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本草考证1

黄芪本草考证
医生在线网 2007-03-05 来源:医生在线
黄芪的本草考证
中国药师 1999年第4期第2卷 综述与专论
作者:张继 徐纪民 赵京春 张莉雅
单位:张继 徐纪民(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00050);赵京春(北京宣武区中医院);张莉雅(黑龙江庆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黄芪;本草考证
  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中国药典》[1]1995 年版一部规定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holicus (Bge.) Hsi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另有一种红芪来源于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 Maz
z.它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原名“黄耆”,列为上品,后代诸家本草多有记载。
  1 黄芪的产地
  黄芪产地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名医别录》[3]陶弘景谓:“生白水(今四川松潘或碧口附近)者冷,补……生蜀郡(今四川梓潼、平武、成都、雅安)白水、汉中(今陕西南郑)。《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4]载 “陶隐居云第一出陇西(今甘肃陇西),洮阳(今甘肃临潭县西南),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今四川黑水),宕昌(今甘肃岷县之南)者,白,肌 理粗,新者亦甘而温补。又有蚕陵(今四川茂汶西北)白水者,理胜蜀芪者而冷补。”“臣禹锡等按蜀本草图经云……宜州、宁州(今四川、陕西及甘肃三省边境 毗邻地区)者亦佳。”由此可见黄芪的最早产地为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毗邻地区,然品质明显有异。以后,唐.《新修本草》[5]有关黄芪地道产地的记载有所变动,称“今出原州(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县或甘肃镇原)及华原(今陕西耀县)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表明黄芪的产地向东北移至陕西的中部和宁夏南部地区,并强调“蜀汉不复采用”。宋《图经本草》[6]曰:“今河东
陕西州郡多有之”,进一步强调陕西各地多产黄芪,并有了“河东”即山西产黄芪的记载。《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苜蓿根[3]载,别说云:“黄耆本出绵上(今山西沁源西北)为良。……今图经所绘宪水(今山西静乐)者即与绵上地相邻尔”。元.《汤液本草》[7]王好古谓:“沁州,绵上是也”。《本草求真》[8]黄宫绣曰:“出山西黎城。”(今山西黎城西北)。可见黄芪产地又从陕西逐渐移至山西,最终稳定在山西。自《植物名实图考》[9](1848年)始有蒙古产黄芪之说,吴其浚说:“……有数种。山西、蒙古产者佳。”至于何时开始使用东北的黄芪,记载很少只有清末的《本草思辨录》[10]周岩谓:“黄芪中央黄,次层白,外皮褐,北产体虚松而有孔,”,其“北产”可能指东北,而“体虚松而有孔”之说如以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性状特征作比较,更接近主要分布于华北及东北的膜荚黄芪。民国初陈仁山著的《药物出产辨》[11]载:“正芪产区有三处:一关东,二宁古塔,三卜奎,产东三省,现时山西大同、忻州地区,内蒙古及东北产者为优。”
  2 黄芪的品质
  关于黄芪的品质本草记载较多,《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4]引有“陶隐居云……第一出陇西,洮阳,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白,肌理粗,新者
亦甘而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者,可作膏贴,俗方多用,道家不须。”,认为甘肃南部产的黄芪好,后宋《图经本草》[6]略加补充,苏颂曰:“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耆,然有数种,有白水耆,有赤水耆,有木耆,功用并同而力不及白水者,木耆短而理横。……黄耆至柔韧皮微黄褐,肉中白。”阐明黄芪并非一种,功效也有所不同,并强调黄芪“柔韧”。元《汤液本草》[7]王好古谓:“味甘如蜜,兼体骨柔软如绵”,强调“味甘”,而后明代《救荒本草》[12]朱?称:“黄耆处处有之……以坚实如箭杆者良。”,开始有黄芪独根者良的记载,以后历代本草又有类似的描述,如:《本草品汇精要》[13]刘文泰称:“黄耆质柔韧皮微黄褐。”《本草原始》[14]李中立又说:“生山西沁州绵上名绵耆,一云折之如绵,故谓之绵耆……”“凡用黄耆,以长二三尺,紧实如箭干为良,多歧者劣”及“肉白心黄仿佛人参防风。”并于所附的药材图(图1)注有“多歧劣”。清《本草从新》[15]吴仪洛载:“形如箭竿者佳,绵软而嫩,无丫枝,故又称绵芪。切片外白中黄,金井玉栏。”,《本草求真》[8]黄宫绣曰:“出山西黎城。大而肥润箭直良。”,《植物名实图考》[9]吴其浚说:“有数种。山西、蒙古产者佳,”,强调山西和内蒙产的黄芪佳。《本草思辨录》[10]周岩谓:“黄芪中央黄,次层白,外皮褐,北产体虚松而有孔,味甘微温”。到了民国初的陈仁山
著的《药物出产辨》[11]载“现时山西大同、忻州地区,内蒙古及东北产者为优。”才明确了东北产的黄芪好的记录。可见黄芪的地道产地随时代的改变而有所变动,但其性状则前后基本一致,均认为“其皮绵软,体直无分枝,味甜者佳”。
  3 黄芪的来源
  黄芪的植物形态描述,最早见于唐.《新修本草》[5]。苏敬曰:“叶似羊齿,或如蒺藜,独茎,或作丛生。”《四声本草》[4]肖炳曰:“花黄”。宋《图经本草》[6]苏颂曰:“根长二三尺,独茎,作丛生,枝干去地二三寸。其叶扶疏作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八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荚子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芪。……黄芪质柔韧,皮微黄褐,肉中白。”明《救荒本草》[12]对黄芪的植物描述更详,朱?谓:“其叶扶疏作羊齿状,似槐叶微尖小。又似蒺藜叶阔大而青白;开黄紫花如槐花大。结小尖角,长寸许。”,明《本草原始》[14]李中立曰:“肉白心黄,仿佛人参防风。”通过上述文字描述,再参《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4]附的“宪州黄芪”(图2)所显示的黄芪植物特征来看,与今中国药典规定的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植物主要分类特征基本相符,故可认为我国宋代以后所用的黄芪和当今商品黄芪来源类同。这一点和肖培根先生[18]的考证结果类同。
  4 黄芪的伪劣品
  黄芪的伪品,自宋代就明确提出,宋《图经本草》[6]曰:“今人多以苜蓿假作黄芪,折皮亦似绵颇能乱真,但苜蓿根坚而脆,黄芪至柔韧皮微黄褐,肉中白,此为异耳。”,后元《汤液本草》[7]进而明确。王好古谓:“黄芪味甘,柔软如绵,能令人肥,苜蓿根味苦而坚脆,俗呼为土黄芪,能令人瘦,用者宜审。”,以上所作伪品之描述,颇似60年代黄芪伪品紫苜蓿根Medicagosatival.。明确指出黄芪劣品者见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6],此书有“雷公云:凡使勿用木芪,草真相似,只是生时叶短并根横”。的记述。此外,清《本草从新》[15]吴仪洛则载:“五台芪口芪皆不堪入药。”、《本草求真》[8]黄宫绣曰:“大而肥润箭直良。瘦小黑坚硬不软者,服之令人胸满”、《植物名实图
考》[9]吴其浚说:“有数种。山西、蒙古产者佳,滇产性泻,不入用。”,除“五台芪、口芪皆不堪入药”难理解外,表明除正品黄芪,还存在着不能入药的伪劣品。
  5 黄芪的栽培
  明《本草纲目》[16]时珍曰……“嫩苗亦可?淘茹食。其子收之,十月下种,如种菜法也可。”,而后清《本草疏证》[17]邹澍称:“黄芪十月种,如种菜法……。黄芪根茎皆旁无起歧互独上独下。”。根据古今蔬菜,大多以种子繁殖而成,这一点和现在黄芪采用先选种、催芽、9月10月秋播的载培方法类同。由此可见中国黄芪载培至少始于明代。
  6 讨论
  6.1  从历代本草有关黄芪产地的记述,可以看出自南北朝《名医别录》起,黄芪的地道产地随朝代的更换而变迁,初始产于四川中部(蜀郡)、北部(白水),陕西的西 南部(汉中)及甘肃南部(陇西,洮阳)地区,唐代移到甘肃的东北部(原州)和宁夏的南部(华州),宋代黄芪产地移至山西中部(绵上),至清代后期,黄芪地 道产地扩展至内蒙,直至民国时期才扩展到东北三省。
  6.2 黄芪的品质优劣,自《救荒本草》朱?曰:“以坚实如箭 杆者良”,迄今黄芪多以不分枝者为佳。然而,明代前诸家本草并无此记载,仅以其泽(黄白)、味(甜)、质(柔韧)等描阐述。然自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 用本草》所附黄芪原植物图起,以后数种本草所附植物、药材图多有分枝。因此,延续至今的“分枝黄芪质次”的观点能否成立,有待进一步比较研究。
  6.3  从历代本草有关黄芪的品质记载及黄芪地道产地的迁移,可以认为我国古代使用的黄芪并非单一品种,且明显存在混乱。真正品原植物为何。在宋代前,由于本草对 黄芪记载简单,地道产地变化大,加上黄芪的药用品种多,故难以确切定论。而宋代后,黄芪的植物描述逐渐详细,地道产地开始稳定,并与以后的地道产区基本相 符。综合古今本草关于黄芪的产地和形态的考证,及各种本草中所附图中的“宪州黄芪”可以认为其原植物系目前中国药典所载的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ceus (Fisch) Bge.或其变种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6.4 以明《本草纲目》的记载“十月下种,如种菜法”表明起码明代我国就有了黄芪的栽培。
  6.5 黄芪自宋代后本草多记载为山西,并与目前黄芪的主产地基本相符,从产地调查结果看,山西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和适宜的生产环境”故建议山西应努力发展为我国黄芪的主要生产基地。
  致谢:本文得到金世元教授的指导,审阅,并提出宝贵修改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95版.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127
  2 孙星衍等辑.汉,神农本草经.周学海核刻本.1891.卷1.29页
  3 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卷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4
  4 宋,唐慎微著,张存惠重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78
  5 唐,苏敬.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卷七.合肥科学出版社.1981.192
  6 宋,苏颂,尚志均辑校.本草图经..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3
  7 元,王好古,崔麈等辑校.汤液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5
  8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59.5
  9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七.上海:中华书避.1963.151
  10 清,周岩(光绪30年).本草思辨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25
  11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1920年版.1970重订.新医药出版社.
  12 明,朱?.救荒本草.上之前.草部.九.中华书局.1950.
  13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上册.商务印书馆.266
  14 明,李中立.本草原始.卷1.清善成堂刻本.28~29
  15 清,吴仪洛.本草丛新.草部.六.北京:中国书店.1985.
  1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96
  17 清,邹澍.本草疏证.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67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2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62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黄芪   本草   产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