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续命汤——精选推荐

小续命汤
原创半聪先生抱朴堂丹道今天
收录于话题 #中医学博士后颜文强 ,54个
守拙草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7篇原创内容
小续命汤
作者:顔文强
小续命汤:“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芎藭、杏仁各一两,防风一两半,附子一枚,生姜五两。右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1]
本方出自《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文中言此方“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2]。在今天看来,作为困扰当代医学界的一大急危重症——中风也是以突然晕倒、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为主要症状,具有病变迅速、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性高等特征。为了更好地展开论述,我们有必要先对中风的内涵、致病机理进行探讨。
中风与瘟疫、不同,不具有传染性,是古代既有的病种之一。考察中国古代医典,“中风”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各有两篇章出现“中风”语词。《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即“膏”——笔者注)粱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3]“仆击”是突然扑倒,“偏枯”是半身不遂,“痿厥”是腿脚不利,均是今天所说“中风”的症状,原因是平时饮食“甘肥”“膏粱”,加上为自然界风邪所伤,导致“上下不通”、“偏塞闭”而成“暴忧”“暴厥”之症,“暴”突然、迅速之意也。“风邪”是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处“中风”指的是外界风邪,但从文中内容来
看,“外风”只是起到导火线的作用,体内气血失和才是主因。另一处见于《素问·风论篇》:“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
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4]此篇“中风”是指体内脏腑受外界风邪所伤。《灵枢》出现“中风”词组的两篇分别是《邪气藏府病形》和《经脉》。其中《邪气藏府病形》云:“黄帝曰:五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5]《经脉》曰:“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两处“中风”都是指外风,但五脏能够受伤也是体内原本“阴阳俱感”才使“邪乃得往”,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6]稍晚于《黄帝内经》的《难经》也出现“中风”一词,其《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7]显然,此处之“风”是指外界风邪。东汉末“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所记载的“太阳中风”也是指“外风”,在《金匮要略》则列有《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一节,并详细阐述了“中风”内涵: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8]
张仲景明确指出“半身不遂”痹症是“中风”所致,此“风”似乎仅指外风,但从行文来看,“脉微而数”却是体内气血闭塞的脉象,因此医圣所言的“风”已然包括了内外风。明代医家张景岳把“外风”称为“真风”,“内风”称为“类风”“属风”。“类”者,比类、相似耳;“属”者连属也。其云:“风有真风、类风,不可不辨……
真风者,外感之表证也;属风者,内伤之里证也,即厥逆内夺之属也。”[9]清代医家尤怡在《金匮翼· 中风统论》也指出说:“中风之病,昔人有真类之分,盖以贼风邪气所中者为真,痰火食气所发者为类也。以愚观之,人之为病,有外感之风,亦有内生之风。而天人之气,恒相感召,真邪之动,往往相因。”[10]可见,内风、外风是相感而应。《素问·刺法论篇》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11]故《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2]张仲景进一步把“中风”按照轻重程度分成五个层次,简图表示为:
图片
“络”是络脉,包括小经络和小血管,“经”是经脉,包括大经脉和大血管(动脉)。从皮肤、
到络脉到经脉,再到六腑,最后到五脏,病情逐渐加重。尤怡继承张仲景观点,道:“口眼歪斜,络病也,其邪浅而易治;手足不遂,身体重痛,经病也,邪差深矣,故多从倒仆后见之;卒中昏厥,语言错乱,腑病也,其邪为尤深矣……至于唇缓失音, 耳聋目瞀,遗尿声鼾等症,则为中脏,病之最深者也。”[13]可见,不管内风还是外风,“中风”的本质上都是体内局部的气血严重堵塞。我们知道,肝脏五行属木,对应震、巽二卦,升发之气尤盛。如果体内气血淤塞,肝气升发受阻,就会表现出抽搐、拘急等风动之象。尤怡曰:“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应。即痰火食气从内发者,亦必有肝风为之始基。设无肝风,亦只为他病已耳!宁有卒倒、偏枯、歪僻、牵引等症哉!”[14]就是说,
内风、外风都是首先应于肝气,才会出现急骤病变的现象。平时体质越差,病变就越重。反之亦然。所谓“体质”即身体质量、质态的简称,是体内脏腑气血运行状态的整体表现。气血通畅肢体康健,通而不畅体质下降,局部不通身体病变。“通”是人体生命的首要“环节”,只有“通”才能“生”,不通只有“终”;而“通”亦要通得顺畅,“通而不畅”不是真正的“通”。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气血“通而不畅”甚至不通?前文引用的《素问·通评虚实论》言:“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15]这就明确指出“中风”是“膏粱”引起的疾病之疾。“膏”是半固体状的动物肥肉。《说文解字》释曰:“膏,肥也。”[16]“粱”是精细的米。“膏”“粱”特别是“膏”油脂丰富,很难消化,堆积在体内,会使经络之气流通不畅,而且还会粘着在血管壁上,日积月累会使得血管越来越窄,血脂和血压也就逐渐升高。在古
代“膏”与“粱”都是富贵之人才吃得到,故称为“富贵病”,今天却已大众化,然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随之增多。另一方面,风、寒二邪是导致中风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所以张仲景才言:“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值得注意的是,风寒既有自然界产生,也有人为造成的,特别是现代人喜欢吹空调、喝冷饮的习惯会使得“外寒”直接进入体内转为“内寒”,伤害甚大。因为寒则收引,会严重束缚气血的流通。《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17]气血运行不畅,脏腑滋养不足,轻者肢体麻木疼痛,所谓“痛则不通”,严重者会“中风”。故张仲景云:“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左右寸关尺三部只要一处脉“微”则表明此处气血虚弱,运转
无力,“数”是跳动仓促,是气血闭塞、郁堵的表现。自然风寒与体内风寒二者相加,更大大提高“中风”的概率,尤其在物质财富增加的今天,人为带来的“风寒”之害已经远甚于自然界的风寒,特别是年纪大和过于肥胖的人则往往成为中风的主要人。张介宾引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的话说:“东垣《发明》曰: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此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者则间而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耳。治法当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也。”[18]可见,情绪的影响较大,而“形盛气衰”的肥胖之人由于外肥而内虚也要防范中风,李东垣指出“和脏腑”、“通经络”是中风的法则,可谓精准。
从上篇《生命内景》关于生命规律的阐释我们已经知道,风寒最容易引起气血淤堵,而气血淤郁久而化火,还会产生水饮、痰等病理产物,特别是“痰”更以其黏浊之性很难清除而成为很多疑难杂症的“拦路虎”。明·李梴说“怪病多痰”[19]正是此意。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虚胖”多见,即是体内水湿与痰多无力排出的外显。朱丹溪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20]寒凝、湿阻、痰堵,整个气血循环十分不畅,人体生命也就非常虚弱。由堵塞而虚弱、虚弱又加重堵塞,虚实相杂,再加上情绪的突然波动,气血上升流注于一处,就会使得比较脆弱的血管由于瞬间严重堵塞而破裂,尤其是在脑部,即“脑卒中”,也就是严重中风。《素问·调经论》云:“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21]《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菀”即“郁”之意。张介宾在《
类经》中注云:“人之阳气,惟贵充和,若大怒伤肝,则气血皆逆,甚至形气俱绝,则经脉不通,故血逆妄行,莞积于上焦也。相迫曰薄,气逆曰厥,气血俱乱,故为薄厥。”[22]“厥”,从“厂”表示山崖,从“欮”表上冲,《说文解字》释曰:“厥,发石也。”可见,“厥”本义是古代战争中的发石车,后引申为迅猛、碰撞之意。“中风”是血气“郁”“并”于一处,且“郁”且“并”,“郁”“并”相杂,故“大厥”。这就是说,人之气血运行流转既不能受阻,也不能迅猛,要以“和”为贵,温而和,通而畅,如此循环无碍、周流有序则生命旺盛。
从上所论,我们可以将中风的病机高度概括为:寒、堵、虚三字,病因是平时的饮食起居和外界风寒。由寒而堵,由寒堵而虚;虚而更寒,寒而更堵,寒、堵、虚相杂相缠,因此一旦气血乖张,就十分迅猛,有如风动,对应肝气系统,这也是笔者将“中风”归在内科的肝胆类。中风属于急症重症,抢救及时,生命保住;抢救不及时,回天乏术;而在幸存的患者之中,又大多数落下了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后遗症。庆幸的是,在《道藏》中却有一集和预防于一体的中风专方——“续命汤”,其以奇特的疗效被冠以“续命”二字而辗转流传至今。
准确而言,“续命汤”是一类方,《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载有大续命汤、大续命散、小续命汤、续命煮散和西州续命汤五帖。其中“大续命汤”原载于《古今录验》,与小续命汤等类方为后世《外台秘要》、《严氏济生方》、《普济方》等医书屡次引用转录。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潘华信教授考证:“唐宋前治中风,主用大、小、西州续命诸汤,延绵七八百年,为治风准绳。然至金元戛然而止,刘河间、李东垣
、朱丹溪各持一说,视心火、气虚、痰热等为中风症结,后世翕然相从,遂论治改观,以为中风乃心火、痰热、肝风之证, 断无辛燥益火之理,迄亦七八百年,医者辄以羚羊、黄芩、钩藤、竹沥辈为治风常规,与古方冰炭迥别,遂视续命诸汤为砒鸩,习俗相沿,无人或稍疑焉。而诸文献则续命汤犹虚设, 令后学持疑, 不知古方之义及其所由来也。”[23]可见,续命汤是古代中风的特效方,曾盛行数百年,转至今天却罕有用者,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对其机理不明所致。
“续命汤”类方五张方子的药物组成略有差别,今以《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24]为底本,列
表如下:
方名药物组成主治
小续命汤1
十二味麻黄、芎藭、防己、
芍药、防风、桂心、
黄芩、人参、生姜、
甘草
附子、杏仁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
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
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
小续命汤2
十二味麻黄、芎藭、防己、
芍药、防风、桂心、
黄芩、人参、生姜、
甘草
附子、白术治中风冒昧,不知痛处,拘急
不得转侧,四肢缓急,遗失便
利,此与大续命汤同,偏宜产
后失血,并老小人
续命煮散十五味麻黄、芎藭、防风、
防己、桂心、人参、
甘草
独活、升麻、
细辛、附子、
杏仁、石膏、
 白术、茯苓
治风无轻重,皆主之……吾尝
中风,言语謇涩,四肢痑曳,
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
之不绝,得愈
大续命汤九味麻黄、芎藭、桂心、
黄芩、干姜、 
当归、石膏、
杏仁、荆沥
治肝厉风,卒然瘖痖
大续命散十五味麻黄、闾茹(千翼作
芎藭)、芍药、防
风、桂心 黄芩、人
参、干姜、甘草 
当归、乌头、
蜀椒 杏仁、
石膏、茯苓 
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仁,手
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头眩
不能自举,起止颠倒,或卧苦
惊如堕地状,盗汗,临事不
起,妇人带下无子,风入五
脏,甚者恐怖,见鬼来收摄,
或与鬼神交通,悲愁哭泣,忽
忽欲走
西州续命汤
九味麻黄、芎藭、桂心、
黄芩、甘草、干姜
石膏、杏仁、
当归
治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
不知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
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
“续命汤”类方对照简表
就历代医家来看,在五张“续命汤”的类方中以“小续命汤”和“续命煮散”使用最广。因此,基于篇幅考虑,笔者在本书中也只分析这两张药方的配伍原理。
“小续命汤”的组方是“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芎藭、杏仁各一两,防风一两半,附子一枚,生姜五两。右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三
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
”[25]方中药量,一两»今天15.625克,一两半»15.625´1.5=23.4375克。五两»15.625´5=78.125克,生附子一枚大约20—30克。水一斗二升»200´12=2400毫升=2.4升。三升»200´3=600毫升。关于“麻黄去沫”的原因,《本草纲目》引陶弘景言:“沫令人烦。”[26]就是说减弱麻黄的升散之力以避免心跳过速。去沫后把剩下11味药放进去,再“煮取三升”,即今天600毫升,分三次服,一次喝200毫升。文中的“三沸”是三上三下,不久煎之意。该方转换成今天药量具体研制过程为:
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芎藭、杏仁各15.625克,防风23.4375克,附子一枚约20-30克,生姜78.125克。共12味药一起切碎。先用2.4升水煮麻黄三上三下,捞去水面泡沫,再放入剩下11味药材,煎煮至约600毫升,分三次服,一次200毫升,效果好;若还没好,再喝一帖,顶多三四帖不定见效。喝药过程中是否出汗,因人中风的轻重而异。
方中有发汗之力的麻黄是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又名龙沙、狗骨、卑相等,今以麻黄为正名,其形细长、黄绿,放久者为黄,故带“黄”字。《本草纲目》记载:“时珍曰:其根皮黄赤,长者近尺。”[27]麻黄分布较为广泛,中麻黄主要分布于北方,特别是西北一带。由于此地金水收藏之气重,其根、茎药效不同,根以收敛为主,茎以发散为主,此处用的是麻黄的茎,细长黄绿,升发力道非常大,能够把“根”收藏的气全散出去,有直上九霄的感觉,所以在长有麻黄的地方都不积雪,显然是其气
散开之故。也正因为此,麻黄用量不宜大,否则容易造成虚脱。但此处用量为15.625克,似乎稍显偏大。这也是当今医家不敢放手用“续命汤”中风的担心所在,因为中风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等症状,麻黄的升散岂不是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对此,李可老中医特别指出“麻黄利窍通脏腑……因为汗法得宜,可以减轻脑压,消散瘀血、水肿,故中风危症亦不避麻、桂。”[28]其实生麻黄放置时间久了,发散之力就会减小,经过炮制后的炙麻黄力道也会小很多。“续命汤”里先煮沸麻黄,然后捞去上面的泡沫,可以较好减弱其过大的升发之力。然而,更主要的是,中风是局部气血严重堵塞,危在顷刻,必须要有能够大刀阔斧的药物才能疏通开,而麻黄无疑是其主将之一。作为麻黄药用功效的最早记载《神农本草经》曰:“麻黄,味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欬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29]“破症坚积聚”指出麻黄的开破之功,恰合中风堵塞之病机。可见,麻黄主要入肝气系统散寒通瘀。
方中防己是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又名汉防己、瓜防己、粉防己等,今以防己为正名。“防己品种古今变化较大。明清以前使用的是马兜铃科的汉防已和防己科的木防己。明清以后出现了品质更佳的粉防己,并成为当今的主流品种。……主产于浙江、安徽、湖比、江西等地。
”[30]原植物主要生长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土壤,擅利水逐湿。作为防己药用功效明确记载的首见处《神农本草经》曰:“防己,味辛,平,主风寒温症,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31]张介宾亦曰:“味苦,性寒,阴也,降也。去湿热水肿,利大小便,解诸经热壅肿痛,湿热脚气,通九窍热闭,
逐膀胱、肝肾湿热,及热毒诸疮、湿热生虫等证。”[32]《本草乘雅半偈》结合其药名分析功效曰:“防,防御;己,己土。此得水用,不令土有少犯,然性流离解散,当善驭之,则为通剂之巨擘。防者,障也;己者,我也。我立则畛畦分矣!”[33]《神农本草经读》云:“防己气平,秉金之气;味辛无毒,得金之味,入手太阴肺经。”[34]可见,防己苦辛而寒,药气降下,主要入膀胱肾气和肺气系统利湿降浊。对于其偏性,陈士铎在《本草新编》特别指出:“防己,味辛、苦,气寒,阴也,无毒。能入肾以逐湿,腰以下至足湿热、足痛脚气皆除,利大小二便,退膀胱积热,消痈散肿,除中风挛急,风寒湿疟热邪。似乎防己乃祛湿热行经之圣药也,然其性止能下行,不能上达。凡湿热在上焦者,断不可用,用之则真气大耗,必至危亡。说者谓防己乃下焦血分之药,可行于血分,而不可行于气分也。不知即是下焦湿热之病,止可一用,而亦不可再用。防己之气味尤悍,一服而湿热之在肾经者,立时解散。肾有补而无泻,多服则泻肾矣,如之何可再用乎?”[35]可见防己药气较为强劲,不可多用。
方中的人参是五加科植物认识的根茎,别名人衔、鬼盖、神草、黄参、玉精、地精等,今以人参为正名。《本草纲目·第十二卷》阐释其药名内涵:“时珍曰:人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神草。”[36]人参主要产于我国东北,是为道地药材。至于古时山西上党(约为今山西长治、晋城地区)所产的是指人参还是党参,彭成主编的《中华道地药材》经过考证指出:“历代盛传的'上党人参’恐怕根本不是五加科人参,而是桔梗科或蓼科植物,故山西上党不宜作为五加科人参的道地产区。”
[37]笔者窃以为此言在理。人参的药用功效明确记载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38]人参有大补五脏后天精气功效,其形态酷似人形,与人体一气周流十分接近,所以能够直入五脏,而有急救回阳之效。《本草乘雅半偈》诠释言:“人参功力,精神魂魄意志,于仓忙纷乱之际,转危为安、定亡为存。……生处背阳向阴,当入五脏,以类相从也。……凡病剧张惶,不能假寐者,人参入口,便得安寝,此即入脏养阴,安精神,定魂魄之外征矣。……天资万物之始,地资万物之生,人则参天两地,禀万物之灵。人参虽质依于草,而克肖乎人,是具足三才,乃精英之气,融结所成也。白属金,气寒喜阴属水,花纯紫,及生处上有紫气属火,三桠属木,味甘五叶属土,五行周备,是补五脏,而奠安神舍,则邪僻自除,窍穴明彻,济弱扶倾,运用枢纽者也。顾彼命名之义,功德作用可知。”[39]《神农本草经疏》也云:“人参得土中清阳之气,禀春升少阳之令而生,故味甘微寒而无毒,气味均齐,不厚不薄,升多于降。……状类人形,上应瑶光,故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功魁草,力等丸丹矣。其主治也,则补五脏,盖脏虽有五,以言乎生气之流通则一也,益真气则五脏皆补矣。其曰安精神,安魂魄,止惊悸,开心益智者,以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肾藏精与志,脾藏意与智故也。”[40]《本草崇原》亦
曰:“人参气味甘美,甘中稍苦,故曰微寒。凡属上品,俱系无毒。独人参禀天宿之光华,钟地土之广厚,久久而成人形,三才俱备,故主补人之五脏。脏者,藏也。肾藏精,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
脾藏智。安精神,定魂魄,则补心肾肺之真气矣。夫真气充足,则内外调和,故止惊悸之内动,除邪气之外侵。明目者,五脏之精上注于目也。开心者,五脏之神皆主于心也。又曰益智者,所以补脾也。”[41]可见,人参的补益作用甚佳,在众多本草药物之中,最接近人体生命。当然,其补益之效乃是其药气敛藏精气表现出来的结果,故非虚证不能多用。
方中“芍药”没有指明是赤芍还是白芍,笔者认为是赤芍,因为赤芍药气较烈,入肝气通瘀散浊、清热凉血,白芍药气平和调和肝脾,而中风病机首在“通堵”而不在“补”,故这里的芍药当是赤芍。
该方以附子、桂心辛热药气入肾气扫荡阴霾、温阳通脉;以麻黄强大升发之力入肝气解表散寒,佐以防风入肝气经络散寒除湿,芎藭再入肝气系统活血、通畅血脉,赤芍药入肝气通瘀散浊、清热凉血;杏仁入肺气降下开破通瘀,黄芩也入大肠、肺气、胃气降通除浊;防己入膀胱肾气、肺气利湿降浊;生姜入脾气温燥升清,人参补益五脏后天精气,甘草调和诸药。整体而言,该方的药物大致又可分成三组:第一组以升发为主,性偏温热,用以散风寒、攻积聚,以附子、桂心、芎藭、防风、麻黄为代表;第二组以温中补虚调和为主,补正气兼以除湿气,以人参、生姜、甘草为代表;第三种以降下为主,用以通降化瘀,以芍药、黄芩、杏仁、防己为代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升发药物,因为气血不通是中风主症,当以行气活血、攻坚破瘀为第一要务,其中附子、桂心偏重从脏腑内部将寒气排出,芎藭、芍药侧重于从经络血脉层次排寒通淤,防风、麻黄侧重于从肌肉、腠理层次除邪通气,如此,由里而外,层层而出,则见效神速。在驱邪的同时“小续命汤”还不忘温补五脏精气,防止攻邪太过,
耗散原本不足的正气,再加上甘草坐镇协调,则诸药各归其道,升降沉浮井然有序,可谓切中寒、堵、虚三字中风病机。宏观而看,整方药物配伍寒温并用、攻扶得宜,人体气血得以再次通畅运转,升降回环,故而得愈。因此,孙真人对小续命汤评价道:“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42]“卒中风欲死”“诸风服之皆验”足见此方急救中风的奇效。该方的药气运行图如下:
以上是小续命汤主方,具体处方时尚可有所增减,如“恍惚者,加茯神、远志”[43]。茯神、
远志有调和心神之功,就是针对神志不清的具体情况而加。小续命汤2去掉杏仁,加白术,主要是因为杏仁用破气之弊,白术有健脾和胃之功,加大补虚力度,故孙真人言此方“偏宜产后失血,并老小人”[44]。
[1]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185页。
[2]《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185页。
[3]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79页。
[4]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第379—380页。
[5]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三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42页。
[6]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三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475页。
[7] 牛兵占译注:《难经译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0页。
[8](汉)张仲景著、(宋)林亿校正,杨鹏举、侯仙明、杨延巍注释:《金匮要略》,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9](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影印版,第182页。
[10](清)尤怡,张印生等校注:《金匮翼》,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页。
[11]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864页。
[12]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312页。
[13](清)尤怡,张印生等校注:《金匮翼》,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页。
[14](清)尤怡,张印生等校注:《金匮翼》,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页。
[15]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79页。
[16](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71页。
[17]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351页。
[18](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影印版,第183页。
[19](明)李梃著,金嫣莉等校注:《医学入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第633页。
[20](元)朱震亨著,鲁兆麟主校、彭建中点校:《丹溪心法》,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5页。
[21]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526页。
[22](明)张介宾著:郭洪耀、吴少祯校注.《类经》,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第180页。
[23]  潘华信:《古方续命汤治风本义探析》,《浙江中医杂志》,2001年第12期,第521页。
[24]《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185—186页。
[25]《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道藏》第26册,第185页。
[26](明)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604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2:3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901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风   气血   防己   人参   五脏   素问   风寒   上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