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教案 第七模块:先民的智慧 中国古代科技(4课时)

中国古代科技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授课对象
任务名称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授课学时4课时授课时间
知识点1.中国古代在农学方面的成果;
2.中国古代名医及其成就;
3.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的成果;
4.中国古代在数理化方面的成果。
教材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公共基础课程。它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忠诚奉献等“职业素养”和以人为本、
平等博爱等人文精神,为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提供基础。回顾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每一项辉煌的成就都令人惊叹:超前的农学、一流的天文学、杰出的数理化、独特的中医学……它们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充实了世界科技的宝库。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在农学方面的成果;
2.了解中国古代名医及其成就;
3.了解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的成果;
支承辊
4.了解中国古代在数理化方面的成果。
能力目标:1.能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素质目标:了解先民的智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在农学方面的成果;
2.了解中国古代名医及其成就;
3.了解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的成果;
4.了解中国古代在数理化方面的成果。
教学难点:1.了解先民的智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教学资源①PPT课件;②《中国传统文化》教材;③墨子介绍等视频。
二、教学策略
三、教学过程
代在农学方面
的成果  2.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大禹时期就已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
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大禹命令伯益给
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周
的先人)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方,他就
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给那些少的地方。
3.请同学们分享关于农耕的谚语,并出共同点:
方波信号发生器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
则大雨。)
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
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
出门带雨具。)
4.分组讨论: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的关系。
5.展示各种农具图片请同学们来认一认,并强调农
具的重要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任何生产都离不
织造方法开工具。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工具是社会发
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了生产工具的巨大
作用。
《农具史》也在开篇的引论中首先着重阐明了农业
与农具的关系,指明农业和农具是同时产生的,没
有农业就没有农具,没有农具也无法从事和发展农
业生产,两者相辅相成。
6.猜猜哪种是最古老的农具?从字源介绍耒耜
耒:是古人用来挖土的工具,上边的一横和竖是手
的握把,中间的一横是脚蹬的横木,最下面是用金
属制成的齿。
7.展示曲辕犁图片,请学生画一画曲辕犁的架构并
介绍使用方法。
8.中国古代四大农书是哪四本?水稻之父”袁隆平
学生讨论并回答:
与二十四节气有关
学生讨论并展示谷
雨、芒种等节气的
种植活动
说出自己认识的农
具的名字
学生回答
学生展示画作,并
介绍使用方法
学生介绍每本书的
作者、地位
电风扇扇叶通过身边事例让
学生了解水稻种
植贯穿古今
通过讨论,让了
解二十四节气与
玻璃钢拉挤模具耕作的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农滤纸片法
具对农耕的重要
通过介绍展示,
提高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3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228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农具   学生   了解   方面   没有   介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