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导引灸:热证是否可灸?

灸绳
问道导引灸:热证是否可灸?
热证可灸与禁灸,自古分为二大派,好比武侠小说中的华山派,剑宗与气宗之争,至今认识未一致。现搜集各家之说,论战江湖。
【热证禁灸派】
一、掌门:张仲景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提出:灸法只宜用于阴盛阳虚的寒证而忌用于阴虚阳盛的热证。
如:“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又云:“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为弊,名火递也。”
又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不良后果还有发黄、谵语、惊痫、便血、衄血、口干、舌烂、烦燥等。
二、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从正
在其传世的《儒门事亲》一书中,对灸法,尤其深恶痛绝,认为:“热症用灸是两热相搏,犹投贼以刃,以热投热,毋乃太热”。
又说:“燔灸千百壮者,全无一效,使病者反受其殃,岂不痛哉?”
张氏反对热症用灸,可说是不遗余力。
三、明:汪机
其《医学原理》卷十一指出:“若虚极之人,孤明将绝,脉浮数而大,精神昏短,不能抵敌火气者,灸之即死。”他认为热证用灸,无异于“抱薪救火”。
四、清:陆以恬
在《冷庐医话》中说:“曾见,‘邪症挟热’因灸而益重,是不可不慎也。”
五、现代:中医教材
1979年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针灸学》施灸的禁忌中提到:“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周楣声在《灸绳》一书中指出:“随之而起的崇古与泥古者,推波助澜,又对《伤寒论》作了偏重的理解,把张仲景抬出来作为热症禁灸的最高的人物形象,而热症禁灸也就风靡一时,凡属发热的病症均在禁灸之列,金科玉律,莫敢触犯,致使灸效长期湮没得不到理解与应用。
【热证可灸派】
一、掌门:黄帝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灵枢·官能第七十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俱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
《灵枢·经脉第十》:“陷下则灸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火郁发之,这正是热症用灸的主要依据与准则。因势利导,不失时机,乃是掌握与支配客观事物的普
遍规律。热症用灸,也是因势利导、火郁发之的具体应用。张景岳在《类经》中对此作注说:“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
灸法正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散热退热与袪邪外出的目的。
虽然《内经》的作者倾向于灸法擅治虚、寒证,但并没有提出“灸法不可治实热症”的观点。
二、宋:窦材
著有《扁鹊心书》,他认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把灸摆在各种治法之上。曾有人问他:“人之皮肉最嫩,五百之壮,岂不烧焦皮肉?”他说:“否,已死之人,灸二三十壮,其肉更焦,无血荣养故也。若真气未脱之人,自然气血流行,荣卫环绕,虽灸千壮,何焦烂之有哉?”
所以,他认为要治大病、根治疾病,一定要大量施灸。
三、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朱丹溪
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的原理是:“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把灸法用于热证,归纳为“泄引热下”、“散火袪痰”、“养阴清热”几种作用。
四、明:龚居中
他认为“火有拔山之力”,在所撰《红炉点雪》一书中,明确指出灸法可用于寒热虚实诸证无往不宜。
“而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父也。实病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所以灸法不虚人者,以一灼为一壮,以壮人为法也。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
五、明:李梴
《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
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2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74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灸法   认为   热症   用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