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件及具有该连接件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灯具组装的连接件及具有该连接件的面板灯。


背景技术:



2.目前,对部分应用在室内外商业活动、聚会庆典、大型演出、影视制作等使用场景中的面板灯而言,因其对出光效果有一定要求,往往需要在其灯体的出光端组接蜂窝罩以提高出光效果,蜂窝罩通常采用螺丝组接于灯体上,而在进行装配时,往往需要多个螺丝方能实现牢固装配,因而装配并不方便,装配效率相对低,且螺丝尺寸往往相对小,容易丢失,不便运输及保存,从而影响整个面板灯的装配效率。当然,部分面板灯中采用磁吸的方式将蜂窝罩组接于灯体上,但磁吸又存在吸附不牢靠,容易脱落的问题,从而也会影响整个面板灯的使用的安全性。
3.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装配效率高的连接件来克服上述问题,从而提高具有该连接件的面板灯的装配效率及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装配效率高的连接件。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装配效率高的连接件的面板灯,从而提高面板灯的装配效率及使用的安全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件,用于面板灯的灯体上蜂窝罩的组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弹性板及安设于所述弹性板上的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所述弹性板的相对首侧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蜂窝罩的边缘处,所述弹性板的相对尾侧端悬设于所述蜂窝罩的相对内侧,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二者沿所述弹性板的纵长方向间隔开地布置于所述弹性板的相对尾侧端,所述二者还呈可伸缩地穿置于所述蜂窝罩的边缘处的两穿置孔中,并具有显露于所述蜂窝罩的外部的卡接位置及收缩于所述穿置孔中的避让位置,处于卡接位置的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之至少一者用于与所述灯体的边框上对应布置的卡接孔相卡接。
7.较佳地,所述弹性板包括定位部、浮动部及连接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浮动部呈水平地布置于所述弹性板的首尾两侧端,所述连接部呈倾斜地或垂直地连接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浮动部之间,使得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浮动部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
8.较佳地,所述定位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而小于所述浮动部的长度。
9.较佳地,所述定位部、所述浮动部及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呈间隔开地布置于所述浮动部上,且所述第一定位柱位于靠近所述浮动部的边缘处。
10.较佳地,所述弹性板为钢板或塑料板,且铆接、焊接或螺纹连接于所述蜂窝罩上。
11.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螺纹连接于所述弹性板上,且相对所
述弹性板呈等高地布置。
12.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及所述弹性板三者为一体式结构。
13.较佳地,所述弹性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弹性板的长度为70-80mm,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之间的间距为15-20mm,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浮动部二者间的高度差为2-4mm。
1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面板灯,所述面板灯包括灯架、灯体及蜂窝罩,所述灯体呈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灯架上,并可相对所述灯架转动,所述灯体包括边框、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边框上的散热器以及呈间隔开地布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前后两相对侧的光源模组与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与所述光源模组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光源模组供电及控制所述光源模组的光源的温及亮度,所述蜂窝罩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边框的卡接配合,可拆卸地组接于所述灯体的出光端,所述连接件如上所述。
15.较佳地,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连接件呈对称地布置于所述蜂窝罩的相对上侧壁或下侧壁的左右两相对侧,或者,呈对称地布置于所述蜂窝罩的左右两侧壁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连接件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弹性板及安设于弹性板上的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由于弹性板的相对首侧端固定连接于蜂窝罩的边缘处,而弹性板的相对尾侧端悬设于蜂窝罩的相对内侧,结合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二者沿弹性板的纵长方向间隔开地布置于弹性板的相对尾侧端,从而在装配时,通过按压穿置于蜂窝罩的边缘处的两穿置孔中的第一定位柱或第二定位柱,使得二者随着弹性板的尾侧端以首侧端为支撑点相对蜂窝罩做伸缩运动时,由显露于蜂窝罩的外部的卡接位置运动至收缩于穿置孔中的避让位置,以便将蜂窝罩整体对位安置于灯体的边框中,直至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之至少一者位于与边框上对应布置的卡接孔相对的位置,解除所施加的按压力,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在弹性板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上移到至少一者卡接于对应布置的卡接孔中,从而实现蜂窝罩与灯体的组接,装配简单且快捷,有别于现有的螺丝固定及磁吸固定,有效简化了组接工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有效提高了组装效率,且成本相对低,进而有效提高了具有该连接件的面板灯的装配效率及使用的安全性,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板灯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板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板灯的分解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罩的立体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立体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4.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板灯200,适用于对出光效果有一定要求
的各种室内外商业活动、聚会庆典、大型演出及影视制作等使用场景中,其光源的温及亮度根据实际需要为可调地设置。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面板灯200主要包括灯架203、灯体201及蜂窝罩202,灯体201呈可拆卸地安设于灯架203上,并可相对灯架203转动,从而可借由灯架203悬挂于或架设于支撑物上,进而根据需要调整灯体201的出光角度,以获得更佳的出光效果,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装配灯架203,使用更加灵活。灯体201主要包括边框2011、可拆卸地安设于边框2011上的散热器(图中因遮挡而未示出)、呈间隔开地布置于散热器的前后两相对侧的光源模组2012与电源控制器2013,电源控制器2013与光源模组2012电连接,用于为光源模组2012供电,并控制光源模组2012的光源的温及亮度,从而获得所需的出光效果。蜂窝罩202通过连接件100与边框2011的卡接配合,可拆卸地组接于灯体201的出光端,从而进一步提高灯体201的出光效果。
25.具体地,蜂窝罩202包括定位框2021与固定于定位框2021中的蜂窝网2022,定位框2021的形状与边框2011的形状相匹配,具体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蜂窝网2022通过定位框2021组接于边框2011的相对前侧端,从而位于灯体201的出光端。
26.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灯200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设于边框2011的相对后侧且与电源控制器2013呈间隔开地布置的驱动模组(图中因遮挡而未示出),驱动模组分别与电源控制器2013及光源模组2012电连接,由电源控制器2013为驱动模组供电,使得驱动模组得以实现对光源的驱动。另外,边框2011的相对后侧端还组接有罩设于电源控制器2013、散热器及驱动模组的外部的后盖板2014,从而对灯体201的后侧端进行封闭,以保护电源控制器2013、散热器及驱动模组。
27.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散热器采用铝型材散热器,重量轻且散热性能佳。边框2011采用铝合金边框,也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后盖板2014由铝合金材质所制成,不仅起到密封作用,还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
28.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光源模组2012包括光源及出光组件,出光组件包括扩散板、导光板及反光膜等,用于使光源所提供的光得以均匀且集中的射出。光源为通过铝基板固定于散热器上的多个led灯珠,多个led灯珠可具有不同温。具体地,各led灯珠通过铺设于铝基板上的电路分别与电源控制器2013及驱动模组电连接,由电源控制器2013控制各led灯珠的温及亮度,从而通过混光或单独出光来获得所需的出光效果。更具体地,光源为冷暖灯珠或者rgbw灯珠,其规格为3030、5050或者其它。
29.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电源控制器2013包括安设于散热器上的接电端口2015、电源模组(图中因遮挡而未示出)、显示屏2016、触控键2017、控制主板(图中因遮挡而未示出)以及外接控制接口2018。其中,显示屏2016与触控键2017分别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控制主板还分别与电源模组、光源模组2012及驱动模组电连接,从而通过操作触控键2017,即可方便且快捷地调节光源的温及亮度,显示屏2016用于显示光源的调节值,从而便于使用者精准可靠地对光源的温及亮度的进行调节。接电端口2015用于电源模组与外部电源的连接,用以实现对灯体201进行供电的目的。外接控制接口2018用于控制主板与外界控制设备的连接,从而通过外界控制设备对光源的温及亮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远程遥控的目的。
30.更具体地,本技术使用标准dmx512信号进行调光控制,响应迅速。外接控制接口2018包括dmx输入接口及dmx输出接口。其中,控制主板负责将外界控制设备发送的调光数
据和一些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将其中的调光数据转化成相应占空比的pwm信号输出给驱动模块的数字调光端口,从而实现数字调光、调温的目的。具体地,控制主板可采用增强型8051内核结构的mcu芯片进行控制,调光范围更广,效果更好。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通过蓝牙、wiff等进行无线控制。可理解的是,驱动模组对光源模组2012进行驱动以及电源控制器2013对光源模组2012的温及亮度进行调节的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31.以下参阅图1、图3至图6,对连接件100的具体结构及其与灯体201的边框2011之间的卡接关系进行说明:
32.参阅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连接件100适用于面板灯200的灯体201上蜂窝罩202的组接,于本技术中,连接件100不仅适用于上述结构的面板灯200,还适用于其他结构的面板灯,只要是对出光效果有一定要求,需要将蜂窝罩202可拆卸地组接于灯体201的出光端的面板灯上均可使用。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100还可应用于诸如聚光灯、筒灯、射灯、灯带及拼接灯等具有型材边框的照明灯具中,用于将布置于各灯具的出光端的灯罩、透镜或蜂窝罩组接于其型材边框上,此时,将连接件100的结构做适应性地调整即可。
33.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公开的连接件100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弹性板10及安设于弹性板10上的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弹性板10的相对首侧端固定连接于蜂窝罩202的边缘处,弹性板10的相对尾侧端悬设于蜂窝罩202的相对内侧,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沿弹性板10的纵长方向呈间隔开地布置于弹性板10的相对尾侧端,且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还一一对应地穿置于蜂窝罩202的边缘处的两穿置孔202a中,并于各自所对应的穿置孔202a中呈可伸缩地布置,从而具有显露于蜂窝罩2021的外部的卡接位置与收缩于对应的穿置孔202a中的避让位置,处于卡接位置的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之至少一者用于与灯体201的边框2011上对应布置的卡接孔201a相卡接,从而实现蜂窝罩202与灯体201的边框2011的组接。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20及第二定位柱30分别与卡接孔201a呈一一对应地布置,从而通过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与对应布置的两卡接孔201a一一对应地卡接,有效提高蜂窝罩202与边框2011组接的牢固度。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卡接孔201a仅与第一定位柱20呈一一对应地布置,且卡接孔201a布置于边框2011的相对突出端,即布置于由边框2011的主体部的边缘向外延伸出的突出部处,或者,布置于边框2011的顶角处的角码2019的突出端,此时,由第一定位柱20作为起卡接作用的卡接件,而第二定位柱30则作为被按压的操作件,从而通过按压第二定位柱30,即可方便且快捷地实现第一定位柱20与卡接孔201a的对应卡接,操作更为便捷。
35.参阅图3和图4,为了实现更稳固的连接,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100的数量为两个,两连接件100呈对称地布置于蜂窝罩202的相对上侧壁或下侧壁的左右两相对侧,或者,呈对称地布置于蜂窝罩202的左右两侧壁上。对应地,边框2011的相对上侧壁或下侧壁的左右两相对侧的边缘处对应设有卡接孔201a,以与两连接件100的第一定位柱20或/和第二定位柱30一一对应地卡接。
36.具体地,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螺纹连接于弹性板10上,且于弹性板10上呈等高地布置,从而便于组装及拆卸,随意按压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二者中的一者,均可驱使二者在弹性板10的带动下相对蜂窝罩202沿上下方向做伸缩运动,操作灵活,
并且还可根据需要调整二者相对蜂窝罩202的相对高度,从而适于与边缘处厚度不同的蜂窝罩202的组接,有效提高整个连接件100的适应性。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20、第二定位柱30及弹性板10三者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设计可有效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37.具体地,弹性板10可铆接、焊接或螺纹连接于蜂窝罩202上。蜂窝罩202与弹性板10上对应布置有铆接孔202b与铆接孔10a,弹性板10的相对首侧端通过穿置于铆接孔202b与铆接孔10a中的铆钉40铆接于蜂窝罩202上。其中,为了提高组接的牢固度,铆钉40的数量为两个,与之一一对应地布置的铆接孔202b与铆接孔10a数量也分别为两个。
38.参阅图3和图4,具体地,蜂窝罩202的定位框2021上布置有穿置孔202a,且具有穿置孔202a的定位框2021的内壁和与之相对的蜂窝网2022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从而形成一容置空间,弹性板10对应收容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中,弹性板10的相对首侧端于该容置空间中固定连接于定位框2021的内壁上,弹性板10的相对尾侧端悬设于该容置空间中,而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由下至上地穿过与之相对的穿置孔202a后,显露于定位框2021的外部,从而便于操作及卡接定位。
39.更具体地,定位框2021由插接于蜂窝网2022的周侧的上插接条2024、左插接条2025、下插接条2026及右插接条2027拼接而成。其中,上插接条2024、左插接条2025、下插接条2026及右插接条2027四者的结构大致相同,仅相对蜂窝罩202的安置位置有所不同,长度因而可有所不同。具体地,当定位框2021为正方形时,四者的长度一致,而当定位框2021为矩形时,则具有两种不同长度。另外,四者中与连接件100相配合的一者上设有穿置孔202a。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四个插接条的结构一致,为了便于理解,以右插接条2027为例对四者的结构进行说明,右插接条2027的截面形状呈“凹”字形,其两侧壁相对底壁呈倾斜地布置,从而相对内扣,不仅可从前后两相对侧对蜂窝网2022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可在其底壁、两侧壁及蜂窝网2022的边缘之间形成供弹性板10安置及活动的容置空间。
40.如图3及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框2021上还凸设有对位柱2023,对位柱2023位于定位框2021上与具有连接件100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对应地,灯体201的边框2011的对应侧的边缘处设有与对位柱2023相匹配的定位孔201b,从而在装配时,可通过对位柱2023与定位孔201b的插接实现快速定位,从而便于连接件100的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中的至少一者与灯体201的边框2011上对应的卡接孔201a相卡接。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两对位柱2023呈对称地布置于下插接条2026的左右两相对侧,边框2011的相对下侧壁的左右两相对侧的边缘处各设有一定位孔201b,两弹性板10呈对称地布置于上插接条2024的左右两相对侧,边框2011的相对上侧壁的左右两相对侧的边缘处各设有一卡接孔201a。
41.如图5和图6所示,更具体地,弹性板10包括定位部11、浮动部12及连接部13,定位部11与浮动部12呈水平地布置于弹性板10的首尾两侧端,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呈间隔开地布置于浮动部12上,且第一定位柱20位于靠近浮动部12的边缘处。其中,连接部13呈倾斜地或垂直地连接于定位部11与浮动部12之间,使得定位部11与浮动部12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且定位部11的长度大于连接部12的长度,而小于浮动部13的长度,从而便于弹性板10受压形变及复位。另外,定位部11、浮动部12及连接部13为一体式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42.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定位部11与浮动部12二者间的高度差h1为2-4mm,浮动部12上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的高度h2为10-15mm。从而便于第一定位
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之至少一者从穿置孔202a中伸出以卡接于对应的卡接孔201a中,还便于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之至少一者收容于对应的穿置孔202a中以避让,从而解除卡接或便于组接。更具体地,弹性板10的厚度为1-2mm,弹性板10的长度为70-80mm。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之间的间距l为15-20mm,第一定位柱20到弹性板10的尾侧端的边缘处的距离为3-5mm。
43.具体装卸过程为:装配时,先将蜂窝罩202的相对下端的两对位柱2023一一对应地卡接于边框2011的两定位孔201b中,实现蜂窝罩202与边框2011二者的相对下侧端的初步组接,再将蜂窝罩202的相对上侧端向着靠近边框2011的相对上侧端的方向推送,当两第一定位柱20靠近边框2011上的对应卡接孔201a时,按压两第二定位柱30,使得两第一定位柱20随之收缩避让,当蜂窝罩202被推送到位时,两第一定位柱20正好位于与对应的卡接孔201a相对的位置,此时解除对两第二定位柱30的按压,两第一定位柱20随之在弹性板10的恢复力的所用下向上复位至卡接于对应的卡接孔201a中,从而实现蜂窝罩202与边框2011的牢固组接;拆卸时,按压两第二定位柱30,使得两第一定位柱20收缩至退出卡接孔201a而收容于对应的穿置孔202a中,以解除与两卡接孔201a的卡接,再将蜂窝罩202的相对上侧端向着远离边框2011的相对上侧端的方向外拉,蜂窝罩202的相对下侧端的两对位柱202随之脱离所对应的定位孔201b,从而将蜂窝罩202从边框2011上拆下。
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连接件100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弹性板10及安设于弹性板10上的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由于弹性板10的相对首侧端固定连接于蜂窝罩202的边缘处,而弹性板10的相对尾侧端悬设于蜂窝罩202的相对内侧,结合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二者沿弹性板10的纵长方向间隔开地布置于弹性板10的相对尾侧端,从而在装配时,通过按压穿置于蜂窝罩202的边缘处的两穿置孔202a中的第一定位柱20或第二定位柱30,使得二者随着弹性板10的尾侧端以首侧端为支撑点相对蜂窝罩202做伸缩运动时,由显露于蜂窝罩202的外部的卡接位置运动至收缩于穿置孔202a中的避让位置,以便将蜂窝罩202整体对位安置于灯体201的边框2011中,直至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之至少一者位于与边框2011上对应布置的卡接孔201a相对的位置时,解除所施加的按压力,第一定位柱20与第二定位柱30在弹性板10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上移到至少一者卡接于对应布置的卡接孔201a中,从而实现蜂窝罩202与灯体201的组接,装配简单且快捷,有别于现有的螺丝固定及磁吸固定,有效简化组接工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100整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有效提高了组装效率,且成本相对低,进而提高了具有该连接件100的面板灯200的装配效率及使用的安全性,适于推广应用。
4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件,用于面板灯的灯体上蜂窝罩的组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弹性板及安设于所述弹性板上的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所述弹性板的相对首侧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蜂窝罩的边缘处,所述弹性板的相对尾侧端悬设于所述蜂窝罩的相对内侧,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二者沿所述弹性板的纵长方向间隔开地布置于所述弹性板的相对尾侧端,所述二者还呈可伸缩地穿置于所述蜂窝罩的边缘处的两穿置孔中,并具有显露于所述蜂窝罩的外部的卡接位置及收缩于所述穿置孔中的避让位置,处于卡接位置的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之至少一者用于与所述灯体的边框上对应布置的卡接孔相卡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包括定位部、浮动部及连接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浮动部呈水平地布置于所述弹性板的首尾两侧端,所述连接部呈倾斜地或垂直地连接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浮动部之间,使得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浮动部之间具有一定高度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而小于所述浮动部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所述浮动部及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呈间隔开地布置于所述浮动部上,且所述第一定位柱位于靠近所述浮动部的边缘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为钢板或塑料板,且铆接、焊接或螺纹连接于所述蜂窝罩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螺纹连接于所述弹性板上,且相对所述弹性板呈等高地布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及所述弹性板三者为一体式结构。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弹性板的长度为70-80mm,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之间的间距为15-20mm,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浮动部二者间的高度差为2-4mm。9.一种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灯包括灯架、灯体及蜂窝罩,所述灯体呈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灯架上,并可相对所述灯架转动,所述灯体包括边框、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边框上的散热器以及呈间隔开地布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前后两相对侧的光源模组与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与所述光源模组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光源模组供电及控制所述光源模组的光源的温及亮度,所述蜂窝罩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与所述边框的卡接配合,可拆卸地组接于所述灯体的出光端。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连接件呈对称地布置于所述蜂窝罩的相对上侧壁或下侧壁的左右两相对侧,或者,呈对称地布置于所述蜂窝罩的左右两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及具有该连接件的面板灯,连接件包括具有一定长度的弹性板及安设于弹性板上的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弹性板的相对首侧端固定连接于蜂窝罩的边缘处,弹性板的相对尾侧端悬设于蜂窝罩的相对内侧,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二者沿弹性板的纵长方向间隔开地布置于弹性板的相对尾侧端,且呈可伸缩地穿置于蜂窝罩的边缘处的两穿置孔中,并具有显露于蜂窝罩的外部的卡接位置及收缩于穿置孔中的避让位置,处于卡接位置的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之至少一者用于与灯体的边框上的卡接孔相卡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有效提高具有该连接件的面板灯的装配效率及使用的安全性。面板灯的装配效率及使用的安全性。面板灯的装配效率及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

罗一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莞市类行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8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0:30: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69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蜂窝   弹性   边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