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隔姜灸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34例

福建中医药2022 年12  月第53 卷第12  期
Fujian Journal of TCM December 2022,53(12)
旋转喷嘴
重隔姜灸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34例
林丰兰1,陈斌1,傅晓晨2,杨诗彦1,陈剑虹1,林万庆1*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 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
摘要:目的观察重隔姜灸对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针灸科、康复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组各34例,对照组在药物、康复训练等基础上予传统隔姜灸,组在药物、康复训练等基础上予重隔姜灸。2组均隔日灸1次,每周3次,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疗效及前后排便困难或过度用力、粪便性状、每次排便时间、下坠或不尽或胀感、每周排便次数、腹胀的便秘症状评分和总积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组有效率88.24%,优于对照组67.65%(P<0.05);与前比较,2组后排便困难或过度用力、粪便性状、每次排便时间、下坠或不尽或胀感、每周排便次数、腹胀的便秘症状评分和总积分均有明显降低,
PAC-QOL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后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均降低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重隔姜灸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的诸多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传统隔姜灸。
关键词:脑卒中;便秘;气虚证;重隔姜灸
中图分类号:R245.8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338X(2022)12-0043-03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其导致的便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1],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病率达30%~60%[2]。便秘对脑卒中的预后与转归有重要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复发的风险[3]。对于脑卒中后便秘的,西医多采用口服泻药与促胃肠动力药、外用灌肠剂等对症,虽作用明显,但停药后容易复发,易出现药物依赖性[4]。中医学认为气虚型便秘病机为气血亏虚,气虚无力推动,大肠传导失司,出现排便困难。隔姜灸作为中医外治的特疗法之一,克服了长期服药难和针刺疼痛的问题,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目前诸多研究表明隔姜灸便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5-6],但灸量的多少对疗效影响鲜见报道。故本研究从隔姜灸灸量着手,运用重隔姜灸神阙穴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3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的《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7];便秘诊断参照2016年颁布的《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Ⅳ标准》[8]。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的《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9]辨为便秘气虚证,主症:排便无力;腹中隐隐作痛,
氢氧化锰喜揉喜按;次症:乏力懒言;食欲不振;舌淡红、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凡具备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任意1~2项,即可诊断本证。证型必须由2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中医师共同确定。
1.3 纳入标准 ① 年龄18~80岁;② 患者1周以内未服用便秘的药物;③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长期服用具有便秘毒副作用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抗抑郁药物等;② 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的原发性疾病者;③ 存在交流困难、精神异常、不能正常配合研究的患者;④ 正在参加影响本研究结果评价的其他临床试验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针灸科、康复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68.70±10.32)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
2.47±4.38)个月;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死14例。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70.40±8.49)岁;病程3~25个月,平均(11.36±5.03)个月;其中脑出血18例,脑梗死1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和病种分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方法 
2.1.1 对照组 参照指南[10-11]予基础,包括药物、康复训练等。在上述基础上予传统隔姜灸,具体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将生姜切片(厚约0.3 cm,大小约3 cm×3 cm,用针穿刺数孔),截取艾绒(广东汇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11201,规格:1 kg/袋)约1 g,捏成圆锥状,将姜
收稿日期:2022-09-30
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整合盆底医学中心开放课题(2020006-
平台)
作者简介:林丰兰(1977—),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研究。
通信作者:林万庆(1979—),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E-mail:139****************
43
福建中医药第 53 卷
片放置于神阙穴处,艾绒置于姜片中心并点燃,每次施灸3壮。如患者感觉灼热不可耐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片刻,旋即放下再灸,隔日施灸1次,每周3次,疗程3周。
2.1.2 组 在对照组相同基础上予重隔姜灸。患者取仰卧位,将生姜切片(厚0.8 cm ,大小为6 cm ×6 cm ,用针穿刺数孔),截取艾绒(广东汇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11201,规格:1 kg /袋)约3 g ,捏成圆锥状,将姜片放置于神阙穴处,艾绒置于姜片中心并点燃,每次施灸3壮。如患者感觉灼热不可耐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片刻,旋即放下再灸,反复进行。隔日施灸1次,每周3次,疗程3周。2.2 疗效观察 
2.2.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文献[12]判定,① 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既往水平,其他症状全部
消失,疗效指数≥75%;② 显效:便秘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及粪便性质接近正常,或便质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48 h 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75%>疗效指数≥50%;③ 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 d 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50%>疗效指数≥30%;④ 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前积分-后积分)/前积分]×100%
2.2.2 便秘症状严重程度 前后采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于2005年制定的
《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13]
中的便秘症状量化问卷评分评定,该问卷包括6个症状:排便困难或过度用力、粪便性状、每次排便时间、下坠或不尽或胀感、每周排便次数、腹胀。每个症状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3分,得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6个症状评分相加便为便秘症状总积分。
2.2.3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 根据便秘患者生活质
量量表(PAC-QOL )[14]
评分评定,PAC-QOL 包括28个条目,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焦虑感、满意度4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
量的影响程度,按照从一点也不、有一点、一般、比较严重、非常严重分别计为0~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低。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统计处理数
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 ˉ±s )表示,组内比
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结 果
3.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3.2 前后2组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3.3 前后2组PAC-QOL 评分比较 见表3。
4 讨 论
脑卒中后便秘的大便以粪便干结、排便时间
延长、粪便量减少、排便不尽感等临床表现为特点。
中医学认为:便秘病位主要在大肠,与脾、胃、肺、
表3 2组前后PAC-QOL 评分比较(x ˉ±s )                                                            分
组别对照组组
例数3434
时间前后前后
生理状态
13.21±1.0110.23±0.76
1)
12.05±1.82
6.53±0.69
1)2)心理状态
25.12±3.8716.78±2.571)
24.76±2.50
电子顺磁共振13.85±1.23
1)2)焦虑感
22.37±0.6518.37±3.20
1)
21.04±1.1515.37±1.86
1)2)
满意度
16.75±2.16
13.01±1.351)17.89±1.208.11±1.121)2)
注:与前比较,1) P <0.05;与对照组比较,2) P <0.05。
表2 2组前后便秘症状评分比较(x ˉ±s )                                                            分
组别对照组组例数3434时间前后前后
排便困难或过度用力
2.85±0.061.83±0.241)
封装盒2.86±0.02
1.57±0.411)2)
粪便性状
1.81±0.100.94±0.14
1)
1.78±0.11
0.42±0.091)2)
光纤环网
每次排便时间/min 1.98±0.16
1.34±0.141)
2.01±0.100.51±0.061)2)组别对照组组
例数3434
时间前后前后
下坠或不尽或胀感
2.45±0.171.12±0.161)2.43±0.16
0.67±0.121)2)
每周排便次数    1.55±0.070.90±0.231)1.52±0.100.54±0.191)2)
腹胀
1.63±0.341.01±0.201)1.68±0.150.61±0.221)2)
总积分    12.27±0.567.14±1.011)
12.28±0.714.32±0.971)2)
注:与前比较,1) P <0.05;与对照组比较,2) P <0.05。
表1 2组疗效比较
组别对照组组
例数3434
痊愈46
显效89
有效1115
无效114
有效率/%67.65
88.241)注:与对照组比较,1) P <0.05。
44
林丰兰等:重隔姜灸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34例第12  期
肝、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司;其病性有虚、实两端,气血阴阳亏虚均可致便秘。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当以益气通便为法,但若内服补气方药,一则恐其虚不受补,二则虑其难以长期坚持服药,故依“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本研究采用隔姜灸重灸神阙穴,以达益气通便之效。
现代研究表明,隔姜灸从艾绒、生姜到皮肤上穴位的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及热辐射完成,再到深部组织和其他部位的热传递则是由生物传热效应完成[15]。隔姜灸通过热传递使药物由外向内发挥作用,激活机体穴位,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实现温、通、补的作用,从而使胃肠功能恢复,脑卒中后气虚型便秘患者大便得通。此外,神阙穴为先天之气所在之处,人体气之根也,故通过灸其培补先天之气,并养护后天之气。有研究显示:神阙穴隔姜灸将穴位、生姜、艾灸相结合,具有通络益气健脾功效,可调畅气机,促进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胃肠道功能复常,有效改善排便情况、大便性状和改善生活质量[16-17]。现代研究亦表明:艾灸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血液循环,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与机体代谢的作用[18]。
灸量,是指施灸时对穴位所产生的刺激量,不同疾病灸量不同。灸火大小、时间长短、施灸距离、艾炷大小、施灸面积、是否发灸疮等因素都会影响灸量[19]。临床运用时应根据疾病的特点及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病位浅深等选择最佳灸量。如宋代窦材《扁鹊心书》载:“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提示艾灸重病、慢性病、难治性疾病需要加大灸量。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后气血亏虚,加之患者久卧伤气,气虚无力推动,大肠传导失司,从而易出现气虚型便秘。全省名老中医梁栋富教授认为脑卒中后便秘有别于一般便秘者,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运用隔姜灸此类便秘,应加厚、加大姜片,增大艾炷大小,延长灸的时间,以扩大施灸范围,使热量具有更强的穿透感,加强益气补阳之功[20]。现代研究表明:不同灸量对胃肠道刺激不同,产生的效应亦不同,能够调节胃肠激素胃动素、P物质、一氧化氮的表达,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便秘症状[21-22]。陈日新等学者[23]指出施足灸量是激发艾灸灸感的关键要素之一,艾灸发动灸感感传,能大幅度提高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组运用重隔姜灸后便秘临床症状评分以及PAC-QOL评分均显著降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重隔姜灸通过增加姜片厚度及艾绒量,扩大施灸范围,较传统隔姜灸加强了益气补阳的作用,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气虚便秘患者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灸量并非越大越好,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本研究仅设2种灸量,最佳灸量还需进一步完善观察。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脑卒中患者热感觉较为迟钝,因此,隔姜灸操作中需避免烫伤或灼烧患者皮肤,并注意观察
患者耐受程度,如有不适应及时对症处理。本研究在传统隔姜灸的基础上,从姜片的厚度与宽度、艾绒的数量上进行改进,增强了隔姜灸的作用,且操作简单,患者接受度好,临床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智,焦富英. 针刺联合中药大黄穴位贴敷中风后便秘临床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2):
163-166.
[2]彭寒梅,蒋运兰,周月,等. 脑卒中并发便秘危险因素的Meta 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11):36-40.
[3]高少鸽,赵卒. 中后便秘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142-145.
[4]徐安. 中药慢性功能性便秘的Meta分析[D].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21:5-6.
[5]梁海松,惠小苏,白新文. 隔姜灸脐部穴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21,
13(27):90-91.
[6]张敏,王家兰,万春平,等. 果桂散隔姜灸脐法对阳虚型老年便秘患者胃肠激素干预机制的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41(6):45-47.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J]. 中华神经
科杂志,2019,52(9):710-715.
[8]DROSSMAN D A, HASLER W L. Rome Ⅳ-Functional GI Disor⁃ders: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 [J]. Gastroenterology,2016,
150(6):1257-1261.
[9]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医杂志,2017,58(15):1345-1350.
[10]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
[1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
科杂志,2018,51(9):666-682.
[1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007,扬州)[J].
中华消化杂志,2007,27(9):619-622.
[1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 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355.
[14]MARQUIS P,DE LA LOGE C,DUBOIS D,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J]. Scand J Gastroenterol,2005,40(5):
540-551.
[15]魏建子,沈雪勇,丁光宏,等. 隔物灸温热刺激的作用途径与机理分析[J]. 中国针灸,2007,27(5):391-393.
[16]卜云,张远玲,江颖子. 神阙穴隔姜灸联合子午流注推拿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21,27(8):105-108.[17]张贵南,余田桂,陈贵连,等. 隔姜灸神阙穴配合腹部按摩预防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
学,2019,10(14):23-24.
[18]贾翠娜,田岳凤. 不同灸量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影响的研究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1):1602-1606.[19]刘禹. 不同灸量隔药灸脐中风(气虚血瘀型)后便秘的临床研究[D].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28.
[20]梁栋富. 梁栋富针灸学术经验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7-8.
[21]马伟忠,苏卓伟,屈展航. 艾灸腹部穴位慢性肾脏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2):
100-103.
[22]穆韵浓. 艾灸神阙穴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菌影响的实验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63.
[23]陈日新,康明非.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J]. 中国针灸,2008,28(1):44-46.
性引诱45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1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2/2963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治疗   患者   研究   症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