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一文看懂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发展布局

玻璃毛细管重点,⼀⽂看懂北京市“⼗四五”规划发展布局
近⽇,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四五”时期⾼精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产总值⽐重将达到3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数量4到5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产总值13%左右、⼒争15%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3万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00个。
未来5年,京华⼤地将迎来新⼀轮产业巨变,培育出⼀批具有全球竞争⼒的万亿级产业集和领军企业。如何把握本
次“规划”的发展机遇,对于2021年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今天【哈⼯创投】带你了解投资新风⼝,将北京“⼗四五”⾼精尖产业规划⼀些重点⼲货节选摘编如下。
“⼗四五”时期是北京落实⾸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构建⾼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市经信局⽅⾯表⽰,在全球创新版图重构以及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北京⾼精尖产业要坚持以⾸都发展为统领,巩固产业调整转型的良好势头,全⼒推进⾼质量发展,切实肩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2025年形成4~5个万亿级产业
数据显⽰,2020年全市⾼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产总值⽐重达到27.4%,较2018年提⾼2.3个百分点;培育形成新⼀代信息技术(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智能4个千亿级产业集。
“经过前期的创新积累和产业孵育,北京⾼精尖产业发展进⼊了创新⾃主化的攻坚期、产业集化的发⼒期和数字智能化的迸发期。”市经信局⽅⾯表⽰。规划提出,“⼗四五”时期,北京将推动产业“换核、强芯、赋智、融合”,加快实现产业基础再造提升、产业链条优化升级、智能绿⾊全⾯覆盖、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区域发展开放联动“五个突破”,推进动⼒转换、效率提升、结构优化“三⼤变⾰”,打造⼀批具有全球竞争⼒的万亿级产业集和领军企业。
规划按2025年和2035年设定了⽬标。其中,2025年主要⽬标为:
以⾼精尖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稳固,基本形成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医药健康等为新⽀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将集成电路、智能⽹联汽车、区块链、创新药等打造成为“北京智造”“北京服务”的新名⽚,产业关键核⼼技术取得重⼤突破,国产化配套⽐重进⼀步提⾼,⽣产效率达到国际先进⽔平,绿⾊发展更加显著,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迈向更⾼层次。
2035年远景⽬标为:
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型⼯业化、信息化,基本实现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具有⾸都特点的⾼
精尖产业体系更加成熟,产业综合竞争⼒位居世界前列,保持与⾸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先进制造能⼒,⼴泛形成智能、绿⾊⽣产⽅式,产业⾃主创新能⼒显著提升,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全⾯形成。数字收音机
规划设定的重要具体指标包括:
到2025年,北京⾼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产总值⽐重将达到3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数量4到5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产总值13%左右、⼒争15%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3万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00个;到2035年,北京⾼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产总值⽐重将达到40%以上,万亿级产业集数量8到10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产总值保持合理区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新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打造⾼精尖产业2.0升级版
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柱产业、四个特⾊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批未来前沿产业,构建“2441”⾼精尖产业体系,打造⾼精尖产业2.0升级版。
做⼤两个国际引领⽀柱产业
1.新⼀代信息技术
以聚焦前沿、促进融合为重点,突出⾼端领域、关键环节,扶持壮⼤⼀批优质品牌企业和特⾊产业集,重点布局海淀区、朝阳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到2025年新⼀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2.5万亿元。
(1)⼈⼯智能。以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创新应⽤先导区为重点,构筑全球⼈⼯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地。⽀
持“卡脖⼦”攻关,全⾯突破智能芯⽚、开源框架等核⼼技术,构建⾃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建设国家级⼈⼯智能前沿研究中⼼、超⼤规模⼈⼯智能模型训练平台;⼒争在数理与数据融合、类脑智能模型、新型机器学习、可解释⼈⼯智能等⽅向跻⾝国际前列。
(2)先进通信⽹络。推进先进通信⽹络产品及关键部件研制与⽰范应⽤。实施5G核⼼器件专项,加快5G⼤规模天线系统、射频芯⽚及元器件、滤波器、⾼端模数/数模转换器等研发及产业化,提升中⾼频系统解决⽅案能⼒,推动5G中⾼射频器件产业创新中⼼和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前瞻布局6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关产业,抢占6G标准⾼地,发展6G ⽹络架构、⾼性能⽆线传输技术、⽹络覆盖扩展与
天地融合技术等⽅向,研制6G、卫星通信⽹络系统等前沿产品。
(3)超⾼清视频和新型显⽰。以提升能级、联动发展为重点,形成关键原材料、关键⼯艺设备和⾼端驱动芯⽚的上游产业集,并向智能终端、超⾼清电视和汽车电⼦等下游产业贯通。
(4)产业互联⽹。以发展基于⾏业知识和⾃主技术的⾏业细分平台为重点,打造新平台型企业体。构建多层次⼯业互联⽹平台体系,培育⾯向特⾊场景的⼯业互联⽹平台,推动跨⾏业跨领域平台迭代升级与服务优化;壮⼤服务业互联⽹平台体系,在协同办公、产品采购、智慧居住等细分领域打造⼀批国内领先的平台。
android加固
(5)⽹络安全和信创。以国家⽹络安全产业园为载体,加快企业集聚和龙头企业培育,重点布局海淀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区。加快突破⾼性能操作系统、嵌⼊式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以及智能设计与仿真⼯具、制造物联与服务、⼯业⼤数据处理等⼯业软件核⼼技术,优化国产软硬件集成适配、⼯业软件标准和测评机制,构建安全可控的软件⽣态体系。
(6)北⽃。以完善北⽃产业⽣态为⽬标,组建北⽃产业创新中⼼,建设全国领先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平、国际化、智能化的北⽃产业创新基地,打造北⽃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集聚发展的核⼼枢纽。
香皂包装
(7)虚拟现实。重点布局⽯景⼭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做优做强“虚拟现实+”产业。⽀持发展近眼显⽰、渲染计算、感知交互、⽹络传输、内容制作等关键细分领域;发展⾯向5G的云化终端与轻薄化光学终端器件、内容⽣产⼯具;持续丰富虚拟现实产品及服务供给,⽀持⽂化娱乐、⼯业互联⽹、新零售等应⽤服务;强化虚拟现实与5G、⼈⼯智能、超⾼清视频等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2.医药健康
全息设备发⼒创新药、新器械、新健康服务三⼤⽅向,在新型疫苗、下⼀代抗体药物、细胞和基因、国产⾼端医疗设备⽅⾯构筑领先优势,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并⾏发展。北部地区重点布局昌平区、海淀区,南部地区重点布局⼤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1万亿元,其中医药制造达到4000亿元。
(1)创新药。以MAH制度(药品上市许可持有⼈制度)全⾯实施为契机,完善CRO(合同研究组织)、CMO/CDMO(合同⽣产组织/合同研发⽣产组织)等平台服务体系,推动重点品种新药产业化。
(2)新器械。聚焦⾼值耗材、⾼端医疗影像设备、体外诊断、⽣命科学检测仪等领域培育⼀批国产标杆产品。⽀持⽣物可吸收⽀架、⼼脏起搏器、⾻科材料、神经及软组织功能修复材料等⾼值耗材研发。
(3)新健康服务。推动医⼯交叉创新融合发展,建设集“医教研产⽤”于⼀体的⽣命科技创新平台型医院;发展互联⽹医疗,“智能+”健康管理、医疗⼈⼯智能、数字化中医诊疗等服务业态;率先推动应⽤5G、⼈⼯智能的⼼脑⾎管重⼤疾病防控、智能可穿戴监测、急救诊断、辅助诊断等场景落地;培育美丽健康产业,⽀持医药健康创新技术向个性化美容健康领域延伸。
做⼤四⼤特⾊优势及创新链接产业
四个特⾊优势产业分别为集成电路、智能⽹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能源与节能环保。
集成电路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争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业收⼊3000亿元;
智能⽹联汽车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房⼭等区,建设世界级的智能⽹联汽车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基地,⼒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智能⽹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
智能制造与装备重点布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昌平、房⼭等区,⼒争到2025年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1万亿元,其中智能装备部分达到3000亿元;
绿⾊能源与节能环保重点布局昌平、房⼭、⼤兴等区,⼒争到2025年绿⾊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营业收⼊5500亿元。s3800
四个创新链接产业分别为:
区块链与先进计算重点布局海淀、朝阳等区,⼒争到2025年实现营业收⼊超过6000亿元;
科技服务业重点布局“三城⼀区”、城市副中⼼,形成5个以上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争到2025年实现营业收⼊超过1.25万亿元;
智慧城市产业在北京全域打造智慧城市应⽤场景,⼒争到2025年实现营业收⼊35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接近万亿,打造3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的标杆⼯程;
信息内容消费重点布局海淀区、朝阳区、⽯景⼭区、通州区,⼒争到2025年实现营业收⼊超过5000亿元。
同时,北京将抢先布局⼀批未来前沿产业,瞄准国际前沿抢占产业发展制⾼点,超前部署⼀批具有深远影响、能够改变科技、经济、社会、⽣态格局的颠覆性技术⽅向,构建基于新原理、新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为⾼精尖产业持续发展培育后备梯队。
2035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新格局将全⾯形成
规划提出,差异化、联动化构建“⼀区两带多组团、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记者获悉,2035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将全⾯形成。
“⼀区”即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区深⼊推进创新型产业集⽰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范区。
其中,经开区聚焦新⼀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联汽车、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领域,引领全市产业向中⾼端迈进;顺义区聚焦智能⽹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
京城南北,也将浮现两条产业聚集带:
北部地区对接三⼤科学城创新资源,推动海淀、昌平、朝阳、顺义等区打造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南部地区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丰台、⼤兴、房⼭等区打造先进智造产业带。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6:5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297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产业   发展   智能   创新   重点   布局   精尖   打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