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光学实验(解析版)

模块
专题03 实验水压力传感器
*知识与方法
一、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确定该物理量与各个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其固定不变,只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看所研究的因素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分析思路:好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实验中主动变化的量。
因变量:实验中被动变化的量,一般也是研究目标。
控制变量:除自变量之外其他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量,需控制不变。
2.转换法:在科学探究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或者不易观察的现象,通常改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
3.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用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代替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4.科学推理法: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深刻地揭示科学规律的本质。
二、探究性实验
1.光的反射实验
(1)器材:平面镜、可折转的纸板、激光笔、量角器、铅笔等。
(2)纸板的作用:
对光起漫反射的作用,显示光路。(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粗糙些)
割管刀
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3)操作及结论:
纸板垂直于镜面放置;
让激光沿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另一侧纸板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将纸板另一侧向后偏折,观察偏折后的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让激光笔发出的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向镜面时,此时的反射光线将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光路可逆。
(4)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量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多次实验总结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2.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实验
(1)器材:带支架的透明薄玻璃板、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铅笔、刻度尺、光屏。
(2)实验步骤:
把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垂直放在白纸上,作为平面镜;
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 的像;
把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 放在平面镜的后面并移动位置,从蜡烛A 所在的这一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 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标出两个蜡烛的位置;
改变蜡烛A 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做几次实验。
撤去玻璃板,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把蜡烛和像的位置连起来,看连线和玻璃板的关系。
(3)结论:
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压铆螺钉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常考知识点:
用两个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如果用厚玻璃板是会有两个反射面,出现两个像;
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是为了让成像更清晰
玻璃板必须与桌面垂直,否则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完全和蜡烛A 的像重合;
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调等高:F字光源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激光笔
常考知识点:
(1)如果F字光源偏上,如何操作能够使成像在光屏中央呢?
移动光屏——向上移动
移动透镜——向下移动
塑料油箱 移动F字光源——向上移动
(2)遮住部分透镜问题
遮住部分透镜后,光屏上还能收到完整的像,但是像的亮度变暗了。
(3)物像移动距离的关系和移动速度的关系
如果u > v(即u > 2 f 时),物体的移动距离> 像的移动距离,物体的移动速度> 像的移动速度
如果u < v(即u < 2 f 时,包括f < u < 2 f u < f ),物体的移动距离<像的移动距离,物体的移动速度<像的移动速度。
*针对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秋·湖北武汉·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粗糙的硬纸板ENF必须竖直的立在水平镜面上
B.图甲中,如果让光沿着FO方向射到镜面,反射光线将沿着OE方向射出
C.图乙中,将纸板NOF向后折时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
D.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反射角始终和入射角相等
【答案】C
解析】A.为了显示光路,粗糙的硬纸板ENF必须竖直的立在水平镜面上,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光从EO射入,从OF射出,由光路可逆得,如果让光沿着FO方向射到镜面,反射光线将沿着OE方向射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乙中,当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能够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纸板NOF向后折时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实验得,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反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反射角始终和入射角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秋·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的实验器材有: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和白纸,如图所示。则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应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B.选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使用完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D.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够承接到像
【答案】A
解析】A.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
成像越清晰,为了使像更清晰,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用蜡烛B在镜面后移动,直到蜡烛B与A的像重合时,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全自动智能吸尘器D.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虚像,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够承接到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3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44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实验   蜡烛   平面镜   反射   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