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文献综述

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摘要:酶的生产与应用技术过程叫做酶工程。药用酶是指具有和预防疾病功效的酶。酶法制药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药物的技术过程。现在生物制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字:酶工程;应用;药物
引言:因为酶的催化作用专一性强,催化作用效率高和催化条件温和,酶制剂已成为制药方面的新宠。在制药方面,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效果也很显著。
Abstract: The enzym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enzyme engineering process called. A medicinal enzyme is a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s of the enzyme. Enzymatic method of medicine is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enzyme catalysis, converting a substrate for drug technology process. Now the biopharmaceutical receives people's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the enzymes in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压铸机料筒的设计Keywords: enzym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drug
Introduction:Because the enzyme catalysis has strong specificity, high efficiency and catalysis catalytic mild condition, enzyme prepar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favorite of pharmaceutical. In medicine, the enzyme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and treatment effect is also very significant.
一、概述
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酶工程制药是将酶或活细胞固定化后用于药品生产的技术。应用固定化的酶或细胞戳了能全程合成药物分子,还能用于药物的转化。[1]
酶工程作为发酵工程的替代品,其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将导致整个发酵工业和化学合成工业的巨大改革。[2]
酶工程制药主要研究各种产药酶的来源、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及相应的操作条件等。酶工程生产药物具有生产工艺结构简单紧凑、目的产物产量高、产品回收容易、回收率高、可重复生产及污染少等优点。药用酶是指具有和预防疾病功效的酶。例如,用于
白血病的天冬酰胺酶,用于防护辐射损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的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等。[2]
酶法制药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药物的技术过程。例如,用青霉素酰化酶生产半合成抗生素,用β—络氨酸酶生产多巴,用谷氨酸脱羧酶生产γ—氨基丁酸等。为了改进酶的催化特性,酶法制药还可以利用酶固定化和酶的非水相催化技术。[1]
酶法制药技术主要包括酶的选择与催化反应条件的确定,固定化酶及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酶的非水相催化及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等。
药用酶的生产技术有:①提取分离法;②生物合成法;③化学合成法。[3]
二、固定化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固定化酶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53年联邦德国的格鲁布霍费和施莱恩采用聚氨基苯乙烯树脂为载体,经过重氮化法活化后,分别与羧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结合,制成固定化酶。60年代后期,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1969年,日本的千畑一郎首次在工业生产规模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从D,L—氨基酸连续生产L—氨基酸,实现了
酶应用史上的一大变革。此后,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促使酶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发酵过程中脱颖而出。对于固定化酶的名称,曾经有过固相酶、水不溶酶、固定酶等多种,但都不能明确表达。对于1971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酶工程学术会议上,确定固定化酶的统一英文名称为immobilized enzyme。[4]
客户通讯录管理系统酶经过固定化后,能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但是由于受到载体的影响,酶的结构发生了某些改变,从而使酶的催化特性发生某些改变。固定化酶既保持了酶的催化特点,又克服了游离酶的某些不足之处,具有增加稳定性,可反复或连续使用以及易于和反应产物分开等显著优点。
三、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时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前提物质转变为药物。
1、氨基酰化酶制造L—氨基酸
世界上第一种工业化生产的固定化酶,可以用于生产各种L—氨基酸药物。1969年日本田边制药公司将从米曲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氨基酰化酶用DEAE—葡聚糖凝胶为载体通过离
子键结合法制成固定化酶,将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L—氨基酸,用来拆分D,L—乙酰氨基酸,连续生产L—氨基酸。剩余的D—乙酰氨基酸经过消旋化,生成D,L—乙酰氨基酸,再进行拆分。生产成本仅为用游离酶生产成本的60%左右。
2、天冬氨酸—β—脱羧酶生产L—丙氨酸
将含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假单胞菌菌体,用凝胶包埋法制成固定化天冬氨酸—β—脱羧酶,于1982年用于工业化生产,催化L—天冬氨酸脱去β—羧基,生产L—丙氨酸。
3、青霉素酰化酶制造半合成抗生素
药物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固定化酶,可用多种方法固定化。1973年用于工业化生产,用汉语制造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用同一种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只要改变PH等条件,就既可以催化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水解生成6—氨基青霉烷酸或7—氨基头孢霉烷酸,也可以催化6—APA或7—ACA与其他的羧酸衍生物进行反应,以合成新的具有不同侧链基团的青霉素或头孢霉素。
4、β—络氨酸酶制造多巴
多巴是帕金森氏综合征的一种重要药物。病因是由于遗传原因或人体代谢失调,不能有络氨酸生成多巴或多巴胺所致。
β—络氨酸酶可催化L—络氨酸氧化,生成二强苯丙氨酸(DOPA,多巴),该酶也可以催化邻苯二酚与氨反应,生成多巴。
β—络氨酸酶在pH3.5~6.0,温度为30~55℃条件下,可催化络氨酸氧化生成多巴。其中黄曲霉β—络氨酸酶的最适pH为3.5,而其他来源的β—络氨酸酶的最适pH为6.0左右。转化温度随所使用的抗氧化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当使用维生素C时 ,以50~55℃为宜;用硫酸肼时,以30~35℃较好。之所以要添加维生素C或硫酸肼等抗氧化剂,是为了控制氧化进程,使络氨酸氧化生成多巴后不要再继续氧化。
5、天冬氨酸酶生成L—天冬氨酸
大肠杆菌天冬氨酸酶能够催化延胡索酸与氨反应,生成L—天冬氨酸。
6、谷氨酸脱羧酶制造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传递介质,可用于小儿多动症。
γ—氨基丁酸可以通过谷氨酸脱羧酶字37℃,pH4.2的条件下催化谷氨酸进行脱羧反应而生成。
7、核苷磷酸化酶制造阿糖腺苷
核苷中的核糖被阿拉伯糖取代可以生成阿拉伯糖苷。阿糖苷具有抗癌和抗病毒的作用,是令人瞩目的药物,其中阿糖腺苷疗效显著。
阿糖腺苷可以由核苷磷酸化酶催化阿糖尿苷转化生产,而阿糖尿苷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转化而来。由阿糖尿苷生成阿糖腺苷的反应分两步完成。首先阿糖尿苷在尿苷磷酸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阿拉伯糖—1—磷酸,然后阿糖—1—磷酸再在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阿糖腺苷。[5]
8、无杆菌蛋白酶制造人胰岛素
无杆菌蛋白酶可以特异性地催化胰岛素B链羧基末端上的氨基酸置换反应,由猪胰岛素转变为人胰岛素,以增加疗效。
9、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生产聚肌胞
多核苷酸磷酸化酶又称为多核苷酸核苷酰转移酶,它催化多核苷酸与核苷二磷酸反应,释放出磷酸,同时生成多一个核苷酸残基的多核苷酸。
10、β-D-葡萄糖苷酶制造抗肿瘤人参皂苷
β-D-葡萄糖苷酶是一种水解非还原端β-D-葡萄糖残基,释放出β-D-葡萄糖的水解糖。排卵检测仪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约4%。人参皂苷属于三萜类皂苷。根据其皂苷元和侧链基团以及所含糖基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6]
四、汽车油箱结构酶在疾病和预防方面的应用
1、蛋白酶   
①作消化剂,用于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
②作消炎剂,各种炎症;
③蛋白酶经过静脉注射,可高血压。
2、α—淀粉酶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3、脂肪酶    催化脂肪水解的水解酶,通常有胰脂肪酶、酵母脂肪酶等。
4、溶菌酶    用于抗菌、消炎、镇痛,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5、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作用。对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肠炎及氧中毒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6、L—天冬酰胺酶    组织蛋白质合成,用于癌症,特别对白血病有显著疗效。
7、尿激酶    具有溶解血栓和抗凝血功效,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
8、纳豆激酶      由纳豆杆菌发酵产生,催化血纤维蛋白水解,激活纤溶酶原成纤溶酶,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效。
9、凝血酶    催化血纤维蛋白原水解,生成不溶性的学纤维蛋白,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的。
10、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催化纤溶酶原水解,生成纤溶酶,具有很强的溶纤功效。
11、乳糖酶      消除或者减轻乳糖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
12、核酸类酶    催化本身RNA的剪切或剪接作用,抑制人体细胞中某些不良基因和某些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功能。[7]
五、总结
酶工程制药是现代制药技术的重要突破和发展趋势,利用药用酶等可以更好地达到效果,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陶军华,林国强,安德列亚斯·李斯编著《生物催化在制药工业的应用 发现、开发与生产》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 ISBN:978-7-122-08810-9
[2]李荣秀,李平作主编.《酶工程制药》.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7-5025-5305-3
[3]由德林编.《酶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2 ISBN:978-7-03-031675-2
[4]凌沛学.《中国生化制药的回顾和展望》《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0年02期
多孔管
[5]谢娜.《酶法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医药导报》 2002年04期
[6]郭勇.现代生化技术(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郭勇.酶的生产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24: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228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催化   制药   治疗   用于   生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