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山西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要求,以转型跨越发展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能效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工作重点,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与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资金投入和重点工程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开展全民节能行动,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推动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10年的2.24吨标准煤下降
能量传送器1.8772005年可比价)吨标准煤,累计下降氧化锡16%,年均下降3.5%,实现节能量约4750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7%,年均下降3.7%
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分别控制在45.8万吨、5.21万吨以内,比大数据恢复2010年的50.7万吨、5.93万吨分别削减9.6%(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0.6%)、12.2%(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2.4%);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7.6万吨、106.9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143.8万吨、124.1万吨分别削减11.3%13.9%。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69.91万吨、35.23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77.68万吨、39.14万吨分别削减10%
硅胶模具制作
二、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
(三)科学分解节能减排指标。强化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约束,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产业布局等因素,将全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市人民政府。各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的责任,严格落实奖惩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四)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用电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跟踪监测,强化能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统计,建立健全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以及分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季度统计制度,完善统计核算与监测方法,提高能源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修订完善减排统计监测和核查核算办法,统一标准和分析方法,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加强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统计监测,建立农业源和机动车排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修订完善节能减排考核办法,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继续做好全省和各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公报工作。
(五)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建立地区目标与行业目标统筹评价体系,把地区目标考核与行业目标评价相结合,把落实五年总体目标与完成年度目标相结合,把年度目标考核与进度跟踪相结合。各市人民政府每年要向省人民政府报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各省直有关部门每年要向省人民政府报告节能减排措施落实情况。省人民政府每年组织对各市、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与评价,考核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和国有企业业绩管理,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并对
成绩突出的市、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年度节能减排目标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未落实的地区和企业,实行能评、环评的阶段性限批,对其主要负责人实行问责。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六)严格项目行业准入。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等项目建设前置性审批条件,严格信贷投放和审批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七)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继续依法淘汰“两高”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制订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不断加大对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化工、电石、铁合金、造纸、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限期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市、各责任企业,明确落后产能淘汰的实施主体和责
任人。进一步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善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使用办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市,暂停办理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坚决采取停电、停水、停气、停运、停贷,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措施。对虚假淘汰行为,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加强对已淘汰企业的“后管理”,防止死灰复燃。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和企业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扩大和调整淘汰范围,为“十二五”期间转型项目置换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八)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资源型传统产业产业链向高、精、尖延伸,开发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高端品牌产品并形成新业态和新模式。到2015年,传统产业新型化率达到75%以上。推进传统产业兼并重组,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能效水平。钢铁行业,以太钢集团、首钢长钢集团为主联合重组省内钢铁企业,使两个集团的生产规模达到4000万吨。把太钢建成世界著名的不锈钢企业。有行业,要以中铝山西公司、鲁能晋北铝业、银光镁业为主,按照产业配套延伸、能源协作原则,进行重组和升级改造,提升产业装备水平。焦化行业,
在清理整顿、淘汰落后的基础上,支持规划的十大焦化工业园区建设,推动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和产权融合,加快山西由焦化大省向焦化强省转变。到2015年底独立焦化企业保留60户左右,实际动态产能控制在1.2亿吨左右。煤炭行业,以三大煤炭基地建设为重点,构建集约化、信息化、安全高效的现代煤炭生产开发体系;着力推进煤炭产业循环发展和高端化利用,构建资源化、减量化、高效化、多元化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到2015年,全省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产量占到全省的80%,煤炭转化率达到40%,煤炭工业销售总收入达到1万亿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4500亿元,煤炭企业非煤产业与煤炭产业销售收入比值超过11。电力行业,大力发展坑口电厂,加快以特高压为主的电力外输通道建设,扩大晋电外送规模;鼓励煤电联营,集约化开发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坑口电厂,加大“上大压小”力度,逐步淘汰服役期满的单机容量在新型网络广告20万千瓦及以下的发电机组和运行满20年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推进城市热电联产,优先采用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的供热机组;大力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鼓励非煤能源发电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4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029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节能   目标   减排   排放   淘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