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灸

泥灸简介
泥灸是古老蜡灸疗法以及温敷疗法相结合的一种延伸产品,其涵义是热灼熨烫。泥灸是传统蜡灸的基础上加上矿物泥和藏红花、雪莲花、当归、川芎、鸡血藤、狗脊、杜仲、桑寄生、透骨草、伸筋草等十多种中草药粉配置而成;因其形状如泥,固名泥灸。 泥灸具有很强柔韧性,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疗效好,见效快,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的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逼出体外,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安全、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标本兼治。
2泥灸的治病机理永磁接触器
中药泥灸作为现代人在传统蜡灸疗法、温敷疗法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实用高效疗法,创新发展了祖国温灸技术,它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根据分子医学理论、生物医学全息理论以及内病外治、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将多种名贵中草药临床经验配方的提纯制剂与高科技纳米白金陶瓷粉、多功能远红外热辐射技术
与相结合,增强药物经皮吸收效率,通过刺激穴位、疏通脉络和药力热传导,安全高效祛
除体内的风、寒、湿、热、毒,达到治疾病、防未病,扶本固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体免疫力的功效。胶囊模具
局部温热刺激效应
泥灸是一种在人体特定部位通过用泥药热灼和熨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方法,施灸区域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50℃~60℃,使皮肤内温度在局部形成一个热环境。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和表皮不同,泥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还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瘢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经络调节机理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灸疗学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
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互相协调关系,主要是靠肌体自控汽车香水瓶调节系统实现的。皮肤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联络的作用,头脑可以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和发出指令,起着指挥的作用,这也是生物全息论的研究结果。医学已证明,即便是一种微小的局部性病变,也会呈现全身肌体失调的一切反应(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烧、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由于泥灸的温热刺激,才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迭加的结果,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其它作用
泥灸的作用还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因为泥灸施于穴位,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和调阴阳的整体作用,并且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因而对疾病的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泥灸的治病机理,是通过以火山泥、深海泥等物质为载体,配合雪莲花、当归、川芎的热辐射灼烫过程,药性通过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穴道及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非常好的理疗效果。
泥灸的三大特点
永磁铁氧体
一、借热助阳
即借助热力,温壮阳气。这种被导入的热量,通过病灶处或特定部位在人体内可以激发精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
自动削皮机
二、开门驱邪
特殊穿透力的药物以最短的距离直达病灶,通过泥灸施灸于腧穴腠理而开启经脉络脉之外门,给贼邪以出路。
三、以热引热
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借助热力强开外门,使毒热外泄,将致病物排出体外。
4泥灸养生适宜人
1.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平时虽无慢性疾病,但容易感冒,长期劳累或压力过大而致身体虚弱,精力不足,体力不支,难以胜任繁重工作。
2.患有慢性疾病或久病体虚者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用药物进行彻底控制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腰腿疼、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等。
3.需要进行体质调理的人
虽然他们暂无不适的困扰,但由于体质偏颇,不属于平和体质,具有强烈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如能及时进行干预,可以防患于未然。
4.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如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
5泥灸临床应用
泥灸在临床医学上的作用非常广泛。当肢体局部受到了泥灸的热效应后,局部组织血管扩张,使血流加快,血氧浓度升高,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多,产生新陈代谢加快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从而促进肿胀消退,组织修复,缓解关节痉挛,减轻肢体疼痛,增加组织弹性,软化瘢痕的良好作用。同时,泥灸在冷却的过程中,体积缩小,对组织有压迫作用,可以促进水肿的消退。泥灸中还含有油脂,对皮肤有润滑作用,使之富有弹性,具有美化皮肤的作用。
泥灸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 
1、在风湿骨痛中的应用: 早期利用泥灸的温热作用,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新陈代 谢加快,疏通经络,局部的充血、水肿获得改善,拔除风湿毒素,进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病人自觉症状很快减轻并逐渐消失。
2、泥灸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软组织损伤临床上较常见,慢性损伤,如腰肌劳损、肩周炎等一些肌肉韧带的慢性损伤更为多见,如不及时可导致肌肉萎缩、挛缩、退变和粘连,并可反复发作。通过泥灸,可使局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加,减轻肿胀,消除疼痛,治愈率可达100%。
3、在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应用:调节气血平衡,改善寒、湿、热、邪症状。通过药物吸收增强卵巢能量、滋补子宫、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经期不规则、痛经等现象。 
4、在身体器脏保养方面的应用:加强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使得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全方位调节各个脏器的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虽然目前也有部分泥灸宣称可以减肥、美白、祛斑祛痘甚至肿瘤康复等,但是实际效果未得到认证。总之,泥灸在养生方面应用范围广泛,保健效果立竿见影,施灸处感觉温暖舒服,十分轻松,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广泛运用于养生保健中,是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的绝好保健方法,《扁鹊心书》中提及:“人无治病时,常灸关元气海1 63、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百余年寿矣。”
6泥灸的操作使用方法
1、去掉盖子,首先用微波炉将泥灸加热2~3分钟取出进行搅扮均匀,根据融化程度再加热10~20秒融化备用。(外 界温度不同时间会有稍许变化)
2、清洁皮肤,用热毛巾将皮肤热敷1分钟左右,待人体感觉泥灸温度宜后,将其摊涂于病
灶处、阿是穴(疼痛处),厚度约1~2厘米,盖上防水透气纸(又名一次性床单)或用保鲜膜替代,再盖上保温用的毯子,40~50分钟后,取下泥灸,清洁泥灸与敷泥部位即可!
(试温的时候可将手指放入融化好的泥灸中搅动十圈左右感觉温度合适即可敷泥)
泥灸 - 简介
     泥灸(亦称“邱天道泥灸”)是在祖国传统艾灸基础上传承发扬、创新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将含有对人体有益矿物质的火山能量泥、邱天道膏药基质以及邱天道临床经验秘方巧妙结合,对肌体产生的远红外、天然岩矿热辐射及温热效应来达到灸疗目的,仍属灸疗范畴。
    最初的用灸材料当然是很简单的,比如用树枝等。在古代,由于在疾病中的显著作用,以及用灸材料的方便易寻,灸疗在当时是非常盛行的,在灸的材料以及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灸的材料发展来看,一是用某些刺激性中草药物,二是专用燃烧的艾叶或使用其它一些药物作为燃烧的材料。从灸的技术的发展来看,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灸法,早期灸疗的专著《曹氏灸方》(已佚),宋代庄卓《膏盲腧穴灸法》、闻人《
备急灸方》、西方子《明堂灸经》,明代叶广祚《采艾编》,清代吴亦鼎《神灸经论》等,均是历史上有影响的灸疗专著。此外,其它的中医文献中有关灸疗的记载是多不胜数。在宋代还出现了专门施灸的医师。从灸的种类来看,可分为火热灸与非火热灸,在此只谈火热灸。火热灸中又有悬灸与实按灸两种,在明代出现的“雷火神针”就是实按灸,它多用于风湿寒痹、闪挫肿痛疾病,它的方法是点燃后用七层绵纸垫着进行烫灸,这种方法叫实按灸(太乙神针也是其中之一),还有专门的医师和门诊。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介绍了19种病证的灸疗处方及操作方法。吴亦鼎的《神灸经纶》是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灸疗专著。清代末年,由于统治阶级拘于封建礼教,于1822年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谬理由,下令停止太医院使用针灸,废止针灸科,使中医事业也包括灸疗学更趋衰落,几至一蹶不振。但是由于灸疗经济有效,便于掌握,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因而灸疗方法仍在民间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医学获得了新生,使灸疗学得以复兴与繁荣。 
  目前国内灸疗发展极不平衡,有一些医疗单位的针灸科在临床上很少使用或根本不用灸法,灸疗学这一祖国的宝贵财富,面临失传的可能,已引起针灸界的广泛重视。邱天道泥灸正是基于此而结合数十年内病外治、灸疗和膏药临床经验等,传承总结、创新发展的成
果,泥灸技术的应用将引发灸疗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泥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以现代医学为依据,根据分子医学理论和生物医学全息理论以及内病外治医学理论,通过最新透皮吸收技术精制而成的新一代改良型远红外泥灸系列。它采用多种岩矿泥粉的热辐射技术,将高科技纳米白金陶瓷微粉、珍珠泥粉、托玛琳泥粉、天然岫玉粉、多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多种天然中草药巧妙结合,利用远红外纳米微粉促进血液循环、吸收人体自身辐射的能量和直接发射远红外光波的特性,加强代谢作用、增强肌体细胞活力;运用强力透皮吸收技术,使远红外高分子材料全现纳米状态,智能定向的将药物有效成分由孙脉到络脉、入经脉,层层推进,循经感传,调整阴阳,激生正气,作用于相应穴位,修复人体神经系统,打通经络,使疼痛不再复发,使疾病早日康复。 
    泥灸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泥灸热辐射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种功能。它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共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化淤、扶正祛邪等功效以人体疾病。
    我国在古代医学中,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用井中泥敷于伤面疾病的方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用井底泥敷于局部,以蝎螫伤等。唐代孙思邈、王焘等的医书中也载有类似内容,如《千金要方》中用灶心土(伏龙肝)加香油调和涂敷,杖疮肿痛;《外台秘要》用蚯蚓泥加水调和涂敷,丹毒等。宋代《太平圣惠方》记载用蚯蚓泥研细,加水调和作饼,敷贴囟门,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清时期,本疗法应用更为广泛,均有泥灸的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说及泥与人体的关系,曰:“诸土皆能胜湿补脾。”中医认为,脾属土,自然界的泥土敷于人体,可谓与人体的脾“同气相召”,由此可知,凡因脾引起的疾病,用泥灸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综上所述,泥灸养生调理法神奇而高效,它满足了人们健康长寿的各种需求,是目前养生领域的不二选择。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3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13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泥灸   作用   治疗   人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