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颌牙麻醉点的应用解剖

  摘要:目的 为临床拔除上、下颌牙的麻醉点定位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选用正常成人颅骨标本50个,用游标卡尺、探针等工具观测上颌结节、腭大孔、切牙孔、眶下孔、下颌孔的位置及其对应关系。结果    通过观测,确定了上、下颌牙麻醉点的解剖学定位。结论 准确掌握上、下颌牙麻醉点的解剖学位置,可以减轻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痛苦。
  关键词:上、下颌牙;麻醉点;应用解剖
  The applied anatomy about anesthesia position in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teeth
  PENG Dong, HAN Feng, ZHANG Xuejun, WANG Wei, NIU Songqing, CHANG Hongxian, LI Lei, DONG Qinlu     
  (1.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Jili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Jilin City, Jilin Province,132013; 2.The Fifth Peoples Hosipital, Jilin City, Jilin Province,13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anatomical data in choosing anaesthetic locations when extracting teeth. Methods    Using vernier caliper and probe to observe the anesthesia positions of the maxillae tuber, palatinum foramen, incisivum foramen, infraorbitale foramen
and mandibulae foramen and their correlations.Results    The anesthesia positions of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teeth were determined. Conclusion    To grasp accurately the anesthesia positions of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teeth can decrease the patient pain.433m天线
钢铁清洗剂  Key words: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teeth; anesthesia positions; applied anatomy
  拔除上、下颌牙成败的关键与麻醉效果有关,临床上麻醉点定位不清而导致失败率较高,以至给病人造成不该有的痛苦。本研究在50个正常成人颅骨标本上观测上颌结节、腭大孔、切牙孔、眶下孔、下颌孔的位置及其对应关系,以及在活体上的定位观测,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选用正常成人颅骨标本50个(左右共100侧),用游标卡尺、探针等工具观测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远中根后缘到上颌结节和到眶下裂的距离;上颌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前缘到眶下孔的距离;上颌第二、三磨牙间腭侧缘到腭大孔的距离、以及到腭正中缝的垂直距离;切牙孔的深度;下颌支后缘中点距下颌孔的距离,下颌角前缘15 mm处距下颌孔的距离,下颌第一前磨牙近中缘到对侧下颌孔的距离。
  2  结 果
  2.1 上颌结节的位置及神经分布
         
  左、右侧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远中根后缘到上颌结节间的距离为(23.3±0.3)mm,左、右侧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远中根后缘到眶下裂下缘的距离为(39.9±0.2)mm。左右侧上颌结节处有1~3个小孔,此孔为牙槽孔,是上颌神经分出的上牙槽神经后支进入的部位,它支配到上颌第二、三磨牙颊侧牙龈和第一磨牙颊侧远中根以及腭侧根[1]。
丝网除沫器安装
  2.2 腭大孔的定位及神经分布
         
  左右上颌第二、三磨牙腭侧缘间到腭大孔的距离为(7.1±0.1)mm,腭大孔到腭正中缝的垂直距离为(14.6±0.2)mm。在上颌第二、三磨牙腭侧缘间到腭正中缝之间划一垂直线,分成三等分,腭大孔正好在中外1/3交界处,此孔有腭大神经通过,支配上颌第一、二前磨牙及第二、三磨牙相对应的腭侧牙槽骨和腭侧牙龈。
  2.3  切牙孔的定位及神经分布
         
  切牙孔的深度为(13.8±0.1)mm,此孔在上颌两正切牙腭侧缘之间的后方,在活体上有一乳突状结构,此孔有鼻腭神经,支配上颌正切牙、侧切牙、尖牙对应的腭侧牙槽骨和腭侧牙龈[2]。
  2.4  眶下孔的定位及神经分布
         
  上颌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前缘到眶下孔的距离为(36.3±0.30)mm,此孔有眶下神经通过。由于眶下管中份内有上牙槽神经中支分出,在眶下管的中份进入上颌骨,在骨内分布到上颌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根;在第一、二前磨牙、眶下管前份内有上牙槽神经的前支分出进入上颌骨,在骨内分布到尖牙、侧切牙。故上牙槽神经的前、中支和位于上颌结节处的后支在上颌骨内互相吻合,构成外侧神经网,支配上颌牙、牙周膜以及颊侧牙槽骨和牙龈。
  2.5 下颌孔的位置及神经分布
         
  下颌孔距下颌支后缘中点的距离左侧为(16.09±0.1)mm,右侧为(15.99±0.2)mm;下颌孔距下颌角前15 mm处的距离左侧(30.1±0.2)mm,右侧为(29.9±0.3)mm。卵圆孔前缘距颧弓中点下缘距离左侧为(46.2±0.2)mm,右侧为(46.0±0.2)mm。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近中缘到对侧下颌孔的距离和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近中缘到对侧下颌孔的距离均为(90.5±0.3)mm。下颌孔是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分出的下牙槽神经出入的部位,由于下颌神经经卵圆窝出颅腔达颞下窝,立即分出许多支,其中支配到与下颌骨有关的有颊神经、舌神经、颏神经、下牙槽神经。左、右下牙槽神经主要支配下颌左、右各8颗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颊神经支配下颌左、右第二前磨牙,第一、二、三磨牙的颊侧牙龈,颊侧的皮肤和粘膜;舌神经支配下颌左、右8颗牙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的粘膜感觉和舌下腺;颏神经支配下颌左、右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的唇颊侧牙龈及下唇粘膜[3]。
   3  讨 论
pp18
  3.1 上颌结节麻醉点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砭石祛斑泥  临床应用:注射前使病人的头稍向后仰并半张口;用左手食指或口镜牵开患侧唇颊,在上颌第二磨牙的龈颊沟深部消毒,然后用持笔的方式持注射针在第二磨牙颊侧远中根处垂直沿骨面刺入;当注射器进入粘膜下约20~30 mm时,回抽有无血液;如无血液,即可缓慢的推入麻醉药物2 ml左右[3]。
iccn  注意事项:针尖必须在第二磨牙颊侧远中根垂直刺入,这样就可以避免向后进入颞肌和翼外肌之间的翼静脉丛,而导致颞下窝的血肿;针尖不能刺入太深,最深不能超过(39.9±0.2)mm,过深会刺伤眼球;由于上颌结节阻滞麻醉是上牙槽后神经,故只能麻醉到第二、三磨牙远中颊侧牙龈和第一磨牙的颊侧远中根以及腭侧根,但腭侧牙槽骨和牙龈仍未被麻醉,故在拔牙前还必须在腭侧再做前腭神经阻滞麻醉,方能保证拔牙不给病人带来痛苦。
  3.2 腭大孔麻醉点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让病人头后仰,张大口在上颌第二、三磨牙腭侧缘间(如无第三磨牙者,在第二磨牙的后缘处)与腭正中缝垂直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进行局部消毒;将注射针在此处垂直刺入,回抽无血后注入麻醉药0.5 ml,几分钟后腭部后2/3的粘膜及后列牙的牙槽骨和牙龈即可全被麻醉[3]。
  注意事项:此处麻醉时针不要刺入太深,过深可达眶下裂,伤及其它结构。
  3.3 切牙孔麻醉点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病人头尽量向后仰,在上颌两正切牙腭侧缘间后的乳突部消毒;消毒后持注射针自乳突部的侧面刺入同时注入少量麻醉药;然后再将注射针的方向与切牙的长轴平行刺入约13 mm,注入麻醉药0.5 ml,几分钟后硬腭前1/3的粘膜和前列牙腭侧牙龈即可麻醉[3]。
  注意事项:刺入不要过深,否则针尖会刺入鼻腔,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此孔只麻醉硬腭前1/3的粘膜和前列牙的腭侧牙龈,在拔前列牙时,还要在颊侧相对应处做根尖浸润麻醉,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3.4 眶下孔麻醉点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病人头后仰,在第一磨牙的龈颊沟处消毒;在消毒处沿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处贴骨面垂直刺入约36 mm时,注入0.5~1.0 ml麻醉药。几分钟后即可麻醉此神经支配的区域[3]。
  注意事项:针尖进入眶下孔到眶下管时不要过深,否则会进入眶下裂损伤眼球。
  3.5  下颌孔麻醉点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口内法:注射前让病人张大口,消毒翼下颌皱壁的外侧、上下颌磨牙咬合处,将注射针放
在对侧口角(第一前磨牙近中缘处);在消毒处粘膜中点作为刺入点垂直刺入粘膜,进针到下颌支的内侧骨面,即相当于下颌孔附近;回抽无血后注入麻醉药1.5~2.0 ml,以麻醉下牙槽神经;然后将注射器边退回边注射麻醉药,以麻醉舌神经[3]。
  口外法A :由于下颌孔距下颌支后缘较近,这比较适用于面部较瘦之人。患者坐于椅上,医者站立患者患侧;用碘酒棉球在下颌支后缘中点处(即耳垂下缘)皮肤消毒,酒精棉球脱碘;在耳垂前方处,沿下颌支内侧缘贴骨面垂直刺入约16.0 mm处,回抽无血后注入麻醉药,出针后用棉球压针眼一会[3]。
  口外法B:患者仰靠于牙椅上,医者用手摸到下颌角,在下颌角前15 mm处消毒皮肤;在已消毒的皮肤处避开血管沿骨内侧缘垂直刺入约30 mm左右,回抽无血后即可注入麻醉药2 ml左右,出针后用棉球压针眼一会[3]。口外法C:患者侧坐于牙椅上,患侧朝上;在颧弓中点周围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棉球脱碘;在颧弓中点下缘进针,垂直刺入约46 mm左右,回抽无血后注入麻醉药2~3 ml,出针后用棉球压针眼一会[3]。
  注意事项:以上口内、口外四种方法,都是为了减轻病人痛苦以及达到最好的麻醉效果。
口内注射法临床常用,只要方法得当,定位准确,既可麻醉下牙槽神经,又可麻醉舌神经,但病人可能会对碘酒的刺激过敏而出现呕吐等不适反应。第一种口外法只对面部较瘦、下颌支后缘明显的病人适用,但有时麻醉不到舌神经,会给患者拔牙时造成痛苦。第二种口外法,在下颌角处要注意避开面动脉,尽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出血现象,对舌神经的麻醉也不太理想 。第三种口外法,由于麻醉药注射到下颌神经刚从卵圆窝出来的部位,此麻醉效果最好,但易刺到翼静脉丛引起血肿[4],医者对此处结构不清,一般不敢用此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13: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13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神经   下颌   上颌   刺入   磨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