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摘要:赤壁赋》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和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赤壁赋》以水月之喻化解人生忧患,在困苦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品质的自我完善,固然是儒家士丈夫追求精神完美的思想的一种反映,同时又带有庄子相对主义和释家虚无主义的彩。事物的瞬息变异中寓含着永恒.苏轼“变”与“不变”之论正是得之于佛道思想的启悟。苏轼用这种思想方法.把“人生须臾”与“长江无穷”统一了起来.表现出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 豪放旷达  禅宗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
    前后《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东坡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
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谴:万事到头终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这时,他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前赤壁赋》里抒发了这种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
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表现在他的诗文中是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彩。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本来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但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由于家庭的教育,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青年时期的苏轼,更多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平生倾慕贾谊、陆贽,在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思想为异端。苏轼一心想达则兼济天下,他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深感到
不安,希望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因此他写下了许多的政论文章,表现出了一个要求改革的政治家的风度。他支持的改革理想多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强调任人而忽视变更法制,反对急进的措施。这使苏轼既不能容于旧党,又不能容于新党。先是自请外任,而后又遭到小人的陷害,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受尽了身体和心灵的摧残,终于幸免一死,而被贬黄州。也终于给我们留下了传颂千古、光照日月的赤壁诗文。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被贬时间最长,被贬路程最远,也是最伟大的诗人。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贬,成就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仕途的失意,命运的坎坷,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苏轼提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有相似之处,苏轼又喜欢与僧人往来,使苏轼的思想又受到了释家的影响。而这三种思想我们都可以从赤壁诗文中到踪迹。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极力地歌颂周瑜,表现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这正是苏轼内心深处永远不可能磨去的建功立业的大志,哪怕是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那种儒家思想的治国安邦,报效朝庭的思想也没有从诗人的心里消亡。在《赤壁赋》里,苏轼仍念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棹兮兰桨表明自己志洁行芳; “击空明兮溯流光表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品行。哪怕是被捕被贬,苏轼也没有忘记心中的美人,事实上,苏轼不仅对宋仁宗的选拔
、知遇心存感恩,即使对宋神宗也念念不忘报君恩:变法之初,苏轼强烈反对,神宗并未怪罪,反而亲自召见,表示要考虑他的意见; “乌台诗案中,神宗也驳斥了一些牵强附会的无理诬陷;被贬黄州之后,神宗多次想起用苏轼,但均被阻挠;后来又准其移居常州之请。神宗有恩于苏轼,苏轼亦铭记在心。因此在听悉神宗逝世的消息后他十分悲痛, 在《与王定国书》中写道: “……而今而后,谁复出我于沟渎者。已矣,归耕没齿而已。可见,诗中 “望美人兮天一方表现了苏轼时时不忘儒家的要求,天下的兴亡,总在他的心里。
然而当想到自己功业未成,想到种种失意,苏轼又流露出浓厚的悲凉,慨叹着人生如梦。在怀念英雄人物的同时,他又感慨着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种时候,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诗人的心: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深受《庄子》的影响,在他的诗文中,从很多方面表现出与《庄子》近似的自然观与生命观。与《庄子》相较,苏轼的自然观与生命观融合的更加充分,达到了水融的境
界。
齐一万物是《庄子》的重要思想。《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苏轼也在许多地方表现出这种物我齐一,万物齐一的思想。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差别都来自相互比较,有比较才有差别,如果不对事物进行比较,或者将所有事物放到了是无限大的参照系中去比较,正所谓“大千起灭一尘里”,事物的差别就消失了,那么也就可以混一物我了。对于这一点,《庄子》有着十分明确地论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齐物论》)
物忘与物化,也是《庄子》论述的一个重点,“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大宗师》)其实,物忘与物化也是齐一万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是齐一万物的另一种形方式,物忘与物化是从人的情感上消除了万物的区别。既然忘掉了物我,也就无物无我,也就是物我互化,万物的区别自然就消失了。物忘与物化实际上说的是物我
关系,天人之际,对于这个常说常新的问题,苏轼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在苏轼看来,天人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相遇相成,不遇不在的关系,因此,人即物,物即人,二者“物各有主”
而又各各自足,本是没有区别的。
无待与天游也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 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 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地间只要还存在对待性的事物,便不能完全自由,只有真正无所对待,才能达至绝对的自由,二这种无所对待不是征服了一切事物,而是将自己与一切事物浑然合一,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苏轼身处窘境,试图从烦忧中解脱出来,幽怀破散,雨霁天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现实功利的追求不能获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从而进入了一种无待自由的人生境界。
苏轼不仅“读释书”,还与禅僧们过从甚密,交往很深。他自己曾说:“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九”(《东坡志林》),苏轼从当时盛行的佛教禅宗适意自然的人生哲学中到了一剂心理伤痛的良药,乌台诗案后,佛教禅宗思想成了苏轼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他的很多作品都打上了佛教禅宗思想的烙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以水月为喻,阐述不变之道理,事物的瞬息变异中寓含着永恒,不变都是以“我”为出发点,从多重角度观察人生的结果,也受到了禅宗一切本无的世界观影响。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佛家思想天地本是一体,物我本是一源,于见山见水中去大彻大悟,山水之中充满了禅意。黄州城外的苏轼这时就将所有的情感都寄于山水之中,去体会生命中的顿悟。
儒家入世,道家避世,释家超世,三者原有矛盾.但苏轼却以外儒内佛、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了起来:修身以儒,治心以佛,养生以道。以儒家的兼济对待现实,以道家的超脱宽慰灵魂.以释家的智慧调整心态.这就形成了苏子一蓑风雨任平生式的旷达自适。而佛道思想又须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才能避免流于虚无空寂。
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参考文献:
1)苏轼评传 曾枣庄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9
2)苏轼诗选 ()苏轼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3)苏轼文学论集 刘乃昌编 齐鲁书社 1982.4
4)苏轼 王水照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12
5)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 冷成金著 学苑出版社 2004.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3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896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思想   事物   表现   不能   历史   释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