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
第一节 从原始到氏族制的出现
  北京 我们中华民族也和世界上别的民族一样,在阶级社会出现之先,曾经历过若干万年无阶级的原始社会。
  我国的原始社会是和石器时代相始终的。我们通过地下出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等资料,可以把我国的历史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初期。属于这一阶段的人类化石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北京人的文化遗物较为丰富,是我们了解我国原始社会初期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
  北京人化石及其文化遗存是从1927年开始发现于北京西南的周口店。在北京人的洞穴中发掘出许多的人骨化石,能看出是属于四十个男女老幼的。还发现不少的石器和动物化石。北京人距今约有五十万年之久。
  北京人体质特点,一方面已具备人的性质,另方面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所以称之为猿人。北京人头盖骨低平,头骨较厚,脑容量小,平均只有1075毫升,而现代人脑容量平均为
1400毫升。
  眉骨隆起,吻部突出,牙齿粗大,缺乏下颏。这都是北京人体质上还有原始征象的表现。北京人身体各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象四肢就和现代人差别不大。特别是上肢和现代人已很接近,可知他们的两腿已能直立行走,双手能够进行劳动。手已作为劳动器官,所以手发展最快。说明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从动物中分离出来。这就彻底粉碎了唯心论认为心灵是人体进化主要动力的荒谬说法。
  北京人已会制造石器,他们用砾石为原料,把砾石打成石片,一般不作第二步加工,便可成为工具了。所以石器的形状,缺乏一定的类型。他们用这种粗糙的石片工具去制作木棍,或拿去刮割兽皮和兽肉。考古学上称使用这种原始石器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初期阶段。
  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黑和其他颜的灰烬,其中还有被火烧过的土块、石块和兽骨,这些遗迹证明北京人已能用火,火不仅能取暖,而且还可防止野兽对人的侵袭。火又可使人熟食,熟食的结果,使人体能更好地吸收食物的养分,对促进人体发展十分重要。知道用火,这是人类和自然界斗争所取得的一个巨大胜利。
  在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当时在周口店附近有河流、草原和丛林。栖息着多种的野兽,据统计哺乳动物有九十六种,其中有虎、象、犀牛、野猪、鹿等。野兽肉是北京人的一种重要食物,猎取较多的是鹿。洞穴中发现有朴树籽,他们也采集野果以充饥。
  北京人的工具和生产技术都很原始。为了获得必要的食物和抵御猛兽侵袭,他们必须结合成,否则就无法生存。这种原始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
  丁村人和河套人 比北京人晚的古人类及文化是丁村人、河套人,距今约有十几万年,考古学上称之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这时期,人类在体质发展上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即脱离猿人这一范畴。
  丁村人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出土的人类化石仅有三枚牙齿,此外尚有大量的石器和动物化石。丁村人体质特征上保留的原始性比北京人少。已成为猿人发展到现代人的中间类型。
  河套人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萨拉乌苏河沿岸和宁夏自治区灵武县的水洞沟。发现的人类化石有头骨、牙齿和腿骨,还有许多的石器。河套人体质方面明显地比丁村人更为接近于现代人。其年代也应比丁村人为晚。
  丁村人、河套人制作的石器,上面有了加工的痕迹,同时也能初步分出一些类型,这比北京人的石器无疑有了进步。
  属于这一时期的人骨化石,在我国南部也有发现,在湖北长阳发现了长阳人,在广东韶关发现了马坝人。
  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骨化石发现较多,有山顶洞人、柳江人、资阳人、麒麟山人等。在河南、广东、云南都发现过一些洞穴和石器,虽无人骨化石,但可以确定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迹。根据考古学的知识,知道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于是人们的社会组织也相应的有了变化,原始便开始为氏族公社所取代。
  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除人骨化石外,还有工具和饰物,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距今约有一万八千余年。
  山顶洞人在体质方面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而且明显地显示出蒙古人种的特征。帝国主义及其追随者现代修正主义说山顶洞人起源于欧洲,完全是缺乏根据的胡说。
  山顶洞人已会磨制骨器,这是制作工具技术的一大进步。在遗址中曾发现一根磨制的骨针,在针的一端还挖有穿线的小孔。发现的饰物有穿孔的兽牙、砾石,有经过磨制的鸟骨、石珠,这说明山顶洞人穿孔、磨制的技术还应用于装饰品上。
  山顶洞人除猎取野兽外,也捕捉鱼类以供食用。骨针的发现,证明他们已能用兽皮缝制衣服。在身上还佩戴着饰物。人们生活较以前确实有了显著的改善。在遗物中发现有用赤铁矿的粉末和海蚶壳作的饰物。赤铁矿和海蚶壳都非当地所出,说明山顶洞人已和远处有了交往关系。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
  自从氏族公社代替原始这个历史发展阶段之后,经济生活方面有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到氏族公社的发达时期。人们从狩猎、采集进入到锄农业和畜牧业,再就是磨制石器广泛使用和陶器的发明。这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这反映出人活动的范围比旧石器时代要广阔得多。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目前所知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种文化。它的年代约是公元
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一带,包括陕西的关中、山西南部和河南大部分地区,它西面可到达甘肃洮河流域,东面到河北中部,北面到内蒙南端,南面到汉水上游。遗址一般都在靠近河流的黄土台地上。
  仰韶文化的居民已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当时已有多种的农具,有砍伐或掘土用的石斧和石锄,也有翻土用的大型磨光石铲,有数量很多收割谷物的长方形石刀或陶刀。还有是供谷物加工用的石磨盘和磨棒。从这些工具来看,知道原始的锄农业已经比较发达了。在好几处遗址中都发现有粟的皮壳,西安半坡遗址中还有藏栗的窖穴。粟是较为耐旱的作物,适合在黄土地带生长。仰韶时期,黄河流域种粟大约是很普遍的。家畜饲养也已开始,人们豢养着猪和狗。
  与经营农业的同时,狩猎、捕鱼也仍是重要的。狩猎的工具是弓箭和长矛,箭头、矛头是用兽骨或石片磨成的。鹿、獐是当时人经常猎取的对象。捕鱼工具有骨制的鱼叉和鱼钩,用网捕鱼也很普遍。
  为了弥补食物的不足,人们也采拾蚌、螺狮之类的水生动物,也采集栗子、榛子之类的野果。
  根据民族志的材料,在锄农业阶段、农业、采拾主要由妇女来担任,男子则多从事于渔猎。仰韶文化也不能例外,故而当时妇女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形成了以母权制为特点的氏族社会。
  在衣着方面,人们用石纺轮纺线,用线织布。在陶器的底部,往往保留有布的印痕,可看出是平纹组织的粗布,这种布可能是以野生的麻类纤维纺织而成。当时人除穿兽皮外还穿这种粗布所作的衣服。在身上还佩戴着环、珠子、饰片等物。遗址中曾发现过拜,知道当时人已有束发的习俗。
  陶器是当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陶器可作容器、食器、炊器、汲水器。还有些工具、饰物也是陶制的。制造陶器是用手制法,即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在有些陶器上有陶轮修整过的痕迹,则萌芽状态的陶轮已经出现。陶器的颜以红或红褐为主,烧成这种颜的陶器约需摄氏九百五十度左右的高温。陶器种类颇多,有瓮、罐、钵、盆、盘、碗、瓶等。在红陶器物上施以黑、赭红或白的彩绘,就是所谓的彩陶了。彩陶上常见花纹有几何纹、涡纹、方格纹等。也有绘上人面形图案或鱼、鹿、鸟、蛙等动物形者。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陶器上发现有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或许就是中国原始文字的雏型。
  仰韶文化村落居住情况,可以西安半坡遗址为例。遗址是在浐河东岸,整个村落估计是由二百座小屋所组成,面积约为三万平方公尺。小房屋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每所房屋的面积约在二十平方公尺左右。室内地表抹有一层土,用火烧过,表面坚硬而平滑。室中央有一烧火的灶,为了取暖和炊饪之用。屋顶是由许多木柱支架起来的,墙壁、屋顶都涂抹上泥。房屋附近有贮藏物品的窖穴。这种小房屋可能是供对偶家庭居住的。在村落中心有一座长方形大屋,面积约有一百六十平方公尺,可能是大家族或氏族的公用房屋。村落周围有壕沟一道,似起着某种防护作用。在村落之外,东面有窑场区,北面是氏族墓地,墓坑排列较规整,墓中一般只以陶器为殉葬品。
  过去有人以为仰韶文化是从欧洲、中亚传入中国的。这种说法是毫无事实根据的,因为仰韶文化的陶器形状和花纹和西方的迥然不同,而且甘肃、青海的仰韶文化要比陕、豫一带的年代为晚,这说明仰韶文化是在中原发展起来的,后来才影响到它的邻近地区象甘肃、青海等地,仰韶文化西来说是不堪一驳的。
  龙山文化 在黄河中游一带,较仰韶文化为晚的是龙山文化,它的年代大约是从公元前二千八百年到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它的主要分布地区是河南、陕西、山东、河北等省。和这
地区相毗邻的湖北、江苏、辽宁、甘肃等省,也发现不少龙山文化或和它相类似的原始文化遗存。
  龙山文化也仍是以锄农业为主,农具中打制石器已很少,磨制石器则普遍使用。出现器形厚大的磨制右斧。收割工具出现了磨制的半月形石刀,还有是可装木柄的磨制石镰或蚌镰,木器中出现了掘土工具双齿木来。以上工具都是仰韶文化中所没有的,说明龙山文化在农业生产的规模上比仰韶文化有了扩大。
  家畜饲养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河南三门峡、庙底沟的发掘材料,龙山文化遗址中的猪骨数量比仰韶时期的多。家畜品种方面除猪、狗之外,牛、羊也开始被驯养了,有些地区还出现了鸡和马。
  龙山文化遗址中兽骨、鱼骨、蚌壳、螺蛳壳不少,渔猎工具如矛、链、鱼叉、鱼钩也颇多。
  烧制陶器的技巧有了提高,突出表现是轮制陶器增多。还可以肯定进步制陶工具——快轮已出现。龙山文化陶器和仰韶文化不同之处是以灰陶、黑陶为主,彩陶也还有,数量很少。
陶器器形有罐、瓮、盆、杯、豆、鼎、鬶、鬲、斝等,其中象鬶、鬲、斝是龙山文化中带有特征性的器物。陶器外表一般都拍印有篮纹、方格纹或绳纹。
  房屋有圆形、方形两种。西安客省庄还发现一种前后两间连在一起的房屋。龙山文化的房屋,室内地表一般都抹上一层白灰。
  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到龙山文化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引起了社会经济的变化。到龙山晚期,母权制逐渐让位于父权制,从大量的地下文物得到证实。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在龙山文化衰落以后,夏、商文化是在它的基址上发展起来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5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892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现   陶器   北京   工具   发展   石器   磨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