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


背景技术:



2.如果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层流体将进入井筒并推动泥浆外溢,即发生溢流。若对溢流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将会发生井喷。井喷时极易发生火灾使井架等井场设施烧毁,导致人员伤亡,甚至产生硫化氢泄露,造成人员中毒身亡。因此石油钻井的过程需要使用到浮阀对钻具进行防喷保护。
3.如专利号为202121774402.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该浮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和灵活性,本浮阀中复位弹簧采用高强度耐热弹簧,可以提高浮阀整体的使用寿命,能够避免弹簧出现疲劳或失效等状况。但是现有的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在使用时无法对其内部的零件进行更换维修,然而任何材质的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均会发生失效的情况,传统的浮阀内部的弹簧失效后,需要对整个浮阀丢弃并更换新的浮阀,从而提高了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在使用时无法对其内部的零件进行更换维修,导致长期使用后当浮阀内部的弹簧失效后,需要对整个浮阀丢弃并更换新的浮阀,从而提高了工作成本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一种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阀壳,两组所述阀壳通过四组连接螺栓进行连接,两组所述阀壳之间设置内设置有限位环和阀芯,所述阀芯底部设置有通过伸缩杆进行连接的限位板,两组所述阀壳内均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壳,所述伸缩杆活动卡设在两组所述安装壳之间,所述阀壳底部设置有通过多组固定螺栓进行安装的底环,所述底环内设置有挡板,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底部和所述安装壳顶部接触,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阀壳内侧顶部设置有密封曲面,所述密封曲面内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阀芯一端的凸棱卡设在所述密封曲面内,所述阀芯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第一密封环接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阀壳内侧均设置有c型定位架,所述阀芯底部设置有两组定位杆,所述阀芯通过两组所述定位杆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c型定位架内与所述阀壳滑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其中一组所述阀壳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第一t型槽,两组所述第一t型槽内均卡设有密封条,另一组所述阀壳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凹槽,两组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凹槽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壳的一侧设置有t型块,所述阀壳内侧开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安装壳通过所述t型块卡设在所述第二t型槽内与所述阀壳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所述t型块设置在所述阀壳和所述底环之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安装壳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圈,所述第一紧固圈上设置有两组紧固条,两组所述紧固条均卡设在两组所述安装壳之间,两组所述阀壳与所述底环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该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在使用时钻井液可通过靠近阀芯一端流入,并通过底环与挡板之间的空隙处流出,钻井液正循环时推动阀芯向下运动,从而对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进行挤压,钻井液停止流动后或发生溢流、井涌时在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控制阀芯关闭,通过多组弹簧的配合使阀芯关闭更加严密,且设置了多重密封结构,可有效的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
14.2.当该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使用较长时间后,无论任何材质的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均有可能出现疲劳或失效等情况,此时只需将浮阀整体从钻具上拆卸后,将多组连接螺栓和固定螺栓拆卸,即可实现将底环和两组阀壳进行拆分,进而方便对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进行更换,无需对浮阀整体进行丢弃,有效的降低了工作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2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阀壳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1.101、阀壳;102、限位环;104、第二t型槽;105、第一t型槽;106、凹槽;107、密封曲面;108、密封条;109、连接螺栓;201、阀芯;202、凸棱;203、第一密封环;204、第二密封环;205、伸缩杆;206、限位板;207、第一复位弹簧;208、第二复位弹簧;209、定位杆;210、c型定位架;301、安装壳;302、t型块;304、第一紧固圈;305、紧固条;401、底环;402、挡板;403、固定螺栓;404、第二紧固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实施例:
24.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阀壳101,两组阀壳101通过四组连接螺栓109进行连接,两组阀壳101之间设置内设
置有限位环102和阀芯201,阀芯201底部设置有通过伸缩杆205进行连接的限位板206,两组阀壳101内均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壳301,伸缩杆205活动卡设在两组安装壳301之间,阀壳101底部设置有通过多组固定螺栓403进行安装的底环401,底环401内设置有挡板402,伸缩杆205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07,第一复位弹簧207的两端分别与阀芯201底部和安装壳301顶部接触,限位板206与挡板402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208。
25.该浮阀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复位弹簧207和第二复位弹簧208的弹性作用力使得钻井液在停止正循环或发生溢流、井涌时能够控制阀芯201关闭,有效的避免了井喷事故的发生。当长时间使用后,第一复位弹簧207和第二复位弹簧208会发生失效的情况,便可将固定螺栓403拆卸后对第二复位弹簧208进行更换。还可将四组连接螺栓109拆卸后,控制两组阀壳101分离,进而可对第一复位弹簧207进行更换。
26.其中安装壳301和阀芯201长时间使用发生磨损后同样可在拆分两组阀壳101后进行更换,使得该浮阀的内部零件均可更换,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石油钻井的工作成本。
27.如图2至图5所示,阀壳101内侧顶部设置有密封曲面107,密封曲面107内设置有第一密封环203,阀芯201一端的凸棱202卡设在密封曲面107内,阀芯201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环204,第二密封环204与第一密封环203接触。阀壳101闭合后,凸棱202卡设在密封曲面107内,通过第二密封环204与第一密封环203的配合有效的对阀芯201与阀壳10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液体发生泄漏的情况,提高了防止井喷的效果。
28.如图2、4所示,两组阀壳101内侧均设置有c型定位架210,阀芯201底部设置有两组定位杆209,阀芯201通过两组定位杆209分别卡设在两组c型定位架210内与阀壳101滑动连接。通过c型定位架210和定位杆209的配合对阀芯201的运动进行定位,从而防止阀芯201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了该浮阀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9.如图1、4、5所示,其中一组阀壳101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第一t型槽105,两组第一t型槽105内均卡设有密封条108,另一组阀壳101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凹槽106,两组密封条108的一端分别卡设在两组凹槽106内。设置密封条108用以对两组阀壳101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避免液体通过两组阀壳101之间的缝隙发生回流的情况。
30.如图3、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壳301的一侧设置有t型块302,阀壳101内侧开设有第二t型槽104,安装壳301通过t型块302卡设在第二t型槽104内与阀壳101进行可拆卸的连接,t型块302设置在阀壳101和底环401之间。通过如此设置可实现对安装壳301的拆卸,方便在安装壳301发生损坏后对其进行更换,提高了该浮阀的实用性。
31.如图2、3、4所示,两组安装壳301与挡板402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圈304,第一紧固圈304上设置有两组紧固条305,两组紧固条305均卡设在两组安装壳301之间,两组阀壳101与底环401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圈404。设置第一紧固圈304用以减少安装壳301与挡板402之间的缝隙,防止安装壳301与挡板402发生相对运动,设置第二紧固圈404和紧固条305防止两组安装壳301之间、安装壳301与底环401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该浮阀的内部结构更加牢固,提高了该浮阀使用时的安全性。
32.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3.该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在使用时钻井液可通过靠近阀芯201一端流入,并通过底环401与挡板402之间的空隙处流出,钻井液正循环时推动阀芯201向下运动,从而对第一复位弹簧207和第二复位弹簧208进行挤压,钻井液停止流动后或发生溢流、井涌时在第一复
位弹簧207和第二复位弹簧208的作用下控制阀芯201关闭,通过多组弹簧的配合使阀芯201关闭更加严密,且设置了多重密封结构,可有效的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
34.当该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使用较长时间后,无论任何材质的第一复位弹簧207和第二复位弹簧208均有可能出现疲劳或失效等情况,此时只需将浮阀整体从钻具上拆卸后,将多组连接螺栓109和固定螺栓403拆卸,即可实现将底环401和两组阀壳101进行拆分,进而方便对第一复位弹簧207和第二复位弹簧208进行更换,无需对浮阀整体进行丢弃,有效的降低了工作成本。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技术特征:


1.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阀壳(101),两组所述阀壳(101)通过四组连接螺栓(109)进行连接,两组所述阀壳(101)之间设置有限位环(102)和阀芯(201),所述阀芯(201)底部设置有通过伸缩杆(205)进行连接的限位板(206),两组所述阀壳(101)内均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壳(301),所述伸缩杆(205)活动卡设在两组所述安装壳(301)之间,所述阀壳(101)底部设置有通过多组固定螺栓(403)进行安装的底环(401),所述底环(401)内设置有挡板(402),所述伸缩杆(205)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07),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201)底部和所述安装壳(301)顶部接触,所述限位板(206)与所述挡板(402)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101)内侧顶部设置有密封曲面(107),所述密封曲面(107)内设置有第一密封环(203),所述阀芯(201)一端的凸棱(202)卡设在所述密封曲面(107)内,所述阀芯(201)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环(204),所述第二密封环(204)与所述第一密封环(203)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阀壳(101)内侧均设置有c型定位架(210),所述阀芯(201)底部设置有两组定位杆(209),所述阀芯(201)通过两组所述定位杆(209)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c型定位架(210)内与所述阀壳(101)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阀壳(101)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第一t型槽(105),两组所述第一t型槽(105)内均卡设有密封条(108),另一组所述阀壳(101)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凹槽(106),两组所述密封条(108)的一端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凹槽(106)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301)的一侧设置有t型块(302),所述阀壳(101)内侧开设有第二t型槽(104),所述安装壳(301)通过所述t型块(302)卡设在所述第二t型槽(104)内与所述阀壳(101)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所述t型块(302)设置在所述阀壳(101)和所述底环(401)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壳(301)与所述挡板(402)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圈(304),所述第一紧固圈(304)上设置有两组紧固条(305),两组所述紧固条(305)均卡设在两组所述安装壳(301)之间,两组所述阀壳(101)与所述底环(401)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圈(40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压钻井防井喷浮阀,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阀壳,两组阀壳通过四组连接螺栓进行连接,两组阀壳之间设置内设置有限位环和阀芯,阀芯底部设置有通过伸缩杆进行连接的限位板,两组阀壳内均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壳,伸缩杆活动卡设在两组安装壳之间,阀壳底部设置有通过多组固定螺栓进行安装的底环,底环内设置有挡板,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芯底部和安装壳顶部接触,限位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该浮阀可有效的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还可将底环和两组阀壳进行拆分,进而方便对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进行更换,无需对浮阀整体进行丢弃,有效的降低了工作成本。有效的降低了工作成本。有效的降低了工作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陈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陈治

技术研发日:

2022.08.04

技术公布日:

2022/11/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19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两组   弹簧   井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