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寺特大桥跨孔CT物探报告

目录
1.任务依据及目的要求 (2)
2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2)
2.1地质特征 (2)
2.2地球物理特征 (3)
2.3工程物探方法选择 (4)
3 跨孔CT方法原理 (5)
3.1 跨孔弹性波CT (5)
3.2  跨孔电磁波CT (11)
4 探测方案 (13)
4.1仪器选择 (14)
4.2执行标准和质量保证 (15)
4.3数据采集 (15)
4.4工作量统计 (16)
5 数据处理及成果解释 (17)
5.1数据编辑过程 (17)
5.2成果解释 (17)
6 结论及建议 (22)
6.1结论 (22)
6.2建议 (22)
6.3 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1.任务依据及目的要求
采用跨孔弹性波CT法和跨孔电磁波CT法对白云寺特大桥8#、10#、11#、12#墩台进行物探勘察工作,目的是在既有勘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勘察范围内溶洞(槽)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分布、连通性及其特征,为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白云寺特大桥岩溶勘探工作方案经审查通过后,根据勘探任务布置勘探钻孔11个:8#墩台孔号为JS8Z-1、JS8Z-4;10#墩台孔号为JS10Z-15、JS10Z-18;11#墩台孔号为JS10Z-11、JS10Z-14、JS10Z-16;12#墩台孔号为JSYRZ-33、JSYRZ-34、JSYRZ-36、JSYRZ-37。
其中10#墩台的钻孔为跨孔电磁波CT孔,其余墩台钻孔为跨孔弹性波CT孔,其位置如下表1-1。2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2.1地质特征
2.1.1地层岩性
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和中更新统黏质黄土、细圆砾土,下伏奥陶系中统灰岩,溶洞发育。
2.1.2岩溶情况
根据钻孔勘探报告揭露岩溶情况如下:
8#墩台JS8Z-1孔溶洞对应标高为574-572.7m和567.6-558.3m。
8#墩台JS8Z-4孔溶槽对应标高为573.64-572.54m,溶洞对应标高
565.54-558.54m、553.74-550.74m和548.84-548.14m。
10#墩台JS10Z-15孔溶槽对应标高为575-573.3m,溶洞对应标高569.6-558.3m。
10#墩台JS10Z-18孔溶洞对应标高572.8-571.8m、565.5-560.7m和557.9-557。4。
11#墩台JS11Z-11孔溶槽对应标高为565.9-563.4m,溶洞对应标高560.5-550.7m。
11#墩台JS11Z-14孔溶洞对应标高568.25-565.15m、560.55-550.95m。
11#墩台JS11Z-16孔溶槽对应标高为569.2-566.1m,溶洞对应标高565-563.8m、562.2-555.1m、551.6-550m。
12#墩台JSYRZ-33孔溶洞对应标高为568.4-562.7m、561.8-555.6m。
12#墩台JSYRZ-34孔溶洞对应标高为562.1-553.5m。
12#墩台JSYRZ-36孔溶槽对应标高为568.56-560.66m。
12#墩台JSYRZ-37孔溶洞对应标高为560.13-554.73m和554.03-549.23m。
2.2地球物理特征
根据前期地质报告,场地内溶洞内大部分有充填物,充填物以粉质黏土和黏性土为主,局部可见少量砂岩碎块,胶结较好,用力手掰可碎,充填较密实,岩芯多呈柱状,局部可见少量块状。溶洞内介质的纵波波速Vp 在1000~2000m/s之间,电磁衰减率在0.45~0.58之间。溶洞外介质一般
为灰岩、少量泥质灰岩,介质的纵波波速Vp在3000~4000m/s之间,电磁衰减率在0.2~0.36之间。溶洞内外介质存在极为明显的波速差异和电磁吸收系数差异。
这种波速差异和电磁吸收系数的存在,为地球物理方法提供了较好的物性条件。
2.3工程物探方法选择
为了查明本项目勘察范围内溶洞及土洞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分布、连通性及其特征,为设计提供更详细的岩土资料,基于测区地质体地球物理特征选择跨孔弹性波CT法和跨孔电磁波CT法。
然而,两种物探方法在本场地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弹性波CT,场地内溶洞较发育,钻孔内漏浆现象较严重,导致水听器与孔壁耦合效果不理想。严重者直接采集不到信号。
对于电磁波CT,电磁波的能量在土层和溶洞中强烈衰减,孔间距过长会导致电磁波穿过土层或溶洞后衰减到无法分辨的程度。
两方法的反演计算精度受跨孔距与测试段之比的影响,跨孔距与测试段之比越小,水平方向的精度越高。一般在跨孔距为10~20m、跨孔距与测试段之比小于0.5时,两方法具有极高的勘探精度,通过采用恰当的技术措施,压制场地的干扰因素,两方法可满足本次勘察的精度要求。
根据场地地质及地球物理条件,结合我院经验和仪器设备情况,本场地溶洞(槽)勘察的物探方法以跨孔弹性波CT为主,遇到干孔及孔间距小
于20m的选择跨孔电磁波CT。
3 跨孔CT方法原理
3.1 跨孔弹性波CT
跨孔(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是一种利用地震波探测地下介质地质情况的一种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层析成像的主要目标是确定介质内部的精细结构和局部不均匀性,可以解决许多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难题。常应用在能源勘探开发中和工程地质及灾害调查中。此勘探方法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包括仪器采集系统,接受系统和激发系统。目标国内外众多企业或个人从不同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其应用领域随着技术的改进应用也越来越广。
3.1.1方法原理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能够在不损坏物体的前提下,得到物体内部的物理参数分布、几何形态等我们需要的信息。它一般是通过接收在物体外部发射并且穿过物体而携带有物体内部各种信息的物理信号,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重现物体内部结构。层析成像技术能够通过接收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地震波旅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反演得到勘探区域的速度结构,从而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是指在已知某种地震波的旅行时的情况下反演求解地下介质的速度场。地震波的旅行时间是对地下介质慢度函数沿着波的传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6:50: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895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溶洞   勘探   技术   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