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气象博物馆采访稿

绍兴气象博物馆采访稿
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楼坐落在今天的水泥森林里,看似默默无闻,在国际气象史上却有一席之地:1879年7月31日,绍兴气象博物馆发布了中国第一个真正的台风警报。如今碧绿草坪上的仪器依旧日复一日地记测着“徐家汇温度”,而老楼仍在发挥科教功能的余热。
银针秀
古老外墙、木质结构、西式栏杆,如今这栋建筑的默默低语,我们可以从砖面的缝隙里听到。历经先后三次外墙整修(1950年、1980年、2014年),水泥剥开后,一砖一瓦泽如初。唯独不同的是,在1910年时,为了防止沉降,铁塔替代了原建筑顶部的砖石,又增加了一棵台风“风树”。再者,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1985年1月新竣工的、与之毗邻着的十七层气象大楼,是全国气象系统第一座高层气象业务大楼。
如今这座改为气象博物馆的徐家汇观象台,最初来自传教士。首任台长能恩斯曾绘有一幅他所理解的“台风眼”,今天放大后被悬挂在高处,惟妙惟肖,精准得让人叹服。能恩斯还有着一位“宝藏”同事:1893年至1918年间绘制过620张台风路径图的“台风神父”法国人劳积勋(Aloysius Froc,1858~1932),他按月份详细描述了过境的台风路径,并发明和推广了一套完善的风球符号系统,符号的复杂组合甚至能表示方向与经纬度,上海开埠后很多贸易船
大肠杆菌培养只受此恩惠,而不少南亚地区的预警系统也由此参考而来。
仓栅车内部导览很是引人入胜。除了博物馆入口处漂亮的银三十二位制罗盘与一楼中央的旋转木梯,各种文献资料与模型(如土山湾孤儿院为这儿贡献的手绘全国地图)一应俱全,与灰白的小六角形马赛克瓷砖地面相映成趣。游客们还能在这里见识到奇妙的毛发湿度计、经纬仪,近距离接触传说中的“风暴瓶”实物(笔者参观当日气温较低,白结晶正在慢慢浑浊);而入口处呈明显上升曲线的热岛效应图也在提醒着我们:上天恩赐的良好气候不可以被随意挥霍。
毛发湿度计>导线测量法
没错,这座博物馆更像是一册教科书,不仅记载着过去,也描述和见证着今日上海气象业务的蓬勃。若把气象博物馆与上海气象局视作一体,它们的贡献远不止“徐家汇温度”一项,简直——肩负着华东地区与长三角灾害性天气监测的使命。
汽化炉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展数值天气预报的地区之一,这得归功于这儿曾购入全国第一个天气雷达和全国气象系统最早的无线电传真网络。但一座大都市如需“应变风云”的弹性,除了物质支持,的确还离不开许许多多执着坚守的思考者和劳动者。由于气象工作的特殊性与持续性,不少工作人员至今履行着早晚轮班制。从第一次温度、湿度和降雨量记录(1872年12
月1日)至今,这儿对上海气象的监测从未间断过。徐家汇观象台成立140周年之际,世界气象组织给予了它“世纪气候站”的认可。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356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象   台风   博物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