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物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背景技术:



2.室内装潢除了包括墙面、柜体等装饰外,通常认为家用电器、家具等包含于储物组件的家用设备也属于室内装潢的一部分,为了提升室内装潢的一体性,人们提出将家用设备设置于墙面或柜体以内,增加整体美观性、实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3.现有技术中为适应人们的上述需求。提出了根据墙面或柜体的实际容积,调整家用设备中储物组件的外形结构,从而防止其与墙面或柜体的内壁或外棱边之间发生碰撞或接触,并想要借此实现储物组件顺畅的开闭存储空间且不会因干涉而发生损坏的效果。然而,墙面和柜体的形状和容积各式各样,利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原理上不可能实现对不同墙面或柜体的普遍适用性,因此,该技术方案只能应用于小型家用设备定制的情境下,从而造成大量成本的耗费,且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储物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物组件与外部环境件发生干涉,导致室内装潢一体性差,储物组件使用年限缩短,以及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和普遍适用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冰箱。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储物组件,包括箱体、门体和铰链组件;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开口侧,用于隔绝或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部储物空间与外部环境;所述箱体在所述开口侧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棱和第二侧棱,所述门体包括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三侧棱和第四侧棱,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一侧棱和所述第三侧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侧棱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棱和所述第二侧棱;在所述门体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所呈夹角,随所述连通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由隔绝状态打开至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门体以所述第一转轴为旋转轴旋转;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门体随所述连通程度的提高,而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连通开口的方向移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包括同时与所述第三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五侧棱;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所述隔绝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五侧棱沿预设的第一侧棱轨迹向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侧棱轨迹的曲率半径为所述门体的门体厚度的0.7倍至0.85倍。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的夹角为3度至10度其中之一。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还包括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三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的第六侧棱,所述第六侧棱与所述第四侧棱相互连接,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六侧棱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棱远离所述箱体一侧,所述第六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同时设置于第一基准面内;在所述门体由所述隔绝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第六侧棱沿预设的第二侧棱轨迹向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侧棱轨迹上相对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第一最远点,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不大于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为1毫米至10毫米其中之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四侧棱沿第二方向延伸;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门体随所述连通程度的提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所述连通开口的方向移动,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向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包括同时与所述第三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五侧棱;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五侧棱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所述连通开口的方向移动,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向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五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同时设置于第一基准面内;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五侧棱在所述铰链组件的作用下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夹角在负值范围内逐渐增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还包括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三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的第六侧棱,所述第六侧棱与所述第四侧棱相互连接,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六侧棱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棱远离所述箱体一侧,所述第六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同时设置于第一基准面内;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六侧棱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所述连通开口的方向移动,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向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且所述连通程度提高的过程中,所述第六侧棱在所述铰链组件的作用下沿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夹角在负值范围内逐渐增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链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的第一导向槽,以及相互对应的第二转轴和第二导向槽;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第四侧棱一侧;在所述门体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所述内部储物空间与所述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向所述第一转轴施加第一引导方向的导向作用,所述第二导向槽向所述第二转轴施加第二引导方向的导向作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门体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所述内部储物空间与所述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外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发
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接收部,所述外发出部始终位于所述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外接收部始终位于所述内接收部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所述隔绝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保持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外发出部处,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中的第一内发出部移动至第一内接收部;所述第一内发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发出部远离所述第四侧棱且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一侧,所述第一内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发出部远离所述第四侧棱且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一侧。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一偏向夹角,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一内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内接收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偏向夹角从负值逐渐增大。
1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偏向夹角由-40度至-2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0度至10度其中之一。
2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至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二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二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外发出部移动至第一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内发出部移动至第二内接收部;所述第一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二内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一外发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一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内接收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
2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二偏向夹角,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三偏向夹角,在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外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同步由所述第二内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内接收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偏向夹角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偏向夹角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第二引导方向所呈夹角逐渐减小。
2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偏向夹角由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51度至65度其中之一,所述第三偏向夹角由0度至1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
2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打开至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的夹角为11度至20度其中之一。
2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外发出部和所述第一外接收部之间的第一外转轴轨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内发出部和所述第二内接收部之间的第二内转轴轨迹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65至0.85。
2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至第三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三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第二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三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
二外发出部移动至第二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三内发出部移动至第三内接收部;所述第二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发出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三内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二外发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二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内接收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
2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四偏向夹角,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五偏向夹角,在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二外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同步由所述第三内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三内接收部的过程中,所述第四偏向夹角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所述第五偏向夹角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第二引导方向所呈夹角逐渐增大。
2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偏向夹角由51度至65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90度后,逐渐减小至50度至60度其中之一,所述第五偏向夹角先保持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不变,后由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65度至85度其中之一。
2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打开至所述第三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的夹角为75度至95度其中之一。
2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二外发出部和所述第二外接收部之间的第二外转轴轨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三内发出部和所述第三内接收部之间的第三内转轴轨迹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55至0.7。
3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至第四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四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第三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第四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三外发出部移动至第三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四内发出部移动至第四内接收部;所述第三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外发出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四内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三外发出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内发出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
3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六偏向夹角,在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三外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三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同步由所述第四内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四内接收部的过程中,所述第六偏向夹角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第二引导方向所呈夹角逐渐增大。
3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六偏向夹角由65度至85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86度至90度其中之一。
3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打开至所述第四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的夹角为100度至125度其中之一。
3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三外发出部和所述第三外接收部之间的第三外转轴轨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四内发出部和所述第四内接收部之间的第四内转轴轨迹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5至0.4。
3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程度包括第一连通程度、第
二连通程度、第三连通程度和第四连通程度至少其中之一,所述门体对应具有第一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第三连通状态和第四连通状态至少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隔绝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55倍至0.6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倍至0.8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55倍至0.6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倍0.75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5倍至0.5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55倍至0.65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三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6倍至0.6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3倍至0.4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四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6倍至0.7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25倍至0.35倍其中之一。
3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程度包括第一连通程度、第二连通程度、第三连通程度和第四连通程度至少其中之一,所述门体对应具有第一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第三连通状态和第四连通状态至少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隔绝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45倍至0.5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5倍至0.85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45倍至0.5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5倍0.85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35倍至0.4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倍至0.8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三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1倍至0.2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3倍至0.4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四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05倍至0.1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1倍至0.15倍其中之一。
3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的门体厚度大于等于2厘米。
38.为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储物组件。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物组件,通过限定门体在连通程度较小时,以铰链组件上第一转轴为旋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门体产生一定开度后,在连通程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中,逐渐沿平行于箱体第一侧棱和门体第三侧棱的方向向连通开口方向内缩,从而能够对外部环境件形成避让,上述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了门体转动打开和内缩避让两方面运动分量,并分阶段引导门体实现上述动作,能够有效解决储物组件与外部环境件发生干涉的技术问题,使得储物组件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件限制而增强室内装潢一体性。
附图说明
4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冰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储物组件的部分结构在门体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储物组件的部分结构在门体处于第一连通状态以后的其他连通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3.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储物组件的另一部分结构在门体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4.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储物组件的另一部分结构在门体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5.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储物组件的另一部分结构在门体处于第三连通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6.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储物组件的另一部分结构在门体处于第四连通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7.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储物组件的铰链组件的部分结构在门体处于不同状态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49.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0.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冰箱,所述冰箱包括一种储物组件,用于提供用户存取物品的储物空间10,并可以被具体用于形成所述冰箱的冷藏室和/或冷冻室,所述储物组件中可以包括搁架、抽屉和/或瓶座等附加结构,以赋予所述储物组件其他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功能。所述冰箱还可以包括一种制冷系统,用于为所述储物组件提供冷量,所述制冷系统可以具体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
5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的储物组件,所述储物组件可以设置于任何家用设备中,并优选地,可以设置于诸如上述冰箱等的家用电器中,以提供所述家用设备防止与外部环境件干涉,以及嵌设与室内其他装潢的功能。
5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物组件可以包括箱体100、门体200和铰链组件300。其中,门体200通过铰链组件300,枢转地连接于箱体100的开口侧,用于隔绝或连通箱体100的内部储物空间10与外部环境900;铰链组件300则用于辅助门体200实现对内部储物空间10与外部环境900连通的控制,并为门体200的动作提供导向。此外,箱体100在所述开口侧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棱11和第二侧棱12,门体200包括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三侧棱23和第四侧棱24,铰链组件300包括第一转轴31。
53.在门体200隔绝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时,也即在隔绝或关闭姿态下,第
一侧棱11和第三侧棱23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四侧棱24同时垂直于第一侧棱11和第二侧棱12;在门体200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的过程中,第三侧棱23与第一侧棱11所呈夹角(图2中示出为θ1),随所述连通程度的提高而增大。从而,门体200能够被枢转打开,以形成连通开口,供用户方便地存取物品。
54.进一步地,在门体200通过铰链组件300由隔绝状态打开至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门体200以第一转轴31为旋转轴旋转。在门体200通过铰链组件300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门体200随所述连通程度的提高,而沿第一方向d1向靠近连通开口20的方向移动。如此,门体200首先发生定轴转动,到达第一连通状态所在位置后,进一步整体背离外部环境件地,沿第一方向d1向连通开口20方向移动,从而相对于箱体100和连通开口20而言发生内缩,如此便于门体200枢转打开,且不会产生沿第一方向d1向背离连通开口20一侧的运动分量。
55.值得注意地,本实用新型下文中虽然以“隔绝—连通状态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进行描述,但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包含下述过程和对应结构配置的全部或部分,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实现“连通状态由高到低—隔绝”的过程。同时,连通开口20可以被解释为门体200和箱体100共同限定出的、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的连接通道、区域、范围或空间。所述门体厚度可以是大于等于2厘米的任何一个数值,诸如2厘米、8厘米、15厘米。
56.此外,上述对连通程度的定义,在设备侧层面可以理解为内部储物空间10向外部环境900释放的程度,而在用户侧面可以理解为用户存取物品的难度。上述对连通状态的定义在于,门体200对应于不同的所述连通程度,所呈现的动作状态和/或位置状态。所述隔绝状态的定义在于,内部储物空间10与外部环境900之间不存在理论上的连通关系时,门体200所呈现的动作状态和/或未知状态。所述隔绝状态可以被解释为所述连通状态中的一种,也即,门体200处于所述隔绝状态可以是门体200处于一种使得内部储物空间10与外部环境900之间的连通程度为0的连通状态,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排斥对两者做区分解释所形成的技术方案。
5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以门体200整体及其上各个侧棱的为对象的技术方案,继续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情形下,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门体200处于隔绝状态,或实现门体200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的连通程度为0,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或实现门体200由隔绝状态打开至第一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由连通程度为0变化为第一连通程度。
58.具体地,门体200包括同时与第三侧棱23和第四侧棱24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五侧棱25。当门体200通过铰链组件300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在门体200由所述隔绝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第五侧棱25沿预设的第一侧棱轨迹251向靠近箱体100的方向移动,第一侧棱轨迹251的曲率半径为门体200的门体厚度的0.7倍至0.85倍,具体可以是0.7、0.74、0.76、0.78、0.83、0.85等的其中之一。从而,能够限定出第一转轴31在在门体200上至少相对于第五侧棱25的位置,在满足上述曲率半径条件的前提下,能够保持门体200在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不过分沿第一方向d1向背离连通开口20一侧突出,且不过分挤压箱体100,
特别地,不过分挤压门体200和箱体100之间的封条或其他装饰件。
59.基于此,当门体200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第三侧棱23与第一侧棱11的夹角θ1为3度至10度其中之一,具体可以是3度、6度、8度、10度等的其中之一。如此,能够防止门体200在初始状态即过分打开,导致后续枢转打开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背离连通开口20一侧的运动分量。
60.此外,门体200还可以包括同时垂直于第三侧棱23和第四侧棱24的第六侧棱26。其中,第六侧棱26与第四侧棱24相互连接,在门体200隔绝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时,第六侧棱26设置于第三侧棱23远离箱体100一侧,第六侧棱26和第四侧棱24同时设置于第一基准面21内。以第六侧棱26为观察对象而言,则在门体200由所述隔绝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第六侧棱26沿预设的第二侧棱轨迹262向靠近箱体100的方向移动,第二侧棱轨迹262上相对与第一基准面21的第一最远点n1,与第一基准面21的垂直距离不大于第一距离值。如此,能够直接限定第六侧棱26不过分沿背离连通开口20的方向突出,防止门体200与外部环境件,特别是设置于侧边的外部环境件发生干涉。
61.优选地,第一距离值为1毫米至10毫米其中之一,具体可以是1毫米、2毫米、4毫米、7毫米、10毫米等的其中之一。从而,能够适应大部分需要进行嵌设的室内装潢环境。
6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门体200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或实现门体200处于第一连通状态以后的其他连通状态(诸如第二连通状态、第三连通状态和/或第四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较第一连通程度更大的其他连通程度(诸如第二连通程度、第三连通程度和/或第四连通程度),或实现门体200由第一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其他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由第一连通程度变化为所述其他连通程度。
63.具体地,在门体200隔绝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时,第四侧棱24沿第二方向d2延伸。在门体200通过铰链组件300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门体200随所述连通程度的提高,沿第一方向d1向靠近连通开口20的方向移动,并沿第二方向d2向远离箱体100的方向移动。如此,门体200在经过以所述第一转轴31为旋转轴的定轴转动后,会在枢转打开过程中随动地,整体向远离箱体100并靠近连通开口20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门体200的整体运动可以看作枢转运动,与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中间方向变向或定向地平移运动的复合运动,从而能够不影响连通程度提升的同时,保证门体200不与外部环境件发生干涉。
64.隔离门体200上的至少一个其他侧棱来观察,则可以进一步产生如下技术方案,下述技术方案可以是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也可以是与上述技术方案相独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门体200包括同时与第三侧棱23和第四侧棱24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五侧棱25。基于此,在门体200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第五侧棱25沿第一方向d1向靠近连通开口20的方向移动,并沿第二方向d2向远离箱体100的方向移动。从而,第五侧棱25不仅不会产生沿第一方向d1向背离连通开口20一侧的运动分量,还不会产生沿第二方向d2向靠近箱体100一侧的运动分量,也即,第五侧棱25不仅不会与外部环境件发生干涉,还不会挤压箱体100或箱体100与门体200之间的其他结构件。
65.对于第五侧棱25的具体动作过程,可以定义一个第一基准面21来具体进行描述和
限定。在门体200隔绝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时,第五侧棱25和第四侧棱24同时设置于第一基准面21内。进一步地,在门体200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第五侧棱25在铰链组件300的作用下沿第一移动方向m1移动。具体地,第一移动方向m1与第一基准面21的夹角ζ1在负值范围内逐渐增大。如此,定义侧棱、门体或转轴沿远离某参考面或参考侧棱的方向移动时所呈夹角为负值,则此处的第五侧棱25对应地,沿远离第一基准面21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避免产生沿第一方向d1向背离连通开口20方向突出的技术效果;并进一步地,第一移动方向m1与第一基准面21的夹角ζ1的绝对值逐渐减小,第五侧棱25移动轨迹的弯曲程度,或第五侧棱25沿第二方向d2向背离箱体100一侧的运动分量逐渐增大,保证了第五侧棱25始终不会挤压箱体100。
66.相类似地,还可以隔离门体200上的另一个侧棱来观察,从而对应产生与上述技术方案相互独立的,或者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其他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门体200还包括同时垂直于第三侧棱23和第四侧棱24的第六侧棱26,第六侧棱26与第四侧棱24相互连接,在门体200隔绝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时,第六侧棱26设置于第三侧棱23远离箱体100一侧,第六侧棱26和第四侧棱24同时设置于第一基准面内。基于此,在门体200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第六侧棱26沿第一方向d1向靠近连通开口20的方向移动,并沿第二方向d2向靠近箱体100的方向移动。如此,门体200在前文所涉定轴转动的过程中,即形成了沿第一方向d1向背离连通开口20一侧的最大突伸量,从而门体200在经过所述第一连通状态以后的任何一个连通状态下,第六侧棱26始终沿减小向侧边突出的方向移动,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选择对应的储物组件进行嵌设装潢。
67.对于第六侧棱26的具体动作过程,则可以进一步提供下述具体示例。在门体200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且所述连通程度提高的过程中,第六侧棱26在铰链组件300的作用下沿第二移动方向m2移动。具体地,第二移动方向m2与第一基准面21的夹角ζ2在负值范围内逐渐增大。如此,定义侧棱、门体或转轴沿远离某参考面或参考侧棱的方向移动时所呈夹角为负值,则此处的第六侧棱26对应地,沿远离第一基准面21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避免产生沿第一方向d1向背离连通开口20方向突出的技术效果;并进一步地,第二移动方向m2与第一基准面21的夹角ζ2的绝对值逐渐减小,第六侧棱26移动轨迹的弯曲程度,或第六侧棱26沿第二方向d2向靠近箱体100一侧的运动分量逐渐增大,由于第六侧棱26是门体200处于隔绝状态下位于箱体100较远一侧的侧棱,因此第六侧棱26具有上述动作路径,能够辅助门体200在不产生侧边突伸分量的同时,快速枢转并平移地打开。
68.图3中第六侧棱26所在的粗实线可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被优选地解释为第六侧棱26的动作路径,可见,第六侧棱26在第一连通状态以后,始终沿曲率半径较大的弧线或近似弧线的路径进行移动,因此,门体200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被解释为持续产生向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运动的两种分量,并通过两种运动分量按比例的复合,实现近似地、通过平移完成枢转打开的技术效果。
69.此外,图3中还揭示了,第二移动方向m2与第一基准面21的夹角ζ2在旋转至某个连通状态之后,即发生在负值范围内减小的变化趋势(或称,第二移动方向m2与第一基准面21的夹角ζ2的绝对值,在旋转至某个连通状态之后,形成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可以理解地,该某个连通状态下,门体200和箱体100之间的连通程度实际上已经达到最大值,换言之,第六侧棱26的具体动作路径,还可以包括:在门体200继续枢转打开且所述连通程度趋于稳定
时,第六侧棱26的第二移动方向m2与第一基准面21的夹角,在负值范围内逐渐减小。
7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以包括门体200、箱体100和铰链组件300上结构细节组成的配合结构为对象的技术方案,继续如图1和图4所示。其中,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门体200处于隔绝状态,或实现门体200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的连通程度为0,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或实现门体200由隔绝状态打开至第一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由连通程度为0变化为第一连通程度。
71.再者,下文描述所对应的附图,是以门体200为参照物,将门体200相对于箱体100的相对位置变化,转化为箱体100的位置变化所示出的,此点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
72.具体地,铰链组件300包括与第一转轴31对应的第一导向槽41,以及相互对应的第二转轴32和第二导向槽42。从而,在门体200隔绝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时,第二转轴32设置于第一转轴31远离所述第四侧棱24一侧。并且,在门体200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内部储物空间10与外部环境900的过程中,第一导向槽41向第一转轴31施加第一引导方向g1的导向作用,第二导向槽42向第二转轴32施加第二引导方向g2的导向作用。如此,门体200在以第一转轴31执行定轴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转轴31更靠近第四侧棱24,因此门体200能够对应形成较小的旋转量,以使门体200产生沿第一方向d1向背离连通开口20一侧突出的分量也较小,结合后续门体200整体的平移分量,使得门体200不会在定轴转动的基础上产生更多可能与外部环境件发生干涉的分量,确保门体200能够被顺利枢转打开,并良好地适应嵌设环境。
73.隔离铰链组件300中相互配合的转轴和导向槽来观察,则可以进一步产生如下技术方案,下述技术方案可以是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也可以是与上述技术方案相独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门体200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内部储物空间10与外部环境900的过程中,第一转轴31由第一导向槽41的外发出部41a移动至第一导向槽41的外接收部41b,第二转轴32由第二导向槽42的内发出部42a移动至第二导向槽42的内接收部42b。其中优选地,外发出部41a始终位于内发出部42a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外接收部41b始终位于内接收部42b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
74.如此,结合门体200的枢转打开动作,第一转轴31与第四侧棱24的第一相对距离与第二转轴32相对于第四侧棱24的第二相对距离,应当逐渐趋于相等的,并具体地,所述第二相对距离具有更大的初始数值,且具有更快的减小速度。基于此,将第一转轴31在门体200枢转打开过程中始终配置为相对于第二转轴32更靠近第四侧棱,能够使门体200更多地产生类似平移的运动分量,从而在保留门体200枢转打开的位态变化的基础上,将因枢转产生的突出分量抵消。
75.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示例,或作为独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地,第一转轴31、第一导向槽41、第二转轴32和第二导向槽42还可以具有下述配置。当门体200通过铰链组件300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基于此,在门体200由所述隔绝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转轴31保持于第一导向槽41的第一外发出部411a处,第二转轴32由第二导向槽42中的第一内发出部421a移动至第一内接收部421b。其中,第一内发出部421a设置于第一外
发出部411a远离第四侧棱24且远离第三侧棱23一侧,第一内接收部421b设置于第一内发出部421a远离第四侧棱24且靠近第三侧棱23一侧。如此,门体200在所述隔绝状态到所述第一连通状态之间发生以处于第一外发出部411a处的第一转轴31的定轴转动,同时,基于第一内发出部421a和第一内接收部421b的相对位置设置,使门体200在定轴旋转时,受到导向作用产生靠近箱体100的运动分量,进而,将突出分量分解为倾斜的分量,减缓对外部环境件的干涉作用。
76.作为优选地,第二引导方向g2与第四侧棱24呈第一偏向夹角β1,在第二转轴32由第一内发出部421a移动至第一内接收部421b的过程中,第一偏向夹角β1从负值逐渐增大。定义侧棱、门体或转轴沿远离某参考面或参考侧棱的方向移动时所呈夹角为负值,则此处的第二引导方向g2与第四侧棱24逐渐趋于平行,以使因定轴旋转产生的突出分量迅速回缩,保证门体200的姿态快速回归至不可能与外部环境件发生干涉的状态。具体地,第一偏向夹角β1由-40度至-2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0度至10度其中之一,可以是由-40度逐渐增大至10度,或由-20度逐渐增大至0度,或由-24度逐渐增大至3度。
77.除了第一连通状态,门体200还可以具有诸如第二连通状态的其他连通状态,如图1和图5所示,并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门体200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或实现门体200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二连通程度,或实现门体200由第一连通状态打开至第二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由第一连通程度变化为第二连通程度。
78.再者,下文描述所对应的附图,是以门体200为参照物,将门体200相对于箱体100的相对位置变化,转化为箱体100的位置变化所示出的,此点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
79.具体地,当门体200通过铰链组件300打开至第二连通状态时,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二连通程度。基于此,在门体200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二连通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转轴31由第一导向槽41的第一外发出部411a移动至第一外接收部411b,第二转轴32由第二导向槽42的第二内发出部422a移动至第二内接收部422b。其中,第一外接收部411b设置于第一外发出部411a靠近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第二内接收部422b设置于第二内发出部422a靠近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第一外发出部411a设置于第二内发出部422a靠近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第一外接收部411b设置于第二内接收部422b靠近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如此,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相对于门体200同步发生位置变化相类似的动作,以使在定轴转动的第一连通状态之后,门体200迅速回缩并平移运动,在此过程中,门体200自身仍然发生旋转,不会影响门体200的正常枢转打开。
80.作为优选地,第一引导方向g1与第四侧棱24呈第二偏向夹角β2,第二引导方向g2与第四侧棱24呈第三偏向夹角β3,在第一转轴31由第一外发出部411a移动至第一外接收部411b、第二转轴32同步由第二内发出部422a移动至第二内接收部422b的过程中,第二偏向夹角β2逐渐增大,第三偏向夹角β3逐渐增大,第一引导方向g1和所述第二引导方向g2所呈夹角逐渐减小。如此,第二转轴32将产生更多旋转分量以适应门体200的快速打开,同时,第一转轴31同步产生一定旋转分量,使得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的动作路线在弯折形态上
仍然保持一致或近似,从而,门体200仍然保持具有较大平移分量地枢转打开。
81.优选地,第二偏向夹角β2由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51度至65度其中之一,可以是由35度逐渐增大至65度,或由50度逐渐增大至51度,或由40度逐渐增大至55度。第三偏向夹角β3由0度至1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可以是由0度逐渐增大至50度,或由10度逐渐增大至35度,或由3度逐渐增大至44度。
82.进一步地,当门体200打开至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时,第三侧棱23与第一侧棱11的夹角θ2为11度至20度其中之一。具体可以是11度、13度、15度、17度和20度等的其中之一。如此,能够保持门体200稳定地枢转打开。
83.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示例,或作为独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地,第一转轴31在第一外发出部411a和第一外接收部411b之间的第一外转轴轨迹c1的长度,与第二转轴32在第二内发出部422a和第二内接收部422b之间的第二内转轴轨迹c2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65至0.85。具体可以是0.65倍、0.77倍、0.85倍等的其中之一。如此,使得第二转轴32具有更多的移动距离,辅助门体200在不发生干涉的前提下枢转打开。
84.除了第二连通状态,所述门体200还可以具有诸如第三连通状态的其他连通状态,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门体200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或实现门体200处于第三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二连通程度,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三连通程度,或实现门体200由第二连通状态打开至第三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由第二连通程度变化为第三连通程度。
85.再者,下文描述所对应的附图,是以门体200为参照物,将门体200相对于箱体100的相对位置变化,转化为箱体100的位置变化所示出的,此点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
86.具体地,当门体200通过铰链组件300打开至第三连通状态时,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三连通程度。基于此,在门体200由第二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三连通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转轴31由第一导向槽41的第二外发出部412a移动至第二外接收部412b,第二转轴32由第二导向槽42的第三内发出部423a移动至第三内接收部423b。其中,第二外接收部412b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发出部412a远离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第三内接收部423b设置于第三内发出部423a靠近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第二外发出部412a设置于第三内发出部423a靠近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第二外接收部412b设置于第三内接收部423b远离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如此,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的移动方向互成角度,且第一转轴31相对于第二转轴32在路径整体上更靠近第四侧棱24,从而能够导向门体200在保持不发生侧面突出的同时,逐渐向背离连通开口20方向展开,产生一定程度的向外平移的分量,以使门体200能够保持不发生干涉的基础上,进一步快速展开。
87.作为优选地,第一引导方向g1与第四侧棱24呈第四偏向夹角β4,第二引导方向g2与第四侧棱24呈第五偏向夹角β5,在第一转轴31由第二外发出部412a移动至第二外接收部412b、第二转轴32同步由第三内发出部423a移动至第三内接收部423b的过程中,第四偏向夹角β4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第五偏向夹角β5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增大,第一引导方向g1和第二引导方向g2所呈夹角逐渐增大。如此,门体200能够在稳定后发生平移方向上的偏
转,有效防止枢转偏转可能导致的突出分量增加的问题。
88.优选地,第四偏向夹角β4由51度至65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90度后,逐渐减小至50度至60度其中之一,具体可以是由51度逐渐增大至90度后逐渐减小至60度,或由65度逐渐增大至90度后逐渐减小至50度,或由58度逐渐增大至90度后逐渐减小至55度。第五偏向夹角β5先保持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不变,后由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65度至85度其中之一,具体可以是先保持35度不变,后逐渐增大至85度,或先保持50度不变,后逐渐增大至65度,或先保持44度不变,后逐渐增大至72度。
89.进一步地,当门体200打开至所述第三连通状态时,第三侧棱23与第一侧棱11的夹角θ3为75度至95度其中之一。具体可以是75度、78度、81度、87度、92度、95度等的其中之一。如此,能够保持门体200稳定地枢转打开。
90.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示例,或作为独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地,第一转轴31在第二外发出部412a和第二外接收部412b之间的第二外转轴轨迹c2的长度,与第二转轴32在第三内发出部423a和第三内接收部423b之间的第三内转轴轨迹c3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55至0.7。具体可以是0.55倍、0.6倍、0.63倍、0.67倍、0.7倍等的其中之一。如此,使得第二转轴32具有更多的移动距离,辅助门体200在不发生干涉的前提下枢转打开。
91.除了第三连通状态,所述门体200还可以具有诸如第四连通状态的其他连通状态,如图1和图7所示。值得注意地,在所述第三连通状态对应的所述夹角θ3大于等于90度时,所述第三连通状态对应的第三连通程度,在一种细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被解释为,等于所述第四连通状态对应的第四连通程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门体200处于第三连通状态,或实现门体200处于第四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三连通程度,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四连通程度,或实现门体200由第三连通状态打开至第四连通状态,或实现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由第三连通程度变化为第四连通程度。
92.再者,下文描述所对应的附图,是以门体200为参照物,将门体200相对于箱体100的相对位置变化,转化为箱体100的位置变化所示出的,此点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
93.具体地,当门体200通过铰链组件300打开至第四连通状态时,内部储物空间10和外部环境900之间具有第四连通程度。基于此,在门体200由第三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第四连通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转轴31由第一导向槽41的第三外发出部413a移动至第三外接收部413b,第二转轴32由第二导向槽42的第四内发出部424a移动至第四内接收部424b。其中,第三外接收部413b设置于第三外发出部413a远离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第四内接收部424b设置于第四内发出部424a靠近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第三外发出部413a设置于第四内发出部424a远离第三侧棱23且靠近第四侧棱24一侧。如此,所述第一相对距离与所述第二相对距离的差值被进一步缩短,第一转轴31的移动方向与第二转轴32的移动方向存在夹角,从而能够继续同时产生平移分量和枢转分量,并使得门体200相对于箱体100形成更大的枢转打开程度。
94.作为优选地,第二引导方向g2与第四侧棱24呈第六偏向夹角β6,在第一转轴31由第三外发出部413a移动至第三外接收部413b、第二转轴32同步由第四内发出部424a移动至
第四内接收部424b的过程中,第六偏向夹角β6逐渐增大,第一引导方向g1和第二引导方向g2所呈夹角逐渐增大。如此,第二转轴32沿一定弧度移动以平衡门体200的枢转分量,保持门体200大体上仍进一步平移地向外侧移动,以获得更大的打开程度。
95.优选地,第六偏向夹角β6由65度至85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86度至90度其中之一,具体可以是由65度逐渐增大至90度,或由85度逐渐增大至86度,或由74度逐渐增大至88度。
96.进一步地,当门体200打开至所述第四连通状态时,第三侧棱23与第一侧棱11的夹角θ4为100度至125度其中之一。具体可以是100度、107度、115度、117度、122度、125度等的其中之一。如此,能够保持门体200稳定地枢转打开。
97.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具体示例,或作为独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地,第一转轴31在第三外发出部413a和第三外接收部413b之间的第三外转轴轨迹c3的长度,与第二转轴32在第四内发出部424a和第四内接收部424b之间的第四内转轴轨迹c4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5至0.4。具体可以是0.15倍、0.2倍、0.25倍、0.3倍、0.4倍等的其中之一。如此,使得第二转轴32具有更多的移动距离,辅助门体200进一步枢转打开。
98.上述实施方式及其相关的技术方案可以拆分并形成多种独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至少两两相互组合后形成统一的技术方案,由此衍生的内容,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99.具体地,所述连通程度包括第一连通程度、第二连通程度、第三连通程度和第四连通程度至少其中之一,所述门体对应具有第一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第三连通状态和第四连通状态至少其中之一。
100.如图8所示,当门体200处于隔绝状态时,第一转轴31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55倍至0.6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6倍;第二转轴32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7倍至0.8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75倍。第一转轴31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45倍至0.5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5倍;第二转轴32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75倍至0.8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8倍。
101.当门体200处于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第一转轴31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55倍至0.6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6倍;第二转轴32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7倍0.7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73倍。第一转轴31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45倍至0.5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5倍;第二转轴32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75倍0.8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7倍。
102.当门体200处于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时,第一转轴31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5倍至0.5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52倍;第二转轴32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55倍至0.6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5倍。第一转轴31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35倍至0.4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4倍;第二转轴32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7倍至0.8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75倍。
103.当门体200处于所述第三连通状态时,第一转轴31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6倍至0.6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63倍;第二转轴32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3倍至0.4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35倍。第一转轴31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1倍至0.2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15倍;第二转轴32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
门体厚度的0.3倍至0.4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35倍。
104.当门体200处于所述第四连通状态时,第一转轴31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6倍至0.7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65倍;第二转轴32与第三侧棱23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25倍至0.3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3倍。第一转轴31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05倍至0.1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1倍;第二转轴32与第四侧棱24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1倍至0.15倍其中之一,优选可以是0.12倍。
105.综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物组件,通过限定门体在连通程度较小时,以铰链组件上第一转轴为旋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门体产生一定开度后,在连通程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中,逐渐沿平行于箱体第一侧棱和门体第三侧棱的方向向连通开口方向内缩,从而能够对外部环境件形成避让,上述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了门体转动打开和内缩避让两方面运动分量,并分阶段引导门体实现上述动作,能够有效解决储物组件与外部环境件发生干涉的技术问题,使得储物组件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件限制而增强室内装潢一体性。
106.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07.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门体和铰链组件;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开口侧,用于隔绝或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部储物空间与外部环境;所述箱体在所述开口侧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棱和第二侧棱,所述门体包括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三侧棱和第四侧棱,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一侧棱和所述第三侧棱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侧棱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棱和所述第二侧棱;在所述门体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所呈夹角,随所述连通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由隔绝状态打开至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门体以所述第一转轴为旋转轴旋转;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门体随所述连通程度的提高,而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连通开口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同时与所述第三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五侧棱;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所述隔绝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五侧棱沿预设的第一侧棱轨迹向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侧棱轨迹的曲率半径为所述门体的门体厚度的0.7倍至0.85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的夹角为3度至10度其中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还包括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三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的第六侧棱,所述第六侧棱与所述第四侧棱相互连接,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六侧棱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棱远离所述箱体一侧,所述第六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同时设置于第一基准面内;在所述门体由所述隔绝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第六侧棱沿预设的第二侧棱轨迹向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侧棱轨迹上相对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第一最远点,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不大于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为1毫米至10毫米其中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四侧棱沿第二方向延伸;在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门体随所述连通程度的提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所述连通开口的方向移动,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向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同时与所述第三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五侧棱;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五侧棱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所述连通开口的方向移动,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向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五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同时设置于第一基准面内;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五侧棱在所述铰链组件的作用下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夹角在负值范围内逐渐增大。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还包括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三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的第六侧棱,所述第六侧棱与所述第四侧棱相互连接,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六侧棱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棱远离所述箱体一侧,所述第六侧棱和所述第四侧棱同时设置于第一基准面内;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所述第六侧棱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所述连通开口的方向移动,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向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且所述连通程度提高的过程中,所述第六侧棱在所述铰链组件的作用下沿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基准面的夹角在负值范围内逐渐增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的第一导向槽,以及相互对应的第二转轴和第二导向槽;在所述门体隔绝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时,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第四侧棱一侧;在所述门体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所述内部储物空间与所述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向所述第一转轴施加第一引导方向的导向作用,所述第二导向槽向所述第二转轴施加第二引导方向的导向作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所述内部储物空间与所述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外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接收部,所述外发出部始终位于所述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外接收部始终位于所述内接收部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所述隔绝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保持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外发出部处,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中的第一内发出部移动至第一内接收部;所述第一内发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发出部远离所述第四侧棱且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一侧,所述第一内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发出部远离所述第四侧棱且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一侧。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一偏向夹角,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一内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内接收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偏向夹角从负值逐渐增大。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向夹角由-40度至-2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0度至10度其中之一。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
至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二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二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外发出部移动至第一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内发出部移动至第二内接收部;所述第一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二内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一外发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一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内接收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二偏向夹角,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三偏向夹角,在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外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同步由所述第二内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内接收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偏向夹角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偏向夹角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第二引导方向所呈夹角逐渐减小。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向夹角由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51度至65度其中之一,所述第三偏向夹角由0度至1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打开至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的夹角为11度至20度其中之一。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外发出部和所述第一外接收部之间的第一外转轴轨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内发出部和所述第二内接收部之间的第二内转轴轨迹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65至0.85。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至第三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三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第二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第三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二外发出部移动至第二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三内发出部移动至第三内接收部;所述第二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发出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三内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二外发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二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内接收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四偏向夹角,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五偏向夹角,在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二外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同步由所述第三内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三内接收部的过程中,所述第四偏向夹角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所述第五偏向夹角先保持不变后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第二引导方向所呈夹角逐渐增大。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偏向夹角由51度至65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90度后,逐渐减小至50度至60度其中之一,所述第五偏向夹角先保持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不变,后由35度至50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65度至85度其中之一。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打开至所述第三连通状
态时,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的夹角为75度至95度其中之一。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二外发出部和所述第二外接收部之间的第二外转轴轨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三内发出部和所述第三内接收部之间的第三内转轴轨迹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55至0.7。2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通过所述铰链组件打开至第四连通状态时,所述内部储物空间和所述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第四连通程度;在所述门体由第三连通状态打开至所述第四连通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三外发出部移动至第三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四内发出部移动至第四内接收部;所述第三外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外发出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四内接收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内发出部靠近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所述第三外发出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内发出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棱且靠近所述第四侧棱一侧。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方向与所述第四侧棱呈第六偏向夹角,在所述第一转轴由所述第三外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三外接收部、所述第二转轴同步由所述第四内发出部移动至所述第四内接收部的过程中,所述第六偏向夹角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引导方向和所述第二引导方向所呈夹角逐渐增大。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偏向夹角由65度至85度其中之一逐渐增大至86度至90度其中之一。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打开至所述第四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三侧棱与所述第一侧棱的夹角为100度至125度其中之一。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三外发出部和所述第三外接收部之间的第三外转轴轨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四内发出部和所述第四内接收部之间的第四内转轴轨迹的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5至0.4。3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程度包括第一连通程度、第二连通程度、第三连通程度和第四连通程度至少其中之一,所述门体对应具有第一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第三连通状态和第四连通状态至少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隔绝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55倍至0.6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倍至0.8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55倍至0.6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倍0.75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5倍至0.5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55倍至0.65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三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6倍至0.6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3倍至0.4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四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
体厚度的0.6倍至0.7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25倍至0.35倍其中之一。3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程度包括第一连通程度、第二连通程度、第三连通程度和第四连通程度至少其中之一,所述门体对应具有第一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第三连通状态和第四连通状态至少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隔绝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门体厚度的0.45倍至0.5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5倍至0.85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45倍至0.5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5倍0.85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35倍至0.4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7倍至0.8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三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1倍至0.2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3倍至0.4倍其中之一;当所述门体处于所述第四连通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05倍至0.15倍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四侧棱的距离为所述门体厚度的0.1倍至0.15倍其中之一。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门体厚度大于等于2厘米。33.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2任一项所述的储物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储物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其中,储物组件包括箱体、门体和铰链组件;在门体隔绝内部储物空间和外部环境时,第一侧棱和第三侧棱沿第一方向延伸,第四侧棱同时垂直于第一侧棱和第二侧棱;在门体枢转打开,并以至少一种连通程度连通内部储物空间和外部环境的过程中,第三侧棱与第一侧棱所呈夹角,随连通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在门体通过铰链组件由隔绝状态打开至第一连通状态的过程中,门体以第一转轴为旋转轴旋转;在门体通过铰链组件由第一连通状态继续枢转打开的过程中,门体随连通程度的提高,而沿第一方向向靠近连通开口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物组件,能够有效解决储物组件与外部环境件发生干涉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李康 刘阳 刘昀曦 夏恩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2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59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转轴   状态   夹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