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基于通安镇树山村的观察与思考
作为一项综合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文化旅游明显呈现出多领域、多产业、多区域融合发展的势头。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越来越体会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现了文化发现创造价值与旅游体验分享价值的有机结合,是水到渠成、大势所趋。苏州高新区始终坚持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课题,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更多的文化元素全方位注入到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把种种文化的故事、文化的要素,融合在旅游的节点、场景和氛围里,推动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优秀的中华文化、浓郁的地域文化和现代的时尚文化。
一、苏州高新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树山村的样本分析
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南依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接姑苏古城、西邻浩瀚太湖,村域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4700余亩。村内自然山水资源丰富,“三山五坞”勾勒出绿村际线,一条花溪贯穿全村,沿岸四季花开,温泉氤氲。近年来,树山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底蕴,绘就了美丽乡村的诗意画卷,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赢、农旅文融合发展的富民强村之路。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江苏最美乡村等荣誉,
上榜“中国美丽田园”,蝉联两届“最美中国榜”。“山含图画意,水洒管弦音。江南秀丽处,寻梦到树山”,描绘的就是树山村的意境。
(一)生态起笔:擘画规划大蓝图。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贯彻于文旅融合发展全过程。因地制宜、保护优先。依托树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优越的自然资源,将保护生态景观、村落风貌、地域特、文化遗存等理念融入村庄建设,在实现自然环境优良、乡村环境宜居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名家规划、彰显特。先后邀请“古城卫士”阮仪三、“乡村生态圈”创始人朱胜萱等业界“大咖”献智献策,与世界知名设计团队合作,结合区域控制性详规,精心编制老镇复兴、智慧田园综合体、特田园乡村、“梦溪花谷·温泉小镇”等树山村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方案。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立足于生态保护和修复,对整个树山村由北至南划分为温泉度假区、田园生活区、山林观赏区三大片区,重点打造以生态农林业为基础、温泉休闲为特,融自然山水风光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回归乡村生活,回复生态活力,体现自然无极的意境。
(二)系统修复:守护生命共同体。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山水田林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的生态质量。环境勤整治。以治脏治乱治污为重点,常态化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整饬房前屋后,提升田容田貌,美化亮化村庄面貌。加大拆违控违力度,累计拆除乡村违建3000余平方米。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接管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率90%以上。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厕
所普及率100%,70%以上公厕达A级及以上标准。深入推进“河长制”,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优良的水生态吸引“水中国宝”桃花水母栖息繁衍。生态精修复。开展山水田园村“四大美化”行动,形成自我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村内绿化覆盖率高达98%,成为负氧离子集聚的“生态绿肺”。加强河网和湿地养护,修复花溪风光带,构建具有江南气质的可持续生态水系统。拓建村庄道路、提升绿化景观、新建步行道和标识标牌等,植入历史人文元素,实现“一村一特、一景一典故、一季一风光”。对181户民房进行“穿衣戴帽”和景观提升,新增18户民宿风格建筑,注重保留原住民生活情境,打造“村庄即展览”的原乡博物馆。管理抓长效。成立树山景区管理委员会,环境管理引入市场化运作。强化树山综治办作用和树山旅游联盟功能,对景区环境、业态等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实施树山保留村庄和民宿管理办法,完善村庄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规范生活与经营秩序。
(三)诗意栖居:文化游居新方式。诗意栖居是一种高端的游居方式,是各种文化高度密集的游居形式。树山村依托文旅名村创建,用文化根植乡土,用创意点亮乡村,全力打造“去而复返、流连忘返”的文化魅力。以传统文化凝底蕴。引进专业考古团队,深入挖掘和修复当地历史文化遗存。重构大石文化、书院文化、云泉文化等特文化,恢复性重建“大石山十八景”。保护传承树山传统匠艺,进一步丰富“抬猛将”“云泉腊八节”等特民俗,精雕细琢具有“树山个性”的苏式文化之美。以乡村文创铸新魂。实施艺术家驻村计划,持续引进国内外文艺“大咖”,将艺术创作与树山文化创意相融。
充分发挥全国首个乡村“双创”中心作用,以“树山守”为立足点,精心开发更多“树山手信”,实现“把树山
之美带回家”。以乡风文明聚人心。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将树山“唯和呈喜”文化融入文明创建,形成圆融向善、微笑迎客的“树山精神”;发挥“陆绩廉石”教化作用,以廉洁文化丰富乡村文明;深化“无讼村”建设,新建村法治公园,争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四)绿发展:勾勒富民新图景。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将文化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育茶果良仓。实施“品牌”强农和质量兴农战略,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富硒土质,优种优育云泉茶、红白杨梅、树山翠冠梨“树山三宝”;同时,积极打造以“通安良仓”为代表的优质农副产品和民俗工艺品、以年兽为代表的文化IP、以手绘地图为代表的伴手礼等树山“新三宝”。建立耕地种养保护制度,推广休耕轮作等技术,减少资源消耗。筑温泉小镇。借助两口多元复合型优质温泉井资源,引进苏州乐园温泉世界、云泉山庄和书香世家温泉酒店等,加快推进泰国都喜富都、裸心酒店等知名温泉商旅项目,兴建“泉山雅苑”温泉美墅,擦亮“暖冬温泉季”等主题活动品牌,打造宜游宜居的“苏南温泉乡”。建田园山居。借助依山傍水优势,与中国乡建品牌“乡伴东方”合作开发“乡伴·树山”田园综合体,清禅、泊隐、缘木等10余家优质民宿先后开业,积极引进花间堂、千里走单骑等民宿“大咖”,孵化一流的精品民宿集示范区。
二、苏州高新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几点启示
文旅融合发展,它对应的是大千世界里很多很多个性的文化存在。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对其发展施
加一些积极的引导,在保留很多实证东西的同时,还要注意综合的结果是不是能够对接到文明的升华、价值规范的引导。民宿管理系统
(一)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提是科学规划。我们始终坚持把历史文化发展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高度加以统筹规划实施,与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从历史渊源、文化寓意、科学价值、艺术特点等方面入手,科学制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把文化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城市综合发展优势;同时,深入研究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精神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联,走有历史记忆、地域特、时代特点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是发掘特。苏州高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前景广阔。一方面,我们深入发掘研究太湖文化、运河文化、民间工艺文化与现代创新创业文化的特内涵,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旅游景区为载体,加以挖掘运用,使旅游者充分体验和感受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亮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历史经典产业的挖掘整理和创新提升,以科技的手段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有效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抓手。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7:18: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513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发展   融合   旅游   生态   树山   乡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