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水稻田

M C幸福方程
一个在城市工作的儿子,一位在乡下生活的父亲,两种没法牵扯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却因儿子发起“父亲的水稻田”农耕众筹,复兴了稻田,也收获了记忆和乡思。
荒芜的村庄,父亲眼中的落寞
周华诚的老家在浙江衢州常山县一个叫“溪口”的小村。作为家中长子,他自童年就和父母一起在田间劳作。汗水糊住眼睛,手快要不听使唤,这时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不好好读书,一辈子都这么苦。”
现在他是记者、作家、摄影师,也是一位父亲。在杭州有了安稳的工作。但奇怪,他的心时常回到老家。
因为,父亲一直坚持在乡下生活。他就是离不开土地。但这年头,谁还种田啊。每年过年,是溪口村最热闹的时候。三五天内,年轻人从全国各地回到村庄,
串串亲戚、聊聊近况。年后,又像潮水回
落城市。
就是在这片闹哄里,周华诚发现田
园荒芜。留在村里的,除了老人,就是小
孩。老人们也没安心务农,田地租给农业
大户,他们拿着租金,也像城里人一样买
粮食吃。街头商店里一天到晚攒动着人
头,赌博之风侵蚀了原本淳朴的村庄。
这些年来,种子、化肥、农药的价格
都在涨,唯独米价不涨。父亲和周华诚聊
过,不用五年,就没人种田,也没人会种
田了。在城里打拼的年轻一代,一应所需
都不再从土地中获取。没人看得懂农时
节令,催芽、播种、插秧、耘田、灌溉、收
割,这些曾决定稻农一年日常生活的重
要农事节点不再有意义。说起这些,父亲
眼中满是落寞。
父亲每次在杭州待几天就回去了,
拿起锄头到地里刨刨敲敲才安心。周华
诚也只能无奈地适应城乡奔波的节奏。
2013年的一个周一,周华诚赶早回
杭州上班,从父
亲地里拔起了
刚下过霜的青
菜、萝卜,一人
一袋送给同事,
当晚收到一条
条短信,“好多年没有吃过这么水灵的萝
卜、这么甜的青菜了。”
不知道为什么,周华诚想起美好的
双接头乡间记忆,也有点渐渐理解父亲的情结
了。父亲耙田、收割、晾晒、碾磨……其中
固然辛苦,只是他不知,也从不敢奢望那
份辛苦值得更好的回报。乡下的好山好
水好食物,在父亲眼里是拿不出手的低
贱品,对城里人来说却是稀缺资源。
怎么把好东西分享出去,也让留守
在乡村的父亲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回自豪感呢?
周华诚想到了现在很火的众筹。深
思几天后,他拿出了“父亲的水稻田”众
筹方案。一周后,开车回家,他跟父亲讲父亲的水稻田
詳謼依江宁
周华诚
26
. All Rights Reserved.
幸福方程M C
述这个伟大计划时,父亲只是笑笑。
风在稻田上踮脚走过,柔了父子心
2014年1月,周华诚在众筹网上发起种田项目,竟赢得630余人点赞或支持。项目上线两个月,限量一千斤的大米就被订完了。支持者来自全国各地,南到海南海口,北到东北三省,西到贵州遵义,东到东海之滨。
当他把这数字告诉父亲时,父亲的“不屑”变成了将信将疑——
—田还没种就有人买米了?
周华诚把“父亲的水稻田”的大米价格,定在30元一斤。父亲觉得是天价。周华诚告诉他,商场里有种“精品大米”在卖,5斤礼盒装,价格是260元。用最朴素的古法耕种出的大米,又怎么会贵呢?
当然,30元除了大米的回报,还有些别的附加值。比如,通过分享稻田全程种植纪录,一起见证从一粒种子到一捧大米的过程;分享水稻和农具的相关知识;还有一张父亲亲笔签名的“我们的水稻田”明信片。对于预订10斤以上的支持者,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到水稻田感受插秧、收割。预定20斤以上则能分享粮食烧酒。
种田,就这样开始了。
儿子和父亲都开始了一门新课程的学习。周华诚重温农耕文化,父亲则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周华诚教会了他用相机、,以及怎么用WIFI传图片、上网看新闻、视频聊天。
父亲的名字是“稻田大学校
长”。他每隔一两天,就把水稻的生长情
况拍成照片,传给周华诚。稻谷发芽了,
秧田水淹了,水稻开花了,需要灌水了。
周华诚回老家的频率高了。从杭州
开车回老家,路上要三个小时。原先大概
两个月左右才回一趟,种上水稻以后,他
几乎半个月就要跑一趟,向父亲了解农
事要点,记录水稻的生长变化。
这年夏天,气候特别凉爽。8月中旬
的一天,周华诚打电话回家,却听到父亲
乐谱架叹气,唉,还下雨。
久雨不停,稻禾又被淹了半截。这会
儿正是抽穗的关键时节,天气如果不热
起来,收成可就不好了。
当时,并不知道父亲想什么,周华诚取卵针
后来才意识到,“父亲的水稻田”别有一
层含义。除了那最江南、最唐诗的画面,
稻谷还是父亲的精神支
柱。周华诚不安起来。
旱了,渴雨;雨了,盼
晴。种田人哪一季不是在
焦虑与期盼中度过?因为
种了这一小片田,周华诚
跟父亲贴得更近。水淹了
稻田的那几天,他每天都
会打电话回去,问父亲还
在下雨吗。后来雨停了,田
中的水渐渐退去,秧苗重
新露头呼吸。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常跟着周华诚
回老家。爷爷认真教她分辨秧苗与杂草,
也教她怎么插秧。
孩子把下田当成娱乐了,每次回乡
下,都特别开心。稻田里的一切,都跟城
市里的不一样。她喜欢寻新奇的昆虫
与野花。7月,一鸟站在桑树上,毫无
章法地乱叫,另一鸟在电线上排队,沉
默不语。小青蛙惊慌地从草丛跳进稻田
里。成的蜻蜓在稻田上空低飞。还有排
着队的风,踮着脚尖从稻田上走过,
刷——
稻叶翻出一种颜。刷——
—另一
片稻叶又翻滚出另一种颜。风就这样
在稻田上走来走去。8月,稻花是悄悄开
离线浏览的,除了风,它谁也没告诉。
yytc这些美,也悄悄地在女儿心中埋下
了种子。
农民的尊严,父亲从没这样骄傲过
稻子熟了,周华诚邀了两批网友来
体验收割。大家抬出沉重的打稻机,还一
起用镰刀割稻。
来参与的朋友们,技术不过关,经常
割一把,就落下好几穗。父亲等大家散
了,在田间细心地拾稻穗。
收割后,周华诚和父亲用了三天时
间晒干,然后送到古老的碾坊去碾磨。
白白的大米捧在手中,每一粒都珍贵极
了。
国庆长假的最后几天,周华诚和父
亲母亲、老婆孩子一起,把大米细致地包
装好,送到快递点,寄给各地的朋友们。
很多朋友反馈说:“孩子从没这么认
真吃过饭,把每一粒都吃掉了。”也有朋
烟饼友说:“今天我吃了一碗白饭。真香。”
周华诚希望,更多和他父亲一样的
农民,都因自己的田地而骄傲。他去台湾
参观过,挺佩服台湾人。他们善于把生意
做成文化,即便是一小包茶叶、一小瓶米
酒、一小盏蜂蜜、一小袋咖啡,他们能把
它卖得那么精致、文艺。不仅是一份简单
的农产品,背面是土地,是源远流长的文
化,是两代人的情感。
周华诚期待自己的村庄也能有那样
的一天。实际上微妙的变化已经发生了。
一个小山村,忽然被这么多外来者关注;
卖得这么贵的米,也被城里人一抢而光。
村里的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着实羡慕着,
也重新审视着田园。
2015年4月,“父亲的水稻田”第二
季又开始了。上一季的收成让村里的老
农非常羡慕,所以今年又有两人加入,67
岁的凌云法和44岁的黄仁良。今天的水
稻田是三位父亲的水稻田了。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编辑赵莹
********************)
父亲的大米
27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1:2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3002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父亲   稻田   分享   水稻   孩子   收割   插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