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清洁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2.辅助工具用于辅助清洁各类清洁设备,例如,对清洁进行辅助清洁、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进行辅助清洁、割草机的割草盘的辅助清洁等。而现有的辅助工具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无法满足不同的清洁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的辅助工具。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工具,包括:握持件,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适于可拆卸连接清洁组件;切割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握持件上;其中,所述握持件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切割组件的收容槽,所述切割组件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第一状态和至少部分露出至所述收容槽的外侧的第二状态,并且所述切割组件在外力驱使下能够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5.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握持件具有远离所述清洁组件侧的第二端部,当所述切割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切割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其中,所述第二端部上还形成有挂持部。
6.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割件,所述切割件以转动或是伸缩的方式设于所述握持件上;当所述切割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切割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槽的外侧。
7.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切割件的支架,所述切割件通过所述支架转动或是伸缩设于所述握持件上;其中,所述支架上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件收容于所述切割槽内。
8.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切割槽在所述支架的边沿处形成有槽口,所述切割件设于远离所述槽口侧的槽底;其中,所述切割槽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引导待切割物进入所述切割槽内的导向面。
9.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支架的边沿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收容槽的槽壁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当所述切割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当所述切割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10.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支架通过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握持件的第二端部处,所述切割件设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转轴侧的端部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转轴侧的端部上。
11.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座和设于第一连接座上的
第一清洁件,所述第一连接座靠近所述握持件侧的端部为第一插接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插接端部的安装腔,所述第一插接端部插接于所述安装腔内;或者,
12.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座、设于第二连接座远离所述握持件侧的端部上的轴体、设于所述轴体上的第二清洁件,所述第二连接座靠近所述握持件侧的端部为第二插接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插接端部的安装腔,所述第二插接端部插接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轴体受外力作用能够产生形变。
13.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第一清洁件包括并排分布的多排刷毛,所述多排刷毛的刷毛长度呈中间长、两侧短的分布趋势;和/或
14.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大致沿所述握持件的纵长方向延伸的杆体和设于所述杆体远离所述握持件侧的端部处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杆体呈夹角设置,所述凸台上设有所述第一清洁件。
15.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第一连接座具有植毛面,所述第一清洁件为刷毛,所述刷毛以垂直于所述植毛面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
16.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握持件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清洁组件的其中一者上设有安装腔,其中另一者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腔配合的插接端部;
17.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有开口,所述插接端部上设有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具有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裸露至所述握持件外侧的按压部,所述清洁组件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触发件之间的配合可拆卸设于所述握持件上。
18.优选的,上述的辅助工具,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沿所述握持件的纵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凸棱。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0.1、清洁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握持件上,由此,清洁组件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更换,从而实现不同部件的清洁,具有清洁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21.2、当切割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切割组件被隐藏于收容槽内,不占用额外的空间,空间利用率高;当切割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清洁组件和切割组件背对背分布于握持件的两端,由此,不管是清洁组件还是切割组件都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彼此间相互不影响,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辅助工具的切割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握持件与清洁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组件在另一方案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件与支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持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当切割组件以转动的方式设于握持件上且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
33.图12为图1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当切割组件以转动的方式设于握持件上且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
35.图14为图13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图15为当切割组件以伸缩的方式设于握持件上且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
37.图16为图15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8.图17为当切割组件以伸缩的方式设于握持件上且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
39.图18为图17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0.图19为切割组件以伸缩的方式设于握持件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43.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44.请参阅图1至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工具,所述辅助工具用于对清洁设备进行辅助清洁。在一种示意性的场景中,所述辅助工具应用于清洁的辅助清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举例中所述辅助工具应用于清洁,仅是一种可行的适用场景。在其他可行且不可被明确排除的场景中,所述辅助工具也可以应用于洗地机器人、割草机、擦窗机器人等。
45.下文将主要以所述辅助工具应用于清洁为例进行阐述。但基于上文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定。
46.清洁在使用后,其上用于清洗清洁机器人的滚刷的清洗盘、用于收集清洁机器人内部的灰尘的管路等部件均会粘附脏物,需要定时对清洁进行清洁。而现有的辅助工具要么只适于对较为开放的清洗盘进行清洁,要么只适于对较为封闭的管路进行清洁,无法达到既能清洁清洗盘又可清洁管路的效果。
47.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述辅助工具,请参阅图1和图6所示,所述辅助工具包括:握持件100和清洁组件200。握持件100呈杆状,且沿纵长方向延伸。上述“纵长方向”是指:握持件100的轴向方向。握持件 100具有第一端部110,第一端部110适于可拆卸连接清洁组件200。由此,清洁组件200可更换,能够根据清洁需求更换不同的清洁组件200,从而实现清洁上清洗盘和管路的不同部件的清洁,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48.关于清洁组件200与握持件100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握持件100的第一端部110和清洁组件200的其中一者上设有安装腔111,其中另一者上设有用于与安装腔111
配合的插接端部m。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8所示,握持件100的第一端部110上设有上述安装腔111,清洁组件200上设有上述插接端部m,其中,上述插接端部m为清洁组件 200靠近握持件100侧的端部。
49.进一步地,安装腔111的腔壁上设有开口112,开口112与安装腔111 相连通。清洁组件200的插接端部m上设有触发件400,清洁组件200通过开口112与触发件400之间的配合可拆卸设于握持件100上。
50.其中,触发件400具有能够通过开口112裸露至握持件100外侧的按压部420、连接按压部420与插接端部m的悬臂410。插接端部m大致呈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大致”或“基本”可以理解为接近、近似,或者是与目标值相差在预定范围内。当然,插接端部m 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还可以为方柱体、椭圆柱等,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51.当用户在按压部420处施加一压力时,按压部420和悬臂410一起向着内侧(中心轴线侧)的方向摆动,当按压部420完全脱离开口112时,用户可沿着握持件100的轴向方向将清洁组件200从握持件100上取下。
52.为了便于插接端部m与安装腔111之间的拆装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11的内壁上设有沿握持件100的纵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凸棱11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凸棱113的设置用意是:减少安装腔111的腔壁与插接端部m外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安装腔111与插接端部m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插接端部m与安装腔111之间的配合和拆装。
53.关于清洁组件200的结构,在一方案中,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清洁组件200包括第一连接座210和设于第一连接座210上的第一清洁件220。第一连接座210靠近握持件100侧的端部为第一插接端部,第一连接座210 远离握持件100侧的端部上设有上述第一清洁件220。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一插接端部即为上述插接端部m,这里采用第一插接端部是为了与下文另一方案中的第二插接端部进行区分。
54.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座210包括大致沿握持件100的纵长方向延伸的杆体2101和设于杆体2101远离握持件100侧的端部处的凸台 2102。其中,凸台2102上设有第一清洁件220,杆体2101靠近握持件100 侧的端部为上述第一插接端部。
55.进一步地,凸台2102与杆体2101呈夹角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凸台 2102与杆体2101之间的夹角q为锐角,由此,与用户的使用习惯相契合,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力。
56.更进一步地,第一清洁件220可以为刷毛,也可以为清洁海绵,或是竹炭纤维制成的清洁布等。优选的,第一清洁件220包括并排分布的多排刷毛,多排刷毛的刷毛长度呈中间长、两侧短的分布趋势,以使第一清洁件220的工作区呈大致呈“v”字型的形状。上述“工作区”是指:与刷毛根部方向相反的区域,其中,刷毛根部是指刷毛与凸台2102连接的端部。在对清洁的清洗盘进行清洗时,第一清洁件220的“v”字型工作区能够深入到清洗盘的边角区域,可有效减少清洁盲区,提高清洁效率和改善清洁效果。
57.在第一清洁件220为刷毛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座210具有植毛面n,第一清洁件220以垂直于植毛面n的方式设于第一连接座210上。第一清洁件 220采用垂直于植毛面n的植毛方式的用意是:第一清洁件220的受力效果好,植毛工艺简单。
58.关于清洁组件200的结构,在另一方案中,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清洁组件200包括第二连接座230、设于第二连接座230远离握持件100侧的端部上的轴体240、设于轴体240上
的第二清洁件250。其中,第二连接座 230靠近握持件100侧的端部为第二插接端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二插接端部即为上述插接端部m,这里采用第二插接端部是为了与上文一方案中的第一插接端部进行区分。
59.在本方案中,第二清洁件250沿轴体240的周向方向分布于轴体240 上,也就是说,轴体240位于中央,第二清洁件250围设于轴体240的外周,由此,能够无死角的清洁管道的内圆周壁面,具有清洁效果好的优点。
60.其中,第二清洁件250可以只分布于轴体240远离第二连接座230侧的端部处,也可以是分布于整个轴体240的轴向方向上。第二清洁件250在轴体240上的分布位置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
61.考虑到清洁内的管道在其铺设路径上可能存在弯角的情况。在本方案中,轴体240受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形变,上述形变为肉眼可见的形变。当管道发生弯折时,轴体240被迫在管道的弯折处发生形变,以适应管道的弯折形状。由此,第二清洁件250能够对整个管路进行清洁,而不是在遇到管道弯折时束手无策。
62.关于切割组件300,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切割组件300活动设于握持件100上。具体而言,握持件100上设有用于收容切割组件300的收容槽 130,切割组件300具有收容于收容槽130内的第一状态和至少部分露出至收容槽130的外侧的第二状态,并且切割组件300在外力驱使下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上述“外力”是指:用户的手部施加于切割组件300上的外力。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二状态为切割组件300工作时的状态,上述第一状态为切割组件300的非工作状态。
63.在本实施例中,握持件100具有远离清洁组件200侧的第二端部120,当切割组件300处于第二状态时,切割组件300位于第二端部120处。也就是说,当切割组件300处于工作状态时,清洁组件200和切割组件300背对背分布于握持件100的两端。由此,不管是清洁组件200还是切割组件300 都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彼此间相互不影响,方便操作。
6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所示,切割组件300包括切割件310,切割件310 为刀片。为了使得切割件310具有收容于收容槽130内的第一状态和至少部分露出至收容槽130的外侧的第二状态,切割件310以转动或是伸缩的方式设于握持件100上。当切割组件300处于第二状态时,切割件310至少部分位于收容槽130的外侧,由此,在工作状态下,切割件310能够割断缠绕于滚刷上的毛发。
65.考虑到切割件310为锋利的刀片,如果直接暴露于外部,及易割伤或是划伤用户,为了避免切割件310在第二状态下误伤用户。在本实施例中,切割组件300还包括用于支撑切割件310的支架320,支架320上设有切割槽321,切割件310收容于切割槽321内。由此,能够避免切割件310暴露于外部,具有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66.在本实施例中,切割槽321在支架320的边沿处形成有槽口,切割件 310设于远离槽口侧的槽底。其中,槽口位于支架320的一长边沿上。上述“长边沿”是指:在切割组件300处于第二状态时,位于握持件100纵长方向上的边沿。
67.为了便于毛发顺利地滑入切割槽321内,切割槽321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引导毛发进入切割槽321内的导向面322,其中,导向面322为弧面。
68.关于切割件310与支架320之间的连接方式,切割件310通过注塑的方式设于支架320的切割槽321内,支架320上设有用于定位切割件310的至少两个定位孔340。由此,切割
件310与支架320固连,并能够跟随支架320 同步与握持件100进行配合。具体而言,切割件310能够通过上述支架320 转动或是伸缩设于握持件100上。
69.关于切割组件300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的定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9所示,支架320的边沿上设有第一凹槽323和第二凹槽324,收容槽130的槽壁上设有限位凸起131,限位凸起131与第一凹槽323、第二凹槽324配合。
70.请参阅图10至图14所示,当支架320和切割件310以转动的方式设于握持件100上时,第一凹槽323和第二凹槽324靠近支架320的枢转端p设置。上述枢转端p的边沿大致为半圆弧状,第一凹槽323和第二凹槽324背对背设于半圆弧的两个端部处。当切割组件300处于第一状态时,限位凸起131嵌入第一凹槽323内;当切割组件300处于第二状态时,限位凸起131 嵌入第二凹槽324内。其中,第一凹槽323与切割槽321位于支架320的同一侧。
71.请参阅图15至图18所示,当支架320和切割件310以伸缩的方式设于握持件100上时,第一凹槽323和第二凹槽324设于支架320的一侧长边沿上。当切割组件300处于第一状态时,限位凸起131嵌入第一凹槽323内;当切割组件300处于第二状态时,限位凸起131嵌入第二凹槽324内。在本方案中,支架320上可以设有延伸至收容槽130外侧的握持部(图中未示意),使用时,用户推动握持部即可实现支架320和切割件310的伸缩运动。
7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架320和切割件310以转动的方式设于握持件100上。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9所示,支架320通过转轴330转动设于第二端部120处,切割件310设于支架320远离转轴330侧的端部处,第一凹槽323和第二凹槽324设于支架320靠近转轴330侧的端部上。进一步地,收容槽130在握持件10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条状豁口,在切割组件300 由第二状态复位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切割组件300通过上述条状豁口转动复位至收容槽130内。
73.考虑到支架320被收容于收容槽130内,用户在将支架320从收容槽 130内取出的过程中,用户很难握持支架320。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上述豁口处设有朝向握持件100的中心轴线方向凹陷且与收容槽130连通的凹陷部150,凹陷部150能够使得切割组件300的支架320部分裸露,以便于用户握持支架320。
74.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所示,第二端部120上还形成有挂持部140,从而满足用户收纳的需求。当用户使用完所述辅助工具后,可通过上述挂持部140挂设于目标处。
75.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件,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适于可拆卸连接清洁组件;切割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握持件上;其中,所述握持件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切割组件的收容槽,所述切割组件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第一状态和至少部分露出至所述收容槽的外侧的第二状态,并且所述切割组件在外力驱使下能够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具有远离所述清洁组件侧的第二端部,当所述切割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切割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处;其中,所述第二端部上还形成有挂持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割件,所述切割件以转动或是伸缩的方式设于所述握持件上;当所述切割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切割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槽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切割件的支架,所述切割件通过所述支架转动或是伸缩设于所述握持件上;其中,所述支架上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件收容于所述切割槽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槽在所述支架的边沿处形成有槽口,所述切割件设于远离所述槽口侧的槽底;其中,所述切割槽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引导待切割物进入所述切割槽内的导向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边沿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收容槽的槽壁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当所述切割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当所述切割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起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握持件的第二端部处,所述切割件设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转轴侧的端部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转轴侧的端部上。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座和设于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一清洁件,所述第一连接座靠近所述握持件侧的端部为第一插接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插接端部的安装腔,所述第一插接端部插接于所述安装腔内;或者,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座、设于第二连接座远离所述握持件侧的端部上的轴体、设于所述轴体上的第二清洁件,所述第二连接座靠近所述握持件侧的端部为第二插接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插接端部的安装腔,所述第二插接端部插接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轴体受外力作用能够产生形变。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洁件包括并排分布的多排刷毛,所述多排刷毛的刷毛长度呈中间长、两侧短的分布趋势;和/或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大致沿所述握持件的纵长方向延伸的杆体和设于所述杆体远离所述握持件侧的端部处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杆体呈夹角设置,所述凸台上设有所述第一清洁件。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具有植毛面,所述第一清洁件为刷毛,所述刷毛以垂直于所述植毛面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清洁组件的其中一者上设有安装腔,其中另一者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腔配合的插接端部;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有开口,所述插接端部上设有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具有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裸露至所述握持件外侧的按压部,所述清洁组件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触发件之间的配合可拆卸设于所述握持件上。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沿所述握持件的纵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凸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工具,包括:握持件,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适于可拆卸连接清洁组件;切割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握持件上;其中,所述握持件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切割组件的收容槽,所述切割组件具有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第一状态和至少部分露出至所述收容槽的外侧的第二状态,并且所述切割组件在外力驱使下能够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切换。切换。


技术研发人员:

许波建 李玉成 张茸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0

技术公布日:

2022/11/7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4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清洁   辅助工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