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一生,你了解多少?

⽔稻的⼀⽣,你了解多少?
⽔稻从种⼦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长穗、开花、结实等⼀系列⽣长发育过程,最后形成新的种⼦,称为⽔稻的⼀⽣。从播种到种⼦成熟所经历的⽇数,叫⽔稻全⽣育期。
在⽔稻上通常把种⼦萌发到⽔稻新的种⼦产⽣为⽔稻的⼀个⽣育周期,即⽣育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穗分化期),结实期。
幼苗期:包括萌动、发芽、三叶期。
返青期:移栽后⽔稻从秧⽥到本⽥成活的缓冲期。
分蘖期: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分蘖期)以及决定穗数关键时期的有效分蘖终⽌期。
长穗期:包括穗分化各期、拔节期以及外观看到剑叶鞘膨⿎时的孕穗期。
结实期: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稻各⽣育期的⽥间管理
1、秧⽥期⽥间管理
(1)芽期的管理。
从播种到第⼀⽚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芽期的管理主要是促使芽⾕迅速扎根⽴针,防⽌倒芽、烂芽。采取抢晴天播种,排⽔晒⽥等⽅法。
(2)幼苗期管理。
⾃⼀叶展开⾄3叶期为幼苗期。秧苗⽣长到3叶期种⼦贮存的养分以全部耗尽,转为独⽴营养,称为断奶期。⽔稻秧苗到三叶期,⾕粒内的营养物质全部耗尽,营养来源转为全部需要⾃⼰吸收和制造,此前应施速效肥供应养分。要分别在1叶1⼼和2叶⼀⼼期分两次提早施好“断奶肥”,可每次亩施3到4公⽄尿素;在2.5⾄3叶期施好促蘖肥,亩施4⾄5公⽄尿素;只有提前施才能及时利⽤,到三叶期施就晚了,已经是促蘖肥了,起不到补充断乳肥的作⽤。
“断奶肥”是指⽔稻秧苗离乳期的追肥。它直接关系到秧苗能否正常地从⼟壤中吸取养分。通常⽔稻种⼦胚乳中贮藏的淀粉要到三叶期才能耗尽,因⽽有些⼈认为“断奶肥”就应该在兰叶期施⽤⼆事实上,这是⼀种错误认识。研究证明⼚断奶肥”应提早到⼀叶⼀⼼期施⽤,⽽不是三叶期。
原因有三:
①⽔稻种⼦发芽⽣根后就能从⼟壤中吸收养分,⽽不是到三叶期“断奶,,后才吸收。⼀叶⼀⼼期,秧根
⼀般已⽣长到2⼀3厘⽶,虽很细弱,但已能够吸收养分;
②稻种的胚乳中所贮藏的养分主要是淀粉,蛋⽩质只占10%左右。这些蛋⽩质⼤约在种⼦发芽后的7⼀8天就已经或接近⽔解完毕,如果不及时补给氮素澳吐会影响秧苗的正常⽣长;
③⼀叶⼀⼼视施甩“断奶肥”不仅可以有效地防⽌当时氮素的亏缺,⽽且可以增加秧苗的光合作⽤,增加碳⽔化合物的含量,进⽽增强秧苗的杭逆能⼒,使秧苗顺利渡过‘断奶期。” “断奶期勺恿常施⽤速效化肥{麟坛袭{量,以免发⽣烧苗现象。 “送嫁肥”是指⽔稻拔秧移栽前施⽤的肥料,也叫“起⾝肥”。有些农户缺乏对施⽤送嫁肥作⽤的了解,随意提早或推迟施⽤,结果影响插后早发
(3)成苗期管理。⾃三叶⾄移栽前,称为成苗期。在稀播的情况下,分蘖开始,对养分吸收增多。管理办法:⼀是浅⽔勤灌,⼆是施送嫁肥。
2、⼤⽥苗期⽥间管理
⽔稻移栽时,根部受到损伤,吸⽔⼒弱,抗逆性差,因此移栽后要灌深⽔,直播⽔稻⽥要灌浅⽔,分蘖阶段为了根系发达,早发分蘖,苗株健壮,浅⽔勤灌或适当露⽥。在⽔稻⽔稻移栽3-10天推荐使⽤⽆⾍稻药肥,使⽤⽆⾍稻能有效预防⽔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象甲、稻蓟马等⾍害,能⼤幅减弱⽔稻前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发⽣,使⽤缓释技术,药效长效持久,减少稻农两遍喷雾防治。代替返青肥使⽤,明显改善稻⾕品质,真正做到返青、分蘖、防⾍、控病、增产等。
叶⾊的浓淡不仅直观地反映了叶⽚叶绿素的含量,还反映了植株体内的氮素代谢⽔平。叶⾊“⿊”,说明较多的光合产物与氮素结合形成蛋⽩质以供器官⽣长建成,进⾏所谓扩⼤型代谢。叶⾊“黄”则氮素代谢削弱,功能叶的光合产物贮存较多,即进⾏所谓贮藏型代谢,使苗健壮⽽不过旺。
第⼀次黄⿊变化发⽣在分蘖期。由于施⽤追肥,加上底肥的肥效,使秧苗⽣长旺盛,出现第⼀次“⿊”。分蘖达到⾼产所需要的苗数后,开始晒⽥,出现第⼀次“黄”。⼀⿊⼀黄的作⽤是促进适当分蘖、扎根、壮苗,⿊得不够则分蘖迟缓,成穗不⾜。过⿊不黄则叶⽚过⼤、组织柔嫩、分蘖不够健壮。所以,⼀⿊⼀黄交替有利于建⽴⾼产的体⾻架。
第⼆次黄⿊变化发⽣在节间开始形成到幼穗分化前,即在圆秆前。晒⽥结束后开始复⽔,此时⽥间⽆效分蘖死亡,健壮的⼤分蘖迅速⽣长。叶⾊再度转绿出现第⼆次“⿊”。但是晒⽥的时间较长,晒天期间复⽔落⼲,持续晒⽥期间叶⾊再度变淡,出现第⼆次“黄”。⼆⿊⼆黄是为了使⼤分蘖长粗,促进壮株⼤穗,防⽌后期倒伏。其中⼆⿊旨在促进光合作⽤,不出现⼆⿊则植株茎秆细瘦,叶功能下降、穗短粒少。相反,如⼆⿊过头不出现⼆黄,则茎叶⽣长过于繁茂,碳⽔化合物贮存少,不利于茎节发育;同时,由于窜⾼,披叶,光照条件不好,易引发病⾍害和后期倒伏。
第三次黄⿊变化发⽣在穗发育期间。复⽔后根据⽥间苗情施⽤穗肥,促进幼穗分化,促长⼤穗、多粒、⼤粒。施⽤虽⾮后,叶⾊再次转浓,出现第三次“⿊”。到抽穗前3—5天叶⾊褪淡,出现第三次“黄”。掌握好这次叶⾊交替变化有利于提⾼成穗率,增加穗粒数、提⾼千粒重,获得⾼产。三⿊不⿊则光合效率低,养分供应减少,影响幼穗发育,难以实现穗⼤粒饱;反之,三⿊过头,不出现三黄,则植株体内含氮⽔平过⾼,不利于灌浆,贪青晚熟、粒重降低,同样难获⾼产。
丝网除沫器安装
“三黄三⿊”理论是江苏⽼农陈永康在进⾏⼀季晚粳⽣产中提出的,在西南⽅稻区对于指导⼀季中稻,特别是中晚熟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早熟品种,⼀般只出现“⼆黄⼆⿊”,晒⽥开始后,叶⾊褪淡,到幼穗分化复⽔后就坚持浅⽔灌溉,直⾄蜡熟断⽔。没有第三次发黄发⿊。
导光剂3、⽔稻僵苗及其防治
⽔稻僵苗⼜称发僵、坐蔸。主要发⽣在⽔稻返青分蘖阶段,⼀般早、中稻⽐晚稻严重。主要介绍中毒发僵、缺素发僵、冷害发僵和泡⼟发僵等类型。
(1)中毒发僵。由于⼟壤有毒物质影响,根系中毒变⿊,丧失⽣理机能,秧苗迟迟不返青,即使返青也不分蘖,甚⾄死苗现象,称中毒发僵。
(2)缺素发僵。植株体内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稻株发僵的现象,成为缺素发僵。⽔稻缺素发僵类型主要有缺磷发僵、缺钾发僵和缺锌发僵等。
a、缺磷发僵:秧苗在返青期后逐步发病。病株⽣长迟缓,分蘖发⽣迟或不分蘖,株型簇⽴,叶⾊灰绿或暗绿,叶鞘长,叶⽚相对变短。
b、缺钾发僵:秧苗在返青后开始发病,移栽⼀个⽉后为发病的⾼峰期,病株⽣长停滞,植株矮⼩,分蘖少,上部叶⽚挺直,叶⽚挺直似丛⽣状,下部叶叶尖出现⾚褐⾊条斑点,远看像⽕烧过⼀样。
c、缺锌发僵。在秧苗移栽后2—3周发⽣,秧苗⼼叶基部中脉失绿褪⾊,甚⾄整个⼼叶呈⽩条状,下部叶⽚有锈斑,叶尖⼲枯,叶脉发脆易折断,植株变矮,分蘖发⽣少。
4、秧苗发僵的防治措施
(1)秧苗中毒发僵的根本办法是搞好农⽥基本建设,改善排⽔条件,提⾼耕作质量,合理施⽤有机肥料,对发病⽥
(1)秧苗中毒发僵的根本办法是搞好农⽥基本建设,改善排⽔条件,提⾼耕作质量,合理施⽤有机肥料,对发病⽥块,要及时排⽔露⽥,改善⼟壤通⽓状况,消除⼟壤有毒物质,并结合增施氮、磷、钾肥减轻为害。
(2)缺磷发僵主要措施有:增施和巧施磷肥,每亩⽤30—50⽄磷肥作⾯肥或每亩⽤50⽄⽯灰作基肥。对已发⽣的僵苗⽥,要及时排⽔露⽥,提⾼⼟温,改善⼟壤通⽓条件,消除还原性有毒物质,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
(3)缺钾发僵主要措施是:改良⼟壤理化性状,提⾼⼟壤供钾能⼒,增施钾肥,⼀般每亩增施钾肥20⽄左右,对发病⽥块要⽴即排⽔,使稻株尽快恢复⽣长。
(4)缺锌防治⽅法是:⼀是培育壮秧;⼆是合理灌溉;三是增施锌肥,每亩⽤2⽄硫酸锌肥作⾯肥施
小便冲洗阀⽤,提⾼植株对锌营养的吸收。
5、拔节孕穗期的⽥间管理
1511咖啡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开始分化⾄抽穗前⼀段时期。早稻约需经历25—30天,中稻30—35天,是营养⽣长和⽣殖⽣长的并进时期,⾼产栽培的主攻⽬标是:协调营养⽣长和⽣殖⽣长的⽭盾,巩固有效分蘖,促进壮杆⼤穗。⽥间管理是:适时适度晒⽥,巧施穗肥和病⾍防治。
(1)晒⽥的作⽤
a、增加⼟壤有效养分。
b、建⽴良好的株型。
c、促进⽔稻壮杆⼤穗。弹跳高跷
d、改善⽥间⼩⽓候。
(2)晒⽥的程度
(3)巧施穗肥。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前追肥统称穗肥。
穗肥施⽤量应占总施肥量的10—20%,⼀般每亩追尿素20⽄左右。
(4)病⾍防治。稻穗发育阶段正处在⾼温季节,⽲苗⽣长旺盛,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纹枯病以及螟⾍、稻纵卷叶螟和飞虱等病⾍害,应根据区植保站病⾍情报及时防治。
a、螟⾍、稻纵卷叶螟等可⽤新⼀代六夫丁、卷卷透、昆丁等进项防治。
b、稻飞虱可使⽤虎辣进项防治。
c、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可使⽤五娟、稻库进项防治。智能脱扣器
6、抽穗结实期的⽥间管理。
从抽穗到成熟阶段,⼜称后期,早稻为25—30天;中稻30—35天。⽣育特点是以⾕粒充实期为主的⽣殖⽣长时期。虽然穗数、粒数已成定局,但结实率仍在变化中,粒重也在增长,因此⽥间管理主要抓好⼏点:
(1)湿润管⽔。⽔稻结实期管⽔原则是⼲⼲湿湿,以湿为主,采取⼲湿交替的灌⽔⽅法,保持根系活⼒,吸收养分,制造更多的光合作物。
(2)补施粒肥。粒肥⼜叫壮籽肥,对叶⾊过于褪淡的⽥块可采取叶⾯喷施的⽅法,⼀般每亩⽤尿素2两加磷酸⼆氢钾3两兑⽔100⽄,在晴天下午四点以后喷雾。
(3)适时收割。收割过早,粒重减轻,影响产量,出⽶率低。收割过迟,落粒损失⼤,碎⽶多。⼀般要求全⽥稻⾕有85—90%黄熟、枝梗成黄⾊即可收割。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3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003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僵   秧苗   分蘖   养分   开始   防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