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施密特触发器的设计与仿真

CMOS施密特触发器的设计与仿真
施密特触发器的设计与仿真
3.用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3.1简介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1、电路组成
图6用  CMOS反相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图
2、工作原理
假定:      ,  , 为三角波
                                  (1)
   
(1) 上升只要,则保持
(2) ,电路发生正反馈 :
正向阈值电压 (VT+): I 值在增加过程中,使输出电压产生跳变时所对应I 的值。
                          (2)
                                              (3) 
                        (4施密特触发器芯片)
(3)电路,维持 不变   
(4)下降, 也下降,只要,则保持 
,电路产生如下正反馈:   
                  (5)
                        (6)
              (7)
则其工作波形有如下图7:
其中如果,则可得,是从0~VDD,当是从下降到0时,始终为高电平,不会改为低电平,输出不会发生状态翻转,电路进入自锁状态,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不具有施密特触发特性,所以电路布能正常工作,故必须小于
图7  施密特触发器传输特性
3.2 Proteus 简单的门电路施密特触发器仿真
电路图如下:
图8  用Proteus设计的施密特触发器
其中  为反相器
输入为正弦波。则示波器中的输出为:
图9  图8电路图的仿真输出
最上面的为输入信号,为一正弦波。
中间的波形为的输出波形。
最下面的波形是的输出波形。
这里只是简单的用已有的非门进行仿真,波形和施密特触发器的理论相差无几,由于这里不知道所选的非门中CMOS管的型号与电压具体值,就不做过多的探讨。下面就是自己设计的CMOS施密特触发器。
4.CMOS施密特触发器的仿真
4.1 MOSFET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均采用SiO2绝缘层隔离,因此而得名,又因栅极为金属铝(现在用的是多晶硅),故又称为MOS管,它的栅极和源极间的电阻比结型场效应管大得多,可达1010Ω以上,还因为它比结型场效应管温度稳定性好,集成化时工艺简单,而广泛用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结构如上图2所示,它以一块低掺杂的P型硅片为衬底,利用扩散工艺制作两个高掺杂的N+区,并引出两个电极,分别为源极S和漏极d,半导体之上制作一层SiO2绝缘层,再在SiO2之上制作一层金属铝,引出电极,作为栅极g,通常将衬底与源极接在一起使用,这样,栅极和衬底各相当于一个极板,中间是绝缘层。形成电容,当栅源电压变化时,将改变衬底靠近绝缘层处感应电荷的多少,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
工作原理分析
当栅—源之间不加电压时,漏—源之间是两只背向的PN结,不存在导电沟道,因此即使漏源之间加电压,也不会有漏极电流。
时,由于SiO2的存在,栅极电流为零,但是金属层经聚集正电荷,它们将排斥P型衬底靠近SiO2一侧的空穴,使之剩下不能移动的负离子区,形成耗尽层,当增大时,一方面耗尽层增宽,另一方面将衬底的自由电子吸引到耗尽层与绝缘层之间,形成一个N型薄层,称为反型层。这个反型层就构成了漏—源之间的导电沟道,是沟道刚刚形成的栅源电压称为开启电压, 愈大,反型层愈厚,导电沟道电阻愈小。                           
是大于的一个确定值时,若在ds之间加正向电压时,则将产生一定的漏极电流,此时,的变化对导电沟道的影响与结型场效应管相似,即当较小时,的增大使线性增大,沟道沿源漏方向逐渐变窄,如图10(a)所示,一旦增大到使时,沟道在漏极一侧出现夹断点,称为预夹断,如图10(b)所示,如果继续增大,夹断区随之延长,如图10(c)所示,而且的增大部分几乎全部用于克服夹断区对漏极电流的阻力。从外部看,几乎不因的增大而变化,管子进入恒流区,几乎仅决定于
时,对应于每一个就有一个确定的,此时,可将视为电压控制的电流源[3]
(a)                    (b)                      (c)
图10  为大于的某一值时影响
特性曲线与电流方程
图11所示分别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他们之间的关系见图中标注,与结型场效应管一样,MOS管也有三个工作区域:可变电阻区,恒流区及夹断区,如图中所标注。
        (a)                                (b)
图11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特性曲线
4.2 用Pspice仿真的CMOS施密特触发器
Pspice的软件介绍:
用于模拟电路仿真的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软件于1972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小组利用FORTR AN语言开发而成,主要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SPICE的正式版SPICE 2G在1975年正式推出,但是该程序的运行环境至少为小型机。198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用C语言对SPICE软件进行了改写, 并由MICROSIM公司推出。1988年SPICE被定为美国国家工业标准。与此同时,各种以SPICE为核心的商用模拟电路仿真软件,在SPICE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实用化工作,从而使SPICE成为最为流行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2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531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压   沟道   触发器   衬底   栅极   输出   特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