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导叶式双吸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厂锅炉给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径向导叶式双吸泵。


背景技术:



2.目前应用于核电厂常规岛主给水系统上的主给水泵,基本上采用的是单蜗壳铸造结构,由于该泵流量大转速高,这种普通铸造的单蜗壳结构存在由于铸造偏差,本身径向力平衡差,经常出现泵由于径向受力不平衡和脉冲作用发生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径向导叶式双吸泵,使其采用了径向导叶式结构,其特点是能够很好的抵销泵运行中径向力,使泵保持平稳状态运行,而不发生振动。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径向导叶式双吸泵,包括泵本体,所述泵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吸入口和出口管,其中,所述泵本体内设置有受压筒,所述受压筒包括泵筒体和泵盖,所述泵筒体位于所述泵盖的上端,并且所述泵筒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主螺栓与所述泵盖连接,同时,所述泵筒体的下端通过金属缠绕垫与所述泵盖密封连接,所述泵盖的下端设置有泵轴,所述泵轴上设置有双吸叶轮,所述双吸叶轮位于所述泵筒体的下方。
5.优选的,还包括径向导叶,所述径向导叶设置在所述双吸叶轮的上方。
6.优选的,还包括水力密封套,所述泵轴与所述泵盖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通过所述水力密封套进行密封。
7.优选的,还包括径向轴瓦,所述径向轴瓦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径向轴瓦和第二径向轴瓦,所述第一径向轴瓦设置在所述泵轴的左端,所述第二径向轴瓦设置在所述泵轴的右端。
8.优选的,还包括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设置在所述泵轴的右端,并且所述推力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径向轴瓦的右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输送高温高压水,为了提高泵的安全性、泵壳体、泵盖采用了高强度合金钢锻造,双吸叶轮和径向式导叶水力部件采用精密铸造而成,铸造精度和水力效率都比普通蜗壳泵高2-3%。
11.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径向导叶式结构,其特点是能够很好的抵销泵运行中径向力,使泵保持平稳状态运行,而不发生振动。
12.3、本实用新型泵壳体和泵盖采用了锻造,大大提高了泵安全稳定运行和长的使用寿命。
13.4、本实用新型替代进口产品,为用户减少了采购成本和后期的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泵本体,泵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吸入口和出口管,泵本体内设置有受压筒,受压筒包括泵筒体1和泵盖4,泵筒体1位于泵盖4的上端,并且泵筒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主螺栓10与泵盖4连接,同时,泵筒体1的下端通过金属缠绕垫9与泵盖4密封连接,泵盖4的下端设置有泵轴5,泵轴5与泵盖4之间形成有间隙,间隙通过水力密封套8进行密封,泵轴5上设置有双吸叶轮3,双吸叶轮3位于泵筒体1的下方,双吸叶轮3的上方设置有径向导叶2,
17.本实施例中,泵轴5上设置有径向轴瓦6和推力轴承7,径向轴瓦6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径向轴瓦和第二径向轴瓦,第一径向轴瓦设置在泵轴5的左端,第二径向轴瓦设置在泵轴5的右端,推力轴承7设置在泵轴5的右端,并且推力轴承7位于第二径向轴瓦的右侧。
18.本实施例中,径向导叶式双吸泵输水流量2500m3/h,扬程631m,转速:5420r/min,该设备主要由泵筒体1、径向式导叶2、双吸叶轮3、泵盖4、泵轴5所组成,高温水通过泵吸入口进入泵内,并经过旋转的双吸叶轮3而提高流体速度,然后由径向导叶2将其转换为压力能,之后高温水从出口管排出。
19.本实施例中,泵主要由泵筒体1、泵盖4组成的受压筒,两侧的泵盖4与泵筒体1由主螺栓10联接,整台泵装置是严封的,在泵筒体1与泵盖4之间填有金属缠绕垫9密封,运转时该受压筒内部均充满水,由于泵轴5和泵盖4之间留有间隙,通过两侧螺旋形的水力密封套8对内部的高温水进行密封,能够防止内部水泄漏到泵的外部,无接触式的水力密封套8具有很长的设计和使用寿命,在一个大修周期内可以提供连续的运行而不需要维护。双吸叶轮3安装在泵轴5上由外部的高速齿轮箱或耦合器带动旋转。泵轴5由两侧的径向轴瓦6支撑,泵的残余轴向力由非驱动侧的推力轴承7来平衡。轴承的润滑由外部的提供的压力润滑油进行润滑和冷却。径向导叶2在圆周方向上均匀的布置了9枚叶片,能够很好平衡泵运行时所产生的径向力,消除了蜗壳式泵容易产生的脉冲和不平衡的径向力问题。
20.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2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2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
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申请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说明书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7.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径向导叶式双吸泵,包括泵本体,所述泵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吸入口和出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本体内设置有受压筒,所述受压筒包括泵筒体和泵盖,所述泵筒体位于所述泵盖的上端,并且所述泵筒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主螺栓与所述泵盖连接,同时,所述泵筒体的下端通过金属缠绕垫与所述泵盖密封连接,所述泵盖的下端设置有泵轴,所述泵轴上设置有双吸叶轮,所述双吸叶轮位于所述泵筒体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导叶式双吸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径向导叶,所述径向导叶设置在所述双吸叶轮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径向导叶式双吸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力密封套,所述泵轴与所述泵盖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通过所述水力密封套进行密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径向导叶式双吸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径向轴瓦,所述径向轴瓦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径向轴瓦和第二径向轴瓦,所述第一径向轴瓦设置在所述泵轴的左端,所述第二径向轴瓦设置在所述泵轴的右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径向导叶式双吸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设置在所述泵轴的右端,并且所述推力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径向轴瓦的右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径向导叶式双吸泵,涉及一种发电厂锅炉给水系统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泵本体,所述泵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吸入口和出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本体内设置有受压筒,所述受压筒包括泵筒体和泵盖,所述泵筒体位于所述泵盖的上端,并且所述泵筒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主螺栓与所述泵盖连接,同时,所述泵筒体的下端通过金属缠绕垫与所述泵盖密封连接,所述泵盖的下端设置有泵轴,所述泵轴上设置有双吸叶轮,所述双吸叶轮位于所述泵筒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径向导叶式结构,其特点是能够很好的抵销泵运行中径向力,使泵保持平稳状态运行,而不发生振动。而不发生振动。而不发生振动。


技术研发人员:

张少力 张方德 曲太平 刘世震 李杰 马跃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沈阳水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8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1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35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轴瓦   特征   叶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