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各大车企均在或已经开展平台开发,通常基于一个平台开发的车型,往往会有很多款车型,不同的车型车身姿态都是不同的,具体分高地版(suv)、低地版(轿车),suv离地间隙较大,需要安装点长度较高的副车架,轿车离地间隙小,需要安装点长度较低的副车架,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车型采用不同合适安装高度的副车架。cn211543685u公开了“一种用于前副车架与车身前端连接的安装结构及前副车架”,所述的安装结构包括靠近前副车架的前、后端分别布置的前安装部与后安装部,且前安装部具有与前副车架内两侧的前副车架纵梁一一对应布置的两个前安装支架,以及于各前安装支架上设置的前安装套管,各前安装套管位于相应侧的前副车架纵梁的正上方,并正对于上方的前安装套管,于相对应的前副车架纵梁上设有供外部安装工具通过的工具通过部。其安装结构可使得外部安装工具由前副车架纵梁的下方经该工具通过部,而与穿设在安装套管内的螺栓相连,从而可在前副车架纵梁的下方操作外部安装工具以拧紧螺栓,而便于实现前副车架与车身之间的连接。但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套管是固定长度的,副车架安装高度也是只有一种固定的高度。然而,不同车型需要适配不同的副车架,开发费用多,开发周期长。因此,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不能满足同一平台的开发不同车型的需求。
3208746083u公开了“一种前副车架和车辆”,前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本体和电池防护梁;电池防护梁可拆卸地设置于前副车架本体上。应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生产不同电池布局的车辆时,可以根据电池的高度和位置自由调整电池防护梁的位置和高度,不需要针对不同电池布局的车辆重新设计前副车架总成,降低了研发成本,使前副车架总成可以适应多种电池布局的车辆,实现了模块化生产。毋庸置疑,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失为所属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其能够适用于多种车型不同安装高度的副车架,匹配平台所有车型,不仅能保证能可靠,而且能够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
5.本实用新型针对同一平台的轿车与suv车型离地间隙区别较大,suv离地间隙一般比轿车大,而传统的副车架安装高度无法覆盖整个平台车型的离地间隙的需求,提出一款新的汽车副车架结构。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本体,其特征是:在所述前副车架本体前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定位连接有一段前衬管,在所述前副车架本体后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定位连接有一段后衬管,所述前衬管和后衬管的内壁均设有贯通的内螺纹;还包括两段前上衬管和两段后上衬管,两段前上衬管和两段后上衬管的外壁设有均外
螺纹;两段所述前上衬管的下端分别与两段前衬管的上端部配合连接,能够调节配合长度;两段所述后上衬管的下端分别与两段后衬管的上端部配合连接,也能够调节配合长度。
7.进一步,还包括两段前下衬管和两段后下衬管,两段前下衬管和两段后下衬管的外壁均设有外螺纹;两段所述前下衬管的上端分别与两段前衬管的下端部配合连接,能够调节配合长度;两段所述后下衬管的上端分别与两段后衬管的下端部配合连接,也能够调节配合长度。
8.进一步,所述前副车架本体为薄壳结构。
9.进一步,所述的前衬管和后衬管通过焊接与前副车架本体定位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1.(1)由于前上衬管、前下衬管、后上衬管、后下衬管均可调节前副车架的高度,即具有双重调节的效果,调节范围更广,可以覆盖更多的平台车型的车身姿态,避免每款车型都新开一套前副车架模具,节约项目开发成本。
12.(2)由于开发过程中要根据悬架行程校核悬架零部件是否会与前副车架干涉,最终设计出合适的副车架长度,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前期频繁的进行dmu干涉校核,缩短开发周期。
13.(3)由于不改变前副车架的外型尺寸,因此不会额外增加材料成本,同时螺纹结构截面积增大,可提高前副车架的刚性与强度。
14.(4)由于采用多段组合结构,适用年限久后,若某一段受外力发生破损或者老化破损,可对对应的破环段进行单独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18.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19.图中(标记指代的技术特征):
20.1—前副车架本体;
21.2—前衬管,21—前上衬管,22—前下衬管;
22.3—后衬管,31—后上衬管,32—后下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24.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本体1,其特征是:在前副车架本体1前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定位连接有一段前衬管2,在前副车架本体1后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定位连接有一段后衬管3,前衬管2和后衬管3的内壁均设有贯通的内螺纹;还包括两段前上衬管21和两段后上衬管31,两段前上衬管21和两段后上衬管31的外壁设有均外螺纹;两段前上衬管21的下端分别与两段前衬管2的上端部配合连接,能够调节配合长度;两段后上衬管31的下端分别与两段后衬管3的上端部配合连接,也能够调节配合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可单独调节前上衬管和后上衬管的配合长度,从而实现安装高度调
节,以适用于需要的范围。
25.还包括两段前下衬管22和两段后下衬管32,两段前下衬管22和两段后下衬管32的外壁均设有外螺纹;两段前下衬管22的上端分别与两段前衬管2的下端部配合连接,能够调节配合长度;两段后下衬管32的上端分别与两段后衬管3的下端部配合连接,也能够调节配合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可单独调节前下衬管和后下衬管的配合长度,从而实现安装高度调节,以适用于需要的范围;还能够同时调节前上衬管和后上衬管的配合长度和前下衬管和后下衬管的配合长度, 从而实现安装高度大范围的调节,以扩大适用范围。另外,由于是螺纹配合连接,通过旋转螺纹副,能够实现副车架安装高度连续、无极调节。
26.前副车架本体1为薄壳结构。
27.前衬管2和后衬管3通过焊接与前副车架本体1定位连接。
28.本实用新型未改变传统前副车架的外型尺寸,而且螺纹结构截面积增大,可提高前副车架的安装点的刚性与强度,还能够确保前副车架与车体及悬架系统的原始连接关系,规避前副车架从原有结构松脱的潜在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本体(1),其特征是:在所述前副车架本体(1)前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定位连接有一段前衬管(2),在所述前副车架本体(1)后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定位连接有一段后衬管(3),所述前衬管(2)和后衬管(3)的内壁均设有贯通的内螺纹;还包括两段前上衬管(21)和两段后上衬管(31),两段前上衬管(21)和两段后上衬管(31)的外壁均设有外螺纹;两段所述前上衬管(21)的下端分别与两段前衬管(2)的上端部配合连接,能够调节配合长度;两段所述后上衬管(31)的下端分别与两段后衬管(3)的上端部配合连接,也能够调节配合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两段前下衬管(22)和两段后下衬管(32),两段前下衬管(22)和两段后下衬管(32)的外壁均设有外螺纹;两段所述前下衬管(22)的上端分别与两段前衬管(2)的下端部配合连接,能够调节配合长度;两段所述后下衬管(32)的上端分别与两段后衬管(3)的下端部配合连接,也能够调节配合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副车架本体(1)为薄壳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衬管(2)和后衬管(3)通过焊接与前副车架本体(1)定位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本体,其特征是:在所述前副车架本体前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定位连接有一段前衬管,在所述前副车架本体后部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定位连接有一段后衬管,所述前衬管和后衬管的内壁均设有贯通的内螺纹;还包括两段前上衬管和两段后上衬管,两段前上衬管和两段后上衬管的设有外壁均外螺纹;两段所述前上衬管的下端分别与两段前衬管的上端部配合连接,能够调节配合长度;两段所述后上衬管的下端分别与两段后衬管的上端部配合连接,也能够调节配合长度。其能够适用于多种车型不同安装高度的副车架,匹配平台所有车型,不仅能保证能可靠,而且能够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节约开发成本。节约开发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韩莹亮 曾小利 曾庆强 禹慧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8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21: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1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车架   两段   所述   本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