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幸福感概念化及其量表开发

166摘要旅游是国民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但如何科
学地测量旅游者幸福感却是研究的难题所在。已有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基本遵循“拿来主义”取向,直接采用其他领域的幸福感测量方式来捕捉旅游者的幸福感。由于缺乏针对旅游的情境化尝试,现有的旅游者幸福感测量未能真正反映其本质内涵,也导致出现诸多自相矛盾的结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站在主位研究视角(旅游者视角)提出了旅游者幸福感定义,并基于原型理论,在严格遵循量表开发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深度访谈与关键事件法)与实证研究,最终构建出旅游者幸福感的测量模型。本文认为,旅游者幸福感作为一个多维构念由六个维度构成,分别是积极情感、控制感、个人成长、成就体验、社会联结和沉浸体验。本文研究为学界提供了测量旅游者幸福感的方式,为进一步探究该构念的前因后果提供了工具基础。
关键词幸福感;旅游者幸福感;量表开发
引言
进入21世纪,幸福感这一关乎人类精神和内心的话题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空前关注。联合国每年发布《全球幸福报告》,将每年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中国政府也将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满足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的重要执政理念。旅游关乎梦想、生命质量与个体成长,成为提升人们幸福感的重要生活方式。特别是今年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更加促使人们重新反思旅游对于个体幸福的价值及其内涵。
与实践对应,2000年以来学术界也开始关注旅游与幸福感研究,[1-3]成果逐年增多。现有旅游与幸福感研究基本上围绕以下四类问题展开:(1)旅游与幸福感关系的思辨研究,即旅游能否提升旅游者的幸福感。[4-7](2)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8-10]有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旅游中获得幸福感,度假类旅游活动比观光类旅游活动更能提升旅游者幸福感。[6,8,11](3)旅游者幸福感的结果变量研究。如旅游者幸福感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改善家庭关系,帮助人们寻生命意义等。[7,12,13](4)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和内涵研究。[4,14-16]少数学者认为,旅游者幸福感是一种短期的积极情感和愉悦感受,[6]是一种主观感受到的幸福感;[11,17]还有学者认为旅游者幸福感超越了短期的愉悦视角,是一种长期和综合的体验。[4,18,19]
上述四类研究中,核心且根本的问题是何为旅游者幸福感。现有涉及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多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借鉴心理学的研究,即把旅游者幸福感等同于心理学中的主观幸福感(S u b j e c t We l l-b e i n g,SW B)或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套用其研究模型的基础上直接分析旅游活动对旅游者幸福
旅游者幸福感:
概念化及其量表开发
○ 妥艳媜 白长虹 王 琳
作者简介妥艳媜,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者幸福感、目的地营销、幸福产业;白长虹,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与服务管理;王琳(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幸福感
基金资助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04)、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GL18-006)资助
167
感的影响,以及旅游者幸福感对其他结果变量的影响。实际上,如果对旅游者幸福感的本质与内涵缺乏统一性认识和科学有效的测量指标,就会导致研究结论的混乱甚至冲突。在简单的关于旅游是否能够促进幸福感问题
上,就存在不一致的答案。[3-7]
本文站在主位研究视角,
基于概念开发中的原型理论(P r o t o t y p e T h e o r y ),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开发并确认旅游者幸福感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量表。
一、文献综述
1. 幸福感的哲学渊源与心理学理论
西方对于幸福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形成了幸福感的两个哲学渊源:一个是源于伊比鸠鲁的享乐主义理论(Hedon ist ic Happi ness T heor y ),认为人们把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目标,幸福是他们获得的所有愉悦和快乐的总和,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反映出幸福感由愉悦或快乐构成的研究取向;[20]
另一个
哲学渊源被称为幸福主义,植根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实现论(Doct r i ne to Achieve Happi ness T heor y ),反映了幸福感不仅仅是由愉悦和快乐构成,强调幸福是人类不断自我实现的过程,实现主义的幸福感呼吁人们的生存
状态要与真正的自我保持一致。
[20,21]
1967年,W i l s o n 发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标
志着幸福感的研究从哲学领域进入心理学领域。[22]
近年
来,西方社会开始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
逐渐形成了一门有关幸福的科学,即积极心理学。[23]
S e l i g m a n 等著述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突露锋芒,并迅猛发展,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幸福感研究,从学科背景上看正是源自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兴起,从社会背景上看与现代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从更广阔的意义上看体现了“以人为中
心”的现代发展理念。
[24]
遵循“享乐主义”和“实现主义”的哲学渊源,幸福感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形成了两个分支,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源于享乐主义理论,目前
最为理论界接受的是D i e n e r 提出的主观幸福感理论。
[25]
该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主观幸福感强调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且这种评价更多建立在积极体验的频率上。心理幸福感则以幸福实现论为基础,Ryff 等指出,心理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构念,涵盖人类自我实现的六个不同方面:自主性、个人成长、
自我接受、生活目标、控制感和积极关系。[26,27]
以心理
学为肇始,幸福感的话题和现代意义上关于幸福感的科学研究逐渐兴起。现有的心理学幸福感研究为相关学科的幸福感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心理学理论作为一般基础性理论,虽然具有跨情境适应性的特点,但依然具有适用边界。因此,在组织行为、消费行为和经济学等相关领域都出现了该领域特定的幸福感测量,如工作
幸福感、[28,29]员工幸福感、[30]消费幸福感、[31,32]
社会地位与幸福感等。[33]本文鉴于旅游者幸福感研究对旅游者
个体、企业及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认为有必要以旅游为研究情境,开发适用于旅游情境的旅游者幸福感量表。
2. 旅游者幸福感相关研究
《马尼拉宣言》指出,旅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所有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由于旅游对提升个体幸福感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旅游与幸福感的
关系研究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1,6,8,16]
在已有的旅游
和幸福感研究中,学者们探讨的主要话题包括:(1)旅游能否促进幸福感。围绕该问题,学者们的研究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不同研究对旅游者幸
福感的定义和测量不同。[11-15,34](2)旅游者的不同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因素如何影响旅游者幸福感。[6,35](3)不同旅
游活动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包括度假、静修、探险、
精神旅游和养生旅游等。[8-11,36-38]
(4)不同旅游活动结束,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时间和强度。[6]现有研究大大丰富
了我们对旅游者幸福感的认识,为这一新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大量理论与实证基础。
但遗憾的是,上述所有研究面临的共同难题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何为旅游者幸福感?如何测量旅游者幸福感?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与测量是所有实证研究的基础,也是所有研究得以平等对话的基础。正是由于现有的旅游研究尚未真正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因此学者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探讨常常会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结论。比如在旅游能否促进幸福感的话题上,一种观点认为旅游可以带来美好的体验并促进旅游者幸福感,一些研究发现,旅游只能促进短期的、以享乐体验为主的幸福
感,[5,6]
认为旅游带来的体验是暂时的、愉悦的和不稳
定的;还有一些研究认为旅游活动能够带给旅游者难忘的体验,并促进其长期的深层次的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提
升。[5,7,19]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旅游不能增进幸福感。一些
研究认为,度假者的幸福状态与旅游活动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并非所有的旅游活动都能产生健康的结果和积极
的心理幸福感。
[10]
168实际上,现有研究之所以出现诸多不一致的地方,
究其原因在于学者们对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没有科学的界定。现有关于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更多地是
直接借鉴心理学的研究,即把旅游者幸福感等同于心理学中的主观幸福感[25]或心理幸福感,[27]未能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界定。基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将旅游者幸福感定义为积极情感与生活满意度,[11,17,39]如相关研究在研究度假活动与幸福感关系时将旅游者幸福感概念化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平衡及总体生活满意度两个维度。[20]与之类似,N e a l等在探讨休闲活动体验与幸福感关系时也将幸福感操作化定义为总体生活满意度。[40]另一方面,那些基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则将旅游者幸福感定义为成长、深刻体验、人生意义等深层次的精神体验。[18,19,41-43]因此,现有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基本上采用“拿来主义”的做法,未加辨析直接借用心理学理论与量表。这种做法带来的弊端除了在研究结论上无法达成一致外,更为重要的是阻碍了我们对旅游者幸福感的科学认知。
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幸福感,人们在旅游情境和过程中收获的幸福感有很大的不同。现代人普遍在追寻一种非正式、非宗教化的精神体验,而旅游恰恰能带给旅游者这样一种精神之旅。如果简单地将旅游者幸福感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幸福感,那么旅游研究就不能完整解释旅游者幸福感的真正含义,且无法完整地刻画出旅游者幸福感的真正内涵。我们在理解旅游者幸福感概念时,需要超越“愉悦”的视角,将旅游者幸福感视为一个更加整合的概念。
本研究基于实践的重要性和理论的滞后性,聚焦旅游者幸福感问题,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回答什么是旅游者幸福感,如何界定旅游者幸福感;二是论证旅游者幸福感包含哪些维度,如何科学地对旅游者幸福感进行测量?本文将通过对旅游者幸福感学理上的探究,来回应实践中的需求和问题。
二、旅游者幸福感的原型分析
现有关于旅游与幸福感的研究忽略了早期的探索性研究,尚未对旅游者幸福感建立清晰边界,因此本研究的第一步是,了解旅游者在讲述旅游中的幸福体验时到底如何描述这种复杂的体验。鉴于旅游者幸福感的复杂性,本文借鉴已有研究运用原型理论进行概念和量表的开发工作。[44]所谓原型是指某一特定事物的典型特征属性的归纳,在本文中就是人们对旅游者幸福感典型特征属性的归纳。[45]通过原型归纳,我们可以描述特定事物(如旅游者幸福感)的核心属性,捕捉到构念的内涵与维度构成。基于原型理论在概念界定上所具有的较强解释力,我们通过深度访谈和关键事件法两个定性研究来回答旅游者心智中的“旅游者幸福感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46]
1. 深度访谈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探索以下问题:旅游者是否认为在旅游中存在幸福感?如果存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种体验由哪些因素构成以及这种幸福感对旅游者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深度访谈提纲。访谈对象的选择依据旅游者性别、年龄、旅游经历、职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选择了15位被访者(均非职业性受访者,见表1)。每次访谈的时间基本持续1.5小时以上。
表1  深度访谈被访者人口统计特征
序号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旅游经历
120男本科学生初级
221男本科学生初级
336女硕士在读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丰富
436男博士教师丰富
537女硕士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资深旅游达人
646男大学本科某工作室负责人资深旅游达人
737男硕士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丰富
829男大学本科旅行社老总丰富
930女大学本科记者中等
1030男硕士公司职员丰富
1157男硕士教师丰富
1229男大学本科公益机构工作人员丰富
1325男硕士在读学生初级
1429男博士教师中等
1531女博士在读企业中层丰富
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发现:
(1)旅游者幸福感真实存在。所有受访者都明确表示在自己曾经的某次旅游经历中体验过幸福的感觉,表明旅游者幸福感是真实存在的。
(2)旅游者幸福感的内容构成。被访者旅行中体验到的幸福感的内容构成如下:第一,积极情感。被访者在描述幸福体验时往往会描述当时自己体验到各种积极情感,如开心、高兴、兴奋、激动、惊喜。被访者1在谈到自己与父母去日本东京的旅游经历认为当时的感觉是“愉悦的、快乐的、激动的”。第二,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被访者普遍认为旅游中眼界与思维的开拓、自我实现的提升让自己感受到了幸福。如被访者5描述到:“旅游中的那种幸福体验一次次来临,感觉就像上瘾一样,使得你每隔一段时间就想出去一次……你整个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就像重新充电,然后再回来释放,再去充
169
电。”被访者3认为,“这种体验是一种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教会人乐观和包容,更好地认识自己,促使自己的潜能释放”。被访者们将这种个人成长解读为:开阔眼界,提升自我,充电的过程,学会包容,释放潜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等。第三,社会联结。被访者谈论的旅游幸福体验几乎都是以与家人、朋友共同出行(只有1位是自己独自出行),以及在旅途中与当地居民或其他游客之间美好的感情为轴线。被访者6描述:“慢慢地你会发现,风景、美食这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我更想了解更多人文的东西,比如那个地方的居民是怎么生活的。”被访者14则谈到了自己与爱人在法国的旅游经历使得彼此加深了理解,更加相爱。第四,成就感。被访者在描述幸福体验过程中总会多次提及“成就感”一词。旅游经历丰富、酷爱摄影的被访者6认为:“成就感不是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某个方面,而是在一次次的旅游巅峰体验中体会到了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之后对自己人生的满足感。”
(3)旅游者幸福感的结果影响。旅游中的幸福体验既有一般意义上的享乐主义的内容,更包括了对生活、工作及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被访者15认为,“这种幸福感带给你精神上的一些东西,也许你通过看一本书或者一部好电影也能感悟到,但旅游更多的在于你亲自去体验,亲身去经历,让你更快更深刻地去体会”。被访者8则认为这种影响“首先是一种自我完善,是对价值观和信仰的深刻理解,让你学会一种平衡”。
(4)旅游带来的幸福感的持续时间。对于旅游中幸福感的出现时间,被访者一致表示基本都在旅游行程的中后期。因为人们在旅行开始时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外界的新奇,直到中后期注意力才开始从外界转移到对自身内心的审视,进而产生了沉浸体验。被访者6提到,“每次旅游回来,那种美好的感觉都会持续很久。让人只要一回忆起来,就觉得非常美好。”
(5)旅游中的幸福感与生活中幸福感的差异。与生活中体验到的幸福感相比,被访者认为旅游中的幸福感明显不同,无论是获得的方式还是体验到的具体感觉等。旅游中的幸福感“感觉是深埋于心的,像一个心里的种子。可能在外界差异很大的时候,会激发这个种子发芽”(被访者 12)。被访者7认为,“旅游中的幸福感比一般幸福感更加强烈,持续时间也更长,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大多是小确幸,微小温暖”。
首先,上述结果使我们确认了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确实可以体验到幸福感,且这种幸福与生活中的幸福有所不同,包括获得方式、体验的内容、持续的时长等。
这就促使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旅游者幸福感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幸福体验。毕竟以往学者基于日常生活所获得的幸福感的定义与测量无法完全涵盖旅游情境下幸福感
的定义与内涵。[23,25,34]
其次,深度访谈帮助我们初步获
得了旅游者幸福感的原型特征。最后,访谈的结果也为我们了解旅游者幸福感的结果影响提供了洞见,包括被访者感受到的旅游者幸福感可以提升个体的人生意义感,
有助于个体对生活、工作等其他领域的内容进行反思。
[47]由于15位被访者的访谈是陆续完成的,所以我们每完成一位访谈者就进行归纳总结。从第10位访谈者开始发现,后续访谈者所提供的内容无法提供新的范畴和关系。因此,在考虑饱和度标准和课题组时间精力后,我们在第15位被访者结束访谈后就停止了深度访谈工作。
深度访谈的结果为本文探究旅游者幸福感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囿于深度访谈对象的数量限制,我们可能还无法完全捕捉构念的全部典型特征,因而也无法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更多的关于维度构成的信息。此外,从深度访谈中获得的关于旅游者幸福感构成内容(如积极情感、个人成长与进步、社会联结、成就感)的结果尚需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避免以少数人的旅游者幸福感涵盖大众的旅游者幸福感。为弥补上述两方面的不足,本文通过开展另一项定性研究(关键事件法)进一步寻与确认旅游者幸福感可能的维度构成,从而与现有的幸福感理论相互印证与补充,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 关键事件法
同小范围内的深度访谈一样,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CIT )也是旅游者幸福感量表开发中到概念原型的一个重要方法。关键事件法依靠对人类行为的数据收集、内容分析和分类观察进行研究,本
质上是一种归纳法。[48]当需要研究一个概念的结构,特
别是从推理和演绎的角度很难将所有变量包括进来时,关键事件法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非常适合探索那
些理论性探讨不足的研究领域。[49]旅游者幸福感是个
体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难忘的旅游体验,这种特殊体验的产生必然与某个或一些旅途中的关键事件密切联系,同时旅游者幸福感是一个新概念,本研究亦是一项探索性研究,因而采用关键事件法进一步获取旅游者幸福感的原型。
根据关键事件法的研究程序,本研究约请了214名受访者(18-40岁的占78%,男性占40%,每年至少旅游一次),请他们尽可能详细回忆一次让他/她体验到幸福的旅游经历,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现在,请您
170
回忆某次让您感到幸福的旅游经历,描述下这次旅游的基本情形,包括出游的时间、地点、同行者、交通工具、出游天数、自由行还是参团游等。(2)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才让您产生了幸福的感觉?请您详述当时的情形。(3)请尽可能详细描述下当时您的具体感受是什么,即这种幸福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请尽可能的详述。(4)请描述这种幸福的感觉持续了多长时间。除了重点回答上述四个问题之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些与研究相关的问题,如旅游在您的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整体而言,旅行中产生的幸福感给您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您觉得旅游中体验到的幸福感跟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有何不同?此外还涉及相关的人口统计变量和旅游经验,以及旅游方式偏好等。
(1)旅游者报告的关键事件提取及归类
通过对得到的214个关键事件进行整理归纳,对总字数约为36736字的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首先,进行旅游者幸福感关键事件的提取和归类。根据被访者的回答,得到若干对于“一次幸福的旅游体验”关键事件的描述,通过认真研读分析分别对收集的214个关键事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理论抽象,对每一个关键事件进行归纳,然后对相似或重合的事件进行合并分析整理,最终得出7个主要类属、26个子类的旅游者感到幸福的情境和事件(如表2所示)。其中,征服感是旅行过程中自我超越,成功挑战后的积极体验,多发生在登山、探险等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活动中,旅游者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后的成
功,常表达为“征服大自然”。成就感主要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即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征服感往往会伴随着成就体验,但显然成就感的范畴更大,有的成就感中不一定有征服的意味,例如有被访者第一次带父母家人到国外旅游从而体验到了成就感。正是由于成就感范畴内涵更广,所以在最后实证性分析中仅保留了成就感这一因子。
(2)旅游者幸福感高频词汇提取
在对214个旅游者幸福感的关键事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为探究旅游者幸福感由哪些可能的类型及要素构成,本研究设计了如下问题:“请描述当时您的具体感受是什么?即这种幸福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请尽可能详述。”接下来我们通过统计词频分析,对文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首先,对全部数据分类整理后进行保存;其次,运用ROSTWord Parser 中文分词软件对保存后的文档进行内容分析,由软件自动分词;再次,修正分词结果后进
行重新分词处理,将与研究无关的词汇过滤掉,生成最初的词汇频率表;最后,结合调查得来的原始文本内容,将一些意义基本相同相近的词汇进行合并,形成最终的词汇频率表,并按照词汇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选取与研究主题有关的50个高频词语作为分析依据(见表3)。
表2  旅游者幸福感关键事件归类
编号
关键事件概念
主要类属
1家庭旅游,全程都感觉非常好
社会联结
2和爱人一起欣赏美景3和同学一起感受青春4和同伴之间的感情默契加深
5在旅途中遇到困难,得到了他人的热情帮助和照顾
6旅途中交了新朋友,发展友谊7为旅途中壮丽的风景感到震撼
积极情感8品尝美食很开心9购物很愉快
10所有的人都很快乐,没有烦恼
11和当地人交流,因品味到不一样的当地文化而激动
12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个体对旅游过程的控制感
13旅行按照自己的计划得以实现
14自己安排旅游的行程
15感到非常自由
16旅途中对很多事物感到很新鲜新鲜体验
17旅游过程中的很多第一次体验18被目的地居民的淳朴打动19旅行中想明白一些事情个人的成长20增加了自己的阅历,丰富了人生经历21在旅游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意义22独自一人旅行中体验到成就感成就感23陪孩子登山徒步很有成就感24对一个城市由陌生到熟悉25爬上山顶之后有一种征服感征服感26
在同伴的鼓励下登上顶峰,感觉很自豪
(3)旅游者幸福感的类别建构
类别或指标是根据研究需要而设计的将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和标准。建构类别的基本原则是互斥
和穷尽,使所有分析单位都可归入相应的类别,不能出现无处可归的现象,且每一分析单位只能归入一个类别。基于以上原则,在本研究获得的214个关键事件中,根据7个关键事件类属和50个高频词汇基础,继续对旅游者幸福感可能的维度进行识别分析,归纳出旅游者幸福感的8个潜在维度构成(见表4)。
积极情感是个体在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几乎所有的幸福体验都会伴随着某种程度的积极情感,从情感角度刻画了旅游者幸福感的维度。个体成长是指人们在旅行过程中感受到的眼界的开阔、技能的增长及整体的成长体验,这种幸福体验与一直以来我们所强调的旅游促进个体成长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控制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强调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对环境与事物处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2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89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者   旅游   研究   体验   进行   被访者   事件   访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