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和我们》教案

佛像和我们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情感和主题。
2.思考在全球化的境遇中,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未来。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熊秉明(1922—2002),江苏南京人。旅法华人艺术家。
“佛像和我们”,作者用这个标题旨在表达,佛像与我们许多人之间是隔膜的,我们应当去观照、欣赏佛像,发现它们的美,进而追寻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2.内容提示
这篇随笔记录了一个艺术家对中国佛像之美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艺术家追述自己追寻美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佛像与艺术家之间从相互隔膜、“遥远而陌生”到结缘、融会。
艺术家以他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要想从艺术品中发现美,就必须“排除成见”,用“同情的眼光”去理解艺术创造时的用心,也要从艺术品自身显示出来的特来评判艺术品的价值和意义。在文章结尾,作者还表现出了他的忧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佛像,在今天却为人们所忽视,日渐被人们淡忘。这篇文章启示我们用欣赏的眼光重新发现传统文化独特的美,继承和传扬中国文化传统。
三、作者生平
熊秉明,1922年生于南京。1944年毕业于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考取公费留法,入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转习雕刻,参加巴黎艺术活动。熊秉明先生以自己高深的修养、纯情的艺术和广博的知识,在法国享有相当的荣誉与认同,曾获法国棕榈骑士勋章。1960年在瑞士苏黎士大学教授汉语及中国哲学。1962年受聘于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曾任该院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2002年病逝。
熊秉明先生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之修养于一身,旅居法国50年,无论对人生哲学的体悟还是对艺术创作的实践,都贯穿东西,融合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熊秉明先生年谱:
1922年生于南京。父亲熊庆来,数学家,当时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7年应聘清华大学,全家迁住北京。
1937年初中毕业,抗战开始,家迁昆明。
1944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曾组织“谷风画社”,抗战期间举办画展及古书画展。
1947年考取公费留学法国。入巴黎大学哲学系攻读美学一年。
1948年转习雕塑。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1952年参加春季沙龙,获铜质奖及“艺术家之友”奖。
1954年以“铁丝鹤”参加五月沙龙。以“嚎叫的狼”参加青年雕塑沙龙。
1955年瑞士苏黎士画廊雕塑个展。
1956年开始与巴黎前卫画廊伊丽丝·克莱尔(Iris Clert)合作,举行铁雕个展。
在日内瓦美术馆举行水墨画个展。
1957年“乌鸦(二)”送五月沙龙。伊丽丝·克莱尔画廊第二次铁雕个展。
1960—61年住苏黎士,在苏黎士大学兼课,教老子哲学。
1962年“立马”铜雕送青年雕塑沙龙,获胥斯(Susse)年奖。受聘于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1968年之后并入巴黎第三大学)。参加巴黎工艺美术馆举行的“物品”
(Objet)展览。
1968年法国教育制度改革,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增设“书法课”,专任此课至退休(1989)。为法国拉鲁斯(Larousse)百科全书撰写三项条目介绍中国哲学。发表“看蒙娜丽莎看”、“谈雕刻”、“一首现代诗的分析”、“论三联句——关于余光中的‘莲的联想’”、“谱一首现代诗的示意”、“谈王羲之”、“教中文(诗集)”等文。
1969年瑞士伯尔尼米勒画廊水彩个展。出版“在阴影中”诗画小册。
1972年印诗集“教中文”。
1975年瑞士艾格里索(Eglisau)水彩个展。
1980年在北京塑“母亲像”,曾塑像十余座:楚图南、严济慈等。
1981年通过博士论文“张旭与狂草”,编入“法国高等汉学研究院丛书”。被推选为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主任。被任为法国中学汉语教师甄别评审委员。
1983年获法国教育部棕榈骑士勋章。参加“巴黎华裔艺术家展览”。
1984年被法国教育部任命为教授。陪同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德·拉·巴斯谛德到中国访问,与北大、南大、北京外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签定合作计划。
1987年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聘为访问教授,开课两门:“中国书法”、“现代艺术”。
在昆明举行个展“回归的塑造”。
1988年在北京举办“书法内省心理学研究班”,简称“书艺班”。以西方深层心理学为基础,制定一套启发书法创作的方法,为期一周,课程内容有文刊于“中国书法”
(1990年第1期)。
1989年自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退休,任教计28年。
1992年完成“父亲像”,铸铜二座:一座赠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另一座赠云南大学。在北京举行“书道班”。
1995年台北飞元画廊雕塑个展。
1998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UNESCO)“Liberté 98”年展出。
1999年受北大旅欧校友会之委托制作不锈钢鲁迅浮雕像作为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献礼。此像放置北大新图书馆内。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看蒙娜丽莎看》。
1999—2000年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赞助举办“远行与回归”巡回展。在北京美术馆、上海市美术馆、昆明市美术馆、台北历史博物馆、高雄山美术馆五处展出。作品包括雕塑、绘画、书法。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熊秉明文集”四卷。铁雕“鲁迅像”正式陈列在北京现代文学馆。
1999年5月,受李政道、吴冠中先生邀请,参加北京清华大学举办的科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绘画中的线”。10月被授予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职称。
2002年5月为南京大学制作大型雕塑“孺子牛”,陈设于南大校园,作为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标记。5月27日,在北京举办“老年书法班”讲座,为时一周,主题是“书法与人生的终极关怀”。
2002年12月14日因脑溢血突然去世,享年80岁。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熊秉明集哲学家、书法家和雕塑家于一身,在多个领域都有不少论著。
书法领域:《张旭与草书》(法文)、《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书法与中国文化》等;
雕塑领域:《关于罗丹:熊秉明日记译抄》、《展览会的观念》、《回归的塑造》等;
诗歌领域:《黑板·粉笔·中国人》、《珍珠》、《的》等。
另外还有很多散见于国外报刊杂志的文章,以及在各种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
文汇出版社曾出版了《熊秉明文集》,包括“关于罗丹:熊秉明日记译抄”“展览会的观念”“书法与中国文化”“诗与诗论”四卷。
2.重点作品
(1)《书法与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讲书法理论的文字很不少,但绝大部分是语录体,采取诗话的体例,则一条一条独立的杂感的联缀,尽管有许多精彩的意见,但好像散珠断玉,读起来,很不容易让人把握到作者的中心思想,
书法美学似乎没有体系,也没有流派,虽然理论有有互相批语的排斥的话,但并不壁垒分明,似乎只有枝节上的小分枝,其实不然的。这些讲书法理论的书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系统,每一本论书法的书都有它一定的审美哲学基础的,我们的工作是试着把古来的书法理论加以整理,这是一个缺点,讲问题往往不透彻;
但也是一个优点,因为看得比较周全。”作者正在此基础深入对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哲学思考。
《书法与中国文化》实由两部分组成,上篇为《中国书法理论体系》,是中国书法理论蓍作里风格独具之作,1984年有香港商务单行版本,后传入大陆,给国内书坛震动颇大,曾有不少书坛中人因买不到此书为人生憾事。
下篇为中国书法散论文章多篇,谈书法理论体系的分类,谈《兰亭》,谈颜真卿,精彩叠出,最终复归“书法与中国文化”论题:“一个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家的终极目的不在建造一个庞大精严的思想系统,而在思维的省悟贯通之后,返回到实践生活之中。我认为从抽象思维落到具体生活的第一境乃是书法”--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即是书法,这即是作者对书法的最精要总结,此论点与韩玉涛先生“写意--中国美之灵魂”,“书法、写意的哲学”论点相仿佛。
(2)《关于罗丹:熊秉明日记译抄》
罗丹的作品曾给熊秉明先生不断的启示。1949年,熊秉明先生从哲学转习雕塑,这大概是他对罗丹产生兴趣的起点。作者自称有意要一篇在于罗丹的文章20多年。《关于罗丹》由近100篇谈罗丹的雕塑,罗丹的生活、罗丹在的其它方方面面的随笔组成。
“……而罗丹带着怎样的激动述说罗亚河岸啊!罗亚河,我们法兰西的动脉,光明的河。……法兰西的地平线,何等精美微妙……我不能不想我的故乡了。”熊秉明先生能深入罗丹的内心世界,渗透自己的情感,如诗般的娓娓道来。有创见,有感情,有彩,《关于罗丹》如同《罗丹艺术论》一样的优美。
五、创作背景
文章开头就说:“谈佛像艺术,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个相当遥远而陌生的题目。”作者自己与佛像之间也经历了一个从遥远陌生到融会热爱的过程。因此,作者写下这篇文章与读者们分享他追寻美的历程。同时,作者也看到,在如今的社会,佛像已逐渐被人们遗忘,所以他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呼吁人们重新发现、并且珍惜传统艺术的瑰宝。
六、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佛像盲”“回顾东方”“雕刻的本质”“应排除的三种成见”“造
型秩序”“石与青铜”“回归的发现”。
“佛像盲”是作者回顾自己与佛像从陌生、遥远到了解、热爱的历程。作者出生于1922年,五四运动刚刚在全国燃起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风气,并全面质疑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文化,所以作者说他是在“科学与民主口号弥漫的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再加上作者的父亲熊庆来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属于把现代西方科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代。在这样的背景中成长,作者自然与佛像无缘了。佛像在那时是迷信的象征,是应当遭到打砸的。
作者还讲述了自己早期受到的教育对雕像艺术的淡化:古诗古文里没有一篇说到佛教雕塑;书法前辈高论雕像的题记,也不提雕像本身;艺术界所谓的造型艺术只是指书画,而把雕刻拒之门外。直到中学时期,作者读到了丰子恺、朱光潜等的论著,才朦胧地感觉到雕塑艺术的光辉。大学里学习哲学,由于沉醉西方哲学家的学说,因而也迷上了西方的雕塑。战争期间读到《罗丹》,心灵受到极大震荡,于是雕塑成为作者向往的天堂。作者这才一步步踏上雕塑的艺术之路。
“回顾东方”一节,作者讲自己在欧洲学习雕塑的历程。作者到了欧洲,才发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研究远远超过中国人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在纪蒙雕刻工作室里,作者第一次用艺术的眼光去接触、去欣赏中国佛像。而瑞典汉学家喜龙仁对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和中国佛像之不同的论述,更让作
者领略到雕刻艺术的精深。它是超越宗教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崇高与美。在这样的震撼下,作者开始学习雕刻。
“雕刻的本质”则讲述作者在学习雕刻过程中的心得。在老师纪蒙的指引下,他认识到,雕刻的本质不是对模特的简单摹写,也不是自己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而是蕴含在雕像“面与面的结构和深层的间架”中。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线条,其实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体现着一种精神境界。作者认识到,罗丹的雕像与中国的佛像反映着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罗丹的人像记录了尘世生活的历史,历历苦辛的痕迹;佛像相反,表现涤荡人间种种烦恼后,彻悟的澄然寂然。”但从艺术创造的角度看,它们却有相通之处:凭借同一种表达语言,同样达到表现的极致。
“应排除的三种成见”是讲,要想把佛像作为艺术品来欣赏、得到美的享受,就必须排除三种成见,也就是要用纯客观的审美的眼光去欣赏。首先要排除宗教成见。信徒与反宗教者都无法欣赏佛像。其次是排除写实主义的艺术成见。第三可以说是排除庸俗的成见,也就是要结合佛像的象征意义、用形而上的眼光去审视。这样才能看出佛像的美。
“造型秩序”是讲佛像何以用雕像的形式体现着极致的境界。作者总结道,佛像艺术的造型秩序就是“用一个具体形象托出此井然明朗的精神世界,以一个微妙的造型世界之美印证一个正觉哲思世界之真”。
“石与青铜”讲佛像艺术所借助的物质载体。佛像的形象是从人的形象转化而来,借助岩石或青铜的物质
形式,成为凝聚佛性的艺术品。岩石与青铜既是佛像的物质载体,也因此而变得更坚、更灵,也因佛像的寂然超脱而会心微笑。
“回归的发现”是一个略显沉重的结尾,讲今人对佛像这类传统艺术的遗忘。人们曾把文化归属于历史的范畴,认为封建社会里产生的文化都是封建的,应该摒弃、淘汰。其实,如今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问题并不是那么单纯,文化本身是没有意识形态彩的,中国在悠久历史中发展起来的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特,因此,是时候对它们进行再认识、再评估了。
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深沉的忧虑:现代社会礼貌和公德正在消亡,人际关系日渐异化,精神价值逐渐失落,森林、河湖、海洋、鸟兽都面临困境,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都受到严重的威胁。人类将走向何方?前方是不是灭亡?熊先生如今已经故去,
但相信这些疑问致死仍存留在他老人家心中。
2.课文难点讨论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如何看待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京剧、昆曲、雕塑、篆刻、剪纸……这些具有中国特的艺术形式,如今正悄悄走向消亡的边缘。若干年后,想起曾经存在的这些艺术形式,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
(可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
3.相关评论
(1)熊秉明先生的老同学老朋友吴冠中先生为他的画册作序时写道:“八十年代后他几次接受北京邀请回国讲授书法、书艺、书道,其道也,是从东方渗入西方,又从西方再回归东方,我想既有异于丝绸之路,更不同于马可波罗古道,道可道,非常道吧。”
(2)参考《对人性与智慧的怀念:纪念熊秉明先生》一书,书中都是熊先生的好友们对他的怀念文字。
七、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哪一本不是熊秉明先生在雕塑领域的著作?
A.《关于罗丹:熊秉明日记译抄》B.《回归的塑造》
C.《中国书法理论体系》D.《展览会的观念》
答:C
(2)熊秉明先生的父亲熊庆来是当时著名的()。
A.文学家B.书法家C.雕刻家D.数学家
答:D
2.填空题
(1)熊秉明先生2002年曾在北京举办“老年书法班”讲座,为时一周,主题是“”。
答:书法与人生的终极关怀。
(2)本文选自《》。
答:看蒙娜丽莎之看
3.简答题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要想欣赏佛像,应当排除哪三种成见?
答:首先要排除宗教成见。信徒与反宗教者都无法欣赏佛像。其次是排除写实主义的艺术成见。第三可以说是排除庸俗的成见,也就是要结合佛像的象征意义、用形而上的眼光去审视。这样才能看出佛像的美。
八、研习与思考
理解艺术家“回归的发现”中蕴含的深意。
答:熊秉明要把自己1999年北京的艺术展命名为“远行与回归”。在本文中艺术家将自己的发现称之为:回归的发现。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有许多像熊秉明这样的海外华人艺术家,在深谙西方艺术文化后,返身观照本土文化、本土艺术,所谓“回归的发现”是一种理性的重新发现,如文中说,“那是对自己古传统新的正视、新的认同、新的反思”。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熊秉明先生的雕塑作品:
《嚎叫的狼》(铁雕)。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6:4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914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书法   佛像   文化   作者   艺术   雕塑   先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