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渡裙及缠绕气瓶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渡裙及缠绕气瓶


背景技术:



2.碳纤维缠绕气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材料气瓶,其采用碳纤维作为主要的承载层。与钢质气瓶相比,碳纤维缠绕气瓶具有重量轻、使用时间长、耐腐蚀、安全性能优良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3.碳纤维缠绕气瓶的薄弱位置是在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处。在碳纤维缠绕过程中,随着缠绕层数的增加,气瓶的外形发生了变化,使得筒身与封头的连接处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筒身段变得有一定弧度,这对后续的环向缠绕产生极坏的影响;例如,碳纤维在此处(即,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处)容易滑纱、铺设失败,进而导致封头和筒身连接处的环向碳纤维缺失,使得此处的强度进一步降低,最终使得整个缠绕气瓶的耐压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渡裙及缠绕气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缠绕气瓶的筒身与封头连接处的强度,以确保整个缠绕气瓶的耐压性能。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渡裙,用在缠绕气瓶上,其中,所述过渡裙为筒状结构,用于套设在缠绕气瓶的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其中,所述过渡裙包括第一段筒状结构和第二段筒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为直筒段,用于套设在筒身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与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相接,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为弧形筒状段,用于套设在封头的一端上。
7.优选的,所述过渡裙为一体式结构。
8.优选的,所述过渡裙的材质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优选的,在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排布方式包括环向排布的方式、纵向排布的方式,其中,环向方向排布的碳纤维为1-8层,纵向方向排布的碳纤维为1-4层。
9.优选的,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的内径为135-155mm、长度为20-50mm、壁厚为0.25-1mm。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的长度为10-20mm、壁厚为0.25-1mm。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相接;其中,所述第一端的内径为 135-155mm,所述第二端的内径为125-145mm。
12.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缠绕气瓶,其中,所述缠绕气瓶包括:
13.气瓶内胆,所述气瓶内胆包括筒身和封头;
14.碳纤维缠绕层,所述碳纤维缠绕层设置在所述气瓶内胆上;其中,所述碳纤维缠绕
层包括至少一层第一碳纤维层和至少一层第二碳纤维层;
15.其中,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包括套设在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的过渡裙、缠绕在筒身的环向纤维缠绕层;其中,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中:所述环向纤维层与所述过渡裙相接;
16.其中,每一所述第二碳纤维层包括缠绕在封头、过渡裙、环形纤维缠绕层上的纵向纤维缠绕层;
17.其中,所述过渡裙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裙;
18.优选的,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中,所述环形纤维缠绕层和过渡裙的厚度一致;
19.优选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为多层,且第一碳纤维层和第二碳纤维层交替排布;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碳纤维缠绕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布的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
20.优选的,所述封头包括上封头和下封头;其中,所述上封头与所述筒身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封头与所述筒身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处和第二区域处;第一区域处为所述上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所述第二区域处为所述下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其中,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中:所述环向纤维缠绕层的一端与套设在第一区域处的过渡裙相接、所述环向纤维缠绕层的另一端与套设在第二区域处的过渡裙相接;
21.优选的,所述上封头开设有瓶口;
22.优选的,所述气瓶内胆的公称外径为135-140mm、总长度为510-520mm、筒身的长度为410-430mm、上封头的高度40-50mm、下封头的高度为40-50mm。
23.优选的,所述气瓶内胆的材质为6061铝合金。
24.优选的,所述缠绕气瓶为t型缠绕气瓶。
25.优选的,所述气瓶内胆上涂设有防电腐蚀涂层;优选的,所述防电腐蚀涂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清漆、环氧树脂漆、uv漆中的任一种。
26.优选的,所述环向碳纤维缠绕层、纵向碳纤维缠绕层的材质均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和/或所述环向碳纤维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90
°
,纵向碳纤维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10-20
°
。在此,缠绕角度指的是:缠绕纤维的走向与缠绕气瓶的筒身轴线的夹角。
27.优选的,所述缠绕气瓶还包括玻璃纤维缠绕层;其中,所述玻璃纤维缠绕层缠绕在所述碳纤维缠绕层之外;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缠绕层的材质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为增强体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所述玻璃纤维缠绕层包括玻璃纤维环向缠绕层和玻璃纤维纵向缠绕层;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环向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90
°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纵向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10-20
°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过渡裙及缠绕气瓶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29.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为筒状结构,用于套设在缠绕气瓶的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具体地,该过渡裙包括第一段筒状结构和第二段筒状结构;其中,第一段筒状结构为直筒段,用于套设在筒身的一端上;第二段筒状结构与第一段筒状结构相接,第二段筒状结构为弧形筒状段,用于套设在封头的一端上。在对气瓶进行缠绕时,采用上述结构的过渡裙套设在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以代替对该连接区域处进行环向碳
纤维缠绕,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对上述连接区域处进行环向缠绕时存在的形状变形及滑纱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能提高缠绕气瓶的筒身与封头连接处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个缠绕气瓶的耐压性能。
3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的材质为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样设置,在提高整个缠绕气瓶的耐压性能的基础上,还减轻了整个缠绕气瓶的重量。
3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缠绕气瓶,采用上述结构的过渡裙套设在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以代替对该连接区域处进行的环向碳纤维缠绕,然后对筒身的其他部分进行环向缠绕直至厚度与过渡裙的厚度一致,这样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该连接区域处进行环向缠绕时存在的形状变形及滑纱的问题,还确保了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的强度,进而确保了缠绕气瓶的耐压强度。同时,由于过渡裙的材质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使得缠绕绕气瓶还具重量轻的优点。
3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缠绕气瓶通过结构优化(如,设计碳纤维过渡裙等)、缠绕层具体设计,使得缠绕气瓶的纵向方向和轴向方向的材料趋近于等强度,使得各方向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作用,进而达到在同等工作压力下,缠绕气瓶的重量最轻的目的。以容积为6.8l,工作压力30mpa的缠绕气瓶为例,目前市面上碳纤维缠绕气瓶每支重量多在4.8 公斤左右,而本发明结构的缠绕气瓶的重量约为4.5kg,有效减重5%以上,并且满足呼吸器用复合气瓶的的标准要求,安全系数不小于3.0,疲劳次数不低于10000次。重量的降低可提升作业人员的使用舒适性,提高作业效率,为抗灾抢险提供更大的便利。
3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渡裙的主视图;
3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渡裙的左视图;
3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的制备流程图;
3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缠绕气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39.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缠绕气瓶在制备时,进行缠绕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41.实施例1
42.一方面,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渡裙1,用在缠绕气瓶上;其中,过渡裙1为筒状结构,用于套设在缠绕气瓶的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其中,过渡裙1包括第
一段筒状结构11和第二段筒状结构12;其中,第一段筒状结构11为直筒段,用于套设在缠绕气瓶的筒身的一端上;第二段筒状结构12与第一段筒状结构11相接,其中,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12为弧形筒状段,用于套设在缠绕气瓶的封头的一端上。
43.较佳地,过渡裙1为一体式结构(即,第一段筒状结构11和第二段筒状结构12为一体式结构)。
44.较佳地,过渡裙1的材质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在该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碳纤维排布方式包括环向排布的方式、纵向排布的方式,其中,环向排布的碳纤维为1-8层,纵向排布的碳纤维为1-4层;较佳地,以环向纤维层为主体,以纵向纤维层为辅。
45.较佳地,第一段筒状结构11的内径为135-155mm、长度为20-50mm、壁厚为0.25-1mm。第二段筒状结构12的长度为10-20mm、壁厚为0.25-1mm。第二段筒状结构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一段筒状结构11相接;其中,第一端的内径为135-155mm,第二端的内径为 125-145mm。
46.在此,如背景技术所述,对气瓶进行缠绕时,随着缠绕层数的增加,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逐渐变形,趋于弧形,环向缠绕时,会出现滑纱,导致此处的环向纤维含量不足,使得此处的设计强度严重下降。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用在缠绕气瓶上,在对气瓶进行缠绕时,采用上述结构的过渡裙套设在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以代替对该连接区域处进行环向碳纤维缠绕,然后对筒身的其他部分进行环向缠绕直至厚度与过渡裙的厚度一致,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上述连接区域处进行环向缠绕时存在的形状变形及滑纱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能提高缠绕气瓶的筒身与封头连接处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个缠绕气瓶的耐压性能。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的材质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样设置,在提高整个缠绕气瓶的耐压性能的基础上,还减轻了整个缠绕气瓶的重量。
47.实施例2
4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用于制备实施例1所述的过渡裙,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49.1)采用pvc热缩袋7将模具6包裹(在此的模具可以采用铝合金内胆,也可以用其他模具代替,只需所采用的模具的结构具有如同“铝合金内胆的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的形状、尺寸即可),吹风机加热缩封。
50.2)将碳纤维预浸料8进行裁剪,按照环向方式、纵向方式铺设在模具的筒身与封头连接处。
51.3)再次用pvc热缩袋7将模具和铺设好的预浸料包裹,吹风机加热缩封。
52.4)然后重复步骤2)、3),如此重复几次。
53.5)剪裁真空袋将整个模具包裹,并用密封胶条密封,预埋一个抽气管。
54.6)连接真空泵与抽气管,并抽真空,将整个模具放入烘箱中加热固化。其中,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3h。
55.7)去除真空袋,将固化的碳纤维过渡裙毛坯拆下,切割毛边得到过渡裙1。
56.在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的制备方法,可以一次性制备出多个不同内径的的过渡裙,以通过一次性的制备来满足气瓶缠绕所需的所有过渡裙;并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工艺成本较低,所制备出的过渡裙与缠绕气瓶的匹配性很高,不会出现装配问题。
57.实施例3
58.另一方面,如图1至图2、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缠绕气瓶,其中,该缠绕气瓶包括气瓶内胆2和碳纤维缠绕层。其中,气瓶内胆2 包括筒身和封头。碳纤维缠绕层设置在气瓶内胆2上;其中,碳纤维缠绕层包括至少一层第一碳纤维层和至少一层第二碳纤维层;其中,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包括套设在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的过渡裙1(过渡裙1与连接区域处相贴)、缠绕在筒身的环向纤维缠绕层3;其中,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中:环向纤维缠绕层3与过渡裙1相接。其中,每一所述第二碳纤维层4包括缠绕在封头、过渡裙、环形纤维缠绕层上的纵向纤维缠绕层。其中,过渡裙1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过滤裙。较佳地,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中,环形纤维缠绕层3和过渡裙1的厚度一致。
59.较佳地,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为多层,且第一碳纤维层和第二碳纤维层交替排布;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碳纤维缠绕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布的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
60.另外,封头包括位于筒身一端的上封头及位于筒身另一端的下封头;其中,上封头开设有瓶口;较佳地,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处和第二区域处;第一区域处为上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第二区域处为下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其中,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中:环向纤维缠绕层3的一端与套设在第一区域处的过渡裙1相接、环向纤维缠绕层3的另一端与套设在第二区域处的过渡裙1相接。
61.较佳地,气瓶内胆2的公称外径为135-140mm、总长度为510-520mm、筒身的长度为410-430mm、上封头的高度40-50mm、下封头的高度为40-50mm。
62.较佳地,气瓶内胆1的材质为6061铝合金。缠绕气瓶为t型缠绕气瓶。
63.较佳地,上述提及的环向碳纤维缠绕层、纵向碳纤维缠绕层的材质均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并且,环向碳纤维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90
°
,纵向碳纤维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 10-20
°
。在此,缠绕角度指的是:缠绕纤维的走向与缠绕气瓶的筒身轴线的夹角。
64.在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缠绕气瓶,通过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即,环向缠绕层)中,用过渡裙代替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的碳纤维环向缠绕,这样不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该连接区域处进行环向缠绕时存在的形状变形及滑纱问题,还确保了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的强度,进而确保了缠绕气瓶的耐压强度。
65.实施例4
66.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缠绕气瓶,与实施例3相比,如图4和图5 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对缠绕气瓶进行如下设计:气瓶内胆2上涂设有防电腐蚀涂层。其中,防电腐蚀涂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清漆、环氧树脂漆、uv 漆中的任一种。
67.另外,缠绕气瓶还包括玻璃纤维缠绕层5;其中,玻璃纤维缠绕层5缠绕在碳纤维缠绕层之外。其中,玻璃纤维缠绕层5的材质为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为增强体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另外,玻璃纤维缠绕层包括玻璃纤维环向缠绕层和玻璃纤维纵向缠绕层;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环向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90
°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纵向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10-20
°

68.如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3或实施例4所述的缠绕气瓶的制备步骤如下:
69.1)先采用实施例2的方式制备出多个内径不同的过渡裙1(其中,过渡裙1的结构参
见实施例1所示)。
70.2)在气瓶内胆2的外表面涂设防电腐蚀涂层。
71.3)将两个内径最小的过渡裙分别套设在气瓶内胆2的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一个过渡裙1套设在上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另一个过渡裙1套设在下封头与筒身的连接区域处)。然后,进行碳纤维缠绕操作(具体参见图6所示),先在筒身处进行环向碳纤维缠绕,直至其厚度与过渡裙 1的厚度一致,得到环向碳纤维缠绕层(在此的环向碳纤维缠绕层与过渡裙组成第一碳纤维层)。环向碳纤维缠绕结束后,再进行纵向碳纤维缠绕,在封头、过渡裙、环向碳纤维缠绕层上形成纵向碳纤维缠绕层(即,第二碳纤维层)。
72.在此,可以在气瓶内胆2上依次设置多层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并使第一碳纤维层和第二碳纤维层交替排布。具体地,通过重复上述操作实现。
7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外层的过渡裙1的内径大于位于内层的过渡裙1的内径,使每一层的过渡裙1均能与其所套设的内胆(气瓶内胆、气瓶内胆与缠绕层形成的整体内胆)相贴。
74.3)在进行碳纤维缠绕结束后,进行玻璃纤维缠绕操作,最后得到缠绕气瓶。
75.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用在缠绕气瓶上,能提高缠绕气瓶的筒身与封头连接处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个缠绕气瓶的耐压性能。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裙的材质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样设置,进一步使得整个缠绕气瓶的重量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缠绕气瓶通过结构优化(如,设计碳纤维过渡裙)、缠绕层具体设计等,使得缠绕气瓶的纵向方向和轴向方向的材料趋近于等强度,使得各方向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作用,进而达到在同等工作压力下,缠绕气瓶的重量最轻的目的。以容积为6.8l,工作压力30mpa的缠绕气瓶为例,目前市面上碳纤维缠绕气瓶每支重量多在4.8公斤左右,而本发明结构的缠绕气瓶的重量约为4.5kg,有效减重5%以上,并且满足呼吸器用复合气瓶的的标准要求,安全系数不小于3.0,疲劳次数不低于10000次。重量的降低可提升作业人员的使用舒适性,提高作业效率,为抗灾抢险提供更大的便利。
7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渡裙,用在缠绕气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裙为筒状结构,用于套设在缠绕气瓶的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其中,所述过渡裙包括第一段筒状结构和第二段筒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为直筒段,用于套设在筒身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与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相接,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为弧形筒状段,用于套设在封头的一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裙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裙的材质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渡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排布方式包括环向排布的方式、纵向排布的方式,其中,环向排布的碳纤维为1-8层,纵向排布的碳纤维为1-4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的内径为135-155mm、长度为20-50mm、壁厚为0.25-1mm;和/或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的长度为10-20mm、壁厚为0.25-1mm;和/或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相接;其中,所述第一端的内径为135-155mm,所述第二端的内径为125-145mm。6.一种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气瓶包括:气瓶内胆,所述气瓶内胆包括筒身和封头;碳纤维缠绕层,所述碳纤维缠绕层设置在所述气瓶内胆上;其中,所述碳纤维缠绕层包括至少一层第一碳纤维层和至少一层第二碳纤维层;其中,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包括套设在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的过渡裙、缠绕在筒身的环向纤维缠绕层;其中,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中:所述环向纤维层与所述过渡裙相接;其中,每一所述第二碳纤维层包括缠绕在封头、过渡裙、环向纤维缠绕层上的纵向纤维缠绕层;其中,过渡裙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中,所述环向纤维缠绕层和过渡裙的厚度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为多层,且第一碳纤维层和第二碳纤维层交替排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缠绕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排布的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第一碳纤维层、第二碳纤维层。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包括上封头和下封头;其中,所述上封头与所述筒身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封头与所述筒身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处和第二区域处;第一区域处为所述上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所述第二区域处为所述下封头和筒身的连接区域处;其中,在每一所述第一碳纤维层中:所述环向纤维缠绕层的一端与套设在第一区域处的过渡裙相接、所述环向纤维缠绕层的另一端与套设在第二区域处的过渡裙相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开设有瓶口。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内胆的公称外径为135-140mm、总长度为510-520mm、筒身的长度为410-430mm、上封头的高度40-50mm、下封头的高度为40-50mm。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内胆的材质为6061铝合金;和/或所述缠绕气瓶为t型缠绕气瓶。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内胆上涂设有防电腐蚀涂层。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电腐蚀涂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清漆、环氧树脂漆、uv漆中的任一种。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纤维缠绕层、纵向纤维缠绕层的材质均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和/或所述环向纤维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90
°
,纵向纤维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10-20
°
。17.根据权利要求6-16任一项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气瓶还包括玻璃纤维缠绕层;其中,所述玻璃纤维缠绕层缠绕在所述碳纤维缠绕层之外。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缠绕层的材质选用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为增强体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所述玻璃纤维缠绕层包括玻璃纤维环向缠绕层和玻璃纤维纵向缠绕层。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环向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90
°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缠绕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纵向缠绕层的缠绕角度为10-2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过渡裙及缠绕气瓶,其中,所述过渡裙为筒状结构,用于套设在缠绕气瓶的筒身和封头的连接区域处;其中,所述过渡裙包括第一段筒状结构和第二段筒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为直筒段,用于套设在筒身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与所述第一段筒状结构相接,所述第二段筒状结构为弧形筒状段,用于套设在封头的一端上。过渡裙的材质为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解决缠绕气瓶的封头与筒身的连接处存在强度较低的问题,以显著提高缠绕气瓶的耐压性能,并在相同强度要求下,使缠绕气瓶整体的重量更轻。使缠绕气瓶整体的重量更轻。使缠绕气瓶整体的重量更轻。


技术研发人员:

吕春祥 袁立业 吕晓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1.12.27

技术公布日:

2022/9/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2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2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碳纤维   所述   气瓶   封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