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液泵的制作方法


微液泵
【技术领域】
1.本案关于一种微液泵,尤指一种适用于传输大流量流体的微液泵。


背景技术:



2.目前于各领域中无论是医药、电脑科技、打印、能源等工业,产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发展,在传输液体的过程中,经常通过小型的液体泵作为主要工具,液体泵小型化后,其流量会因此下降,因此,如何将液体泵微小化到微液泵,并且提高微液泵的流量是本发明所要研究实施的主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大流量流体的微液泵,以达到更微型化的微液泵于产业上利用。
4.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微液泵,包含:一阀座,包含有:一本体,具有一本体表面;一进流管,位于该本体;一进流凸部,自该本体表面凸出;一进流通道,一端位于该进流管,另一端位于该进流凸部;一出流管,位于该本体;一出流凹槽,自该本体表面凹陷,与该进流凸部间隔设置;以及一出流通道,一端位于该出流管,另一端位于该出流凹槽;一阀片,设置于该阀座,包含有:一第一阀门片,与该进流凸部对应;多个第一通孔,围绕该第一阀门片;多个第一支架,连接于该第一阀门片;一第二阀门片,与该出流凹槽对应;多个第二通孔,围绕该第二阀门片;以及多个第二支架,连接该第二阀门片;一阀盖,设置于该阀座,并将该阀片位于该阀座与该阀盖之间,包含有:一第一阀盖表面;一第二阀盖表面,与该第一阀盖表面相对;一进流槽,自该第二阀盖表面凹陷并供该进流凸部容置其中;一出流凸部,自该第二阀盖表面凸出,并容置于该出流凹槽;一引流槽,位于该第一阀盖表面;一进流孔,位于该进流槽与该引流槽之间;以及一出流孔,一端位于该出流凸部,另一端连通该引流槽;一薄片,设置于该阀盖且封盖该引流槽;一致动片,设置于该薄片;以及一上盖,设置于该薄片且具有一开口,该开口供该致动片容置其中;其中,该致动片带动该薄片上下位移,压缩该引流槽,该薄片压缩该引流槽具有一压缩比,该压缩比大于百分之三十。
【附图说明】
5.图1a所示为本案微液泵的第一视角分解示意图。图1b所示为本案微液泵的第二视角分解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案微液泵的剖面示意图。图3a及图3b为本案微液泵的作动示意图。【符号说明】
6.100:微液泵1:阀座
11:本体111:本体表面12:进流管13:进流凸部14:进流通道15:出流管16:出流凹槽17:出流通道2:阀片21:第一阀门片22:第一通孔23:第一支架24:第二阀门片25:第二通孔26:第二支架3:阀盖31:第一阀盖表面32:第二阀盖表面33:进流槽34:出流凸部35:引流槽36:进流孔37:出流孔38:沟槽4:薄片5:致动片6:上盖61:开口7:垫圈8:防漏圈9: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7.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8.请参阅图1a及图1b所示,本案的微液泵100可适用于医药生技、电脑科技、打印或是能源等工业输送液体,但不以此为限。微液泵100包含一阀座1、一阀片2、一阀盖3、一薄片4、一致动片5及一上盖6。
9.请参阅图1a及图2,阀座1具有一本体11、一进流管12、一进流凸部13、一进流通道14、一出流管15、一出流凹槽16及一出流通道17;本体11具有一本体表面111,本体表面111可为本体1的上表面,进流管12设置于本体11。于本实施例中,进流管12设置于本体11的侧面,但不以此为限,进流凸部13自本体表面111凸出形成,进流通道14位于本体11内,且一端位于进流管12,另一端位于进流凸部13,出流管15位于本体11的侧面并与进流管12相对,但不以此为限,出流凹槽16自该本体表面111凹陷形成并与该进流凸部13间隔设置,出流通道17位于本体11内,且一端位于出流管15,另一端位于出流凹槽16。
10.阀片2设置于阀座1本体表面111,包含有一第一阀门片21、多个第一通孔22、多个第一支架23、一第二阀门片24、多个第二通孔25及多个第二支架26,第一阀门片21与进流凸部13对应,当阀片2设置阀座1上时,进流凸部13将顶抵第一阀门片21,利用第一阀门片21封闭该进流通道14;多个第一通孔22围绕于第一阀门片21设置,并通过多个第一支架23将第一阀门片21与阀片2连接;第二阀门片24与出流凹槽16对应,多个第二通孔25围绕于第二阀门片24设置,并通过多个第二支架26将第二阀门片24与阀片2连接。
11.请继续参阅图1a至图2,阀盖3设置于阀座1,并将阀片2固定于阀座1与阀盖3之间,阀盖3包含了一第一阀盖表面31、一第二阀盖表面32、一进流槽33、一出流凸部34、一引流槽35、一进流孔36及一出流孔37,第一阀盖表面31与第二阀盖表面32为相对的二表面。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阀盖表面31为上表面,第二阀盖表面32为下表面,进流槽33自该第二阀盖表面32凹陷形成,当阀盖3设置于阀座1时,进流凸部13将顶抵阀片2的第一阀门片21,并与第一阀门片21共同容置于进流槽33内;出流凸部34自该第二阀盖表面32凸出,阀盖3固定于阀座1时,出流凸部34顶抵第二阀门片24,并与第二阀门片24容置于阀座1的出流凹槽16内;引流槽35位于第一阀盖表面31,进流孔36位于进流槽33与引流槽35之间,并将两者相连通,出流孔37的一端位于出流凸部34,另一端连通于引流槽35,当出流凸部34顶抵该第二阀门片24时,封闭出流孔37。
12.薄片4设置阀盖3且封盖引流槽35,致动片5设置于薄片4的中央,上盖6设置于薄片4且具有一开口41,开口41供致动片5容置其中,致动片5唯一压电片,接收到驱动信号(驱动电压及驱动信号)后,依据驱动信号开始产生形变,带动薄片4上下位移,压缩引流槽35的容积,而薄片4所压缩引流槽35的容积与引流槽35本身的容积之间具有一压缩比,压缩比将影响微液泵100性能,于本案中压缩比为百分之三十以上,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压缩比为百分之八十。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压缩比百分之九十九。
13.本案中的引流槽35为圆形槽,圆形槽具有一直径与一深度,本案的圆形槽的直径与深度比例为200:1以上,其中,圆形槽的直径可为10.8mm,深度为0.05mm,通过调整引流槽35的尺寸以及致动片5的尺寸来控制微液泵100的压缩比,以提高微液泵100的性能;以外,引流槽35可为方形槽,而引流槽35为方形槽时,其致动片5与其对应为方形致动片。
14.本案的出流孔37的孔径大于进流孔36的孔径,使引流槽35内的流体进入出流孔37较为容易,避免液体由进流孔36回流,其中,出流孔37的孔径为1.12mm,进流孔36的孔径为0.06mm。
15.请继续参阅图3a所示,当致动片5接收到驱动信号后,因压电效应开始产生形变,带动薄片4向上位移,薄片4向上位移后会提升引流槽35的容积,并带动第一阀门片21向上移动,开启进流通道14,使液体开始由进流通道14流入,通过第一阀门片21周围的第一通孔
22进入到进流槽33,再通过进流孔36流入到引流槽35内,完成吸入液体的动作。
16.再参阅图3b所示,当致动片5带动薄片向下位移,将压迫引流槽35内的液体并压缩引流槽35的容积,推动引流槽35内的液体,将引流槽35的液体会向下输送,位于进气槽33内的液体将会把第一阀片21向下推动,利用第一阀片21关闭进流通道14,避免液体由进流通道14回流,同时,于出流凹槽16的液体将会把第二阀片24向下推动,开启出流孔37,使位于引流槽35的液体得以通过出流孔37,并经过第二阀片24周围的第二通孔25进入出流凹槽16,最后由出流通道17将液体排出,通过驱动信号使致动片5产生形变,持续重复带动薄片4上下移动,重复以上吸入、排出的两步骤,使微液泵100能够大量的传输液体,达成液体传输。
17.请再参阅图1a及图2,引流槽35位于第一阀盖表面3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阀盖表面31具有一沟槽38,沟槽38供一垫圈7容置,可通过该垫圈7定义引流槽35的大小及深度,并可通过垫圈7防止液体流出。于另一实施例中,可由第一阀盖表面31凹陷来定义引流槽35,或由以上两种合并实施来定义引流槽35,不以此为限。
18.此外,本案微液泵100更包含有多个防漏圈8,于本案中防漏圈8数量为4个,分别位于进流凸部13、出流凹槽16、出流凸部34、引流槽35外围,避免液体于传输时流出。锁固阀座1、阀片2、阀盖3、薄片4、致动片5及上盖6是利用多个固定螺丝9锁固,但不以此为限。
19.综上所述,本案微液泵通过致动片带动薄片位移的大小以及引流槽的体积大小定义出压缩比,利用提升压缩比的方式,加大引流槽内所输出液体的流量,达到大流量的功效,并且将出流孔的孔径大于进流孔的孔径,来提升流出的效率。是以,本案的微液泵极具产业的价值,爰依法提出申请。
20.本案得由熟习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微液泵,包含:一阀座,包含有:一本体,具有一本体表面;一进流管,位于该本体;一进流凸部,自该本体表面凸出;一进流通道,一端位于该进流管,另一端位于该进流凸部;一出流管,位于该本体;一出流凹槽,自该本体表面凹陷,与该进流凸部间隔设置;以及一出流通道,一端位于该出流管,另一端位于该出流凹槽;一阀片,设置于该阀座,包含有:一第一阀门片,与该进流凸部对应;多个第一通孔,围绕该第一阀门片;多个第一支架,连接于该第一阀门片;一第二阀门片,与该出流凹槽对应;多个第二通孔,围绕该第二阀门片;以及多个第二支架,连接该第二阀门片;一阀盖,设置于该阀座,并将该阀片位于该阀座与该阀盖之间,包含有:一第一阀盖表面;一第二阀盖表面,与该第一阀盖表面相对;一进流槽,自该第二阀盖表面凹陷并供该进流凸部容置其中;一出流凸部,自该第二阀盖表面凸出,并容置于该出流凹槽;一引流槽,位于该第一阀盖表面;一进流孔,位于该进流槽与该引流槽之间;以及一出流孔,一端位于该出流凸部,另一端连通该引流槽;一薄片,设置于该阀盖且封盖该引流槽;一致动片,设置于该薄片;以及一上盖,设置于该薄片且具有一开口,该开口供该致动片容置其中;其中,该致动片带动该薄片上下位移,压缩该引流槽,该引流槽的一压缩比是大于百分之三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泵,其特征在于,该压缩比为百分之八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泵,其特征在于,该压缩比为百分之九十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泵,其特征在于,该引流槽为一圆形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液泵,其特征在于,该圆形槽的直径与深度比例为200:1以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液泵,其特征在于,该圆形槽的直径为10.8mm,深度为0.05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泵,其特征在于,该出流孔的孔径大于该进流孔的孔径。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液泵,其特征在于,该出流孔的孔径为1.12mm,该进流孔的孔径为0.06m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泵,其特征在于,该引流槽为方形槽。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液泵,其特征在于,该致动片为方形致动片。

技术总结


一种微液泵,包含阀座、阀片、阀盖、薄片、致动片及上盖。阀座包含进流凸部、出流管及出流凹槽。阀片包含第一阀门片及第二阀门片。第一阀门片与进流凸部对应。第二阀门片与出流凹槽对应。阀盖包含第一阀盖表面、第二阀盖表面、进流槽、出流凸部、引流槽。第一阀盖表面自第二阀盖表面凹陷,并供进流凸部容置。引流槽位于第一阀盖表面。出流孔连通于出流凸部及连通引流槽之间。薄片设置于阀盖,且封盖引流槽。致动片设置于薄片。致动片带动薄片上下位移,借此压缩引流槽。引流槽的容积具有压缩比,压缩比大于百分之三十。于百分之三十。于百分之三十。


技术研发人员:

莫皓然 陈世昌 廖家淯 黄哲威 詹士德 廖峻宏 韩永隆 黄启峰 郭俊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15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3:3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40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流管   表面   薄片   阀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