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导联
目前临床上常规采用12个导联,即3个肢体导联加上3个加压肢体导联和V1V2 V3 V4 V5V6等6个胸导联。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次心电图检查时主张做18导联,即在常规12导联基础上加上V7V8 V9 V3R、 V4R、V5R等6个导联,以防止右室和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漏诊。
心电图导联机导联线分为红、黄、绿、黑、白五。红接右上肢,黄接左上肢,黑接右下肢,绿接左下肢『口诀:右手举红旗,(右)脚踩黑土地』。
白导联线的各导联均接胸前的相应导联: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与V4p.r.s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面。
V6:左腋中线与V4V5同一水平面。
V7:左腋后线与V4V5 V6同一水平面。
V8:左肩胛下角与V4V5 V6 V7同一水平面。
V9:左脊柱旁与V4V5 V6同一水平面。
V3R、 V4R、V5R与V3 V4 V5相应部位的右侧胸部。
二、正常心电图
(一)心电图上的时间与电压计算
    一般心电图在描记时走纸速度为25mm/s,定标为10mm。心电图图纸上每一小方格高、宽均为1mm,高度代表电压,1mm=0.1mV,宽度代表时间,1mm=0.04s,如果走纸速
度和电压有调整,必须另加注明。
(二)各波的命名与生理意义
(1)P波:为心电图曲线上的第一各波,是左、右心房除极波。
(2)Ta波:为心房复极波,一般埋藏在QRS波里。
(3)QRS波:为心电图曲线上第二个波,是心室除极波。QRS波中第一个向下波称为Q波,其后第一个向上波称为R波,若有第二个向上的波则称为R′波,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波称为S波,若有第二个向下波则称为S′波。若只有一个向下波称为QS波,QRS波振幅≤4mm的用英文小写字母q、r、s表示,振幅≥5mm则用英文大写字母Q、R、S表示。
(4)T波:为心电图曲线上第三个波,代表心室复极波。
(5)U波:有时在T波之后可出现一个波即为U波,一般认为是浦式纤维复极波。
(三)心率的计算方法
(1)P-P或R-R间隔时间,若心律不齐时,连续测量6~10个P-P或R-R间期,求其平均值,60除以间隔时间即为:
心率(bpm=60∕P-P或R-R(s)
(2)数P-P或R-R之间的小格数,1500除以小格数即为:
心率(bpm=1500∕P-P或R-R(小格数)
(3)计算连续6s距离内的P或R波数(起点的一个P或R波不计算在内)乘10,即可得心房率或心室率(bpm
(4)根据P-P或R-R间期时间(s)或格数,查表(心电图手册)。
三、分析心电图
(一)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
(1)窦性P波:P波在Ⅰ、Ⅱ、aVF中直立,aVR导联中倒置,余直立、双向或平坦,P波呈圆椎形,较光滑,标准导联中振幅<0.25mV,宽度<0.11s。
(2)P-QRS-T:波顺序出现,形态正常,节律规则,成人心律60~100 bpm。QRS波正常范围0.06~0.08<0.11s。
(3)ST段:肢导联中以R波为主的导联抬高≤0.05~0.1mV,下降<0.05 mV。胸导联V1V3抬高≤0.3mV,V4V6抬高≤0.1mV,下降<0.05 mV。
(4)T波:正常范围0.05~0.25s,电压最高不应>0.8 mV,肢导联中aVR导联中倒置,Ⅰ、Ⅱ中直立,Ⅲ导联中直立、双向或倒置,aVL、aVF因QRS波而异。胸导联中V1V3直立、双向或倒置,V4V6直立。V1直立时V2 V3绝对不应倒置、双向。以R波为主的导联不应倒置。T波与R波的比例不应低于1/10R.
(5)P-R间期在0.12~0.20s。
(6)P-P间期之间相差<0.12s。
(7)心率可受外界因素影响而逐渐变快或变慢,这种变化终止亦是逐渐的。
(二)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的房性P(P′波异于窦性P波。
(2)P′-R间期≥0.12s。
(3)多数代偿间歇不完全。
(4)可出现房性融合波。
(5)P′可不下传(称房性早博未下传)。
(6)P′后可跟随宽大畸形的QRS波(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称室内差异性传导)。
(7)同一导联P′形态多变(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亦称紊乱性心房率)。
(三)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的室上性QRS波。
(2)QRS波前无P波,若有P′波常为逆行的(倒置),P′-R间期<0.12s,P′波出现在QRS波后,则为R-P′0.20s,P′波可埋藏于QRS波中不易分辨。
(3)偶见房性融合波。
(4)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四)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
(2)其前无相应的P波,其后偶有逆行的P波。
(3)QRS波的方向与T波方向相反。
(4)常有完全性的代偿间歇。
(五)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期前收缩。
(2)房性P波(P′波)异于窦性P波(偶可相同)
(3)房性P波频率在150~250bpm,P′—P′规则。
(4)P′—QRS—T综合波常顺序出现,QRS波为室上性,P′—R>0.12s。
(5)起止突然,按压颈总动脉常能使发作终止。
(六)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1)QRS波为室上性。
(2)心律规则,频率160~250bpm,为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频率60~150bpm,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3)有或无P′波,有P′波时,在Ⅱ、Ⅲ、aVF导联中倒置,P′—R<0.12s。
(4)房性融合波。
(5)起止突然,按压颈总动脉常能使发作终止。
(七)室性心动过速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
(2)QRS波畸形,时间>0.12s。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QRS波可为一种、两种或多种形态。
(3心室率快,稍有不规则,R—R间期互差<0.04s(阵发性者,心室率140~180bpm,非阵发性者,心室率60~100bpm。
(4)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5)按压颈总动脉窦不能终止发作。
(八)心房扑动
(1)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性锯齿样扑动波(F波),频率250~350bpm。
(2)QRS波及T波形态基本正常。
(3心室率可规则(扑动波规则下传,2:1、)或不规则(不规则下传或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4)规则的F波中有时夹有少数心房颤动波(不纯性心房扑动),频率350~450bpm。
(九)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不规则的基线波动(f波)。频率350~650bpm。
(2QRS波—T波形态为室上性,也可与f波重叠,或伴心室内差异传导、室性期前收缩、预激综合征等发生改变,未用药时,心室率120~200bpm之间(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
(3R—R间期绝对不规整。
(十)心室扑动
(1)QRS—ST—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波幅较大匀齐的连续波动似正玄波(扑动波)。
(2扑动波较规则,频率为180~250bpm。
(十一)心室颤动
(1)QRS—ST—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基线的不规则波动(颤动波)。
(2)心室颤动波的快慢不规则,振幅大小不一,频率为150~500bpm。
(十二)逸博与逸博心律
(1)房性逸博
1在一个较窦性心动周期更长的间歇之后,出现一个房性P波(P波异于窦性P波)。
2P′—R间期0.12~0.20s。
(2)房性逸博心律
1窦性P波消失,连续出现三个以上的房性逸博。
2频率为50~60bpm。
(3)交界性逸博
1在较一个窦性心动周期更长的间歇之后,出现一个室上性QRS波。
2此QRS波前后可有逆行的P波,P′—R<0.12s,亦可无逆行P波,则亦是无关。
(4)交界性逸博心律
1连续出现三个以上的交界性逸博。
2频率为40~60bpm。
(5)室性逸博
1在较一个窦性心动周期更长的间歇之后,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
2一般其QRS波前后无逆行P波。如有窦性P波,则亦无关。
(6)室性逸博心律
1连续三个以上的室性逸博,起博点约低,QRS波宽大畸形越明显。
2心室率在25~40bpm范围之内。
3若有窦性P波可与QRS波无关,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十三)房室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1P-R间期≥0.21s(成人,小儿>0.18s,老年人>0.22s。
2P-R间期>正常最高值(视心率而定)。
3同一病人P-R间期右动态变化>0.04s。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式现象)
在一系列P波中,P-R间期依次呈进行性延长,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
    室,发生心室漏博,在漏博后得第一次搏动中,P-R间期又重新缩短,以后又重复上述表现。
(3)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
  P波规则地出现,发生周期性的QRS波脱漏。
P-R间期是固定的。
(4)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
有一定比例的QRS波漏搏。
P-R间期长短不一,无一定规律性。
(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P-P和R-R间期都各自维持自己固有的规律性。
P波的频率较QRS波频率快。
P波与QRS波之间无固定关系。
起搏点位于房室束分叉以上,则QRS波形态正常,频率常在40bpm以上;若起搏点位于房室束分叉以下,则QRS波增宽、畸形,频率常在40bpm以下。
(十四)心肌梗死
急性期的心电图特征
病理性Q波:多在发病后10h出现。Q波电压≥随后R波的1/4, Q波时间≥0.04s, Q波可出现切迹或顿挫。
损伤型ST段抬高,弓背向上:一般发病后即可出现,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梗塞区对应导联ST段压低。
T波的改变:早期T波高大而宽,常与ST段融合成单向曲线,后期T波倒置,呈冠状T波。
亚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病理性Q波,但可以逐渐变浅。
ST段基本恢复正常。
T波倒置。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病理性Q波:可以变浅,少数可以消失。
无ST-T的改变。
无Q波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ST段的改变:除AvR、V1导联之外,其余导联ST段普遍降低。
T波的变化:除AvR、V1导联之外,其余导联为冠状T波或双向。
R波的振幅可降低或V1-V6导联上R波的振幅逐渐降低。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5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67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波群   心电图   导联   出现   心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