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水生态环境修复和恢复技术适用条件与技术性能

修复恢复
常用水生态环境修复和恢复技术适用条件与技术性能
术技术功能目标污染物适用性成本成熟度可靠性二次污染和破坏
生态浮床
曝气增氧技术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
河道进行人工充氧,增强河道
的自净能力,净化水质、改善
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有机污染物
在污水截流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建成之
前,为解决河道水体的有机污染问题
而进行人工充氧;在已治理的河道中
设立人工曝气装置作为应对突发性河
道污染的应急措施。
设备简单、机动灵
活、安全可靠、见
效快、操作便利、
适应性广,但河流
曝气增氧-复氧成本
较大。
该技术在国外应用
已经非常成熟。国
内除了在北京、上
海等地的小河道治
理中使用过外,尚
未在大规模河道综
合治理中应用。
非常适合于
城市景观河
道和微污染
源水的治
理。
对水生态不产生二次
污染和破坏。
生态浮床技术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
上,利用植物根系直接吸收和
植物根系附着微生物的降解作
用有效进行水体修复。
总磷、氨氮、
有机物等
适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原位修复,受
植物的季节性影响严重。
投资成本低,运营
成本高。
技术相对成熟,国
内有一定的应用案
例。
技术可靠。
部分植物有造成生物
入侵的风险。
引水冲污/换水稀释技术通过加强沉积物-水体界面物
质交换,缩短污染物滞留时间,
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指标,死
水区、非主流区重污染河水得
到置换,改善河道水质。
无机和有机污
染物
适用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作为
应急措施或者辅助方法。
需要耗费大量优质
水资源。引水工程
量较大,费用较高。
在国内外湖泊富营
养化治理中有所应
用,对于污染严重
且流动缓慢的河流
也可考虑采用。
技术可靠。
没有从根本上去除污
染物,增加了河道的
水体,对下游会造成
一定的冲击,污染物
随着水流进入下游,
将影响下游的水质和
负荷。
底泥疏浚技术去除底泥所含的污染物,消除
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
染物向水体的稀释。
氮、磷、重金
属、有毒有害
有机物
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湖泊和河流
外源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否则
无法保证疏浚效果的持续,也就无法
达到改善水质与水生态的目的;疏浚
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局部区域重点疏
浚,优先在底泥污染重、释放量大的
河段与湖区开展底泥疏浚;需与生态
重建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工程量大、成本高。
成熟度高,在国内
外已经得到广泛的
工程应用。
技术可靠。
疏浚过深将破坏原有
生态系统;对于清除
的底泥要进行后续处
理,处理不当易引起
二次污染。
修复恢复技术技术功能目标污染物适用性成本成熟度可靠性二次污染和破坏
化学絮凝技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中污
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磷、重金属等
适用于突发水环境事件临时应急措
施。
工程量大、成本高。
成熟度较高,国内
多次应用在突发环
境事件应急处置
中,如镉污染、锑
污染等。
技术可靠、
快速高效。
处理效果易受水体环
境变化的影响,且必
须顾及化学药剂对水
生生物的毒性及对生
态系统的二次污染,
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
性。
生物膜技术结合河道污染特点及土著微生
物类型和生长特点,培养适宜
的条件使微生物固定生长或附
着生长在固体填料载体的表
面,生成胶质相连的生物膜。
通过水的流动和空气的搅动,
生物膜表面不断和水接触,污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溶解氧为
生物膜所吸收从而使生物膜上
的微生物生长壮大。
溶解性的和胶
体状的有机污
染物
微生物体通过摄取有机物,在一定
范围内繁殖并培养出菌,能持续去
除水中污染物。生物膜法的适应能力
很强,可根据水质、水文、水量的变
化发生变化,消化能力与处理能力较
好。
投资运营费用较
大,实施时需要大
量的投资,及一定
的管理技术和经
费。
用于河流净化的生
物膜技术在国外研
究较多,尤其是日
本,已在工程实践
中运用多种生物膜
技术对污染严重的
中小河流进行净
化。
能有效去除
污染水体中
的氨氮和有
机物,可以
大大改善水
质。
该技术未改变地表水
体原有的生态系统,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和
破坏。
人工湿地技术湿地修建在河道周边,利用地势
高低或机械动力将部分河水引
入到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水生植
物的湿地上,污水在沿一定方向
流动过程中,经过水生植物和土
壤的作用净化后回到原水体。
氮、磷、重金
属等污染物
污水处理系统的组合具有多样性和针
对性,减少或减缓外界因素对处理效果
的影响;可以和城市景观建设紧密结
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受气候条件
限制较大;设计、运行参数不精确;占
地面积较大,容易产生淤积、饱和现象;
对恶劣气候条件防御能力弱;净化能力
受作物生长成熟程度的影响大。
投资费用低,建设、
运行成本低,处理
过程能耗低。
该技术已经非常成
熟,在国内外有广
泛的工程应用。
污水处理效
果稳定、可
靠。
位置选择不当或处理
能力不满足实际需求
时,会污染周围土壤
和地下水。
微生物直投法净化技术利用微生物唤醒或激活河道、
污水中原本存在的可以净化水
体但被抑制不能发挥功效的微
生物,从而降解水体中的污染
物。
氮、磷、重金
属等污染物
当河流污染严重而又缺乏有效微生物
作用时,投加微生物能有效促进有机污
染物降解。适合湖库水体在藻类大量爆
发前使用,可弥补微生物制剂见效时间
较长的缺点。
工程量小,投资成
本高。
技术相对成熟,国
内外有一定应用。
受限于微生
物适应性和
水体特点,
修复效果不
一。
所投加的微生物若含
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
会破坏水体原生生态
系统。
砾间接触氧化技术通过在河流中放置一定量的砾
石做充填层,增加河流断面上
微生物的附着膜层数,水中污
染物在砾间流动过程中与砾石
上附着的生物膜接触沉淀。
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河流,当水体
BOD高于30mg/L时,应增加曝气系统。
投资和运行成本
低。
该技术在国外应用
已经非常成熟,在
日本和韩国有成熟
的工程应用案例。
技术可靠。
对水生态不产生二次
污染和破坏。
修复恢复技术技术功能目标污染物适用性成本成熟度可靠性二次污染和破坏
河道稳定塘技术利用植被的天然净化能力处理
污水,实现水体净化。
可利用河边的洼地构建稳定塘,对于中
小河流(不通航、不泄洪)可直接在河
道上筑坝拦水构建河道滞留塘。江南地
区可利用氧化塘的水面种植多种水生
植物,养殖鱼、贝、虾等,建立复杂的
多级稳定塘系统。
投资较少。
成熟度高,国内外
已经得到广泛工程
应用。
具有统一和
调和微生物
水生植物的
功能,修复
效果好。
对水生态不产生二次
污染和破坏。
河床生态构建技术通过埋石法、抛石法、固床工
法、粗柴沉床法或巨石固定法
等方式将石头或柴等材料置于
河床上,营造水生生物和微生
物生长的河床,改善水体生态
系统。
埋石法一般用于水流湍急且河床基础
坚固的地区。
投资费用低,运行
过程能耗低。
成熟度高,国内外
已得到工程应用。
能有效改善
水体生物和
微生物生长
环境。
重构水生态系统,对水
生态不产生二次污染
和破坏。
增殖放流技术增加水生生物数量。地表水体中鱼虾类等水生生物数量因
受到损害而降低,可采用增殖放流的
措施进行恢复。具体方法参考SC/T
9401。
对水域条件、苗种
来源、亲体来源、
苗种培育等有严格
要求,技术要求较
高,成本较大。
该技术在国内应用
成熟,具有相关技
术规程。
适合鱼虾类
等水生生物
数量严重受
损,且适合
进行恢复的
情况。
对水生态不产生二次
污染和破坏。
河道整治按照河道演变规律,恢复河道
稳定结构,改善河道边界条件、
水流流态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活
动。
因非法采砂等生态破坏行为造成河
岸、河床、河滩地等结构受损,威胁
水文情势安全及水生生物栖息与生存
环境,具体方法参考GB50707。
操作较简单,成本
较高。
该技术在国内应
用成熟,具有相关
技术规程。
适合河道结
构遭受破
坏,需要通
过工程措
施,如回填
等恢复到河
道稳定结构
状态。
有产生二次污染和破
坏的风险。
物种孵化技术采用人工孵化技术,对受损水
生生物物种进行恢复,增加物
种数量。
适合于受损物种的数量恢复,孵化技
术措施包括饲养场选择、布局、笼舍、
孵化室、育雏室、饲养等。
需要一定的场地空
间,并进行笼舍建
设等,成本较高。
技术水平及环境条
件要求较高。
该技术在国内应用
成熟,具有相关技
术规程。
非常适合动
物物种数量
及种的恢
复。
无产生二次污染和破
坏的风险。
修复恢复技术技术功能目标污染物适用性成本成熟度可靠性二次污染和破坏
洄游通道通过恢复河道自然连通,增设
鱼道等措施构建洄游性鱼类洄
游通道,恢复其繁殖栖息环境
和条件。
适合于因非法违规水利工程建设阻挡
鱼类洄游通道,导致洄游性鱼类减少
或消失的情况。通过恢复或构建鱼类
洄游通道,保证其自然洄游路线畅通,
促进其自然繁殖、栖息。
需通过河道整治、
在水利工程处补建
洄游通道、保证水
体质量等措施,重
建洄游通道,成本
较高。
综合了多方面的技
术措施,成本较高。
适合鱼类洄
游通道恢
复。
无产生二次污染和破
坏的风险。
营建人工繁殖岛(栖息地建设)针对部分水生生物、集营巢
的鸟类(如鸥、燕鸥和一些水
禽)、水生哺乳动物等可以通
过岸滩修复、修建岛屿、渔业
资源增殖放流等来帮助创造营
巢地、栖息地,改善水域生态
状况,创造适宜动物栖息的空
间。
适用于水生生物、水禽栖息地受到破
坏导致物种和种数量减少的情况。
通过营建人工繁殖岛,促进物种种
数量增长与恢复。
需要一定的场地空
间,并建立适宜的
栖息环境,且需要
适当的监测维护措
施,成本较高。
针对不同物种栖息
地建设,国内外均
有一定数量的成功
案例。但针对不同
物种栖息地建设的
成熟度及发展水平
不一。部分鸟类物
种栖息地建设发展
较为成熟,而针对
地表水体的水生生
物栖息地建设缺少
成熟的技术规范。
适合水禽和
水生哺乳动
物等物种数
量和种的
恢复。
无产生二次污染和破
坏的风险。
自然衰减+监测技术利用地表水体的自净、污染物
的自然衰减以及水生态系统的
自然恢复等能力,实现地表水
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同时
对地表水、沉积物以及水生生
物等进行定期监测和监控。
适用范围较窄,一般仅适用于污染程
度较低、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较强的
区域,且不适用于对地表水生态环境
恢复时间要求较短的情况。
主要为地表水、沉
积物和水生生物监
测产生的费用,成
本较低。
作为一种有效的方
法在世界范围内得
到应用。
取决于污染
程度、污染
物自然衰减
能力以及生
态系统自我
修复能力。
一般不会对水生态产
生二次污染和破坏。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0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741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河道   恢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