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原电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设计、再探单液原电池,加深学生对必修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再认识;
2.通过水果电池探究了解双液-盐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3.掌握盐桥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如何避免普通原电池内耗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经历尝试使带盐桥的原电池形成闭合回路的过程,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追根究底、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双液-盐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双液-盐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手段
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展示原电池在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图片
观看图片。
从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回顾
1.原电池是将      转化为             的装置。
2.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                      反应。
3.原电池的电极如何判断?
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积极参与抢答活动。
温故知新,完善认知。
1、单液原电池
组织学生根据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设计原电池,并完成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现象继续总结,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若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开,如何构成闭合回路?
分组实验完成【实验1】再探原电池
把锌片和铜片与电流表用导线连通,然后把锌片和铜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电极反应式
电解液移动电池
预期实验现象
实际实验现象
小组合作讨论:
1、锌片上的红物质是什么?为什么锌片上有红物质产生?
2、为什么电流表读数不断减小?
3.怎样改进?
汇报总结:单液原电池的缺点
实验探究
根据水果电池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改进单液原电池,引出双液-盐桥原电池 。
引导思考:为什么两瓣未分开的橘子也能产生电流?
引导思考:为何两瓣分开的橘子不能产生电流?如何改进,产生电流?
教师演示实验:“连隧道”(用吸满果汁的导管连通)、“搭桥”(用浸有NaCl溶液的滤纸条连接)
引导学生将“搭桥”方法构建模型,并引出双液-盐桥原电池。
小结:原电池不仅要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还要研究过程和效率。
方案
序号
方案简述
实验现象
1
Fe丝和Cu丝和电流计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一瓣橘子中
2
Fe丝和Cu丝和电流计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两瓣未分开的橘子中
3
Fe丝和Cu丝和电流计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两瓣分开的橘子中
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探究】水果电池
将两瓣橘子掰开,分析原因,发现膜的作用。
分组讨论,并分享方案。
学生思考“连隧道”与“搭桥”可以产生电流的原因
学生构建双液-盐桥原电池模型。
二、双液-盐桥电池
引导学生根据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设计为双液-盐桥原电池,先使学生不加盐桥时测定有无电流,然后加上盐桥后进行实验测定,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工作原理,再次强调盐桥的作用。
设疑: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改进后的装置为什么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电流?
学生设计双液-盐桥原电池
装置图
学生分析双液-盐桥原电池工作原理。
【练习】利用Fe+CuSO4=FeSO4+Cu设计为双液-盐桥原电池,画出示意图,写出电极反应式
学生练习
【课堂检测】
1、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B 在原电池中,只能用金属锌做负极
C 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D 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2.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  (    )
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思考,讨论,完成练习
巩固当堂内容,反馈知识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
一、定义
  本质
  形成条件
二、单液原电池
缺点:无法提供稳定电流,能量转化率低
三、双液-盐桥原电池
(1)盐桥的作用:平衡电荷,沟通内电路
(2)工作原理
(3)设计双液-盐桥原电池
学以致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铁制品(含少量碳)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板书设计
一、定义
  本质
  形成条件
二、单液原电池
三、双液-盐桥原电池
(1)盐桥的作用
(2)工作原理
(3)设计双液-盐桥原电池
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探究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二学生对化学学科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水果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小组实验让学生体验“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得当,新课标精神以及现在教学要求建立的师生平等、充满和谐的课堂文化等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沙老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
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沙老师的个人素质高,语言魅力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到位,课堂教学效果好。
教材分析
原电池是中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了解化学原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途径,并已有原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的概念。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再次学习原电池的目的在于借助对单、双液原电池的对比,深化学生对原电池的认识,并介绍半电池、盐桥等新概念。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在于如何深化学生对原电池构成条件的认识,及能够书写较复杂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45: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489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原电池   实验   盐桥   双液   探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