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1-—12课练习题与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1-—12课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A581 B605 C589 D611年 
  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A.均田制、行省制  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 
  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
、多项选择题 
  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 
  A.隋朝官仓储粮多   B.造船技术水平高 
  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D.开凿大运河 
  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社会秩序,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请回答:
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
  全自动电脑针织机 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
参考答案 
  一 1.B 2.C 3.D 4.C 5.B  6.D 7.C 8.C 9.B
  二 10.ABCD 11.ACD 
  三 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②所举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征吐谷浑,三征高丽。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建立于:
  A618 B626 C581 D589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3、发现并提拔名臣姚崇、宋璟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5、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的治世是指: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光武中兴  D.文景之治
(三)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 
(一)1A 2A 3僧侣鞋C 4D
(二) 5AB   
(三) 6有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②意识到人民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③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2.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
耧车 曲辕车 翻车 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唐三彩的主要装饰颜是: 
A粉条生产线.黄绿青  B.黄绿蓝 C.红绿青  D.红绿蓝
4.唐朝时人们以下列哪些谷物为主要粮食?
A.粟和稻谷 B.高粱和荞麦 C.粟和高粱 D.荞麦和稻谷
5.唐朝的长安城有非常严格的布局,其中政府官署在: 
A.皇城  B.宫城  C.坊  D.市 
答案:1A 2D  3A 4A 5A
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 
 A.皮罗阁  B.颉利可汗 C.大祚荣  D.骨力裴罗
 2.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 
 A.怀仁可汗  B.成吉思汗 C.单于  D.大汗 
 3.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A.靺鞨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4.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A.吐蕃  B.靺鞨  C.回纥 D.南诏 
 5.为进一步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6.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A.彝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二、问答题
7、举出西汉、东汉、蜀、唐等四个朝代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1B 2A 网站实时监控 3A 4D 5C 6C 
  7.典型事例: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减少战乱,加速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五课 海内存知己 习题
一、选择题
  1.唐朝时,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的政权是:
  A.朝鲜  B.高丽  C.新罗  D.百济
  2.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最多的是:
  A.新罗人  B日本人  C.天竺人  D.大食人
  3.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A.玄奘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4、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唐朝人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
  5.与唐朝通商往来的国家有
  A.60多个 B.70多个 C.80多个 D.90多个
  6.居唐朝进口之首的是哪一国的物产?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7.《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
  8.隋唐的哪些物品输入波斯?
  丝绸 ②瓷器 ③钱币 ④纸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1._________世纪后期,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新罗商人的足迹,从中原地区往东南一直达到_________
2.隋唐时候,西亚的主要国家先有_________,后有_________
3.大食在唐_________宗时,遣使来长安通好。此后100多年里,入唐使节近_________次之多。在_________,大食人建立了伊斯兰教礼拜寺。
三、列举
举出唐朝时候我国同印度和阿拉伯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
四、问答题
1.说一说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关系。 
2.说一说唐朝与天竺的友好关系。 
3.想想看,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参考答案
一、1C 2B 3. A 4.B 5.B 6.C 7.A 8.C
二、1. 江浙  2.波斯 大食  3.高宗 四十 广州 
三、我国的造纸术传入天竺。唐朝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大食人在广州建立伊斯兰教礼拜寺。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入大食。
四、
1.(1)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有13次之多。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等。日本留学生里,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
浆浆在线
的是鉴真和尚
2)唐朝和日本贸易繁盛。日本大量出士唐货币开元通宝,中国境内也发现日本银币和同开珎
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日本的都城平城京的建筑样式,几乎同长安一样。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日本士大夫热衷学习中国书法。唐朝的饮食和风俗习惯传入日本。日本今天的一些习俗,如重阳节登高,就来自唐朝。
2.1)今天的印度半岛各国,唐朝时称为天竺。唐和天竺往来不绝。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天文圆顶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1:5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37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   关系   经济   发展   统治   材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