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6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A核糖体无膜结构,故A选项错误。
B酵母菌细胞核内存在遗传物质DNA,且存在DNA转录过程,即存在转录产物RNA,故B选项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膜上完成,故C选项错误。
D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进行CO2的固定,光反应过程产生ATP和[H],故D选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本题在强化提高班理科综合生物第一章《分子与细胞》中有过比较系统的讲解。
2.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离子泵通过消耗ATP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过程。一般为逆浓度进行。故A、B选项错误。主动运输速率受ATP供应和具有活性的载体数量的限制,C选项中,CO中毒会导致供氧不足,进而导致细胞呼吸作用速率下降,ATP供应减少,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具有活性的载体数量,使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故D选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的有关概念比较多,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在寒假特训班理科综合生物第一章《细胞代谢》中有非常全面的讲授,这个知识点也是本章重点强调的一个知识点。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测定酶活性实验操作中,体积最大的物质一般最先加入;对反应条件最敏感的试剂一般最后加入。故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底物,最后加入酶,然后立即混匀保温,并开始计时。故C选项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酶的综合性内容。该题目在生物-寒假特训班第一章《细胞代谢》部分做了专题讲解,讲解非常详细,练习题目与真题考查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 神经元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并产生大量  ATP,故A 选项正确。
B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不消耗ATP,故B选项错误。
C 蛋白质的合成均需消耗ATP,故C选项正确。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故D选项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高中生物基本知识。本题在强化提高班理科综合生物第一章《分子与细胞》中
有过比较系统的讲解。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落反复利用,生物落中
的物质可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二者均具有各自的规律,故A选项正确。
B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可反复利用,故B选项错误。
C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D 人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相对稳定,故D选项正确。【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植物落等相关内容。该题目在生物-寒假特训班第三章《生态学》中有详细的讲解,练习题目与真题考查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染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染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满足一定条件的种中,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 p,基因a的频率为q,则基因频率p+q=1,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2、2pq、q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关系满足
(p+q)2= p2+2pq+q2
本题中,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无关。结合前述内容,A选项中,发病率为aa的基因型频率,即q2,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发病率为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和,即p2+2pq,故B选项错误。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有关。女性的发病率计算方法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体上的情况相同。C选项中,女性的发病率为p2+2pq,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因男性只有一条X染体,故男性的发病率即为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选项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定律有关概念,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在生物-寒假特训班第二章《遗传基本规律》中有非常全面的讲授,这个知识点也是本章重点强调的一个知识点。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因此,本题选D。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有机合成和化学实验原理等知识点。本题在强化提高班理科综合化学《有机化学复习》和百日冲刺班第二章《有机合成与推断》中有详细的讲解,练习题目与真题考查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N2与4 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14
2
14A
N
⨯⨯
=2N A,正确;B、N2与H2反应生成的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 A,B错误;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数为3N A,错误;
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高中生物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的有关内容。本题在高一化学同步课堂中有过比较系统的讲解。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试题点评】题考查有机合成和化学实验原理等知识点。本题在强化提高班理科综合化学《有机化学复习》和百日冲刺班第二章《有机合成与推断》中有详细的讲解,练习题目与真题考查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 、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应该用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不带有活塞,无法用于分离操作,故A 错误。
B 、NO 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2NO ,且NO 密度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 错误。
C 、氯化铁易发生水解,所以配制时应在较浓的盐酸中溶解,抑制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再加水稀释,故C 正确。
D 、将2Cl 与HCl 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 ,但是得到的2Cl 未干燥,会含有水蒸气,故D 错误。
因此,本题选C 。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本题知识点在化学-百日冲刺班 第一章《无机推断题解题策略》中有非常详细的讲解内容,相关的原理解释讲义中都有提到。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 -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 2O –4e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O 2生成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直流电作用下电解硫酸钠溶液,由于钠离子与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均不放电,因此其本质为电解水。
A 、电流从正极流出,负极流入,2
4SO -为阴离子,其移动方向应与电流相反,因此24SO -向正极区(阳极)移动。正极区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2
2H O 4O 4H e -+-===+↑,则正极附近酸性增强,pH 下降。故A 项错误。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2:2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916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考查   本题   离子   运输   选项   试题   加入   基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