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4.6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创新优质课)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车库门开门机必修第一册
4.6 超重失重 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分析
超重、失重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学生往往能感受到,但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的特点。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超重、失重的条件与本质所在。
二、学生分析
超重、失重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超、失重概念,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我觉得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物理语言的误导,使学生认为超重(或失重)就是物体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其次学生往往认为向上运动时就超重,向下运动时就失重,没有真正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原因。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了实验和理论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生成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
三、 核心素养目标
l、物理观念:
(1)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2)知道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
(3)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2、科学思维:
经历实验观察、实例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
3、科学探究:
经历实验和理论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领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体会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生成“学以致用意识。
(2)体验自主学习过程,养成乐于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超重、失重及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实质。
难点:(1)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例分析。
五、教法圆钢加工和学法 
教学方法:情景——问题——探究——结论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与组间交流的自主学习
六、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1:自制铁丝框架,钉板,气球,彩纸。
演示实验2:天平,量筒,小球,香,细线,薯片包装盒。
教师实验:自制电梯厢,电子秤,摄像头,钢架,滑轮,细线,钩码,多媒体。
学生活动:书本,绳子,带孔钢球,细钢丝,细线,红胶带,饮料瓶,橡皮绳
天然气加气机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开展新课
呈现学习目标:
(1)什么是超重(失重)现象?
接(2)什么样运动情况下会出现超重(失重)压延加工现象?
(3)为什么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
1.概念探究——感受什么是超重(失重)现象?
趣味实验 激发悬念 引入概念
演示实验1:自制一个金属框架,上面有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的钉板,下边塞入了一个气球。我把钉板轻轻放到气球之上,气球完好无损。接下来我让装置由突然向上运动,我们看看会怎样?气球爆了。我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开始气球完好时,钉板对气球压力和钉板重力是什么关系?——压力等于重力。
②气球后来爆掉是什么原因?——压力大于重力
③气球爆掉时钉板的重力变了么?——重力不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很容易得出结果。老师针对结果进行总结:
钉板在刚才这个过程中,对气球的压力大于了自身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做超重。
(采用气球爆炸过程,一鸣惊人,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振奋精神进入新课学习。)
演示实验2取一个神秘的圆筒,把它放到天平一端,另一端放砝码,把天平调平。用香烛烧断圆筒上的这根细线,注意看圆筒这一侧是突然上升还是下降。看,上升了!再观察天平最后还是否平衡。对,还是平衡的!我同样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烧断细线前圆筒对托盘的压力和纸盒子重力是什么关系?——压力等于重力。
②为什么圆筒这一侧会上升?——压力小于重力。
③天平后来恢复平衡说明圆筒的重力变了么?——重力不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也容易得出结果。老师针对结果进行总结:
圆筒在刚才这个过程中,对托盘的压力小于了自身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做失重。
抗震床(用看不到内部构造的圆筒,增强神秘感。同时为后面的实验揭密埋下伏笔。)
通过刚才这两个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轻松引入了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0:2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284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超重   失重   现象   学生   实验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