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怀念——谨以此文深切缅怀师昌绪先生

为了不能忘却的怀念——谨以此文深切缅怀师昌绪先生
作者:朱美芳 潘 鼎 向 娟 孙庆华
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5年第1期
    文/ 朱美芳 潘 鼎 向 娟 孙庆华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粘胶    2014年11月10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寻常无奇的一天,但对于中国材料科学界而言,却是令人惋惜、难以忘却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国材料科学界的泰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先生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滴蜡炬,走完了他光辉而伟大的人生历程。噩耗传来,我们为之震惊与悲痛之余,更多地陷入了对先生无限的思念与缅怀之中。回首过去,师老与我们东华大学师生交流的点点滴滴,变幻成一幅幅黑白画面,像一部老电影般,不停地在大家的眼前回放、重温。我们当中,有的人有幸得到过先生的亲自指点与帮助,有的可能只是在学术活动中与先生有着一面之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怀念这位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无论是无私忘我地投入材料科学研究,还是倾心材料人才培养,
亦或是系统构建新材料产业体系,先生身后留下的是让我们终生受益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在此抚今追昔,抒发内心对先生深深的怀念,更是表达继承先生遗志,为推动材料科学由大变强、造福国计民生而继续勇往直前的决心与信念。
    因碳纤维与东华结缘
    师老与东华结缘离不开“碳纤维”。2000年初,年愈80岁的师老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而是“闲不住”地主动提出“想抓一抓碳纤维”“认真研究过去碳纤维搞不上去的原因和今后应该怎样去做”,彰显了这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正是这份情怀,将师老与东华大学、与材料学院串联在了一起。
    在东华大学,最早与师老有过“亲密接触”的可能要属材料学院的潘鼎教授了。师从“中国化学纤维之父”钱宝钧教授的潘教授,从考入学校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开始,就在导师的指导下,潜心钻研碳纤维的基础理论与产业化问题。
    他带领项目组在“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等领域持续开展科研攻关,为助力国家战略武器飞天和碳纤维的军用转民用作出了努力与贡献。
    这一路走来,从碳纤维的原丝研制、工艺优化到强度提升和排废处理,东华碳纤维人的每一步都不
容易,甚至可以说十分艰辛。这一路,有东华人自己不懈的奋斗,更离不开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方方面面专家的支持和帮助,而师老就是这支“智囊团”的领路人。无论是之前的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还是改名后的东华大学,师老对我们学校的发展前景一直都十分看好,特别是当他得知潘鼎教授团队也在开展碳纤维的研究时,更是对我们寄予了厚望。
    2002年,潘鼎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高性能碳纤维用聚丙烯晴原丝的结构优化与控制”,师老是当时力主支持该项目立项的主要建议人,84岁高龄的他郑重其事地在项目计划建议书上亲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还来季国标院士(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徐端夫院士(中科院化学所)等“重量级”人物同时担任项目主要建议人,这种“优待”是很少有项目组能有的。
    从项目开始申报到2002年8月在成都开项目评审会,师老大半年都惦记和关心着潘鼎教授团队的项目。潘老师每次去北京开会,师老见到他都会主动问起“项目进行得怎么样”,并送上“一定要成功”之类的叮嘱。期间,师老甚至还亲自过问并指导项目团队答辩的PPT。尽管由于基础理论研究还有所欠缺,2002年没有申报成功,师老仍替项目团队操心、着急,并给予团队尽可能的指导和帮助。在师老等多位专家的关心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历经4年打磨,最终得以成功立项。
    师老不仅时刻重视、关心着团队碳纤维的研究进展,还为研究团队提供深化研究的平台,为团队争
取尽可能多的有效资源。2004年,在师老的支持下,东华大学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优质原丝与聚合物结构形成及其可控预氧化机理的探讨”立项,由潘鼎教授任项目负责人。2005年,师老亲自带队来校对项目开展中期审查,到学校负责建设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察看现场生产情况,到成果展示室了解学校取得的相关高科技成果,对东华大学在碳纤维科学研究上作出的积极探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科研和育人密不可分
    正是在师老这样的“大家”指点下,东华材料人不畏艰难,励精图治,在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领域连续取得科研突破,收获了多项关键技术和系列科研成果,每一项技术和成果都属学科领域的前沿,都事关国计民生发展。所有这些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同时,其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而这恰恰就是对师老一直提倡的要重视材料教育的最好说明。在师老的学术生涯中,做科研和育人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他总是乐当“伯乐”,竭尽所能提携优秀的材料后辈,鼓励他们要瞄准材料科学前沿,增强研究自信,为材料助力国家强大和惠及民生而不断努力。
    2007年,师老应邀来校参加学校承办的2007中国材料教育高层论坛。当时论坛的主题有4个方面: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发展方向;如何培养、造就材料科学与工程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如何创建适
用于高技术新材料发展的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面临的急迫问题和对策。师老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为培养创新性人才,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的报告,对主题进行了深刻精辟的阐述,也正是在这些老前辈的带领与感染下,一代代材料界的教育学家才更加有动力、有信心投身材料教育。
    现而今,我校材料学院也在学科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特发展之路,为大一新生配备博导班主任、准研究生式的本科生培养改革等,一系列的人才培养创新举措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回应和逐步实现着师老等一批材料科学界前辈对人才培养的殷切希望。
    新材料产业体系为未来指方向
    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科学研究也同样如此。师老常说:“材料科学研究站的高度一定要高一点。”唯有如此,材料科学的发展才有未来。而对此,师老也为我们作出了表率。2011年,在师老的带领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京联合启动“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咨询项目。师老在项目启动会上强调,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材料产业是发展其他产业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应该明确其先导地位,做到“材料先行”。同时,他还指出,必须重视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新材料产业必须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产业体系,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师老的观点在项目中得到了说明与诠释。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调研咨询领域不仅包括信息功
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还包括调研材料先进分析检测平台、新材料模拟计算与设计、新材料标准和数据库、新材料专利战略、新材料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产业政策和金融法律环境等。这些都在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材料研究指明着前进的方向。现而今,我校材料学院在生物医用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正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沿着师老所指引的方向稳步前进。师老不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材料研究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他更从研究思维上启迪着广大的材料科学研究者。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写过一首抒情诗名叫《有的人》,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这样的诗句,这样的寓意,用在师老这样为国家富强、为人民生活幸福而燃烧了一生、奉献了一生的人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师老,我们永远怀念您!这是不能忘却的怀念!
    10.3969/j.issn.1008-892X.2015.01.0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3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747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材料   项目   碳纤维   研究   材料科学   先生   国家   团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