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应急消防系统中的吸入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2.根据船舶设计和建造的规范要求,油船在机舱之外应该布置包括应急消防泵和应急消防管路的独立消防机构,以在发生起火事故且机舱灭火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灭火需要。现有的独立消防机构需要接近舱底布置,具体需要将应急消防泵设置于与机舱机舱后壁相邻的舵机舱下层处,该处设有用于放置应急消防泵的应急泵舱,且应急泵舱与船舶的海水存储舱——如艉尖舱、冷却水舱等相邻设置,该应急泵舱内装有通海阀,通海阀连接应急消防管路的一端,应急消防管路另一端沿应急泵舱向下、经过海水存储舱后与冷却水舱内的间隔而来的应急海底门相连接。
3.但随着船舶结构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需要,现在的船体艉部线型不断地被优化,结构横剖面变得越加狭窄,导致应急消防泵和应急消防管路的布置难度变得越来越大,且应急消防管路封闭于海水存储舱中,后期的维护极为困难。另外,通海阀和海底门之间的管路为通海舷侧管,其不仅长度大,通海舷侧管的安装要求还必须采用厚度较大的管道,且中间不允许通过法兰连接,而只能通过焊接连接并对涂层进行灌锌修复,导致应急消防管路的施工难度高,且与海底门之间的连接强度低,难以满足船舶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以更好地满足船舶的设计规范和要求,并提高其结构强度、降低安装和维护难度。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包括装有消防泵的消防泵舱,机舱下方设有空舱,应急海底门设置于空舱处,通海阀设置于机舱内与空舱相邻处,通海阀通过舷侧短管连接应急海底门;应急消防管设置于机舱内且一端连接通海阀,另一端穿过消防泵舱连接消防泵。
6.进一步地,应急海底门设置于空舱的顶部处。
7.进一步地,通海阀为气动阀并连接有气动驱动头,消防泵舱上方的舵机舱处装有控制通海阀工作的气动控制机构,气动控制机构与气动驱动头通过控制气管连接,气动控制机构上还连接有换气管,换气管的端部穿过舵机舱顶部并延伸至甲板上方。
8.进一步地,通海阀为双作用气动蝶阀。
9.进一步地,应急消防管外包覆有绝缘层。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船舶位于机舱下方的船舶空舱,将应急海底门设置于该空舱处,其可以很好地满足船舶设计规范;而通海阀则设置于机舱内与空舱相邻处,并通过舷侧短管连接应急海底门,该舷侧短管的长度极短,安装容易且不会对应急消防管造成明显的负担;应急消防管不再被定义为舷侧管,
可以采用普通钢管制作,管段之间也可以采用法兰连接,极大地提高了其安装方便性和安装质量,同时,应急消防管布置于机舱内,不需要浸泡在海水存储舱内,既不会被海水腐蚀,也极大地提高了安装和维护方便性。由此,通过该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应急消防管不需要安装在设计越来越狭窄的舷侧舱室内,既能够便于管道布置,又能够避免海水侵蚀,还能够提高安装和维护方便性,更好地满足船舶的设计和建造规范。
附图说明
11.图1是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图1所示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15.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包括装有消防泵1的消防泵舱2,机舱3下方设有空舱4,应急海底门5设置于空舱的顶部处,通海阀6设置于机舱内与空舱相邻处,通海阀通过舷侧短管7连接应急海底门;应急消防管8设置于机舱内且一端连接通海阀,另一端穿过消防泵舱连接消防泵。
18.如图1、2所示,舵机舱下方为艉尖舱,艉尖舱下方为冷却水舱,机舱下方的则为空舱,这些都是灌有海水的海水存储舱。所述的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利用船舶位于机舱下方的船舶空舱,将应急海底门设置于该空舱处,其可以很好地满足船舶设计规范;而通海阀则设置于机舱内与空舱相邻处,并通过舷侧短管连接应急海底门,该舷侧短管的长度极短,安装容易且不会对应急消防管造成明显的负担;应急消防管不再被定义为舷侧管,可以采用普通钢管制作,管段之间也可以采用法兰连接,极大地提高了其安装方便性和安装质量,同时,应急消防管布置于机舱内,不需要浸泡在海水存储舱内,既不会被海水腐蚀,也极大地提高了安装和维护方便性。由此,通过该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应急消防管不需要安装在设计越来越狭窄的舷侧舱室内,既能够便于管道布置,又能够避免海水侵蚀,还
能够提高安装和维护方便性,更好地满足船舶的设计和建造规范。
19.所述的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通海阀6为气动阀(如双作用气动蝶阀)并连接有气动驱动头9,消防泵舱2上方的舵机舱10处装有控制通海阀工作的气动控制机构11,气动控制机构与气动驱动头通过控制气管12连接,气动控制机构上还连接有换气管13,换气管的端部穿过舵机舱顶部并延伸至甲板上方,气动控制机构控制通海阀保持在常开状态,当需要启动应急消防泵时,可直接进行取水;由此,通过气动控制机构可以方便、准确地控制应急消防系统,且其设置于舵机舱内,可便于观察和控制。
20.所述的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应急消防管8外包覆有绝缘层,如a-60防火绝缘材料,以更好地保护应急消防管并保证其工作安全性。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包括装有消防泵(1)的消防泵舱(2),机舱(3)下方设有空舱(4),其特征在于:应急海底门(5)设置于空舱处,通海阀(6)设置于机舱内与空舱相邻处,通海阀通过舷侧短管(7)连接应急海底门;应急消防管(8)设置于机舱内且一端连接通海阀,另一端穿过消防泵舱连接消防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应急海底门(5)设置于空舱(4)的顶部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通海阀(6)为气动阀并连接有气动驱动头(9),消防泵舱(2)上方的舵机舱(10)处装有控制通海阀工作的气动控制机构(11),气动控制机构与气动驱动头通过控制气管(12)连接,气动控制机构上还连接有换气管(13),换气管的端部穿过舵机舱顶部并延伸至甲板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通海阀(6)为双作用气动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应急消防管(8)外包覆有绝缘层。

技术总结


一种船舶应急消防吸入管路结构,利用船舶位于机舱下方的船舶空舱,将应急海底门设置于该空舱处,其可以很好地满足船舶设计规范;通海阀设置于机舱内与空舱相邻处并通过舷侧短管连接应急海底门,该舷侧短管的长度极短,安装容易且不会对应急消防管造成明显的负担;应急消防管可采用普通钢管制作,管段之间可以采用法兰连接,极大地提高了其安装方便性和安装质量,同时,应急消防管布置于机舱内,不需要浸泡在海水存储舱内,既不会被海水腐蚀,也极大地提高了安装和维护方便性。地提高了安装和维护方便性。地提高了安装和维护方便性。


技术研发人员:

邱烨 苏珍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五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7.26

技术公布日:

2022/1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2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04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通海   管路   船舶   机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