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耳孙干涉仪测光波波长

迈克耳干涉
1881年迈克耳(Michelson,1852—1931)制成可以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的第一台干涉仪。后来,他又用干涉仪做了3个闻名于世的重要实验:迈克耳—莫雷(Morley,1838—1923)“以太”漂移实验,实验结果否定了“以太”的存在,解决了当时关于“以太”的争论,并确定光速为定值,为爱因斯坦(Einstein,1879—1955)发现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迈克耳与莫雷最早用干涉仪观察到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的第一线为双线结构,并以此推断光谱线的精细结构;迈克耳首次用干涉仪测得镉红线波长(λ=643.84696nm),并用此波长测定了标准米的长度(1m=1553164.13镉红线波长)。此外,迈克耳于1920年用一台高分辨率的干涉仪测量猎户星座一等变光星的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3倍,这是人类首次精确测量太阳之外的恒星的大小。
迈克耳干涉仪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起了重要作用。今天迈克耳干涉仪已被更完善的现代干涉仪取代,但它的基本结构仍然是许多现代干涉仪的基础。
【预习重点】
(1)迈克耳干涉仪的构造原理和调节使用方法。
(2)薄膜的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
(3)如何利用迈克耳干涉仪测量光的波长。
参考书:《光学》,母国光、战元龄编,第八章;《光学》上册,凯华、钟锡华编,第三章。
【仪器】
迈克耳干涉仪、低压钠灯、白炽灯、带“T”标志的毛玻璃片。
图33—1迈克耳干涉仪
1—分束器G
1;2—补偿板G
;3—可动反射镜M
陶瓷纤维管
;4—固定反射镜M
;5
—反射镜调节螺丝;6—导轨;7—水平拉簧螺丝;8—垂直拉簧螺丝;9—微调手轮;10—粗调手轮;11—读数窗口;12—光屏
迈克耳干涉仪是根据分振幅干涉原理制成的精密实验仪器,主要由4个高品质的光学镜片和一套精密的机械传动系统装在底座上组成(图33—1)。其中
作为分束器的G
1是一面镀有半透膜的平行平面玻璃板,与相互垂直的M
和M
两个反射镜各成45°角,它使到达镀镆处的光束一半反射一半透射,分为两个
支路Ⅰ和Ⅱ(图33—2所示),又分别被M
1和M
反射返回分束器会合,射向
观察位置E。补偿板G
2平行于G
,是一块与G
的厚度和折射率都相同的平行
平面玻璃。它用来补偿光束Ⅱ在分束器玻璃中少走的光程,使两光路上任何波长
的光都有相同的程差,于是白光也能产生干涉。M
2是固定的,M
装在拖板上。
转动粗调手轮,通过精密丝杠可以带动拖板沿导轨前后移动,导轨的侧面有毫米直尺。传动系统罩读数窗口的圆分度盘每转动1格,M
镜移动0.01mm,右
侧的微调手轮每转动1个分格,M
1镜只移动10-4mm,估计到10-5mm。M
2的背后各有3个调节螺丝,可以调节镜面的法线方位。M
打包流水线
镜水平和垂直的拉
白光干涉簧螺丝用于镜面方位的微调。
利用相干光在干涉仪上分成两支的特点,可以在一支光路中加入待研究的物质。例如,加入气体盒来测定气体折射率。现代,迈克耳干涉仪也用于傅里叶变换光谱研究。
使用迈克耳干涉仪需了解以下几点。
(1)在了解仪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之后才可以动手操作。
(2)光学玻璃件的光学表面绝对不许用手触摸,也不要自己用擦镜纸擦试。
(3)两个拉簧螺丝只用于微调,不可拧得过紧。
图33—2迈克耳干涉仪光路
(4)因为转动微调手轮时,粗调手轮随之转动,但在转动粗调手轮时微调手轮并不随着转动,所以在调好仪器的光路之后需要调节测微尺的零点。这时将微调手轮沿某一方向(如逆时针方向)旋转至零,然后以同方向转动粗调手轮对齐读数窗口中的某一刻度,以后测量时使用微调手轮须以同一方向转动。
(5)微调手轮有反向空程。实验中如需反向转动,要重新调节零点。【原理】
1)等倾干涉环的产生和单光波长的测量
图33—3干涉仪光路中的相干虚光源
在图33—2的迈克耳干涉仪光路中,当M
1和M
两镜面相互垂直时,眼睛
在E处观察到的反射镜M
2的虚像M
2
′是平行于M
的一个对应平面;而光源S的
虚像S
1和S
2集束天线
′,则可视为两个相干的虚光源(参见图33—3),其中S
由G
1和M
挖矿脚本
反射得来,而S
2
′由G
和M
2
′(等效于M
)反射得来。若M
与M
2
′相距
为d,则S
黑磷化
1与S
2
′相距为2d。因此,眼睛在E处观察到的干涉现象,如同来
自S
1和S
2
′两个虚光源的相干光波叠加产生的干涉图样。就扩展光源(例如被
钠灯照亮的毛玻璃面Σ,图33—4)而言,发光面上某点S以i角入射的光,
相当于虚面光源上对应点S
1和S
2
′以i角发来二平行光束的叠加,其光程差
δ=2dcosi(33—1)
表明当d一定时,所有倾角相同的光束具相同的光程差,会聚到透镜焦平面处的干涉加强与减弱的情况也相同,所以叫做“等倾干涉”。相同倾角的光束会聚于焦平面以光轴为中心的圆周上,所以干涉条纹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圆心处所对应的入射角i=0,两相干光束光程差最大(δ=2d),对应的干涉级最高,从圆心向外级次逐环降低(与牛顿环相反)。
当移动平面镜M
1的位置,使M
与M
2
′的距离逐渐增大时,干涉环会一个一
个“冒”出来;反之,当d减小时,干涉环会一个个向中心“缩”进去。每“冒”
出或“缩”进一个干涉环,相应光程差改变了一个波长,也就是M
1镜与M
2
′间
的距离变化了半个波长。若观察到ΔN个干涉环的变化,则距离d的变化量Δd=ΔNλ/2(33—2)
而(33—3)
图33—4等倾干涉条纹的产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3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35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干涉   手轮   调节   微调   转动   平面   波长   实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