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加热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技术领域】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加热不燃烧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对气溶胶生成制品加热,从而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能够产生烟雾,现有产品一般采用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进气端设置加热组件进行加热。
3.在发明人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仅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进气端设置加热组件的这种设计方式会导致气溶胶生成制品出现周向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加热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通过保温组件与气溶胶生成制品贴合设置,使得保温组件被加热组件加热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向外表面,有效地利用了保温组件的热量,并且减少了加热装置的零部件。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装置,包括:保温组件和气流加热组件,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内管部和外管部,所述内管部的内部设有收容腔,所述外管部环绕所述内管部设置,所述外管部和所述内管部之间共同围合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真空或者填充有低导热率的介质,所述收容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流加热组件,所述气流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气流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流经所述气流加热组件的气体,从而使得被加热的气体对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外壳、电路装置、护套以及如上所述的加热装置,所述外壳设有容纳腔和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容纳腔用于收容所述电路装置、所述护套以及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加热装置外,所述护套用于收容以及支撑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插接口用于供外界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或者拔出所述护套和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电路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电路装置用于为所述加热装置提供电能。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及如上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供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插接,并且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插接在所述收容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包括烟草段、冷却段以及烟嘴段,所述烟草段、所述冷却段以及所述烟嘴段依次连接,当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插接于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烟草段的轴向长度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烟草段插进所述收容腔的长度。
8.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包括保温组件和气流加热组件,保温组件内设有收容腔,收容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流加热组件设置于收容腔内,气流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流经气流加热组件的气体,从而使得被加热的气体对放置于收容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当气溶胶生成制品放置于收容腔时,保温组件的内表面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向外表面接近贴合,保温组件的内壁面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向外表面以进行辅助加热,有效地利用了保温组件的热量,并且减少了加热装置的零部件。
【附图说明】
9.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一视角的剖视图。
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的保温组件一视角的剖视图。
12.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加热装置的保温组件一视角的剖视图。
13.图4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加热装置的保温组件一视角的剖视图。
14.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加热装置的保温组件一视角的剖视图。
1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一视角的爆炸图。
1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中加热元件为发热体的一视角的爆炸图。
1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中加热元件为金属加热网片的一视角的爆炸图。
1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中加热元件为fpc发热膜的一视角的爆炸图。
1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中加热元件为电阻发热元件的一视角的爆炸图。
20.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的中加热元件为感应线圈的一视角的爆炸图。
21.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22.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中加热元件为发热线路涂层的一视角的剖视图。
23.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气溶胶生成系统一视角的剖视图。
24.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壳和护套一视角的剖视图。
25.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护套一视角的爆炸图。
26.图17是图14中局部a的放大图。
27.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端盖一视角的示意图。
28.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二隔热件一视角的示意图。
29.图20是图14中局部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1.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3.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34.请参阅图1,所述加热装置100包括保温组件10和气流加热组件20,保温组件10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收容腔11,气流加热组件20设置于收容腔11 的一端,收容腔11的另一端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当气溶胶生成制品 2000放置于收容腔11时,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进气端靠近气流加热组件20,并且保温组件10的内表面与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周向外表面接近贴合。其中,所述接近贴合是指保温组件10的内表面与放置于收容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周向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1为:0mm≤l1≤2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距离l1满足:0.2mm≤l1≤0.7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距离l1 为0.5mm。气流加热组件20用于加热流经气流加热组件20的气体,从而使得被加热的气体对放置于收容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进行加热,同时,保温组件10内表面被气流加热组件20加热的热量能够直接或者间接传递至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外表面,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进行辅助加热,充分利用了保温组件10的热量。
3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加热装置100还包括测温元件30,测温元件30设置于气流加热组件20内部,测温元件30用于测量气流加热组件20 的温度,以便于对气流加热组件20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6.对于上述的保温组件10,请参阅图2,保温组件10包括内管部12和外管部13,内管部12设有收容腔11,外管部13环绕内管部12设置,外管部13与内管部12之间共同形成闭合空腔14,闭合空腔14内部呈真空状态,或者填充有低导热率的惰性气体,从而使得保温组件10的外管部13的温度低于内管部 12的温度,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值得说明的是,闭合空腔14内部呈真空状态时,并非是指闭合空腔14内部完全真空,而是应当理解为闭合空腔14内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即闭合空腔14处于负压状态,使用真空度来量度闭合空腔 14内的气体稀薄程度。
37.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外管部13与内管部12之间共同形成连通外界的空腔14,空腔14内填充有低导热率的介质,例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隔热材料。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保温组件10还可以包括抵接件15,抵接件 15设置于内管部12的内表面,并且抵接件15位于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 之间。抵接件15用于与气流加热组件20连接,以将气流加热组件20固定于第一腔室111内,同时,抵接件15还对气流加热组件20具有限位作用,防止气流加热组件20在安装时超过第一腔室111进入第二腔室11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件15可以是凸筋、扣齿等。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加热装置10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保温组件10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内管部12的温度为100℃至150℃;和外管部13的温度为 40℃至80℃。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放置于收容腔11内,并且加热装置100处于正常工作时,内管部12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内管部12靠近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一端的温度为100℃至120℃;和内管部12靠近气流加热组件20的一端的温度为120℃至150℃。
41.对于上述的收容腔11,请继续参阅图2,收容腔11设有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沿第一方向x连通,其中,第一方向 x与保温组件10的中心线平行。第一腔室111用于安装气流加热组件20,第二腔室112用于安装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当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安装于第二腔室112,并且用户抽吸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出气端时(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设置于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两端),气溶胶的内部产生负压,外界的气体流经气流加热组件20并且被气流加热组件20加热后,从进气端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内部,完成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加热。
4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腔室11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室 112的横截面积,以使得收容腔11的形状的呈阶梯型,可以有利于当气流加热组件20沿第一方向x的外轮廓大于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沿第一方向x的外轮廓时,依旧能够保证第二腔室112的内壁面与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周向外表面接近贴合,同时,也便于气流加热组件20安装于第一腔室111中。其中,第一腔室111的横截面和第二腔室112的横截面均与第一方向x垂直。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容腔11沿第一方向x的内径也可以相同。
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收容腔11沿第一方向x贯通内管部12,即收容腔11 两端连通外界的开口分别位于保温组件10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其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保温组件10还包括外围板16,外围板16设置于外管部13的外侧,以使得收容腔11连通外界的开口可以均位于保温组件10的同一端,外围板16与外管部13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气体流经进气通道的过程中吸收外管部13的热量,以使得气体在进入导气通道211之前完成预加热。
44.对于上述的气流加热组件20,请参阅图6,气流加热组件20包括导气元件 21和加热元件22。导气元件21用于供气体流动,加热元件22用于对导气元件 21进行加热,或者导气元件21在加热元件22的作用下自发热,从而对流经导气元件21的气体进行加热。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导气元件21是由石墨制成的,导气元件21具有较好的热导率,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气元件21由石墨合金制成,其中石墨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磁特性以及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良好的导磁特性使得加热元件22可以采用除电阻加热方式之外的电磁加热方式,以使导气元件21同样能够产生热量,增加了加热的可选方案。较高的热导率能够有效减少加热元件22对导气元件21加热到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以提高气流加热组件 20的加热效率。
46.请参阅图7,导气元件21设有第二安装槽212和至少一个贯通的导气通道 211,导气通道211使得外界气体能够从导气元件21的一端流向导气元件21的另一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导气通道211沿第一方向x贯通导气元件21,并且导气通道211的数量为多个。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气通道211的形状可以为不规则形状,例如导气通道211在导气元件21内部倾斜、盘旋或者迂回的形状均可,只需满足外界气体从导气元件21的一端经过导气通
道211后流向导气元件21的另一端即可。第二安装槽212位于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的中心,第二安装槽212用于安装测温元件30,其中,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与第一方向x垂直。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槽212在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的中心位置,可以使得测温元件30所侧得的温度数据更加接近气流被加热的温度,以提高对气流加热组件20的温度控制的准确度。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212为位于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中心的导气通道211,测温元件30设置于导气通道211 中。
47.多个导气通道211的形状呈圆柱形,导气通道211的直径d1满足:0<d1 ≤0.5mm,通过采用小直径的导气通道211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增加导气通道211 的数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流经导气通道211的气体的加热效率,防止导气通道211过大导致气体流量大,气体被加热的效果不佳。
48.多个导气通道211的横截面的面积之和与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1/5;其中,导气通道211的横截面在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内,导气通道211的横截面与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均与导气元件21的中心线垂直。在满足导气元件21的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导气通道211的横截面的面积与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的面积之比越接近1,说明导气通道211的有效面积越大,可供气体的流通面积越大,当单个导气通道211的横截面的面积固定时,可在导气元件21上设置的导气通道211的数量也越多。
49.多个导气通道211环绕导气元件21的中心设置,位于内圈的导气通道211 的数量与位于外圈的导气通道211的数量之比等于内圈的半径与外圈的半径之比。沿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的中心指向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的边缘的方向,可设置的导气通道211的数量越来越多,可以增加气体的流经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导气通道211呈圆周阵列设置,即位于同一圈的相邻两个导气通道211之间的距离相等。
50.导气元件21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导气元件21的直径d3为:4mm ≤d3≤8mm;(2)导气元件21的直径d3为:6mm≤d3≤7mm;(3)导气元件21 的横截面积s1为:10mm≤s1≤50mm;(4)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积s1为: 25mm≤s1≤35mm;(5)导气元件21的轴向长度l1为:5mm≤l1≤10mm; (6)导气元件21的轴向长度l1为:7mm≤l1≤9mm。
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积与第二腔室112的横截面积相同,以使得导气元件21尽可能覆盖收容于第二腔室112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2000的进气端,确保导气元件21加热的气流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具有较大的加热面积。由于第一腔室11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室112的横截面积,因此,加热元件22可以设置于导气元件21的周向外侧。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减小导气元件21的部分外径,以使得导气元件21与保温组件10之间存在间隙以安装加热元件22,从而使得第一腔室111的横截面积和第二腔室112 的横截面积一致,便于保温组件10的加工制造。
5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7,导气元件21包括第一导气块213和第二导气块214。第一导气块213设有第一凹槽2131,第二导气块214设有第二凹槽2141,当第一导气块213和第二导气块214拼接时,第一凹槽2131和第二凹槽2141共同围合有上述的第二安装槽212。导气元件21采用分体式设计,可以有助于测温元件30更加容易安装于第二安装槽212内,提高加热装置100的组装效率。
5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7,导气元件21设有第一安装槽215,第一安装槽215用于安装加热元件22。第一安装槽215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第一安装槽215的数量为一
个时,第一安装槽215设置于导气元件21的中心。通过将加热元件22设置于导气元件21的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加热元件22呈点射状向外发热的特性,减少加热元件22的热量散失。当第一安装槽215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以上时,两个或者以上的第一安装槽215环绕导气元件21的中心设置,即第一安装槽215位于导气元件21的中心和导气元件21的边缘之间,每一个第一安装槽215内均可以安装加热元件22。通过将第一安装槽215设置于导气元件21的中心与边缘之间,可以使得加热元件22能够快速对导气元件21加热,并且导气元件21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受热程度相对比较均匀。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安装槽215设置呈通槽或者盲槽均可。
54.第一安装槽215的直径d2满足:0mm<d2≤1.7mm,在满足第一安装槽215 能够安装发热体20的前提下,第一安装槽215的直径越小,越有利于增加导气通道211的数量。
5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7,导气元件21的周向外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区216和第二安装区217。第一安装区216用于与保温组件10的内管部12的内表面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导气元件21固定于内管部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区216设有凸部2161,凸部2161与保温组件10的内管部12的内表面抵接形成线接触或者点接触。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区216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与内管部12连接,例如粘接等。
56.第二安装区217不与保温组件10的内管部12的内表面抵接。第二安装区 217与内管部12之间形成间隙,可以减少导气元件21与内管部12的接触面积,防止导气元件21的热量过快地传递至保温组件10的内管部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区217可以用于安装加热元件22,加热元件22套设于第二安装区 217的外表面,从外向内加热导气元件21。通过在第二安装区217设置加热元件22,可以使得加热元件22在满足加热功能的前提下,加热元件22、导气元件21以及保温组件10之间的结构布局能够更加紧凑。
57.对于上述的加热元件2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9,加热元件 22包括金属加热网片221或者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发热膜222。金属加热网片221或者fpc发热膜222至少部分围设在导气元件21的外周面,金属加热网片221或者fpc发热膜222均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当外界电源对金属加热网片221或者fpc发热膜222供电时,金属加热网片221或者fpc发热膜222能够产生热量,从而对导气元件21进行加热。金属加热网片221 的表面和fpc发热膜222的表面均进行氧化处理或者电绝缘处理,以使得金属加热网片221或者fpc发热膜222仅对外传导热量而不传导电。
5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加热元件22包括电阻发热元件223、第一绝缘层224以及第二绝缘层225,电阻发热元件223至少部分设置于导气元件 21的外周面,第一绝缘层224设置于导气元件21和电阻发热元件223之间,第二绝缘层225设置于电阻发热元件223与保温组件10的内管部12的内表面之间。电阻发热元件223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当外界电源对电阻发热元件223进行供电时,电阻发热元件223能够产生热量,从而对导气元件21进行加热。第一绝缘层224和第二绝缘层225均用于对电阻发热元件223进行电绝缘,防止外界电源的电能传导至导气元件21或保温组件10导致漏电的情况,提高加热装置100的安全性。
5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24和第二绝缘层225还具有粘性,以将电阻发热元件223和导气元件21固定于收容腔11的第一腔室111内。具体地,第一绝缘层224将导气元件21固定于电阻发热元件223,第二绝缘层225将电阻发热元件223固定于保温组件10的内管
部12。
6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加热元件22包括感应线圈226,感应线圈226套设于导气元件21的周向外表面,并且感应线圈226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当外界电源对感应线圈226进行供电时,感应线圈226产生交变磁场,具有良好导磁特性的导气元件21位于交变磁场中时,能够产生热量,从而对流经导气元件21的气流进行加热。
6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1,加热元件22还包括支架227,支架227 的形状呈筒状,感应线圈226绕设于支架227上,支架227套设于导气元件21 的外侧。支架227用于支撑感应线圈226,防止感应线圈226产生形变。
6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1,加热元件22还包括磁场屏蔽层228,磁场屏蔽层228设置于感应线圈226与保温组件10的内管部12之间,磁场屏蔽层228用于屏蔽通电的感应线圈226产生的交变磁场对内管部12产生的影响,减少内管部12热量的产生。
6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加热元件22包括发热体229。发热体229 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15内,发热体229为电阻发热式的柱状体,发热体229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将发热体229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15中,发热体229呈点射状向外传热,相较于从外向内的加热方式,发热体229的能耗损失更少,热量利用率高。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229由电阻发热丝螺旋形成,或者发热体229呈筒状具有通气气隙,发热体229呈空心状态可以有利于第一安装槽215内的气体流动,增加气流与导气元件21的接触面积。
65.发热体229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发热体229的直径d4满足:1mm ≤d4≤2mm;(2)发热体229的直径d4满足:1.4mm≤d4≤1.7mm;(3)发热体 229的横截面的外轮廓所围合的面积s2为:0.7mm≤s2≤3.5mm2,其中,导气元件21的横截面与导气元件21的中心线垂直;(4)发热体229的轴向长度 l2为:4mm≤l2≤9mm。
66.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设置有发热体229的第一安装槽215 和设置有测温元件30的第二安装槽212同时位于导气元件21的中心时,第一安装槽215和第二安装槽212为同一安装槽,发热体229和测温元件30均位于此安装槽内,此时,测温元件30则采用tcr(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 电阻温度系数)测温的方式进行温度测量。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测温元件30还可以采用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
6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加热元件22为发热线路涂层230,发热线路涂层230涂覆于内管部12的内壁面上,发热线路涂层230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当将导气元件21安装于第一腔室111后,导气元件21的外周面与发热线路涂层230至少部分抵接,发热线路涂层230用于对导气元件21 进行加热。发热线路涂层230具有涂层薄,加热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减小气流加热组件20的体积,另外发热线路涂层230直接涂覆于内管部12的内表面上与保温组件10成为一体,可以减少零件的数量,安装更加方便。
68.值得说明的是,为节省加热元件22的功耗,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仅在第一腔室111的内壁面上涂覆上述的发热线路涂层230,第二腔室112的内壁面不涂覆上述的发热线路涂层230。由于导气元件21的导热率较高,因此在第一腔室111 的内壁面涂覆发热线路涂层230可以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热量损失少且加热时间短,而如果在第二腔室112的内壁面设置发热线路涂层230,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向外表面的热导率较低,加热元件22的热量损失较
多,虽然有助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但是会增加加热元件22的功耗。
69.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气流加热组件20还包括第一隔热件23。第一隔热件23设置于第一安装区216,当套设有第一隔热件23的导气元件21安装于保温组件10的内管部12时,第一隔热件23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导气元件21 和内管部12的内表面抵接,在第一隔热件23与内管部12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导气元件21固定于内管部12。
7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23是由zro2(二氧化锆)材料及其化合物制成,第一隔热件23至少具有耐高温、低热导率以及耐腐蚀的特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23也可以由金属和/或者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隔热材料制成。
71.当仅有第一安装区216设有凸部2161时,导气元件21的第一安装区216 与第一隔热件23的内表面抵接形成线接触或者点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此时,导气元件21直接向第一隔热件23传递的热量与第一安装区216直接与第一隔热件23的内表面面接触所传递的热量相比更少,可以有效减少导气元件21的热量散失,提高热效率。
7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23的外表面也可以设有凸部2161,以使得当第一隔热件23的外表面与内管部12的内表面抵接时形成线接触或者点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相较于仅在第一安装区216设有凸部2161的方案,在第一隔热件23的外表面也设有凸部2161的方案则进一步减少导气元件21的热量散失。当然,仅在第一隔热件23的外表面设置凸部2161的方案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凸部2161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一隔热件2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便于制造第一隔热件23。
7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23包括第一分体件231和第二分体件232。第一分体件231覆盖部分第一安装区216,第二分体件232覆盖部分第一安装区 216,由第一分体件231和第二分体件232拼合而成用于安装导气元件21的腔体。当然,第一分体件231和第二分体件232拼接后可以不完全覆盖第一安装区216,可以部分覆盖第一安装区216。设置第一分体件231和第二分体件232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第一隔热件23与导气元件21的安装于拆卸。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23可以分成三个或以上的分体件。
74.为便于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下面对加热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75.当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收容于保温组件10的收容腔11时,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部分周向外表面与内管部12的内表面接近贴合。当外界电源对加热元件22供电时,加热元件22对导气元件21进行加热或者导气元件21在加热元件22的作用下自发热产生热量,流经导气元件21的导体通道的气流被加热,被加热的气流从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进气端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内部进行加热,同时,保温组件10的内管部12被加热组件加热而具有一定的热量,由于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部分周向外表面与内管部12的内表面接近贴合,因此,内管部12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部分周向外表面,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辅助加热,以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被加热得更加均匀。
76.本技术实施例加热装置100包括保温组件10和气流加热组件20,保温组件 10内设有收容腔11,收容腔11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气流加热组件 20设置于收容腔11内,气流加热组件20用于加热流经气流加热组件20的气体,从而使得被加热的气体对放置于收容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进行加热,当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放置于收容腔11时,保温组件10的内表面与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周向外表面接近贴合,保温组件10的内
壁面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周向外表面以进行辅助加热,有效地利用了保温组件10 的热量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轴向外表面进行加热,并且减少了加热装置100 的零部件。
7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阅图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其包括外壳200、电路装置300、护套400以及上述的加热装置100。护套400 套设于加热装置100的外侧,护套400用于收容以及支撑加热装置100。电路装置300和护套400以及加热装置100均收容于外壳200内,电路装置300与加热装置100电连接,电路装置300用于为加热装置100提供电能,以便于加热装置100能够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外壳200用于收容和固定电路装置300 和护套400。
78.对于上述的外壳200,请参阅图15,外壳200设有容纳腔201、第一插接口 202、隔板203以及第四通孔204。隔板203设置于容纳腔201内,并且隔板203 将容纳腔201分隔成上下分布的第一容腔2011和第二容腔2012。第一容腔2011 用于收容护套400和加热装置100以及电路装置300的部分。第二容腔2012用于收容电路装置300的部分。第一插接口202设置于外壳200的侧壁并且第一插接口202将第一容腔2011与外界连通,并且第一插接口202与加热装置100 中的保温组件10的收容腔11连通,第一插接口202用于供外界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插入或者拔出加热装置100中的保温组件10的收容腔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腔2011和第二容腔2012之间做密封处理,以提高第二容腔2012 的气密性,降低收容于第二容腔2012内的电路装置300被外界或者加热装置100 的气体所影响工作性能的可能性。第四通孔204设置于外壳200的侧壁,第四通孔204将第一容腔2011与外界连通,第四通孔204用于暴露部分电路装置300,以使得外部电源能够与电路装置300进行电连接。第四通孔204还用于供外界气体进入第一容腔2011内,从而进入加热装置100中被加热。
79.对于上述的电路装置300,请参阅图14和图15,电路装置300包括pcb 电路板301、电池模组302以及充电接口303。pcb电路板301和充电接口303 均设置于第一容腔2011中,并且充电接口303暴露于第四通孔204处,电池模组302设置于第二容腔2012中。pcb电路板301分别与加热装置100中的加热元件22、测温元件30、电池模组302以及充电接口303电连接,pcb电路板301 用于对加热元件22和测温元件30进行参数控制以及数据采集,电池模组302 用于对加热元件22和测温元件30提供电能,充电接口303用于与外部电源接头插接,以实现对电池模组302进行充电或者直接使用外部电源对加热元件22 和测温元件30提供电能。
80.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充电接口303,电池模组302可以使用可拆卸式的锂电池等。在一些实施例中,pcb电路板301的数量为两个或者多个,两个或者多个pcb电路板301平行叠置设置于第一容腔2011内,并且pcb电路板301与护套400在第一容腔2011内呈左右分布,以使得pcb电路板301 和护套400的布局更加合理。
8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腔2011和第二容腔2012之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第一容腔2011内的导气元件21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 所产生的气体进入第二容腔2012内对电池模组302的工作性能产生影响。
82.对于上述的护套400,请参阅图14至图16,护套400包括上壳体402和下壳体403,上壳体402和下壳体403共同围合有第一安装腔401,第一安装腔401 用于收容加热装置100以及供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插接。上壳体402背离下壳体403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插接口4021,
第二插接口4021将第一安装腔401与外界连通,并且第二插接口4021与第一插接口202直接连通,以使得外界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能够穿过第一插接口202和第二插接口4021进入第一安装腔 401中,从而进入加热装置100中的保温组件10的收容腔11内。
83.第一安装腔40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凸筋4011、台阶面4012以及第二凸筋 4013。第一凸筋401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第一凸筋4011自第二插接口4021向第一安装腔401的腔底的方向延伸,第一凸筋4011用于与插进第一安装腔401的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的外表面抵接,第一凸筋4011将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相对于第一安装腔401的内表面架起从而形成导气槽,导气槽用于供外界气体进入第一安装腔401内。第一凸筋4011还用于与保温组件10的外管部13的外表面抵接,第一凸筋4011将保温组件10相对于第一安装腔401的内表面架起也形成有导气槽,从而使得外界的气体能够顺利进入第一安装腔401 的腔底。
84.台阶面4012设置于第一安装腔401的内表面,台阶面4012用于与加热装置100中的保温组件10的一端抵接,台阶面4012与第一安装腔401的腔底共同将保温组件10固定于第一安装腔401内。当然,保温组件10的一端与台阶面4012的抵接处依然形成有导气槽。第二凸筋4013设置于第一安装腔401的腔底,第二凸筋4013将保温组件10的另一端相对于腔底架起,以形成导气槽,从而使得进入第一安装腔401的腔底的气体能够进入导气元件21中完成加热。
85.下壳体403设有第二安装腔4031和第一通孔4032。第二安装腔4031设置于下壳体403的外侧,第一通孔4032贯通下壳体403的侧壁,以贯通第一安装腔401和第二安装腔4031,第二安装腔4031用于收容pcb电路板301,第一通孔4032用于供连接pcb电路板301和加热装置100中的加热元件22和测温元件30的线缆穿过,和/或者供外界气体从第四通孔204进入第二安装腔4031后,再从第二安装腔4031内进入第一安装腔401的腔底以进入导气元件21中完成被加热。
8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402和下壳体403可以一体成型设置。
8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和图18,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还包括端盖 500,端盖500设置于第一安装腔401的腔底,并且端盖500的两端分别与加热装置100的导气元件21和第二凸筋4013抵接。端盖500由低导热率的材料制成,端盖500用于防止导气元件21直接与第一安装腔401的腔底接触,将热量过快地传递至下壳体403。端盖500设有第二通孔501以及第三凸筋502,第二通孔501用于供腔底的气体向导气元件21流通,以及供连接pcb电路板301 和加热装置100中的加热元件22和测温元件30的线缆穿过。
8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和图19,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还包括第二隔热件600,第二隔热件600设置于端盖500上朝向加热装置100的一侧,即第二隔热件600位于导气元件21与端盖500之间。第二隔热件600由低导热率的材料制成,第二隔热件600用于减少导气元件21的热量向端盖500传递,第二隔热件600设有第三通孔601和第四凸筋602,第三通孔601用于供气体流通,以及供连接pcb电路板301和加热装置100中的加热元件22和测温元件30的线缆穿过,第三凸筋502与第二隔热件600形成点接触,第四凸筋602设置于第二隔热件600靠近导气元件21的一端,第四凸筋602用于与导气元件21形成点接触。
8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导气元件21和第一安装腔401的腔底之间设置第二隔热件600和端盖500进行双重隔热,并且第二隔热件600与导气元件21 和端盖500,端盖500与腔底之间均采用点接触的连接方式,有效降低了导气元件21向下壳体403直接传递的热
量,一方面可以使得护套400能够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工作,有效延长护套4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则可以有效减少导气元件21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导气元件21的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隔热件600和端盖500可以一体成型制造。
9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隔热件600和端盖500是由zro2(二氧化锆)材料及其化合物制成,第二隔热件600和端盖500至少具有耐高温、低热导率以及耐腐蚀的特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隔热件600和/或端盖500也可以由金属和/或者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隔热材料制成,以降低生产成本。
9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气溶胶生成系统10000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和图20,气溶胶生成系统10000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和上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用于供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插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对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进行加热以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至少包括烟草段2001、冷却段2002以及烟嘴段2003,其中,烟草段2001、冷却段2002以及烟嘴段2003依次连接,并且当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插接于保温组件10的收容腔11内时,烟草段2001的轴向长度l2等于或者略大于烟草段2001插进收容腔11内的长度l3,以确保冷却段2002不会被保温组件10的内管部12加热,从而影响冷却段2002的冷却性能。其中,烟草段2001的轴向长度l2略大于烟草段2001插进收容腔11内的长度l3是指:烟草段2001的轴向长度l2与烟草段2001插进收容腔11内的长度l3的差值为 0.5mm≤l2-l3≤2mm。可以理解的是,气溶胶生成制品2000还可以包括其他段,例如过滤段、精油段、滤嘴段等。
9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内管部和外管部,所述内管部的内部设有收容腔,所述外管部环绕所述内管部设置,所述外管部和所述内管部之间共同围合有空腔,所述收容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流加热组件,所述气流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气流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流经所述气流加热组件的气体,从而使得被加热的气体对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部真空或者填充有低导热率的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加热组件包括导气元件和加热元件,所述导气元件设有多个贯通的导气通道,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导气元件进行加热,或者所述导气元件在所述加热元件的作用下自发热。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发热体;所述导气元件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发热体。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导气元件的中心。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由发热丝螺旋形成;或者所述发热体具有通气气隙。7.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金属加热网片或者fpc发热膜。8.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电阻发热元件、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电阻发热元件环绕所述导气元件的外周面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气元件与所述电阻发热元件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电阻发热元件与所述保温组件的内表面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感应线圈套设于所述导气元件的外周面。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感应线圈绕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导气元件的外周面。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还包括磁场屏蔽层,所述磁场屏蔽层设置于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内管部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发热线路涂层,所述发热线路涂层涂覆于所述内管部的内壁面,所述
发热线路涂层与外界电源电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包括沿第一方向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安装所述气流加热组件,所述第二腔室用于安装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横截面积,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腔室的横截面均与第一方向垂直。1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元件的周向外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用于与所述内管部的内表面连接以使得所述导气元件固定于所述内管部,所述第二安装区不与所述内管部的内表面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一隔热件分别与所述导气元件和所述内管部抵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背离所述导气元件的外表面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内管部的内表面抵接形成线接触或者点接触;或者所述导气元件的外表面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一隔热件的内表面抵接形成线接触或者点接触。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包括第一分体件和第二分体件;其中,所述第一分体件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二分体件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区;或者所述第一分体件与第二分体件拼合而成用于安装所述导气元件的腔体。1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或9或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元件由石墨或者石墨合金制成。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测温元件;所述导气元件包括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放置所述测温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导气元件的横截面的中心,其中,所述导气元件的横截面与所述导气元件的中心线垂直。20.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元件包括第一导气块和第二导气块,所述第一导气块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导气块设有第二凹槽,当所述第一导气块和所述第二导气块拼接时,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围合有所述第二安装槽。21.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的内表面,所述抵接件与所述气流加热组件连接。22.一种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组件,内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当气溶胶生成制品放置于所述收容腔时,所述保温组件的内表面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向外表面接近贴
合;气流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气流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流经所述气流加热组件的气体,从而使得被加热的气体对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23.根据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内管部和外管部,所述内管部的内部设有所述收容腔,所述外管部环绕所述内管部设置,所述外管部和所述内管部之间共同围合有闭合空腔,所述闭合空腔内部真空或者填充有低导热率的惰性气体。24.一种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组件和气流加热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内管部和外管部,所述内管部的内部设有收容腔,所述外管部环绕所述内管部设置,所述收容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流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气流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流经所述气流加热组件的气体,从而使得被加热的气体对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当所述加热装置正常工作时,所述保温组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所述内管部的温度为100℃至150℃;和所述外管部的温度为40℃至80℃。25.根据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热装置正常工作时,所述内管部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所述内管部靠近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端的温度为100℃至120℃;和所述内管部靠近所述气流加热组件的一端的温度为120℃至150℃。26.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路装置、护套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所述外壳设有容纳腔和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容纳腔用于收容所述电路装置、所述护套以及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加热装置外,所述护套用于收容以及支撑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插接口用于供外界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或者拔出所述护套和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电路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电路装置用于为所述加热装置提供电能。27.根据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设有第一安装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第二插接口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用于与插进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表面抵接,以及所述第一凸筋用于与所述保温组件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用于供外界气体进入所述第一安装腔中。28.根据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表面还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用于与所述加热装置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另一端抵接。29.根据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共同围合有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插接口设置于所述上壳体背离所述下壳体的一端,所述台阶面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
所述电路装置包括pcb电路板和电池模组;所述pcb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以及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下壳体设有第二安装腔以及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所述第二安装腔用于所述pcb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连接所述pcb电路板和所述加热装置的线缆穿过,和/或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外界气体进入所述加热装置。30.根据权利要求29中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背离所述上壳体的一端,所述端盖设有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气体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穿过以进入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连接所述pcb电路板和所述加热装置的线缆穿过。31.根据权利要求30中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设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用于将所述端盖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腔底架起。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中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端盖上朝向所述加热装置的一侧,所述端盖设有第三凸筋,所述第二隔热件与所述第三凸筋抵接,所述第二隔热件设有第三通孔;其中所述第三通孔用于供气体穿过,和/或所述第三通孔用于供连接所述pcb电路板和所述加热装置的线缆穿过。33.根据权利要求32中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件靠近所述加热装置的一端设有第四凸筋,所述第四凸筋用于与所述加热装置抵接。34.根据权利要求29中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上下设置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用于收容左右设置的所述pcb电路板和所述护套,所述第二容腔用于收容所述电池模组。35.根据权利要求34中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装置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pcb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外壳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将所述第一容腔与外界连通,所述充电接口暴露于所述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四通孔用于供外界电源与所述充电接口插接以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和/或所述第四通孔用于供外界气体穿过以进入所述第一容腔内。36.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及如权利要求26至35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供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插接,并且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插接在所述收容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包括烟草段、冷却段以及烟嘴段,所述烟草段、所述冷却段以及所述烟嘴段依次连接,当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插接于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烟草段的轴向长度等于或者略大于
所述烟草段插进所述收容腔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加热装置包括保温组件和气流加热组件,保温组件内设有收容腔,收容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流加热组件设置于收容腔内,气流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流经气流加热组件的气体,从而使得被加热的气体对放置于收容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当气溶胶生成制品放置于收容腔时,保温组件的内壁面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周向外表面以进行辅助加热,有效地利用了保温组件的热量,并且减少了加热装置的零部件。并且减少了加热装置的零部件。并且减少了加热装置的零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

戚祖强 徐中立 李永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8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2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85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气溶胶   元件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