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早期玻璃的特点

天工|2020年第3期
文  王子凡
中国古代早期玻璃的特点
玻璃是石英砂经过高温熔融后,变化成一种液态的无机物质,冷却后在室温中并不出现晶体结构。玻璃是一种硅酸盐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石英,熔点是1750℃,由于条件限制,古代的烧制技术是无法达到这个温度的,所以必须要在玻璃的主要原料中添加助熔剂,才能降低玻璃的熔点而制造出玻璃。多种不同矿物的不同组合,都可以帮助石英达成熔融的效果而制成玻璃。
一、“玻璃”与“费昂斯”
“玻璃”在中国古汉语中被称为“壁琉璃”,或是简称“琉璃”。“琉璃”一词原本出自于外语,在西汉桓宽所著的《盐铁论》中第一次被记载:“鼲(hún)貂狐貉,采旃文罽,充于内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罽宾国……出……壁琉璃。”《汉书·地理志》(下)中也记载到:“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琉璃……”
从出土器物显示,中国的原始玻璃最早出现于西周,而真正成熟的玻璃制品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才陆续出现。世界上玻璃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地区,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种以石英为主要原料的粉末经过高
温熔融而产生的原始玻璃“费昂斯”。而真正成熟的玻璃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才出现在古埃及和叙利亚地区。玻璃的概念和基本的制作工艺应该是从西亚进入中国的。但是根据从西周墓穴中出土的已知中国最早的“费昂斯”,其化学成分与西亚地区的化学成分略有不同。古埃及与两河流域一直以来都是使用天然纯碱加石灰作为助熔剂,被称为“钠钙玻璃”。中国最早合成真正的玻璃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期的主要原料是石英,所搭配使用的助熔剂是含有铅、钡的天然矿物质原料,制成的玻璃称为“铅钡玻璃”,在我国出土的战国至两汉的玻璃,大多数都属于铅钡玻璃,成分与国外玻璃截然不同。这说明,虽然最早的原始玻璃是由西亚地区传入中国,但是中国人在国外制作玻璃的原料基础上改变了配方。
而“费昂斯”一词出自意大利语,最初是指欧洲中世纪在意大利费安斯出产的一种蓝釉陶,欧洲人发现这种蓝釉陶与古埃及人制造的一种“原始玻璃”在外形和颜上非常相似,便也将其称之为“费昂斯”。之后,“费昂斯”便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人工合成的“原始玻璃”物质的统称。虽然两者在原材料上大致相同,但是其制造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费昂斯”是原始玻璃,也就是“玻璃”的前身。
二、原始玻璃的生产工序
古代原始玻璃的生产工序,可分为“造胎”“上釉”“烘烧”三个步骤。“费昂斯”胎芯部分的主要成分是苏打、石灰、石英砂以及其他微量杂质。胎体塑造成型后先晾干,之后再加工修整、上釉。其釉料成分与胎
芯成分一致,再加入铜矿作为着剂,质地较胎芯更为光滑,其上釉方法主要有三种,每一种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风干法:“费昂斯”胎原料混合水份,塑成器物之后风干,氯化钠成分升至表面结成晶体,入窑烘烧时与石英砂融合成光滑的表面。浸釉法:塑造成型的“费昂斯”经过风干之后,浸入釉料之中或者用其他方式涂上,即如陶瓷的浸釉法。埋粉法:“费昂斯”胎体风干后,埋于研磨细釉的釉粉之中,一同入窑烧成。釉粉与费昂斯胎体发生作用而黏合,其他不与胎体接触的釉粉不会黏接在一起,烧成后容易清除。
以上三种施釉方式所得的效果各有不同,风干法造成原始玻璃的外露处较好,隐蔽处釉面较薄。浸釉法的胎体釉面较厚,可见釉料流动的痕迹。埋粉法,釉面不均匀,近火面比背火面的釉层要厚,釉层与胎体之间的分层明显,没有过渡区域。而中国“费昂斯”釉面光洁均匀,应该是使用浸釉法,有可能是受到当时制陶施釉技术的影响。
[摘 要]西周时期,中国就能够独立生产原始玻璃制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玻璃生产工艺的改进,中国的原始玻璃形成了独具特的艺术风格。从认识中国早期玻璃制品的材料成分与制作工艺入手,通过分析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早期玻璃制品的形式特征,以合成材料、制作工艺、形式特点三个要素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古代早期玻璃的特点。
[关键词]古代玻璃;“费昂斯”;“蜻蜓眼珠
[中图分类号]J527.3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0)3-0010-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王子凡.中国古代早期玻璃的特点[J].天工,2020(3):10-11.
1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美史话
三、西周时期原始玻璃的特征
中国原始玻璃的特点是,造型单一,颜单调,体积细小。器型主要分为管状和串珠,泽上只有松石绿和深绿,以及其他的罕见泽。中国出土的西周原始玻璃是利用石英砂成型的,再经过加热使部分石英晶体熔融而成型,其外表也与西亚出土的“费昂斯”十分相似,烧成温度约在800℃~1000℃之间,露火部分的石英砂熔融效果较强,胎芯部分的石英砂熔融较弱,残存的晶体也较为明显,一般原始玻璃的外层釉料研磨较细,在加入染剂后,外表光滑明亮。西周时期的原始玻璃主要器型为管形、球形、橄榄形、算珠形四种。
西周时期的原始玻璃所用的助熔剂配方并不统一,以氧化铝和氧化钙为主要成分,是利用当地或周围所产的黏土掺和大量的石英所制成的。考古发现西周时期出土的原始玻璃器物,一般与各种玉石玛瑙等材质管珠在一起,通常在人体骨架的位置发现,作用应该是与这些玉石玛瑙器物组合而成的配饰。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玻璃特征
原始玻璃的制造工艺不同于冶炼青铜器和陶瓷,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早期玻璃制品都具有高度的专业水平。中国成功自制的较为成熟的玻璃的特点是利用铅和钡作为助熔剂,铅和钡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玻璃的成型温度,改善了原始玻璃,从而生产了真正的玻璃原料。另外,战国时期的湖北地区曾经生产过以钾、钠、钙为助熔剂的热加工玻璃珠。
春秋晚期,中国出现了新的玻璃品种,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在剑格上镶嵌有两块半透明的浅蓝玻璃,两块玻璃形状不同,一块呈球冠形,另一块形状不规则,其直径不超过1厘米。这两块玻璃显然与西周时期的浅绿且透明度较低的原始玻璃截然不同,经过分析两块玻璃的制作原料中不含铅、钡,应属于新型的玻璃制品。这一时期有颇多的新型玻璃制品出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蜻蜓眼珠”。
“蜻蜓眼珠”一词起源于玻璃珠表面上的纹饰,表面观察为若干颜套环,部分微凸起于胎体表面,很像蜻蜓的复眼。“蜻蜓眼珠”款式多样,除微凸于胎体之外,并有一些平浮于珠面,也有凸起呈角锥状,眼
珠组合除了呈同心圆排列之外,也有离心圆。在玻璃坯体上配上蓝白两种调的玻璃,做出乳钉纹。根据湖南省出土的“蜻蜓眼珠”玻璃及玻璃管发现,其原料中含有钠、钙成分,与西方的“钠钙玻璃”的组成配方一致。
战国时期,是“蜻蜓眼珠”的鼎盛时期,中国出土的早期“蜻蜓眼珠”的造型十分简单,不含铅、钡,属于“钠钙玻璃”的范畴,显示出此时的中国在制造玻璃的工艺上属当时较为先进水平。根据中国本土自制的具有中国特的“蜻蜓眼珠”的化学组成和风格分析,可以将中国的“蜻蜓眼珠”分为四大类。第一类:组合型“蜻蜓眼珠”,纹饰结构复杂,珠体上不仅有眼的纹饰,而且还有不同颜玻璃组成所构成的几何图案。第二类:小点网纹“蜻蜓眼珠”,其眼饰通常为交错排列,再加上白小圆点排列组成的网纹图案作为分隔,部分网纹交织点再增加一个眼纹装饰。其特点是填充更多的眼纹之间的空位并且使整个图案排列的更为对称,纹饰组合也要求系统性和规律性。第三类:陶胎“蜻蜓眼珠”,以赭画出实线的网纹,其眼纹装饰由棕、黄、天蓝等玻璃质涂料组成,底为白,可以更好地衬托出整体的斑斓效果,眼纹装饰均微凸于珠面。第四类:方形“蜻蜓眼珠”,整体略作矩形立方体,圆角。表面的八个圆角都用淡绿颜料进行装饰,并在周围图绘棕圆圈,圈的中间有棕的小点,圈与点之间有白料进行装饰。
通过对中国早期玻璃特点的探究,我们发现中国玻璃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为铅、钡成分之外,其配方在不同年代都处于不停地改变之中,如西周时期的原始玻璃的主要助熔剂为铅、钡,但在春秋
战国“蜻蜓眼珠”十分流行的时期,其主要助熔剂成分为钠、钙,从而使中国的玻璃制造工艺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制作出了真正的玻璃。这样的演变也是中国玻璃发展与西方最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宋燕,马清林.宁夏固原北周田弘墓出土玻璃残片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8(2):35-42.
[2]董俊卿,李青会,干福熹,等.一批河南出土东周至宋代玻璃器的无损分析[J].中国材料进展,2012(11):9-15.
[3]干福熹.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发展[J].自然杂志,2006(4):187-193.
[4]王小茉.玻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J].装饰,2006(10):30-31.
[作者简介]
王子凡(1991.12—),男,汉族,籍贯安徽芜湖,景德镇陶瓷大学20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陶瓷设计装饰研究。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
玻璃助剂
(编辑:李艳韬)
1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3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66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玻璃   中国   原始   眼珠   蜻蜓   出土   成分   胎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