少,有节俭聚财的含义;大余湾的“余”也是这种“节俭有余”的外在体现,余氏祖先也正是以“勤俭能创千秋业,耕读尚开富贵花”为家训 [20]。此外,大门和外墙不在同一个平面,而是退了一段距离,即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同于徽州本土采用白垩粉刷墙体以防止雨水侵蚀墙面,在多石的大余湾,村民们开创性地创造了“滴水线石墙”,如图5(2)所示,在墙面上开凿一条条石痕使雨水顺势留下。此外,村里古香古的砖墙用石板大小间压,层层相叠,没有用一点泥浆作黏接材料,浑成天然。大余湾背靠木兰山,因此,这种砌墙方式称为“木兰干砌法”,
如图5(3)所示。大余湾的天井院类似于徽州建筑“三水归堂”或“四水归堂”,含有“肥水不流外人田”“水能聚财”的含义,同时,也为昏暗的建筑内部提供天顶光照,如图5(4)所示。
大余湾古建筑和明清徽派建筑具有相同的建筑特点:粉墙黛瓦、马头墙、天井院,屋檐做成鸟兽形状。建筑装饰精致木雕,门前画檐廊,彩绘有民间神祇、二十四孝图、村居生活、花饰、灯饰、瓶饰、蝙蝠(幸福)、喜鹊和梅花(喜上眉梢)、梅兰竹菊、麒麟、琴棋书画、读书论道等。建筑彩绘颜料多提取自天然材料,颜至今历久弥新。迁徙而来的村民没有忘记徽州先民“耕读家风”,即所谓“耕可致富,读可荣身”,天井院里处处可见散落的农具。4 结语
徽州先民以经商、入仕、避乱等方式徙居武汉,带来了丰富的建筑文化和地域传统,将之和武汉本土
的荆楚文化相融合,演变出了武汉徽派建筑文化。徽州建筑文化和武汉地域建筑文化相互交流联系,创造了徽派民居在汉的形制。武汉明清建筑和建筑多注重风水选址,将重要的祠堂、药局、书院等类型的建筑进行多点布局,既保留有传统徽州建筑高墙
表1 武汉和徽州徽派建筑的异同
地方风格不同点
相同点
影壁墙体高度建筑
工具
武汉徽派无多为石砌裸墙平房基本有马头墙、天井家里散落农具和家具
徽州徽派
粉刷白垩
高楼大院
图3 余绍礼住宅平立剖面图图4 梅池村某建筑民居
(1)民居立面图(2)
民居平面图
灰瓦、天井等形制,又适应当地地形
和文化特点,没有影壁,以石头砌墙,建筑多为一层平房。明清徽派建筑文化在武汉交流、碰撞、融合,进而丰富徽派建筑文化内涵,丰富徽派建筑设计的视野。参考文献:
[1]王薇,韩子藤.舶来建筑文化对皖南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6):22-30.[2]梁智尧.试析鄱阳湖流域建筑谱系及其源流关系[J].南方建筑,2014(5):52-57.[3]裴逸飞,龚恺,冷嘉伟.徽语体系下的徽州传统村落研究[J].建筑遗产,2021(1):25-37.
[4]徐振宇,贾尚宏,陈嘉鑫.安徽风土建筑谱系区划初探[J/OL].南方建筑:1-14[2021-10-02].kns-cnki-net.webvpn.ahjzu.edu/kcms/detail/44.1263.TU.20210910. 1436.008.html.
[5]祝虻.明清时期宗族人口迁徙补论:基于现存徽州家谱所含资料的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4):19-25.[6]陈挚.明清徽州会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张芳.“徽社”与《微音》月刊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8]辛福森.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基本特征和基因识别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2.
[9]王炎松,龚蓓.“汉派”民居的源与流[J].华中建筑,2012,30(2):139-141.
[10]王晓,白淼.武汉当代地域建筑特征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2):46-50.
[11]李甜.旅汉皖南同乡团体的近代经营与社会主义改造[J].安徽史学,2021(3):136-142.[12]胡永弘.汉口的行帮与会馆、公所[J].武汉文史资料,1997(4):55-58.
[13]徐斐.试析明代徽州谱序中程氏家族的迁徙缘由[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7):192-194.
[14]李任,姚伟钧.传统村落视域下耕读文化发展初探:以黄陂大余湾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农史,2017(4):93-101.
[15]涂戈尔,涂文学.近代武汉三种文化现象解析[J].江汉论坛,2012(5):25-30.
[16]朱国兴,余向洋,胡善风,等.基于流视角的徽州文化发展研究[J ].人文地理,2013,28(5):49-53.
[17]王玉德,关晓武.长江流域耕读文化调研报告[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3.
[18]汉正街历史文化街区原貌[N].长江日报,2007-05-09(009).
[19]裴高才,朱芬.民居奇观大余湾[J].中国地名,2019(5):60-61.
[20] 徐可心.武汉市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21-10-14)
图5 大余湾建筑特征
(1)民居大门(3)木兰干砌法(2)滴水线石墙(4)
天井院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36: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923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徽州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