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游侠列传》、《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战国策—荆轲刺秦...

《史记·游侠列传》、《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构牛。专趋人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诛而死,是天气前见,亡国之证也。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越王说于国人:“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诚更其术。于是乃葬死问伤,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除民所害,然后卑事夫差,往宦士三百人于吴。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国之父兄复请曰:“诚四封之 内,
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之宿仇。”越王悦而之。
——节选自《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柱而走。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度。而秦法,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 击柯,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 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终不其能               伐:夸耀
B.有忧,贺有喜            吊:慰问
C.越王悦而               许:赞许
D.秦王柱而走               还:通“环”,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藏活豪士百数            故荆轲逐秦王
B.专趋人                      孤用夫子
C.朱家用侠闻                  倚柱
D.敢有不尽力者乎            尽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自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B.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
C.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侠客朱家扶危济困,好义乐施,但是接受过他帮助的人,往往不愿意再见他。
B.越王勾践在谋划攻打吴国的过程中,信赖大夫文种,不信伍子胥,于是借机杀掉了他。
C.勾践伐吴前,历经了纳谏存种,等待时机,改变内政,积蓄国力,聚拢民心的艰难历程。
D.秦王庭御医夏无且是荆轲的内应,他和荆轲联手追击秦王,致使秦王在逃避中负伤。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儒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尊孔子为先师。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B.《史记》居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和8书组成。
C.图穷匕见,是荆轲刺杀秦王高潮的开端。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是著名刺客,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为燕太子丹所用,试图刺杀秦王。
D.《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以谋臣策士为中心,记载了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为西汉刘向编订。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2)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7.用“//”为下面的语段断句。
洛 阳 之 俗 大 抵 好 花 春 时 城 中 无 贵 贱 皆 插 花 虽 负 担 者 亦 然 花 开 时 士 庶 竞 为 游 遨 往 往 于 古 寺 废 宅 有 池 台 处 为 市 井 张 幄 帟 笙 歌 之 声 相 闻 至 花 落 乃 罢。
【答案】
1.C
2.B
3.C
4.C
5.B
6.(1)(朱家)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
(2)荆轲拿了地图献上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之后,匕首就露了出来。
7.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至花落乃罢。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在答题时把实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实词含义的方法。C项,“越王悦而许之”意思是“越王高兴地允许了他们”,所以“许”得意思是“答应,允许”。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答题时把虚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A项中“以”,前一个“以”作介词,“用”;后一个“以”作连词,“因”。B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C项中“而”,前一个“而”表转折,“然而”;后一个“而”表修饰。可不译。D项中“其”,前一个“其”作副词,“哪里”;后一个“其”作代词,“自己的”。故选B。
3.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在答题时把实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
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古今异义的方法。A项,“关”,指函谷关。B项,“天气”,指上天的症候。D项,“所以”,译为“……的原因”。只有C项中“悉心”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即“尽心”的意思。故选C。
4.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A项,“接受过他帮助的人,往往不愿意再见他”错,是他不愿意见别人。B项,“不信伍子胥,于是借机杀掉了他”错,伍子胥不是勾践杀的。D项,“夏无且是荆轲的内应,他和荆轲联手追击秦王,致使秦王在逃避中负伤”错,夏无且不是内应。故选C。
5.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编年体通史”说法错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选B。
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首先要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第一句关键点:“阴”:“暗中”;“及”:“等到”;“终身不见也”。第二句关键点:“奉”:“献上”;“发”:“打开”;“穷”:“全部展开”;“见”同“现”,译为“显露”。
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本题中,名词做主语时,在名词前面断开,如:“洛阳之俗”、“城中”、“士庶”、“笙歌之声”。名词做宾语时,在名词后面断开,如:“花”。动词一般作谓语。动词作谓语时,如果其后没有宾语,就在动词后面断开,如:“游遨”“闻”。如果其后有宾语,就在动词宾语的后面断开,如:“好花”“插花”“为市井”“张幄帟”。此外,专有名词、固定句式中间不可断开。文言虚词是断句的重要辅助手段,有的虚词位于句首,如:“虽”;有的虚词在句尾,如:“罢”。副词常作句首状语,之前要断开,如“往往”等。断完后要疏通大意,再结合句子大体意思:洛阳百姓的习俗,是大多喜欢花,一到春天,城里不分贵贱都要插花,即便是挑担子卖苦力的也不例外。花开的时候,士大夫和一般百姓都争着游春赏花。往往在有亭台池塘的古庙或废宅处,形成临时街市,搭上帐幕,笙歌之声远近相闻。到花落才结束。句子可以断开为: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至花落乃罢。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断句的方法:一、名词断句法;二、虚词断句法;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四、语序句式断句法。具体方法: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参考译文:
(一)
鲁国的朱家与高祖是同一时代的人。鲁国人都借助儒家思想进行教化,而朱家却因为任侠而闻名。他藏匿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被救的普通人说也说不完。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美德,他对那些曾经给予过帮助的人,不愿意再见面。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穷的底层开始。他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衣服上没有完整的花纹,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小牛拉的车子。他一心为别人的危难奔走,超过为自己办私事。他在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困厄之后,等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了,一直不肯与季布相见。从函谷关往东,人们没有谁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二)
勾践十五年,勾践谋划攻打吴国。他对大夫文种说:“我采用您的策略,才免于被上天诛灭,回到故都。我确实已经向国民游说,国人欢喜悦纳。可是您从前说有上天的症候就来告诉我,现在难道有征兆了吗?”文种回答说:“吴国强大的原因,是以为内有伍子胥在。现
在伍子胥因为忠心进谏而被杀死,这就是上天的征兆提前显现了,是灭亡吴国的兆头,希望您全心全意来游说国民。”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1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914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句子   翻译   虚词   季布   文言   断开   理解   吴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