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起源及陈国的演变

陈姓起源及陈国的演变
哈尔滨李少波
陈姓始源于上古伏羲⽒⼀⽀风姓的陈部族及炎帝后裔姜姓的陈丰⽒,后出于有虞⽒后裔妫姓的两个陈国。春秋时期,陈国厉公之⼦陈完⼊齐为卿,改为⽥⽒,在战国初期⽥⽒夺得姜姓齐国的政权,后⼜分出⼀⽀孙⽒,其后⼈有兵圣孙⼦、孙膑及在三国时期建⽴东吴政权的孙坚、孙权。秦灭齐国后,齐王建之孙改王⽒为王安,在西汉末期,王安六世孙王莽夺取了汉朝政权,建⽴了新朝。秦代时期,陈胜领导反秦农民起义军,建⽴了张楚政权。南北朝时期,齐王建之⼦陈轸的⼆⼗六世孙陈霸先,夺取了南梁朝政权,建⽴南陈朝。宋代末期,泉州陈⽒陈京迁于安南,其后⼈于公元1225年创⽴越南陈⽒王朝。元朝末期,沔阳(湖北省仙桃市)陈⽒陈友谅起义,建⽴汉国,后为朱元璋所灭。陈姓在中国历史舞台是为最活跃、创造奇迹最多的姓⽒,现已成为中国⼗⼤姓之⼀,现⼈⼝约6300万,全国排第5位。
⼀、陈姓的起源
1、始源于上古伏羲⽒
(1)源于伏羲⽒的陈部族
中华⼈⽂始祖伏羲⽒,风姓,⼜名宓羲、庖牺、庖羲、包牺、伏戏,亦称太昊。伏羲⽒是华胥⽒后代,
伏羲⽣于成纪(⽢肃秦安县东北⼤地湾⼀带),其东边是华胥⽒居地华亭(⽢肃华亭县西)。
《帝王世纪》载:太昊庖羲⽒,风姓,有景龙之端,故以龙纪官。燧⼈之世,有巨⼈迹出于雷泽,华胥以⾜履之,有娠,⽣伏羲于成纪。
伏羲⽒创造了:造⽹、制乐、结绳记事、定婚姻、取⽕、制杵⾅、制歌曲,作⼋卦。
伏羲⽒由成纪(⽢肃秦安县东北⼤地湾⼀带)向东迁徙,第⼀站即是陈地,即陈仓(陕西宝鸡市),在陈建初都。
《循甲开⼭图》载:伏羲⽣成纪,徙治陈仓。
伏羲⽒在陈(陈仓),建⽴了古⽼的风姓部族,为陈部族。其后⼈以族为姓称为陈⽒。
(2)源于风姓古陈国
伏羲⽒带领⾃⼰的陈部族,由陈(陕西宝鸡市)逐步向东迁徙⾄淮河⼀带陈(宛丘,河南淮阳县),并在此⽴都,后称陈州、宛丘。
后来伏羲⽒由陈(宛丘,河南淮阳县)⼜向北迁徙,其后⼈陈部族留于陈(宛丘,河南淮阳县),在夏代时期,陈部族在陈(宛丘,河南淮阳县)建⽴了风姓陈国。其后⼈以国为姓称陈⽒。
《路史·国名纪甲》载:太昊伏羲之后,有风姓陈国。
《左传昭公⼗七年》载:陈,太昊之墟也。
《帝王世纪》⽈:太昊伏羲⽒居陈。
《元和姓纂》载:陈,亦州名,本太昊之墟,画⼋卦之所。
2、源于炎帝族的陈丰⽒
陈丰⽒,也称陈锋⽒。
陈(陈仓)地是神农⽒炎帝的发源地。炎帝起于姜⽔,即今宝鸡市南的清姜河,故炎帝为姜姓。
《帝王世纪》⽈:炎帝母⼥登游华阳,感神⽽⽣炎帝,长于姜⽔,是其地。
《帝王世纪》⽈:炎帝母⼥登游华阳,感神⽽⽣炎帝,长于姜⽔,是其地。
《⼭海经·海内经》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缘妇,缘妇孕三年,是⽣⿎、延、⽎。始为侯,⿎、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路史·后纪四》载:炎帝器,器⽣钜及伯陵、祝庸。
《国名纪甲》⽈:逢,伯爵,伯陵之国,黄帝所封。夏有逢蒙。
伯陵即逢伯陵,是炎帝之孙,为有逢⽒,姜姓。
炎帝时期,有逢⽒⼀⽀丰部族与伏羲后裔陈部族通婚演变成新的部族,称陈丰⽒(陈锋⽒)。古逢通锋、丰、蓬。故陈丰⽒,也称陈锋⽒。后陈丰⽒(陈锋⽒)随炎帝族东迁⾄陈州(宛丘,河南淮阳县)。
《⼭海经·⼤荒南经》载:颛顼国有“陈州之⼭”。
《左传》(昭公⼋年)⽈:陈,颛顼之族也。
颛顼时期,陈丰⽒加⼊了黄帝族,随颛顼族北迁,陈丰⽒之⼥嫁于颛顼⽣帝喾,嫁于帝喾⽣帝尧。帝尧时期,尧始封于唐(河北唐县),⽽陈丰⽒则已迁徙⾄唐(河北唐县)东⾯的庆都(河北望都县)。望都⼜名庆都,尧母以此⽽得名,为帝尧放勋诞⽣之地,汉代以前称庆都,汉代改名为望都,到唐代⼜称名为庆都。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巡游五台⼭,回驾路过庆都谒尧母陵,因县名与尧母同名⼜改为望都县⾄今。故陈丰⽒也可列为黄帝族。
《路史·国名纪⼰》载:陈丰,⼀作锋,邦也。侨极取(娶)陈丰⽒⽣帝喾,喾复取陈⽒⽣帝尧,齐之丰丘,陈⽒之⾢也。
《史记·五帝本纪》:帝喾娶陈锋⽒⼥,⽣放勋。
《帝王世纪》:陈丰⽒⼥⽈庆都。
陈丰⽒(陈锋⽒)之后⼈亦称为陈⽒。
3、源于有虞⽒妫姓陈国
(1)源于有虞⽒虞遂的妫姓陈国
商代初期,商王汤灭夏,最初在南亳(河南商丘市)建⽴了商王朝,并占居了舜帝后裔有虞⽒虞思建⽴的古虞国(河南虞城县西南三⾥),商王汤将古虞国虞思的后⼈虞遂,转封于原风姓陈国之故地、太昊之墟陈州(宛丘,河南淮阳县),建⽴了妫姓陈国。在商代中期,妫姓陈国的有虞⽒后⼈则向北迁徙⾄始祖舜帝初封的祖地虞乡(⼭西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重新建⽴了妫姓古虞国。
《世本》宋忠注: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虞遂于陈。
⾃商代起风姓陈国归属有虞⽒妫姓,其国⼈为妫姓陈⽒。
(2)源于有虞⽒胡公满的妫姓陈国
《古今姓⽒书辩证》⽈:陈,出⾃妫姓虞帝之后,夏禹封舜⼦商均于虞城,三⼗⼆世孙遏⽗为周陶正。武王妻以元⼥太姬,封之宛丘,为陈侯以奉舜后,是为胡公满。九世孙厉公他,⽣公⼦完,字敬仲,奔齐,为⼯正,以国为⽒。
《左传》昭公⼋年⽈:胡公不淫,故周赐姓,使祀虞帝。
《元和姓纂》载:陈,亦州名,本太昊之墟,画⼋卦之所。周武王封舜后裔胡公满于陈,后为楚灭。
《元和郡县图志》载:陈州,淮阳。本太昊之墟,周武王封妫满於陈,春秋时楚灭之。
《通志·⽒族略⼆》:陈⽒,妫姓,初封虞城,今应天府之县也。后封于遂,今济州钜野。后封陈,今陈州宛丘县是也,本太昊伏羲之墟。舜传天下于禹,禹封舜之⼦商均于虞城。周武王克商,乃求舜后以备三恪,得胡公满,封之于陈,以奉舜祀。
西周初期,周武王转封在虞乡(⼭西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古虞国后⼈、舜帝后裔胡公满于故陈国之地陈州(宛丘,河南淮阳县),重新建⽴妫姓陈国。⾄公元前478年,被楚国所灭,陈国灭后,陈国⼈以国为⽒,称陈姓,这是中国陈姓的主流。
4、源于胡公满所建陈国的⽀系
(1)陈哀公之⼦陈留⼀⽀。公元前534年,陈哀公与弟招发⽣⽭盾,招发兵包围陈哀公,陈哀公⾃缢⽽死,招⽴陈哀公之妾⼦留即位,楚国得知陈国内乱,趁势发兵攻陈国,陈君留逃往郑国,传陈⽒⼀脉。
(2)公元前478年,楚惠王举兵伐陈国,杀死陈湣公,陈国灭。陈湣公之长⼦陈衍,北逃避居阳武(河南原阳县东南),传陈⽒⼀脉。
(3)陈国灭亡,陈湣公次⼦陈温避居固始(河南固始县),陈温之后⼈陈琏,其后因⽆⼦,东汉时期,便以颍川(河南许昌长葛县)陈寔为嗣⼦,遂融⼊颍川陈⽒。
5、源于陈霸先之南陈朝
南北朝时期,齐王建之⼦陈轸的⼆⼗六世孙陈霸先,夺取了南梁朝政权,建⽴南陈朝。公元589年,南陈朝被隋⽂帝杨坚所灭,部分南陈朝⼦民以陈为姓。
6、源于少数民族陈姓
(1)源于韩国朝鲜族的陈⽒。
(2)源于北魏鲜卑族的陈⽒据《魏书·官⽒志》记载:五代北魏鲜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陈⽒,随北魏孝⽂帝迁都⽽到洛阳,在孝⽂帝实⾏改⾰、改族姓时,于496年改为单姓陈姓。
(3)源于⾦末时期⼥真皇族完颜⽒后改为的陈姓。
(4)源于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已经降明的蒙古贵族的陈姓。
(5)源于满族费莫⽒、陈佳⽒、西林觉罗⽒、鄂济⽒、纳喇⽒、萨克达⽒、⽟克墨⽒等改为的陈姓。
(6)源于其他少数民族改为的陈姓。
⼆、陈国的演变
陈姓主体源于陈国,研究陈国各时期的形成、演变则及为重要。陈国经历了夏、商、周三朝,由风姓变为妫姓,最终为楚国所灭。
(⼀)夏代时期的风姓陈国
1、陈部族始源于陈(陈仓)
中华⼈⽂始祖伏羲⽒,风姓,⼜名宓羲、庖牺、庖羲、包牺,亦称太昊。伏羲⽒是华胥⽒后代,伏羲⽣于成纪(⽢肃秦安县东北⼤地湾⼀带),其东边是华胥⽒居地华亭(⽢肃华亭县西)。
《帝王世纪》载:太昊庖羲⽒,风姓,有景龙之端,故以龙纪官。燧⼈之世,有巨⼈迹出于雷泽,华
胥以⾜履之,有娠,⽣伏羲于成纪。
伏羲⽒创造了:造⽹、制乐、结绳记事、定婚姻、取⽕、制杵⾅、制歌曲,作⼋卦。伏羲⽒由成纪(⽢肃秦安县东北⼤
伏羲⽒创造了:造⽹、制乐、结绳记事、定婚姻、取⽕、制杵⾅、制歌曲,作⼋卦。伏羲⽒由成纪(⽢肃秦安县东北⼤地湾⼀带)向东迁徙,第⼀站即是陈地,即陈仓,在陈建初都。
《循甲开⼭图》载:伏羲⽣成纪,徙治陈仓。
伏羲⽒在陈(陈仓),建⽴了古⽼的风姓部族,为陈部族。
2、伏羲东迁⾄陈州
伏羲⽒带领⾃⼰的陈部族,由陈(陈仓)逐步向东迁徙⾄淮河⼀带,建⽴了都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县)。
《左传昭公⼗七年》载:陈,太昊之墟也。
《帝王世纪》⽈:太昊伏羲⽒居陈。
《元和姓纂》载:陈,亦州名,本太昊之墟,画⼋卦之所。
《录异记》载:陈州为太昊之墟,东关城内有太昊⼥娲庙,庙东南隅,有⼋卦坛。
河南淮阳县远在汉代以前就有太昊陵及伏羲⼋卦台,后毁于洪⽔,⼜重建。今河南淮阳县北有重建的太昊陵及⼋卦台。
3、风姓陈国的建⽴
夏代初期,伏羲⽒后裔陈部族在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建⽴了风姓陈国。商代初期,商王汤将风姓陈国之地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县),转封给舜帝后裔有虞⽒虞思之后⼈虞遂。
《路史·国名纪甲》载:太昊伏羲之后,有风姓陈国。
(⼆)商代时期的妫姓陈国
1、商代妫姓陈国的建⽴
(1)夏代时期的古虞国
夏代初期,虞舜卒,禹即位。夏禹占居虞舜之故地(⼭西永济⼀带),为稳固夏⼈的势⼒,将舜之⼦
均封于远离舜之故地的古商地(河南商丘市⼀带),在那⾥建⽴了古虞国(河南虞城县)。故舜之⼦均⼜称商均。古商地(河南商丘市⼀带)原为帝喾之⼦、帝尧的异母弟阏伯所封之地。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有⼆⼦,⼤的叫阏伯,⼆的叫实沈。
《史记》载:昔舜为庶⼈时,尧妻之⼆⼥,居于妫汭,其後因为⽒姓,姓妫⽒。舜已崩,传禹天下,⽽舜⼦商均为封国。
《索隐》:按:商均所封虞,即今之梁国虞城是也。夏后之时,或失或续。
《姓⽒考略》说:系出妫姓,舜后封虞,以国为⽒。望出会稽、济阳。
《括地志》云:虞国,舜後所封⾢也。或云封舜⼦均於商,故号商均也。
《中国古今姓⽒辞典》说:系出妫姓,舜后封虞,以国为⽒。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皇甫谧⽈:“娥皇⽆⼦,⼥英⽣商均。”正义谯周云:“以虞封舜⼦,今宋州虞城县。”
后来商均⼜南迁,商均之⼦虞思留守于古虞国(河南虞城县)。
(2)商王汤迁虞于陈
商代初期,东夷族后裔商王汤起于南亳(河南虞城县境内),灭夏建⽴了商王朝。商丘、虞城⼀带成为商王畿。
《⽔经》云:“睢⽔,⼜东迳亳城北,南亳也,即汤所都矣。
《括地志》,南亳在宋州⾕熟县西南三⼗五⾥(今河南商丘东南),为汤都
《帝王世纪》中指出:“⾕熟为南亳,汤所都也。
南亳(河南虞城县境内)⼀带成为商都,商王汤岂能融商畿之内有他⼈之国,于是将古虞国(河南虞城县)强制迁出⾄陈州。
(3)商代妫姓陈国的建⽴
商王汤将原舜之后裔的古虞国(河南虞城县)强制移封⾄风姓陈国之故地陈州(宛丘,河南淮阳县)。封虞思之后⼈虞遂为妫姓陈国之君。以妫姓虞国取代了风姓陈国,称之为妫姓陈国。
《世本》宋忠注: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虞遂于陈。
2、商代妫姓陈国的迁徙
商王汤移封舜之后⼈的古虞国为妫姓陈国,虞⼈极为不满,为延续、继承有虞⽒虞国承脉,虞⼈在商代时期两次迁出妫姓陈国之地,另建虞⼈之国。
(1)妫姓遂国的建⽴
商初虞遂之⼦不满虞国消亡,,不忘始祖,带领⼀⽀虞⼈向东北迁徙⾄始祖帝舜兴起的“雷泽捕鱼”之地,在遂乡(⼭东宁阳县西北),建⽴了妫姓遂国,并得商王认可,以传有虞⽒之虞⼈承脉。
《左传·昭公⼋年》载: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遂,遂世守之。
《世本·⽒姓篇》载:遂国,商封舜之后于遂。
《地理志》载:泰⼭郡蛇丘县有遂乡,古遂国……。
妫姓遂国在西周初期,因参与东夷⼗六国反叛,为周公旦所灭。
(2)妫姓虞国的复建
商代中期,虞遂所封的妫姓陈国,由于虞⼈思念始祖虞舜故地虞乡(⼭西永济⼀带),及原风姓陈民
与之内讧,逐步衰落。⼀⽀虞遂后⼈,怀念故乡,率领虞⼈向北迁徙⾄上祖虞舜始封故地的虞乡(⼭西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在那⾥复建了古虞国,以奉守虞舜的宗祀。
《史记·索引》⽈:虞,国名,在河东⼤阳县(今平陆县)。
《嘉庆重修⼀统志》中称:⼤阳古城,在平陆县东北⼗五⾥。
商代末期,周⼈崛起,周王姬季历发展壮⼤周国,(商武⼄四年)率周⼈伐克了程、毕(今陕西咸阳东)、义渠(今⽢肃庆阳)、西洛⿁戎(今北洛⽔)、燕京之戎(今⼭西吕梁⼭)、余⽆之戎(今⼭西清徐县)。商⽂丁11年,攻克了始呼及翳徒之戎(今沁⽔上游),基本统⼀了陕西和⼭西⼤部,被商王⽂丁封季历周侯、称周公。复建的古虞国及⼭西南部的⼩国均⾂服于周国。
周王季历被商王⽂丁所杀,季历之⼦姬昌即周位,称西伯(后称周⽂王)。⼭西南部虞国与芮国因争⽥⽽诉讼,连年不决,后受西伯仁风的感动,⽽停息了争讼。虞(⼭西平陆县)、芮(⼭西芮县)两国之君争⽥,久⽽不决,说:“西伯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8:1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886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河南   虞国   时期   源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