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19世纪70年代后,国际工人运动在欧洲有了很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无产阶级人数壮大,不断举行游行罢工,争取更多的政治经济权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切关怀指导下,一大批社会主义政党先后在德国(1869年)、荷兰(1870年)、意大利(1882年)、俄国(1883年)等国建立起来。面对无产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的镇压和迫害也变本加厉。在当时欧洲的知识界,一些学者不顾事实,大肆鼓吹私有制和国家早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存在,家庭历来就是建立在私有制和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基础上的,妄图以此证明资本主义的永恒性。在德国,1878年俾斯麦政府利用帝国国会多数人的支持,通过了《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通称“非常法”。“非常法”实施后,该国境内先后有一千三百种社会民主党的出版物遭到禁止,三百三十多个工人组织被解散,二千多名党的活动分子和工人被放逐或入狱。因此,揭露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占有制及其专政的“神圣性”,从理论上说明私有制和国家机器只不过是历史的现象,而不是“合理”、“永恒”的,鼓舞无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人同容克地主资产阶级斗争,成为一项重要的战斗任务。恩格斯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决定以《起源》来进行有力的辩护。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恩格斯失去了最亲密的战友,他肩上的担子也大大加重了。此后,恩
格斯不但要独自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而且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整理出版马克思的遗稿,尤其是《资本论》第二卷。恩格斯写作《起源》也是为了执行马克思的遗愿,完成马克思已经开始但未能完成的研究事业。恩格斯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他的——在某种限度内可以说是我们两人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原来,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四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恩格斯对原始社会和私有制、国家的起源问题的研究的确具有执行马克思的遗言,完成马克思未尽事业的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古代社会的共同关注进一步说明了研究原始社会的特征和规律对于丰富唯物史观的极端重要性。
《起源》的写作,同时也是为了全面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说明唯物史观时,就说明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除了物质资料生产以外,同时还存在着人类自身生产的家庭关系,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当
时对上古时代的家庭状况还没有资料可以证明,他们这种观点还是科学的假设。他们发现的唯物史观,只能主要从物质资料生产方面来说明。同时他们这部全面阐明唯物史观的著作,在出版商阻挠下
也一直没有公开发表,因此唯物史观要从两种生产出发,还很少有人理解。摩尔根的著作从物质资料生产方面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时期以后,就用大量经验资料说明了上古时代的家庭状况以及它和社会制度的关系,正好从人类自身生产方面填补了唯物史观的空白。因此,恩格斯在第一版序言中有充分理由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恩格斯于1884年3月至5月完成了《起源》一书的写作,由于这部著作政治性很强,很难在德国出版,因此,它首次于同年10月在苏黎世以单行本形式出版,恩格斯为第一版写了序言。《起源》发表后,很快出现了意大利文、波兰文、罗马尼亚文、丹麦文、塞尔维亚文、法文、保加利亚文、俄文、西班牙文等译本。1886年和1889年在斯图加特分别出版了《起源》第二版和第三版。1891年,恩格斯根据一些新出版的人类学文献,对《起源》做了某些修改和补充,在斯图加特出版了《起源》第四版,恩格斯专门为第四版写了一篇序言。此后,《起源》又多次再版,并译成越来越多的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起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根据,缜密论证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问题,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学者歪曲历史、美化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谬论。列宁对这部著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指出,我希望你们在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而都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学习和研究《起源》,对于人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容讲解
《起源》中译本包括1884年第一版序言、1891年第四版序言,以及正文九章。全书基本线索是这样展开的:第一版序言和第四版序言分别阐述了写作《起源》的动机、两种生产理论和关于家庭史的研究概况。其中在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首先指出,写作《起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以补偿马克思未能完成的工作;接着,恩格斯提出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的划分,
即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为研究原始社会提供了指导原则;恩格斯最后对摩尔根关于古代社会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第四版序言中恩格斯对《起源》第四版进行修改的主要原因是《起源》发表后,又涌现出关于古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的新文献,例如:瑞士法学家霍伊斯勒(1834—1912)于1886年发表了《德意志私法制度》,同一年,英国史学家麦克伦南发表了新作《古代史研究》、俄国
学者科瓦列夫斯基出版了《原始时代的法》,他于1890年还出版了新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概论》等等。恩格斯利用这些材料对《起源》做了修订和补充。在第四版序言中,恩格斯叙述了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家庭史研究的发展线索。他认为:巴霍芬是家庭史研究的开拓者,他的《母权论》确立了原始社会的母权统治时代;麦克伦南是巴霍芬的直接继承人,他肯定母权制和外婚制的流行;摩尔根则在原始家庭史研究方面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能首次描绘出家庭史的略图,把家庭的典型发展阶段大体上初步确立起来。第一章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把人类全部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大时期。前两个时代又都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蒙昧时代从猿过渡到人开始,中经学会用火,到发明弓箭以及对生活资料生产的某种程度的掌握。野蛮时代是从学会制陶术开始的,然后经过驯养家畜到掌握铁矿石的冶炼。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第二章阐明了家庭的发展史,批判了有关的错误观点,证明了氏族制度是一定婚家庭的产物。第三章到第八章,分别说明了易洛魁人的氏族、希腊人的氏族,雅典国家的产生、罗马的氏族和国家,克尔特人和德意志人氏族、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第九章的标题就是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野蛮时代的社会制度主要是氏族公社制。氏族是按血缘关系形成的社会组织。文明时代的第一阶段就是奴隶社会。恩格斯在这一章中,从两种生产出发,考察了氏族社会的特征和解体,以及文明时代的出现和前途。
整体来看,《起源》内容十分丰富,现仅就主要思想予以阐述:
1、原始社会的家庭关系
恩格斯基本采用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对原始社会的分期,以及标识各个阶段的名词术语。摩尔根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生产的时期。恩格斯肯定并接受了摩尔根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标准,并对这种分期给予了详尽的解释。首先,蒙昧时代是原始社会的前期或第一阶段,这是人和人类社会逐步生成和形成的漫长时期。野蛮时代是原始社会的后期或第二阶段,这是原始社会走向发达,并开始向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过渡的时期,按照考古分期法,野蛮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具体年限大约始于距今七、八千年,终于距今三千年左右。
在《起源》中恩格斯花了大量篇幅,深入探讨原始社会家庭关系。在家庭问题上,恩格斯基本接受了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但做了某些取舍,更简练明了地描述了家庭婚姻的演化史。恩格斯和摩尔根一样,在家庭婚姻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历史的维度,把家庭的发展当作一个从无到有的演化过程,深入探讨了家庭的起源和演化的历史形式。从恩格斯的论述中,应当把握三个基本问题:家庭产生的前史;家庭发展的历史形态;对未来家庭的展望。恩格斯把把家庭演化的历史形式分为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血缘家庭是人类走出杂乱性交原始状态之后,确定的第一种
婚制家庭形式,是婚制的最初阶段。根据人类学研究,血缘家庭大约出现在蒙昧时代低级阶段的后期。普那路亚家庭是人类所经历的第二种基本的家庭形式,是婚制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最为发展最为典型的婚形式。这种家庭形式大约存在于蒙昧时代的中级和高级阶段。对偶婚制是人类在原始时代所经历的第三种基本的家庭形式,主要发生在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交替时期,从蒙昧时代高级阶段到野蛮时代低级阶段。对偶家庭具有双重属性,相对于婚来讲,它是个体婚,但对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它又是一种带有婚遗迹、不稳固的婚姻家庭关系。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夫一妻制是以私有财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而且,在这里,财产关系对婚姻关系的决定作用更是强有力,以至于婚姻关系变成一种权衡利弊的买卖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本质做了深入剖析与批判之后,恩格斯指出,只有在被压迫的无产阶级那里,真正的性爱才可能确立,而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
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这种家庭关系做了展望与预测,指出了它的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在未来社会中,婚姻和家庭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其次,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个体家庭将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再次,在未来社会中,婚姻家庭以个人性爱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与自由。正因为基于公有制的婚姻是以性爱为唯一尺度的,所以婚姻的持续也以性爱为尺度。
2、氏族社会的本质及“两种生产”理论
氏族制度是原始社会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了解原始社会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关键。氏族制度是直接建立在家庭之上的。因此,恩格斯在《起源》中分析了家庭形式的历史演化之后,紧接着用了几章的篇幅探讨原始氏族制度。他首先以北美易洛魁人为典型,揭示母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结构,又以古希腊人和罗马人为范例,探讨了父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结构,最后又以克尔特人的氏族制度和德意志人的氏族制度的分析说明氏族制度在原始时代存在的普遍性。
恩格斯认为,发现原始氏族制度并证明其普遍性,是摩尔根继恢复了原始家庭形式之后的又一具有同等价值的重大发现,它对说明原始社会的结构和特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谓氏族是指出自一个共同祖先,具有同一个氏族名称并以血统关系相结合的血缘亲族的总和,是由族外婚维系的以血缘亲属关系结合而成的血族团体。在人类历史上,氏族的产生要晚于家庭的形成。在允许族内通婚的血
缘家庭时期,还没有氏族组织。氏族最初是以母系氏族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在婚制后期,从蒙昧时代中级阶段的普那路亚家庭中产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充分肯定氏族的产生对于原始社会制度确立和社会结构发展的重大意义,这种普通禁止兄弟姊妹间通婚,并严格禁止族内通婚的氏族组织,非常有助于以它为基础发展起更高的社会组织形式。
氏族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母系氏族阶段,一是父系氏族阶段。母系氏族以婚制(普那路亚婚制)为基础,在这里,人们的世系要以母亲的身分来确立。与母系氏族的婚制基础不同,父系
氏族建立在个体婚制基础之上,是以父系为中心,按照男子的系统来计算身世与世系,在家庭中确立了男子统治权的氏族。
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比较全面地评价了原始氏族制度:一方面,他指出以原始公有制和民主制为基本规定性的原始氏族制度同后来的阶级社会相比,更具有的美妙性和优越性;另一方面,恩格斯也承认,原始氏族制度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解体与死亡。
恩格斯在全面论述氏族社会的特征后,还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不仅不与唯物史观相矛盾,而且解释了史前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3、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起源
关于原始氏族制度的分析表明,在人类社会早期,存在着一个很长历史时期的原始公有制经济形态。在那里,氏族全体成员共同劳动,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共同制造和使用的东西,均为公共财产。
而从文明时代开始,人类社会开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形态为立根基础。所谓私有制,顾名思义,就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占有的生产方式。首先,剩余产品的增加是私有制产生的物质前提,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又是剩余产品不断增加的前提。这说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产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其次,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前提的劳动个体化的趋势是私有制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它一方面使社会经济单位由氏族转变为个体婚制家庭,另一方面使财产的继承由氏族继承制转变为子女继承制,即由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继承转变为家庭的子女的私人继承。再次,交换和商品的发展促使私人占有现象普遍化。从根本上说,商品交换的出现是以个人占有的出现为前提的,但是,商品交换一经出现,反过来极大地促使个人占有现象,即私有财产普遍化。这样,以剩余产品的增加为物质前提,以劳动的个体化和经济活动的家庭化为决定性因素,以交换的发展为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2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89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家庭   氏族   时代   社会   发展   起源   生产   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