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要:基础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性工程,其功能和重要性已成为世界各国
的共识。基础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以尊重人、发展人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素养。文章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凸显人文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领域已成为中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突出亮点,人文主义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方向。
关键词:人文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宋世云,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北京100080)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21)05-0009-02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宋世云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关于教育本质的探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教育应该使人变得更好,也就是教育应具有人文性。这一点对基础教育而言尤为重要,因为人文积淀需从小做起,人文素养要从小培育。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即人之理、人之道,即做人的法则,人之常性,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价值、意义,或应有的常道法则秩序。这些人之道、人之理和法则、秩序、价值、意义,显示着人心人性的本质,透露着人的精神,故称之为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以尊重人、发展人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力点,关注课程建设中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教育、增加人文关怀,这不仅是教育理念层面的要求,也是教育实践发展的趋势,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支撑。
一、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词,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相继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框架。2016年9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
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细化为十八种具体素养。其中,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三方面,突出强调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时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人文积淀是指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具有足够的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包含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情怀要求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审美情趣能使人具有艺术表达的兴趣和创意表现的习惯,在生活中能表现出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并有意识地拓展美和升华美。这些价值和思想方法更多指向了德育范畴,体现了人文教育的核心思想,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珍爱生命”“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要点虽分散在“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之下,但其具体含义却明显体现了人文教育的本质要求。如: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尊自律,诚信友善,宽容待人;热心公益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践行绿生活方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付诸行动;具有全球意识和开阔心胸;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这些都凸显
了人文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基本思想。在核心素养框架中,能归入人文教育范畴的还不只这些,在其他多种素养和要点
-
-9
新课程研究2021.05
中,还有更多的要求和表述。
二、人文素养已成为中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突出亮点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人文素养培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实现的,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现途径是大力构建人文类课程。一般而言,人文类课程建立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提倡尊重差异,反对一切形式化的定型观念和偏见,因而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全球视野、尊重理解、人文情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不管一个人长大以后从事什么职业,人文素养都是必备的。因此,人文素养的培育应越早越好,人文类课程应成为贯穿每个人终身发展的必修课程。
对于课程建设,中小学人文类课程在学习内容和方式方面,应以优秀文化为素材,坚持问题导向,采
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成果交流等方式。例如,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便凸显了重视人文教育的趋势,人文素养类课程异彩纷呈。这类课程从课程目标确定时就已明确了人文素养方向,如北京市八一学校的经典系列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学习国学经典,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提升、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此外,人文素养类课程在主题选择与实施中应体现课程的综合化、主题化发展特征,充分发挥课程在整体育人方面的优势。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主题阅读课,是由语文、科学、数学、艺术、体育等多学科教师合作的一门课程,强调每位老师都是阅读的点灯人,课内外打通,开发了文学导读课、阅读分享课、阅读欣赏课等课型。人大附中实验小学的“小小紫禁城”课程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走进圆明园”课程,分别以紫禁城这个皇家建筑和圆明园这个大型皇家园林为载体,综合学习建筑、园林、历史、地理、美学、人物、哲学思想等诸多内容,把课程整合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认知传统文化元素,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其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
三、人文主义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方向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可以说19世纪中叶以前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人文教育。我国教育的人文传统主要表现为儒家教育思想,把教育作为培养“君子”的手段,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彩。西方的人文教育思想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把教育分为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类,自由教育适合于悠闲阶层的“自由
人”,旨在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思想家赋予“人文”更广泛的内涵,认为人文应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促进人的个性、自由、情趣、价值、人格等全面人性的丰富与发展。
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再次兴起,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广泛共识。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个重要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该报告着眼于全球共同利益,提出人文主义教育观这一核心思想。报告认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包含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各国应用这些价值观来教育青少年,推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东西方在人文教育的产生背景和含义主张上有所不同,但在目的、宗旨上高度一致,在实践上殊途同归。不论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还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地球村”的形成与发展,都使各国联系更加密切,需要我们今天对教育再次做出高瞻远瞩的思考。“人类成为命运共同体”是不争事实,因此,未来的教育必须促进正义、社会公平和全球团结,必须教导人们学会如何携手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总而言之,人文教育在课程建设、办学特、学校管理、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关注度与日俱
增,美丽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力呼唤人文教育的普及。未来教育要大力弘扬人文主义教育观,努力适应变化,为所有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司马云杰.心性灵明论——关于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袁静琴
--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7:10: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879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文   教育   课程   素养   学生   发展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