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备要(打印)

第一单元感冒
一、概述
1.感冒的定义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2.感冒的源流: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3.时行感冒的定义时行感冒是感冒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感受时行疫毒,病情重而多变,在一个时期、一定区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且不限于季节,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二、病因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感冒的诊断要点(1)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涕、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由于风邪有夹暑、夹湿、夹燥的不同,还可见有相关的症状。(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3)病程一般3-7日,
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人里,变生它病。(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四、辨证论治
1.感冒的辨证要点本病邪在肺卫,故辨证多属于表实证,但必须根据证情,求其病邪的性质,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还需注意虚体感冒的特殊性。
2.感冒的原则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应因势利导,从表面解,遵“其在皮着,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义,采取解表达邪的原则,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不可专行发散祛邪,重伤肺气。
3.感冒的分证论治(包括虚体感冒)
(1)风寒束表[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痰稀薄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法]辛温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生姜、柴胡、薄荷、川芎、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羌活、独活等。
(2)风热犯表[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法]辛凉解表。[方]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豆豉、桔梗、牛蒡子、甘草、竹叶、芦根等。
(3)暑湿伤表[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证机概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法]清暑祛湿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常用药:香薷、厚朴、扁豆、黄连、黄芩、青蒿、荷叶等。
(4)虚体感冒至于虚体感冒之证,乃属体弱卫外不固,以致反复感邪,经常缠绵难愈,此为
防身戒指
一般常规之外的特殊变证,不可过于辛散,单纯祛邪,强发其汗,重伤正气,治当扶正气,在疏散药中酌加补正之品。
①气虚感冒[症]土豆切丝机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证机概要——表虚卫弱,风寒承袭,气虚无力达邪。[法]益气解表;[方]参苏饮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甘草、苏叶、葛根、前胡、桔梗、枳壳、半夏等。
②阴虚感冒[症]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脉细数。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法]滋阴解表。[方]加减藏蕤汤化裁。常用药:玉竹、葱白、豆豉、桔梗、薄荷、白薇、大枣、甘草等。
第二单元咳嗽
自制自慰器一、概述
1.咳嗽的定义咳嗽是指肺失宜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2.咳嗽的源流咳嗽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咳论》篇指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明·张介宾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根据病史、咳嗽、咳痰等症状,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哕音,结合外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痰液涂片和培养等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并连续两年以上,排除其他心、肺疾患之后即可作出本病诊断。
二、病因病机
1.咳嗽的常见病因(1)外感六淫: (2)内邪干肺:
2.咳嗽的基本病机咳嗽的病变主要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1,咳嗽的诊断要点。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兼证。
2.咳痰特点的鉴别包括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的有关因素。
3.咳嗽特点的鉴别:包括痰的、质、量、味等。
4.咳嗽与咳喘的鉴别咳嗽仅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四、辨证论治
1.咳嗽的辨证要点
3.咳嗽的分证论治
(1)外感咳嗽
①风寒袭肺[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证机概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卫生杯
[法]疏风散寒,宜肺止咳。[方]三拗汤、止嗽散加减。常用药:麻黄、杏仁、甘草、荆芥、桔梗、白前、紫菀、百部、陈皮等。
②风热犯肺[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证机概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法]疏风清热,宜肺化痰。[方]桑菊饮加减。常用药: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甘草、连翘等。
③风燥伤肺[症]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虞伴彝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数。证机概要——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桑杏汤加减。常用药:桑叶、杏仁、川贝、栀子等。
另有凉燥证,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酌加紫菀、款冬花、百部等。
(2)内伤咳嗽
①痰湿蕴肺[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白或带灰,每于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证机概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常用药:半夏、茯苓、甘草、陈皮、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苍术、厚朴等。
②痰热郁肺[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证机概要——痰热壅肺肺,肺失肃降
[法]清热化痰肃肺。.[方]清金化痰汤加减。常用药:桑白皮、黄芩、知母、栀子、贝母、瓜蒌等。
③肝火犯肺[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移动门证机概要——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方]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常用药:黄芩、地骨皮、桑白皮、青黛等。
④肺阴亏耗[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证机概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桑叶等。
4.外感咳嗽的忌宜外感咳嗽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在药物上宜用清宣之品,当因势
利导,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初期忌用苦寒,滋腻收敛,镇咳之品,以免碍邪。
5.内伤咳嗽的忌宜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为防宣散伤正;须从调护正气着眼。同时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肝、治脾、治肾等。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应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五、调护肺卫不固者,可酌选玉屏风散口服。
第三单元哮病
液压集成块设计
一、概述
1.哮病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2.哮病的源流:
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
二、病因病机
1.哮病的病因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
2.哮病的主要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四、辨证论治
1.哮病的辨证要点哮病总属邪实正虚之证。发时以邪实为主,当分寒、热、寒包热、风痰、虚哮五类,注意是否兼有表证。而未发时以正虚为主,应辨阴阳之偏虚,肺、脾、肾三脏之所属。若久发正虚,虚实错杂者,当按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辨别其主次。
2.哮病的原则当根据“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反复日久,发时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
泥于攻邪。平时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控制其发作。如寒热虚实错杂者,当兼以治之。
3.哮病的分证论治
发作期
(1)冷哮[症]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晦滞带青,口不滑,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降[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常用药:射干:、麻黄、干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等。
(2)热哮[症]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证机概要——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常用药:麻黄、黄芩、桑白安、
杏仁、半夏、款冬花、白果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34: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13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咳嗽   感冒   常用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